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掌控内心之戏说金庸心理学在线阅读 - 第二十一章、理事迥异、理事圆融、理事不二(三)

第二十一章、理事迥异、理事圆融、理事不二(三)

    六哥:“我大致上理解这个理事不二的意思。但就像你说的,只是表面上的理解,不能证到。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啊。虽然我很确信那里有一座山,但是终归是看不清,也没有亲自攀登上去。很难学以致用”。

    我:“这很正常,理事不二是极高的境界。你能大致理解已经很不容易了。关键在于,绝大多数人在理解世间万相的时候,总是有一个二元对立的心态。把一切分成对错善恶、冷热美丑等等。这都是第六识,也就是意识心造成的种种分别妄想,其实都不过是假象”。

    六哥:“这个我能理解一部分。比如说叫我六哥也好、叫我丁某也好、叫我真名也好,指的都是我本人,毫无分别。

    至于美丑更是没有一定的标准,普通人以身高腿长肤白为美;而长颈族,会用铜环把脖子拉长;唇盘族在嘴唇上镶入石盘,以此为美,我们就万万欣赏不了。而我们眼中的美女对他们也没有吸引力。人类以为冷的温度,企鹅会以为热。都不过是以人类主观的标准去分别的,并不是真理。

    但你说对错善恶没区别,这我无法接受,这不是混淆是非吗。你老帖里写过善恶不二,但我不喜欢。我是嫉恶如仇的人,错就是错,恶就是恶,不能含糊”。

    我:“你看,你首先就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一个理论正确与否,不可能取决于你是否喜欢。这不是用主观歪曲客观吗,一旦用主观色彩去理解客观,得出的结论就必然是错误的”。

    六哥:“你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你刚说过,一切都没有分别。然后你又分主观客观,又分正确和错误”。

    我:“你好好想一想。刚才你说过,叫你六哥,或者丁某,是没有分别的。那么扩大了来讲。其实无论叫你什么都没有分别。你母亲还可能叫你臭小子,你父亲可能叫你兔崽子,你老婆叫你老公,都没有分别,名相都是虚幻。

    但在事相上,为了不让你心理混乱,必须还得有个称呼,不能乱叫。你父亲不能管你叫老公,你的领导不能管你叫兔崽子。否则你接受不了,也会打乱正常的生活秩序,别人听见也会不舒服啊。我说主观客观、正确错误,那只是假名。为了让你明白道理,不得不这样称呼区分。

    好比说,我教你开车。明知道油门和刹车只是一个假名,如果当初命名的时候两者对调,那么现在我们所有人都会把油门叫刹车,把刹车叫油门。

    但为了让你不在以后的驾驶过程中犯错误,我就必须把油门叫油门、刹车叫刹车,红灯叫红灯、绿灯叫绿灯,不能随意调换。否则你就彻底糊涂了。

    用世俗名词讲道理,这是事相上的权宜之计。这就像圣经开始肯定没有中文版,但为了让中国人明白,必须翻译成中文。又好比医生的处方本来是简写,只有内部人能看懂。但为了要普通人也能看明白,就得一笔一划的写。

    所以,我说的一切名词、概念,从本质上说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为了适应你的认知体系而借用的”。

    六哥:“好好,这个我理解了。我看你怎么能用实例说明善恶不二,老帖里面的内容我也没时间细读,你简单点说,我印象可能会更深一些”。

    我:“好啊,咱们就说两位历史人物,岳飞、袁崇焕,两人的事迹有相似之处,都是为国为民精忠报国,最后惨死收场。袁崇焕更惨一些,岳飞受到了百姓的爱戴,而袁崇焕被凌迟后又被当时的京城百姓分食其rou。细节就不讨论了,两人的经历大体可以概括成一句话,精忠报国后蒙冤而死。

    主流观点自然是弘扬其忠君爱国的精神,两人是民族英雄也基本没有争议。这当然就是常理的善。

    但这其中也同样有恶的存在,只要拓展了时空来看即可发现。我就不说什么他们的抗争阻碍民族融合的话了,这种观点毫无新意了。反对这种观点的人也很多,其实也不过是在理和事上双方各执一偏而已。

    我只谈史实对后世人心的影响。我们都知道,绝大多数人并不是可以做到杀身成仁的英雄,而是以自己利益为先的常人。那么历史上面对危难挺身而出的英雄,大多最后落得冤屈惨死的下场。你想想,普通人会从中得到什么样的感悟,当然会认为凡是英雄都没有好下场。所以明哲保身的人越来越多,世道人心越来越冷漠,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

    那么假如历朝历代的英雄人物,都能如郭子仪一般,资兼文武,忠智俱备,不但战场上少有败绩,官场上也能几度起落后亦可平安收场。而不是为了名节、原则,不懂妥协迂回,得罪上级,招致惨败。这样的话,面对危难愿意挺身而出的人,一定会略多一些。这就是岳、袁二人的善里面暗藏的恶”。

    六哥:“你这不是胡说八道吗!一个人做英雄还是叛徒,那是自己选择的,和历史人物什么关系”。

    我:“你好好想一下,一个人的三观是怎么形成的?一个人的言行,尤其是在重大事件面前的抉择,是不是由他的三观决定的?

    一个人的三观,是由他一切所见所闻,包括了社会对他的教育,加上一部分自己思考建立起来的。而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自己思考和推敲的比重占的很小,不容易全面、客观的考虑问题。所以会直接从所见所闻中简单的提取某种观点,再加上每个人都有的私心。很容易变成利己主义。

    所以他会选择性的注意,历史事件中、现实生活中,好人没好报的例子来安慰自己。在潜意识或表意识中为自己的自私找借口:‘你看不自私的人都没有好下场吧,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

    再有一点,民族英雄往往会被拿出来煽动情绪,以便统治者利用民众来发动战争,对其他国家、民族加以理直气壮的屠杀。自古以来以大义之名造下大恶的例子多不胜数,比如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极端信仰、错误的使命感等等。

    这些所谓的大义,民众如果不能智慧地加以鉴别,在别有用心的人煽动之下,就会变成他们的炮灰。远的不说,二战时德意日征兵的时候,用的不就是这些大义来蛊惑煽动嘛”。

    六哥:“按照你的意思,汉jian叛徒都得怪岳飞和袁崇焕之类的人吗”?

    我:“当然不是。意志坚韧,三观正确的人,他们会从岳飞和袁崇焕的例子中得到相反的感悟。他们会认为,坚守自己的道,杀身成仁,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很光荣的事。这样的人在遇到危难时,就会挺身而出,这就是善的一面。

    同样一件事,善人会从中看到善,恶人会从中看到恶。

    但是从整个时空看来,并没有客观不变的善和恶。所谓善恶,不过是人类出于自身的角度去衡量,不同的角度会得到不同的结论。比如说成吉思汗,你说他是屠夫,也有人支持。说他是民族英雄,也有人支持”。

    六哥:“你一会儿说善恶不二,一会儿又说有善恶两面。你到底能不能自圆其说”?

    我:“我说有善有恶,是从世俗道理层面去衡量。说善恶不二是从天道因果的高度来讲,两者并不矛盾。

    好比说,动物学家研究动物的习性和小孩子观察动物的习性,得到的结论绝不会一样。

    动物学家完全从理性出发,不代入情感。对于他来说,外来的一群蚂蚁杀光了原住地的蚂蚁;狮子吃了一只羚羊;狮子被毒蛇咬死;死后又被秃鹫吃掉等等等等,不过都是动物本能支配下的,为了生存而做出的行为。没有哪一方是善或者是恶。

    只有小孩子代入了情感,才会说羊是可怜的,豺狼虎豹是恶毒的。同情弱者是人类的本能嘛。有这个本能的其中部分原因,是因为人类会把自己代入弱者的角色,因为害怕自己被强者侵害,所以会可怜同情弱者而厌恶强者。

    而只有少部分真正善良智慧的人,才能去除这种心理。他们也关爱生命,但完全出于恻隐之心,是对强者弱者都一视同仁,能看到一切生命的痛苦。

    动物学家就好比从天道因果的高度去看人类的所有纷争。小孩子就好比人类自己,出于各种私心或被各种情感干扰来判断善恶。后者并不客观”。

    六哥:“总觉得这个理论很别扭,抹杀善恶,会有副作用吧”?

    我:“你觉得别扭,那是你没有跳出你受过的教育和固有的理念。我举个例子,言必信行必果,这是优点吧?战场上听从命令是优点吧?勇猛作战,至死不退也是优点吧?主流观点是这样教育的吧”?

    六哥:“当然啊,正常来说这些当然是要提倡的”。

    我:“那我给你逐条反向解析一下。首先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的原话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翻译过来就是,‘说出的事一定可信,说了就一定守信用,一定办到,这是个浅薄固执的小人呀。’

    孟子又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翻译过来就是’通达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天道大义就行‘。

    杀手对雇主说,拿了你的钱,我肯定就会杀了他;强盗对手下说,为了兄弟们过上好日子,咱们一定得把这个大户抢光;古惑仔里的坤哥对手下说,我们出来混要讲信用,说了杀他全家就得杀他全家。这都是言必信,行必果。你说这是善吗?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某个男人,对他的爱人或父母子女说:我绝不会让别人欺负你们,我会尽力保护你们。

    然后他的家人在外面因为小事与人争执,这个男人就对他人进行殴打,甚至是杀害。他倒是言必信,行必果。可是,请问你这是善吗?

    他们的做法不过是符合了世间小道理的一部分,但是却违背了天道因果的大道理。

    再说战场上忠实执行命令这一点。如果抗战期间,一个RB兵违背了上级杀光百姓的命令,偷偷放走了几个孩子,你能说这是恶吗?

    说白了,人类有人类的小道理,天道因果有它的大道理,有时两者是冲突的,如果固执其中,那就会混乱颠倒。

    再说勇猛作战,至死不退。这样的人往往被称为英雄或者勇士。可论语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原文我无法记得准确,我们搜索一下来看看。

    你看着上面写道: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翻译过来是:孔子对颜渊说:‘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隐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和你。’好胜心强的子路连忙问:‘老师,您统率三军将和谁在一起?’孔子说:‘赤手空拳打虎,蹚水过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谨慎,善于谋划而又能办成事的人在一起。’

    说了这么多,你就应该明白,虽然你活了四十几岁,可是很多问题你并没有从多方面去思考。你接受了很多教育是片面、扭曲,甚至是完全违背了天道因果的大道理。

    那么既然以上的几个貌似正确的例子都可以被反驳,那么还有什么不是应该反思的呢?

    至于你说提倡善恶不二会有副作用。这样说吧,任何一种理论,任何一种事物,任何一种主义,任何一种做法,都会有副作用。

    就像岳飞和袁崇焕的例子,善者自会看到善,恶者自会看到恶。

    事情本身并无善恶。而是人心根据自己的需求,把它硬生生区别出了善恶。

    时间、情境、人群等等,一切都在不停变化,对错只能是相对而不可能有绝对,善恶也一样”。

    六哥:“你举的例子多是家国天下的,能不能说点生活中的,还是那句话,你得接地气啊”。

    我:“举大是大非的例子,就是要你明白,既然大善大恶都能没有区别,那生活中的小事就更是如此了。比如说,面对战争或****,杀身成仁,有杀身成仁的善与恶。退隐山林,有退隐山林的善与恶,有道则显,无道则隐么。两者无需相互指责。

    善恶不二有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让人间少一些争执冲突,少一些固执。不要总以为自己代表了天下正义,天道往往不是常人理解的那样。

    常人总是看到别人的错误,然后就气愤不已。其实我们看待别人的恶行,就应该像看待老虎吃羊一样,那是他们自己不能控制的。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贪嗔痴,就像老虎不能控制吃羊的本能一样。还要像慈父看待劣子,顽劣的孩子蹦蹦跳跳破坏东西,是很正常的,他自己也控制不了。

    对人性就要这样认识,就不容易怨天尤人了。而且不只是对别人这样认知,对自己人性中的恶也要充分认识到,这样才能打败自己的恶念么。

    既然这些都能想通,那么生活中的琐事争执就更没有必要了。因为你认为的对,真的不一定对,不管它当下看起来有多么正确。

    你要接地气,我说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比如有些女性生孩子后,会陷入超级执着的心魔,把孩子当作眼珠般珍贵脆弱,稍有风吹草动就心疼的落泪或对照顾孩子的家人大发脾气,使身边的家人战战兢兢,整日气郁,还自以为这是对孩子的深爱。其实完全是好心作恶。

    天下间谁家的孩子不生病?谁家的孩子不磕碰?这都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任何人都不能避免。为了这些事生气,那不是愚痴到了极点吗。说到底就是情执太重,缺乏智慧。

    再者说,一个人从小只享福不吃苦,绝对不是好事。提前把福报消耗过多,成年后就要吃苦,所以老话才说惯子如杀子。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要细细体悟啊。

    就算不探讨善恶问题,只从利益角度出发。孩子长大了会离开,老公才会陪着你一辈子,这个账很容易算清楚。把老公得罪狠了,他不是修养特别深的话,负面情绪肯定会反射到你身上。你的生活当然也就不会顺利,这就是不明白善恶不二的道理。

    一条小路坑坑洼洼,车不得不慢,这是恶;但不容易发生大事故,这是善;修路自然是善,可路修的平整宽阔,就一定有人开快车出大事,这是恶。

    一个人胆小可能会错过一些机会,但可能也会规避了一些危险。一个人胆大敢闯敢拼,可能会获得一些利益,但也可能因为不知趋避而丧命。

    善中有恶,恶中有善,一切事物同理。

    善恶不二明白了,自然也就举一反三了,理事也是不二嘛,一切都是不二的嘛”。

    六哥:“你再怎么讲善恶不二,理事不二,具体做事的时候总得有抉择啊”。

    我:“那当然,否则不就成了糊涂蛋。真正明白了理事不二的道理,具体事情上的做法就是,随缘任运。当进则进,当退则退;当左则左,当右则右。还是那句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绝不会被世俗理念所束缚。

    关键是善恶不二之上还有善恶皆空,即便是天道因果的大道理也不要执着,因为一切都是无常,缘起性空嘛。这个就不细说了,那是至高无上的层次了,非语言能准确表达的。

    能达到善恶不二,理事不二的层次,已经是万中无一了。到了一切不二的层次,这个人的一言一行,就是理、就是道,虽然表面上看是事相,所谓言出法随,动静道显。

    当然,没到那个境界之前就必须逐渐明了善恶,认真的断恶修善,否则就是空谈。

    极端点说,你被人捅几刀,能不惧不怒,才有资格说自己证到了不二法门。否则就老老实实一步一步在事相上修行。没有翅膀还要飞,那就只能粉身碎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