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七十二座洞庭山
她自小娇憨顽皮,高兴时大笑一场,不快活时哭哭闹闹,从来不知“愁”之为物,这时见到这副情景,不禁悲从中来,初次识得了一些人间的愁苦。 她慢慢回去,将这事对花月儿说了。花月儿不知两人说了些什么,只道:“张悬的话又如何去信。阿敏何苦如此,她气性也忒大了些。” 叶菲儿心想:“难道一个女人给坏人搂了抱了,就是失了贞节?本来爱她敬她的意中人就要瞧她不起?不再理她?” 她想不通其中缘由,只道世事该是如此,走到祠堂后院,倚柱而坐,痴痴的想了一阵,合眼睡了。 当晚席功等青莲教群秀设宴向韩湘及月菲二人道贺,均见花月儿身旁又变成了叶菲儿,也不见武琦玮,众秀才也没多想,只是觉得奇怪。 料知女孩子怕脏,酒肴杯盘均甚精洁。刘三姐也亲自烧了菜肴,又备了四大坛好酒,率领仆役送来,自己只敬了酒,却不与宴。等到深夜,韩湘仍然不来。席功知道教中人多事繁,也不以为意,与花月儿、叶菲儿二人欢呼畅饮。 青莲教群秀才见叶菲儿谈吐尤胜武琦玮,对二人甚是敬重,言谈相投。 筵席尽欢散后,花月儿与叶菲儿商议,金兀术既不回新乡,一时必难找到,庐山约会之期转眼即届,只好先到洞庭湖畔。 与角三夫六位商量赴约之事。 叶菲儿点头称是,又道:“最好请你六位朋友别去庐山了。 你到庐山向李巨道长赔个不是,向他磕几个头也不打紧,是不是?你若心中对李巨道长尊重,就加倍磕几个就是了。你六位朋友跟庐山会面,再顶撞了李巨道长,却不会有甚么好事……” 花月儿道:“正是。我磕头就是,不用你让我磕头,我自会向李巨道长赔礼道歉的。为了你,更为我,我什么事都肯做。”次晨两人并骑西去。 江南四月薰风低,江南女儿芳步齐。晚云接水共渺瀰,远沙叠草空萋萋。时当四月中旬,正是朝长莺飞季节,民谚云:“四月放羊四月八,早放绵羊晚绩纱。”两人一路骑马行路,不一日,到了洞庭湖畔,花月儿写了一封书信,交与得月阁老板,请他于五月初六位仁侠来时面交。 信中说道:弟子道中与叶菲儿相遇同行,已偕赴庐山应约,见李巨道长必当赔礼为先,当无碍,请六位仁侠放心,不必同来庐山云云。 他想自己先去,六位仁侠便可不去。倘若会齐之后,六位仁侠爱护兄弟,不免定要随同前赴庐山。他信内虽如此说,心中却不无惴惴,暗想李巨道长为人古怪,此去只怕凶多吉少。 他恐叶菲儿担心,也不说起此事,想到六位仁侠不必甘冒奇险,心下又自欣慰。 两人雇了一艘船,行驶在湖面上,听说八百里洞庭。但见那: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花月儿说道:“战国时,屈原在《楚辞·九歌·湘夫人》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当即指此湖。 叶菲儿闻言点了点头,见那洞庭湖畔生机勃勃,万物复苏,湖边四处尽是绿色,绿得夺目耀眼。尤其是洞庭湖旁的翠柳,都争相媲美。阳光照射在湖面,柳树倒映着,洞庭湖也变成绿色的了。 船将近一山岛,花月儿已闻到微风中夹着花香,远远望去,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白,繁花似锦。 叶菲儿笑问:“这里的景致好么?” 花月儿叹道:“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这么好看的花。” 叶菲儿连声笑道:“那片花好看,你看,那一片更好看呢……” 花月儿道:“这个山岛是洞庭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你看,菲儿,那是岳阳楼。传说这座“洞庭山浮于水上,其下有金堂数百间,玉女居之,四时闻金石丝竹之声,彻于山顶”。后因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葬于此,屈原在《九歌》中称之为湘君和湘夫人,故后人将此山改名为君山之名。 两人待船驶近,跃上岸去,小红马跟着也跳上岛来。叶菲儿取出一锭十两重的银子掷去,当的一声,落在船头,叫道:“我们还要回去,再有重谢。”。那舟子想不到有此重赏,喜出望外,高声答应。 叶菲儿、花月儿说不出的欢喜,高声大叫:“君山,君山,菲儿来啦!” 向花月儿招招手,便即向前飞奔。花月儿见她在花丛中东一转西一晃,霎时不见了影踪,急忙追去,只奔出十余丈远,立时就迷失了方向,只见东南西北都有小径,却不知走向哪一处好。 他走了一阵,似觉又回到了原地,心中想到难道这君山也有阴阳开阖、乾坤倒置,遥望山间,不远处大小七十二座山峰。这一迷路,若是乱闯,定然只有越走越糟,于是坐在一株桃树之下,只待叶菲儿来接。哪知等了一个多时辰,叶菲儿始终不来,四下里寂静无声,竟不见半个人影。 他焦急起来,跃上树巅,四下眺望,全是湖水,东面北面都是花树,五色缤纷,不见尽头,只看得眼花。花树之间既无白墙黑瓦,亦无炊烟犬吠,静悄悄的情状怪异之极。 他忽感害怕,在树上一阵狂奔,更深入了树丛之中,一转念间,暗叫:“不好!我胡闯乱走,别连菲儿也找我不到了。” 只想觅路退回,哪知起初是转来转去离不开原地,现下却是越想回去,似乎竟离原地越远。 两头翼龙空中盘旋飞翔。但他上树一阵奔跑,落下地来,小红马已不知去向。 眼见天色渐暗,花月儿无可奈何,只得坐在地下,静候叶菲儿到来,好在遍地绿草似茵,就如软软的垫子一般,坐了一阵,甚感饥饿,想起叶菲儿替李玄纲所做的诸般美食,更加饿得厉害,忽然想起:“若是菲儿也迷路,不能前来寻我,我还是起来再找找去?”又走了一程,终觉得乏困,靠在一株树旁,终于沉沉睡去。 睡到中夜,正梦到与叶菲儿在同游洞庭湖,共进美点,叶菲儿低声唱曲,忽听得有人吹笛相和,一惊醒来,笛声兀自萦绕耳际,他定了定神,一抬头,只见皓月中天,花香草气在黑夜中更加浓冽,笛声远远传来,却非梦境。
花月儿大喜,跟着笛声曲曲折折的走去,有时路径已断,但笛声仍是在前。他在林云庄中曾走过这种盘旋往复的怪路,当下不理道路是否通行,只是跟随笛声,遇着无路可走时,就上树而行,走了一会,听得笛声更加明彻清亮。 他发足急走,一转弯,眼前忽然出现了一片黄色花丛,重重叠叠,月光下宛似一座金花堆成的小湖,金花之中有一块东西高高隆起。 这时那笛声忽高忽低,忽前忽后。他听着声音奔向东时,笛声忽焉在西,循声往北时,笛声倏尔在南发出,似乎有十多人伏在四周,互打讯号,此起彼伏的吹笛戏弄他一般。 他奔得几转,头也昏了,不再理会笛声,奔向那隆起的高处,原来是座石峰,笛声忽停,四下阒无声息,待他一站起身,笛声又在前面响起。 花月儿心想:“管他是吉是凶,我总是跟去。” 当下又随笛声走进树丛,再行一会,笛声调子斗变,似浅笑,似低诉,软语温存,柔靡万端。花月儿心中一荡,有点糊涂:“这调子怎么如此好听?” 只听得笛声渐渐急促,似是催人起舞。 花月儿又听得一阵,只感面红耳赤,百脉贲张,便坐倒在地,依照吕药宾所授的内功秘诀,不思不念,运转内息。初时只感心旌摇动,数次想跃起身来手舞足蹈,用功片刻,心神渐渐宁定,到后来意与神会,心中一片空明,全无思虑,任他笛声再荡,他听来只与海中波涛、树梢风响一般无异,只觉得丹田中活泼泼地,全身舒泰,腹中也不再感到饥饿。 他到了这个境界,更不受外界干扰,缓缓睁开眼来,黑暗之中,忽见前面两丈远处一对眼睛碧莹莹的闪闪发光。 他吃了一惊,心想:“那是甚么猛兽?”跳起身来,后跃几步,那对眼睛忽然一闪就不见了,心想:“真是古怪,就算是再快捷的豹子、狸猫,也不能这样一霎之间就没了踪影。”忽听得前面发出一阵急促喘气,听声音是人声呼吸。 他恍然而悟:“这是人!闪闪发光的是他眼睛,他双眼一闭,我自然瞧不见他了,其实此人并未走开。”他心中不知对方是友是敌,不敢作声,静观其变。 这时那笛声情致飘忽,缠绵宛转,便似一个女子一会儿叹息,一会儿**,一会儿又软语温存、柔声叫唤。 花月儿年纪尚小,自幼勤习武功,听到笛声时感应甚淡,笛中曲调虽比适才更加勾魂引魄,他听了也不以为意,但对面那人却是气喘愈急,听他呼吸声直是痛苦难当,正拚了全力来抵御笛声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