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掌控内心之戏说金庸心理学在线阅读 - 第二十二章、自我安慰、自我欺骗

第二十二章、自我安慰、自我欺骗

    六哥:“今儿和你好好聊聊,老早就看不惯你那天天挂在脸上,迷之自信的微笑,还有那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怜悯眼神。我得好好诘难你一回,免得你骄傲自满摔跟头”。

    我:“哈哈,热烈欢迎各种质疑,便于激发我的思路,这可以使我理论更加圆满”。

    六哥:“好,那我就不客气了,我要试试扒下你的画皮。你的书和帖子我也都大略看过了,再加上多年对你的了解,我发现你的处事风格就是,任何时候面对任何情境,你一定会占据道德制高点来应对,无论做出什么言行,你都能找到完美的理论支持,总是给人一种心理上俯视他人的感觉,你哪来的优越感和自信?你明明就是一个普通人,相貌、学识、智商、财力、社会地位都不是出类拔萃,却总是强调心理强大。

    这难免让人怀疑你是缺什么炫耀什么,事实上你的内心并非如你表现的那么高明,只是名利上不能获得很大成功,所以用精神世界的强大以及道德自我满足感来自我安慰”。

    我:“你今天很坦诚,这个问题提的很深刻、很关键,那我也得很认真的给你解答一下。

    首先,这世上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不同程度的自我安慰,有的人甚至一生都没察觉到,无论古今中外,大部分文化艺术作品、人生理念中,大部分也包含着自我安慰,说的难听点,也可以叫做自我欺骗。

    即便是那些像我这样主动修心的人,有相当一部分,在前期和中期也离不开自我安慰、自我催眠和自我欺骗。只有少数天才除外。

    我本人当然也走过这个阶段,但目前我已经基本跨过这个关卡了。你说我缺什么炫耀什么,自我标榜心理强大,如果在几年前你这样说,我不会完全否认,因为我很清楚,当时我还有少部分自我欺骗的地方。但现在我可以斩钉截铁的告诉你,我不是。

    第一、我只是在关系特别密切,并且对这类话题感兴趣的朋友才会谈这些事,在他人面前我十分的平和低调,绝不会去表现这类言行,现在我真的没有什么自觉高人一等的优越感,虽然我曾经有过,但我已经改正了。

    第二、我在网上写这些文字,只是为了传达出一些个人修心的经验,想帮助那些心中有很多烦恼纠结,缺乏自信的人,让大家有个借鉴,少走些弯路,既不是为了名利,也不是想从中找存在感、满足感。所以,不存在缺什么炫耀什么的问题”。

    六哥:“第一、你说古往今来很多人和文化理念都有自我欺骗,我部分同意,这方面我也想过,但没有特别深入,你最好说的明白些。第二、你怎么证明你已经跨过了这个自我欺骗的阶段,一个人是自认为心理强大还是真正的心理强大,有什么区别,判断标准是什么”?

    我:“要回答你的问题,我需要长篇大论,你坐稳了啊,有点耐心”。

    六哥:“没事,我媳妇比你唠叨多了,我早都适应了”。

    我:“好,那么我要给你介绍一下我悟出来的三种具体修心方法。一是逻辑穷尽,也可以叫做穷尽支判断;二是追本溯源;三是剃刀原理。这三门技术,只要是修心的人都可以不同程度的选择性使用,而且很有效,一般人儿我不告诉他。

    先说逻辑穷尽,这个是修心前期和中期可以用得到的,后期要彻底抛弃,因为它有比较大的副作用。而且只适合一部分人,有那么一部分人群甚至可以说是绝对不能用的。追本溯源和剃刀原理到了最高层次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到了那个境界,无非是饥来吃饭困来眠,冷来向火热向寒,一切自然而然,哪有那么多复杂的心理活动。再有一点就是,你别看我老说什么初级中级高级的,那都只是为了让人便于理解,修心哪有那么界线分明的等级。初级的一念顿悟就是高级,高级的一念痴迷就是负级。

    那么如果我告诉你,你今天问我的问题,我早就预料到了,你信不信”?

    六哥:“那倒也不是不能相信,这也没什么了不起的。你经常琢磨这些心理修炼的问题,对别人怎么反驳你自然有所预料”。

    我:“你这个观点是部分正确。预料别人的反驳,那只是初期的想法。

    后期主要是我会用所有能想到的角度和理论来反驳我自己,等到我发现再也驳不倒自己了,我就确信我目前的理念是绝对正确,无懈可击的了,可以坚定无比的执行下去。这种自我反驳靠的就是逻辑穷尽,你的诘难我早就自我诘难过了。

    所谓逻辑穷尽就是把所有的可能性一一推演出来,哪怕只有亿万分之一的可能也不放过。好的坏的,半好半坏的,上下前后、左中右,里里外外,所有的角度都想到。这种推演可以向外推演世事人心的变化,也可以向内推演自心变化,向内推演是辅助追本溯源的。

    我先说向外推演。宽泛点说,不说好坏善恶了,以前说过善恶不二么。

    就说左中右吧,这样你听着不会不自觉的产生褒贬的感觉。

    一个人面对一件事,粗旷点说,就是左中右三个可能。

    还可以加上一个概率极小的极特殊可能,比如走在路上被陨石砸到了,突然有个亿万富翁告诉你,你是他的私生子,要你继承财产等等。这种就不讨论了,基本没意义。

    就说左中右,比如说你有急事,找一位朋友借钱。那就只有三种可能,左就是他顺利借给你;中就是借给你一部分;右就是一分不借。

    前面说了,逻辑穷尽也可以叫做穷尽支判断,那么根据名字我们可以做一个形象的表述,把一件事物的发展比作一棵大树的分枝。

    比如说关于借钱,借、借一部分、不借,是主干上最粗的三根树枝,也可以叫做第一层分支。

    而第一层三个分支的每一支,又可以推演出三个第二层分支,共9个二层分支;第二层分支的每一支又可以推演出三个第三层分支,共27个三层分支。依此类推,数量层层叠加。

    全额借给你钱,可以是兴高采烈的借;也可以是经过思想斗争的借;也可以是迫不得已的借。

    借给你一部分,可以是借80%;也可以是50%;也可以是20%。

    坚决不借,也可以是客客气气、迂回婉转的不借;或是直接了当生硬的不借;还可以是恶语相向的不借。

    以上就是关于借钱的第二层9个分支。

    依此类推,如果时间足够、计算力足够,可以推演到几乎无数层分支。甚至可以精确推演出对方可能说的每一句话,一字不差,以及他说这些话时的音量分贝、每一个抑扬顿挫还有与之配合的微表情,包括他的心理活动。

    就像一台超级电脑与人类下围棋,靠的就是逻辑穷尽。虽然它不能提前知道人类会把子落在何处,但人类可能落子的所有位置它都会推演到,并有相应的对策。

    据说围棋的变化是3的361次方,现在的电脑还不能做到完全计算。但这个变话毕竟不是无穷,只要电脑技术不断进步,我相信终有一天,人类在围棋上的所有辗转腾挪都逃不过电脑的推演。实际上前一段时间围棋九段高手李世石就输给了电脑阿尔法狗,而最近的新闻是阿尔法狗60连胜,横扫人类几乎所有的顶尖棋手。

    刘慈欣有一部小说《诗云》,就是关于逻辑穷尽的描述。一个高级外星生命迷上了中国的古诗,制造了一个人类的身体,将自己的思维附于其上,去模仿、体验李白的生活,可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高水平的诗作。然后他将所有汉字可能的组合全部排列出来,写出了所有的诗词,包括所有以前写过的和以后可能写出的,终结了诗词艺术。因为无论你怎么写,都逃不出他的范围了。关于逻辑穷尽向外推演的作用和目的我后面再说”。

    六哥:“逻辑穷尽我理解了,可是你还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啊,扯得太远了”。

    我:“别急啊,这都是一环套一环的。那现在先说第一个问题:大多数人存在自我安慰或者说是自我欺骗。

    其实这是一个很关键也很深刻、很复杂的问题,任何一个修心的人,都必须要面对它,并且解决它。如果一个人还有一丝一毫的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他就不能达到心理素质的巅峰境界。连自知之明都做不到,又何谈完美自信、圆满三观。我尽量简略点说吧,你别嫌长。

    社会心理学中把自欺看作是人满足某些基本需要的调适机制,这个观点我完全同意。一个人在没有达到彻底通透豁达之前,是可以使用某些正当的自我欺骗的,甚至可以说,必须要经历过自我欺骗的。非如此不足以化解世道人心、种种逆境带来的烦恼、伤痛和压力。

    意志力较弱的,可以在某段时间里不自觉的自欺,不去察觉分析这种自欺,这样可以坚定他的信念和意志。也可以叫做自我催眠。就是告诉自己:‘我就是正确无比的’。

    意志力稍强的,可以边自欺边自查自省。就是说,明知自己在自欺,但因为目前的心境暂时无法快速提升,为了坚定信念,有意的自欺。只是把自欺当作过河的船,过了河就扔掉,非常清醒。

    在一定时期内去自欺,是有用处的,也是有好处的。

    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天生就坚韧不拔、透彻自心、圆满自信,这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要努力并且尽快的度过这个自欺阶段,不然这就是心理漏洞,早晚会受到创伤。

    自欺可以粗略分为自我安慰、双重思想、便利欺骗他人这三种。

    它们有两个共同之处:一,都是因为某种意图或目的形成的错误看法或信念。

    二,在认知上,都是以主观方式看待事实,挑选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剔除或无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这个用的好就能增强自信,用的不好就变成了传说中的双标男、双标女。

    某些自欺是有利于提升自信和良好自我感觉的心理机制。自信的人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但是凡事不能过度,过度的自信就不只是自欺,而是欺人了,会让别人对你有过度的期待,那最后难免对你失望。

    就好比大金链子夹小包,光头纹身小黑貂,喝着啤酒撸着串,张口闭口几十万、上百万,自称黑白两道都有人,但实际上他并没有那么大能力的那种。

    那些有必要,且不伤害他人的自欺可以划分为善良的,希望、信念、感情、自尊、归属感等等,对于绝大多数人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在为了维护这些的时候,常常会自欺。只要不害人,这都不算错,但作为修心的人,就不应沉迷其中无法自省。

    很多名言、诗词都包含自欺的成分,比如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还有勤劳致富之类的。这些都不一定的,都可以有反面的理论来驳斥。吃苦受累一辈子,结果穷苦潦倒的人多得是,是否能功成名就,不是完全取决于这些。

    是的,成功离不开吃苦和努力,但绝不是只要吃苦和努力就一定能获得巨大成功。年轻人可以用这些来激励自己积极奋斗,但要迷信了它就是自欺。

    与自我欺骗相对应的,当然就是自知之明。但可不是说,认为自己在坚持追求自知之明就已经是真的自知了,这种坚持本身可能就包含着一定程度的自欺。

    真正的自知之明是绝对真诚的剖析自己,对自己现阶段的人品、各方面能力的最大限度,其中包含着最大潜力,以及欲望、私心、恶念等等尽量客观了解,绝不夸大也绝不缩小,这才能尽可能地避免自我欺骗。为什么说尽可能呢,因为很多人是难以做到完全抽离自我去看自己的,总会忍不住的把自己往好处想,夸大自己的优点和能力,缩小自己的弱点、缺点,没有勇气直面自己。

    只有少数人能真正彻底的舍得自己,完全看清楚。这需要极度的冷静、理智和抽离,哪怕带有一丝一毫的感性、情绪和好恶以及逃避都不行。所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能说是尽可能了。

    用自欺来激励自己,会使人有梦想,有希望,或者叫做野心也可以,都是一回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梦想比真实更重要。

    甚至可以说,对于这部分人而言,适当的梦想和自欺,是获得幸福感的必要因素。如果没有了梦想,没有了知足常乐,很多处于社会底层的人,还有心理层面的弱者会郁郁终生。这就是自欺的正面作用”。

    六哥:“深思一下,确实如此。大多数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我欺骗。即便是某些表面看起来完全满足现状、豁达乐观的人,心里也还会有遗憾、有忧虑,只是用各种正面理念把这些压制下去而已,很难完全消失,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有些人说自己淡薄名利,说自己珍惜眼前人,说自己甘于清贫,很多时候只不过是知道自己得不到更多的、更好的,以此劝慰自己而已。只不过,生活本来就有很多艰难了,既然这些有助于得到幸福感,又何必去主动戳穿它呢,就让这华丽的幕布盖住那些跳蚤不也挺好吗”。

    我:“有一道选择题,问你是愿意做一头快乐的猪还是做一位痛苦的哲学家。

    这世上有些人是做不了快乐的猪的,他们一定要追寻真实,他们必须去面对那些痛苦。因为他们知道这是追求真实的道路上必须付出的代价,他们心甘情愿,乐在其中。

    其实这道题也未免狭隘了,追求真实的智慧到了极致,一定是快乐的哲学家,不会停留在看透了真实的初期痛苦中。

    到了那个层次,猪和哲学家也没有分别,快乐和痛苦也没有分别,一切不二,随缘任运而已。

    对于这部分追求真实的人来说,自欺虽然可以获得幸福感,但终究是不真实的,是逃避现实的。

    我用手机给你搜一下,你看这段文字。美国哲学家迈克·马丁在他的《自我欺骗与道德》一书中说道:‘我们承认,强调满足正当的欲望和需要是符合理性的。但是,我们仍然认为,如果能够满足同样的需要而又无须回避真相,那会更好。我所说的更好不是指更道德,而是指更理性。’

    这个观点我很同意,修心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增强理性,净化感性。理性越强离真正的大智慧就越接近。

    还是接着说自我欺骗吧。自欺的第二种,双重思想,指的是,‘同时接受两种相反的、抵触的信念,却不觉得矛盾。’出自《1984》这本著作。

    书中还说道,这种自欺‘光是愚蠢还不够,还要保持充分正统,这就要求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加以控制,就象表演柔软体cao的杂技演员控制自己身体一样。’

    比如说,当年希特勒时期的德国官兵,小时候接受的教育也一定认为屠杀是罪恶的,然而参军后他们接到了屠杀的命令。

    这时候,他就有三个选择,一是逼着自己去屠杀,告诉自己,无法违抗命令,只能执行,这样他会有很大的罪恶感。

    二是设法说服自己,为了德意志帝国,屠杀是合理的。

    三是彻底否定童年接受的教育,把屠杀当作心安理得的享受,这是最难的,极少有人能做到。

    那么想要化解内心冲突,不至于产生巨大的自责,他就只能选择第二种,这就是双重思想。一面认为屠杀是罪恶,以便确认自己不是丧失人性的杀人狂;一面认为为了帝国利益屠杀劣等人种是合理的。

    双重思想在体制内极其常见,极权国家尤甚,具体例子我就不说了,涉及政治的东西不想多谈,你可以去看《1984》这本书。

    再有就是类似岳不群那样的伪君子,一边大讲仁义道德,一边理直气壮的男盗女娼。

    还有一种自欺是,貌似自由的并且自愿的选择了不自由的选择,并且告诉自己:‘我别无选择,只能如此’。这也就是我常说的执着。

    比如说,认为某种情况下必须离婚;认为自己绝对离不开某个异性,离开他就生无可恋;认为亲人去世就必须悲痛欲绝;认为你要拆我家房子就等于要我的命,我就必须要杀人或****;认为我是执法人员,领导要我毒打钉子户我就必须去打等等。

    我在戏说金庸之心理训练法那个帖子里说过表演欲和支撑点,生活中有很多人就是这样不自觉的进行着角色扮演,这也是自欺。

    所作所为只能按照自己扮演的那个角色去做,不敢反思,不会反思,一切按照别人也就是群体意志写就的剧本和期待去演戏,把这些当作唯一的选择。他们不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并且嘲笑思考人生的人。

    因为别人都是这样自欺,所以他们就也只能这样自欺,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自欺就一片茫然,不但要自欺,还要在舆论上攻击其他不自欺的人。最常见的例子,就是那些天天家长里短、流言蜚语的三姑六婆们,谁要是活的特立独行一点,那就成了她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六哥:“这里我得打断你一下。你说的这个双重思想,和你以前说的理事圆融很相似。首先,认为送礼并非好事,然后一边给领导送礼,一边告诉自己送礼是合理的,甚至是在拯救领导,以便自己在道德感上立于不败之地。这不也是自欺欺人吗”?

    我:“这是你的另一个问题了,就是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在自我欺骗。这个问题我一定会回答你,因为太关键了。但你得等我把话说完,顺序打乱了就有纰漏。

    还是接着说自我欺骗的最后一种,便利欺骗他人。欺骗他人分两大类,一类是明知道自己是在骗人,也不打算在这一点上蒙蔽自己,他们对自己的认知就是:我就是个骗子。睁着眼睛说瞎话,没有罪恶感。这种不存在自欺,就不多说了。

    最后一种就是便利欺骗他人中的自欺,欺骗他人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明知自己在骗人,睁着眼睛说瞎话,没有罪恶感,这种不存在自欺,就不多说了。

    重点是另一种,为了骗人时效果更好,为了骗人时更能表现出完美的自信,以及化解自己的罪恶感,他先骗自己,让自己相信自己做的事、说的话、坚持的理念是无比正确的。

    比如说那些歌颂暴君的御用文人,明知是暴君,为了名利和生存不得不歌颂,但又不想失去自己的清高感,所谓的文人风骨。他就得首先让自己深信对方是明君,不然他就会产生激烈的内心冲突。很多国家的宣传部门、外交部门里都有这种人。

    日常生活中,搞婚外情的人里面,用这招的比较多,男女都有。明明就是为了追求性刺激,但是又不想把自己混同于发情的动物,或者欺骗感情的骗子,于是就先告诉自己,‘我’是真的爱他/她。

    然后等玩腻了,或者得到的钱财足够了,或者觉得风险太大了,要分手时,再骗自己说:‘我’要和他/她分手,只是因为感情没有了,不是因为其他因素。所以,‘我’不肮脏也不卑鄙,‘我’是迫于无奈。有的还会痛苦一段时间,用喝酒或独自垂泪来更好的骗自己,让自己相信,自己是重情重义之人。这是最高明的骗子,骗不了自己怎么骗别人,怎么骗过自己的良心,怎么能保住自己的道德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