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mdash;mdash;俄国的蜕变(9)
当时,除了克里米亚主战场之外,还有着其他战场,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高加索战场。从黑海沿岸到波斯边境,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有着150英里的边界,而这条边界的中央,则是重要的要塞卡尔斯,在历次俄土战争中,双方都在此进行大战,双方对这个战场都非常的熟悉。 在1854年夏天,俄国军队踏入到了奥斯曼境内,并在7月29日,击败了驻守在卡尔斯北方的一个师的奥斯曼军队。为了加强卡尔斯的守卫,在8月份,奥斯曼在卡尔斯集结了33000名步兵、8500名骑兵和52门大炮。而当时,俄军的兵力为20000名步兵、5000名哥萨克骑兵、18000名部族非正规军和60门大炮。奥斯曼军队发起了挑战,发起了进攻,但是很快就被俄国人给打回来了,败退回卡尔斯。俄军本来是想趁胜追击,但是未能成功。在这之后,英法联军为了稳固高加索战场,派出了一个军事联络小组到了卡尔斯,来协调卡尔斯和克里米亚战场的军事行动。当联络小组抵达卡尔斯之后,发现眼前一片哀鸿遍野,奥斯曼的军队士气低落,如果再没有增援的话,很可能俄国人一个冲锋,就把卡尔斯给拿下来了。 奥斯曼决定对卡尔斯进行增援,但是还没等到增援部队抵达,卡尔斯就已经被俄国人占领了。从1855年6月到11月,俄军围攻卡尔斯。在11月25日,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卡尔斯被俄军攻占。随着卡尔斯的陷落,奥斯曼的军队开始向后撤退,高加索战场,最终俄国获得了胜利。 除了在陆上争端之外,交战双方还在海上进行交锋,相较于黑海上俄国海军的退避三舍,在波罗的海上,联军和俄国海军也进行了战斗。但是在波罗的海战场上,联军的就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了,当时,出击波罗的海的英国舰队水手们还不熟练,但是形势所迫,能上要上,不能上也得上。为了鼓舞舰队的士气,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亲自到军港普利茅斯检阅部队。但是整个波罗的海战场,并没有发生大的战斗,零敲碎打直到战争结束。 战争不但发生在欧洲,在遥远的东亚也爆发了战争的火花。联军对俄国亚洲太平洋沿岸的领土进行了进攻。但是,说句实在话,这离欧洲太远了,就是打得再厉害,也无关战争全局痛痒,因此,双方在这的战斗,基本上就是在划水。 在1856年1月16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接受了停战请求,并于2月25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和会,英国、法国、奥斯曼、撒丁王国和俄国都参加了,而奥地利虽然没有参战,但是因为是和谈的发起者,因此也出席了会议。 和谈各方各怀鬼胎,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吵不休。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最终,在3月30日签订了所谓的《巴黎和约》,《巴黎条约》作了如下规定:列强共同保证土耳其的“独立与完整”;土耳其保证不分种族与信仰改善境内人民的状况;俄国收复克里米亚半岛被占领土,把多瑙河口和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摩尔达维亚,高加索的卡尔斯归还给土耳其,并放弃对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的保护权;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宗主权仍归土耳其,由列强共同保证;黑海中立化,禁止各国军舰通过两海峡,禁止俄国在黑海沿岸建立或保有兵工厂;多瑙河航行自由。俄国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了,俄国的战争冒险破产了。如果俄国战胜,那么还可以通过胜利来维持国内的局势,并且依靠战争所掠夺来的财富,俄国可以继续下去。但是现在俄国失败了,巨大的战争经费,非但没有获得一丁半点的回报,甚至还赔上了自己原有的地盘。俄国的战败,使得国内局势不稳,已经得到发展的资本主义开始蠢蠢欲动,一直饱受压榨的俄国农奴也不甘忍受残酷的压迫、准备起身反抗。俄国内外交困,民怨沸腾,帝国的大厦陷入到了风雨飘摇之中。 面对着愈演愈烈的、糜烂的局势,沙皇和与他一同的地主统治阶级,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选项,是继续原来的传统,对国内实行高压政策,但是这样一来,很可能就会被暴力推翻,另一个选择就是主动求变,改革社会。这是一个没有最坏只有更坏的选择题,每一个选项都是痛苦万分,最终,沙皇选择了第二条路,开始了痛苦的变革。 其实,如果当时俄国的情形放在法国的话,那法国人民不知道已经起义多少回了,但是为什么沙皇还是坐的好好的呢?这跟俄国当地的局势有关。因为俄国在大航海时代之后,经济的发展就一直落后于西方国家,经济的缓慢导致了思想发展的缓慢,当同是基督教分裂的两兄弟天主教和东正教面对着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巨变时,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天主教爆发了改变世界的宗教改革,并因此掀起了思想解放潮流,但是对东正教来说,却基本上没什么变化。结果,就是俄国农奴一直被封建思想所束缚,有着非常浓厚的皇权主义思想,在这种思想之下,俄国农奴得以忍受农奴制的压迫,得以接受封建地主的压迫。尽管他们经常掀起反抗地主、贵族和地方官员的斗争,但是他们不反对沙皇,他们觉得这跟沙皇没关系,如果沙皇是个有作为的统治者的话,农奴们还非常拥护、甚至是崇拜沙皇,沙皇被农门看成了人间的上帝。因此,虽然俄国农奴的反抗斗争此起彼伏,但是却没有形成个一个统一的、集群的反抗潮流。因此虽然看起来俄国四处冒火,到处冒烟,但是都只是“小打小闹”,对沙皇的影响很小。这也是为什么,俄国自建立之后,王权的更迭没有一次是因为国内农奴起义而发生的。 而对于新生的资产阶级,则是在俄国封建制度的羽翼之下成长起来的,从来就不是一个如同英国、法国、荷兰等国家那样的能够武装起义、进行革命的阶级。沙皇政府不但给予了他们种种特权,而且保持高额关税来保护本国的工商业。并且俄国的侵略政策,也为资产阶级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为了增强他们,政府甚至还进行了大量的订货。因此,俄国的资产阶级与俄国的农奴制制度就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而不是像英法荷那样势不两立。所以,作为一个既得利益者,俄国的资产阶级肯定不愿意改变现状,肯定希望俄国的农奴制能够千秋万代才传承下去才好。
在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仅1856——1860年间,俄国爆发的农奴起义和暴动总计差不多290起,也就是说每年基本上60起,平均一个月5起,也就是说,不到一个星期,就会有一场起义或者暴动发生。剧烈动荡的局面,自然会引发统治阶级的思考,虽然有分歧,但是他们基本上达成一致,那就是农奴制得改了,不能不改了,但是怎么个改法,还是得说道说道的。当时,激进派就主张,应该彻底废除农奴制,而保守派,则认为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情况下,废除农奴制。我们知道俄国能够支持激进的势力很弱小,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自然而然就成了最后的选择。 在1856年3月3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召见莫斯科的贵族的时候,就已经看出来了改革的必要性,已经承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些”。等到了1857年1月的时候,亚历山大已经组成了一个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来解决遇到的问题。但是,参加委员会的基本上都是大地主,他们对于解放农奴这件事,实在是提不起哪怕一丁点的兴趣,根本就没干活的热情。委员会内既然没有干活的人,那自然就不会形成任何有用的结果。这个半死不活的委员会就这么一直拖着,直到在同年11月20日,允许成立的立陶宛三省贵族委员会。要求按照以下原则调整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相当于改革开放时期的深圳。要求如下:保留地主全部土地的所有权;地主享有世袭领地治安权;保证妥善地.全部地缴纳国税.地方税和货币税。 这基本上就是俄国政府的初步的改革纲领,这个纲领除了使得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之外,基本上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生产关系。该命令不但发到了各省省长,而且还在报纸上刊登公布。俄国改革迈出了第一步,但是这效果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