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十朝代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七章魏:田子方,卜子夏,段干木

第九十七章魏:田子方,卜子夏,段干木

    田子方:姓田,名无择,字子方,魏国人,魏文侯的友人,是孔子弟子子贡的学生,道德学问闻名于诸侯,魏文侯慕名聘他为师,执礼甚恭。

    田子方:名无地,初事魏文候,继任齐相国。国富民强,齐国大治,其为人也,刚毅果决,傲王侯而轻富贵,闻名诸侯,声望名于当世。世称田氏后裔,有子方之遗风焉。魏文侯常与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谓子方曰:“钟声不比乎左高。”子方闻之而笑。文侯问何笑之有?子方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臣恐君之聋于官也。”文侯曰:“善。”一日,文侯命太子击为中山君,击受命而出。遇子方乘敝车而至。击忙下车,拱立道旁致敬,子方驱车而过,傲然不顾,恶其以富贵骄人。

    田子方陪坐在魏文侯身旁,多次称赞谿工。文侯说:“谿工,是你的老师吗?”田子方说:“不是老师,是我的邻里;他的言论谈吐总是十分中肯恰当,所以我称赞他。”文侯说:“那你没有老师吗?”子方说:“有”。文侯说:“你的老师是谁呢?”田子方说:“东郭顺子。”文侯说:“那么先生为什么不曾称赞过他呢?”田子方回答:“他的为人十分真朴,相貌跟普通人一样而内心却合于自然,顺应外在事物而且能保持固有的真性,心境清虚宁寂而且能包容外物。外界事物不能合符‘道’,便严肃指出使之醒悟,从而使人的邪恶之念自然消除。我做学生的能够用什么言辞去称赞老师呢?”

    田子方走了出来,魏文侯若有所失地整天不说话,召来在跟前侍立的近臣对他们说:“实在是深不可测呀,德行完备的君子!起初我总认为圣智的言论和仁义的品行算是最为高尚的了,如今我听说了田子方老师的情况,我真是身形怠堕而不知道该做什么,嘴巴像被钳住一样而不能说些什么。我过去所学到的不过都是些泥塑偶像似的毫无真实价值的东西,至于魏国也只是我的拖累罢了!”

    田子方看见一匹老马站在道旁,叹息着(神情)呈现出志在千里的样子。便询问赶车的人说:“这是什么马呀?”赶车的人回答说:“这是旧尊老家所养的一匹马,由于老弱不再使用了,便牵出来想把它卖掉。”田子方说:“年少的.时候贪用它的力气,年老的时候就把它抛弃,仁义之人不能这么做。”说着便用5匹帛赎买了这匹马。老臣罢武听说之后,便知道有所归向了。

    田子方赎老马这则寓言,讲述了老臣罢武之所以能够知所归心者,是由于他向往以束帛赎老马的田子方。它说明,少者怀之,老者安之,这是常理、常情,那种卸磨杀驴的做法是令人寒心的。

    魏国太子子击出行,在路上遇见老师田子方,下车行礼拜见。田子方(却)不还礼。子击怒气冲冲地对田子方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呢,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呢?”田子方说:“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富贵的人怎么敢对人骄傲呢!国君如果对人骄傲,那么就要失去国家,大夫如果对人骄傲,那么就将失去封地。失去他国家的人,没有听说有以国君的待遇对待他的;失去他的封地的人,也没有听说有用大夫的待遇对待他的。那些贫贱的士人,如果谏言没有被采纳,行为也和人家不投机,那就穿上鞋子离去好了,到哪儿去不能成为贫贱之士呢!”子击于是向(田子方)道歉。

    卜商(前507年—):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汉族,中国春秋末年晋国温地(今河南温县)人,一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受儒教祭祀。现在,山东省巨野县有其嫡系后裔。性格阴郁,勇武,为人“好与贤己者处”。以“文学”著称,曾为莒父宰。提出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还主张做官要先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其效劳。后来孔子丧,孔门乱,子夏到魏国西河教学。李悝、吴起都是他的弟子,魏文侯尊以为师。宋人疑之,《诗》、《春秋》等书,均是由他所授。在孔门弟子中,子夏并不像颜回、曾参辈那样恪守孔子之道。他是一位具有独创性因而颇具有异端倾向的思想家。他关注的问题已不是“克己复礼”(复兴周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因此,子夏发展出一套偏离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孔门十哲分为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四类人物,也称为四科十哲。子夏才思敏捷,以“文学”著称,是孔门十哲中“文学”科的重要代表人物。子夏求学时,因常有独到见解而得到孔子的赞许,如他问《诗经》中“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一句,孔子答以“绘事后素”,他立即得出“礼后乎”(即礼乐产生在仁义之后)的结论,得到孔子的称赞。孔子说:“我死之后,子夏会比以前更有进步,而子贡会比以前有所退步。”曾子问:“为什么呢?”孔子说:“子夏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子贡喜欢同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相处。

    子夏学有所成后,在鲁国做官,为莒(今莒县)父宰。他在任期间,将曾子讲堂扩大而成卜子书院,是莒县建立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书院。

    孔子去世后,他到魏国西河讲学,开始了55年的教学生涯。子夏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把“仁”作为教育学习的中心内容,主张国君要学习《春秋》,汲取历史教训,他提出了“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观点。同时他以“经世致用”的思想,首启儒法融通的先河,与时俱进,儒法兼容,培养出一大批的治世英才,其中法家鼻祖李悝、军事家吴起、政治家田子方都是他的弟子,他还做过崇尚儒学的魏文侯的老师。魏文侯采纳卜子夏建议,招贤纳土,改革变法,成为战国时期一代明君。

    孔门弟子中有著作传世者,以子夏最多。后汉徐防有“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于子夏”之说,可见他在孔门诸子中的重要地位。他不仅传承、发展了儒家学说,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还使儒法思想交融,是法家思想的启蒙者。

    唐玄宗时,子夏被追封为“魏侯”,宋代时又加封为“河东公”。南宋时,封为“魏国公”。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卜子。”

    自孔子卒后,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是时,独魏文侯好学。——(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

    如果说赵襄子赵无恤是进入战国之后第一位君主大鳄的话,那么第二位一定非魏文侯魏斯莫属。

    魏氏的祖先是晋国晋献公手下的大臣毕万,因为跟随晋献公四处征伐有功,而被封为在了魏地,毕万死后,其后世子孙以封地为姓,渐成魏氏。

    魏国几经沉浮,到了春秋中后期就成为了晋国六卿之一,再后来魏氏、韩氏、赵氏联合灭了智氏,自此奠定了三家分晋的格局。

    当是时也,晋国有权势的卿大夫中,最强的智氏灭亡了,第二强的赵氏被削弱了,韩氏本就是最小,各方面的因素叠加,却成就了魏氏。

    就好比现在的商战,当行业老大和老二掐起来的时候,就是老三崛起的最佳时机,关键就在于老三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罢了,很显然,作为“老三“的魏氏抓住了。

    当晋国的权柄和土地就被韩赵魏三家瓜分时,这场“分赃大会”中魏氏可谓赚得盆满钵满,因为仗着强大的实力,占据了晋国中部最为肥沃的土地,这也是魏国后来迅速崛起的基础。

    土地的肥沃也仅仅只是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那么魏国为何能在战国初期称霸百年有余?其实魏文侯的老师卜子夏功不可没,正是卜子夏和他的学生们,帮助魏文侯建立了霸业,此事我们还得慢慢说。

    子夏之儒,实至名归。

    子夏,原名卜商,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号称弟子三千,而卜子夏可以排到前七十二位,如果再具体一点,那么他能排名进前十,因为他又被誉为”孔门十哲“之一。

    孔子的弟子中,子夏是一位具有独创,且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他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孔子对于子夏的评价也出奇的高,《论语·八佾》中孔子曾称赞:

    起予者,商也,始可以言《诗》已矣。

    孔子死后,儒家内部逐渐被划分为了八派,这八派里并没有子夏之儒,那么韩非子为何会说儒分为八,不及子夏之儒?郭沫若先生的《十批判书》给出了答案,他认为韩非子是觉得子夏的儒已经不具有典型的儒家风范了,更倾向于法家思想,固有此评说。

    说到这,你可能会奇怪,儒家不是一直被战国诸侯认为是迂腐的不适时的学说吗,怎么子夏的儒家学说还倾向于法家了呢,其实这也不奇怪,因为变法家李悝和吴起都是他的学生,他们的变法思想,也正是法家的雏形,后来的韩非子、李斯两位法家的集大成者,他们的老师也是儒家的荀子。

    子夏之能,桃李天下。

    既然说到了子夏的学生,那有几个人就必须要提一下,首先是李悝,很多史料中把李悝的老师说成是鬼谷子,其实这种说法很站不住脚,鬼谷子其人比较传奇不说,被说成是他弟子的人活动时间跨越有几百年之久,再厉害的人想必也活不了几百年。

    另外的说法,就是李悝师从子夏,这点还是很能被接受的,李悝的法家思想和子夏的思想也有相同之处,两人所处的时间、国家都能在情理上说得过去。

    吴起也是子夏的学生,当然吴起还有另外一个老师曾参,这里暂且不论,除了李悝、吴起,子夏的学生还有段干木,田子方、公羊高、谷梁赤,当然魏文侯也是子夏的学生等。

    李悝的变法强大了魏国,后来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皆是借鉴了李悝的变法,吴起改革了魏国的军制,创办了魏武卒,名震华夏,又连番对秦作战,夺取西河之地,长期在此驻守,使秦人不得东出,公羊高和谷梁赤他们两个著作的《公羊传》、《谷梁传》则名垂青史,当然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弟子,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

    如果你以为子夏的能力,已经说完了,那么就错了,因为还有他还有两个成就,对现在而言,也影响深远,一个是《论语》,另外一个就是发明章句。

    如果对全世界的畅销书进行排名的话,《论语》想必能排进前二,另外一本是《圣经》,《论语》的成书就有子夏相当大的功劳,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就转引了郑玄注云:《论语》为仲弓、子游、子夏等撰写。

    子夏上了年纪,依然贯彻着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但是年纪大了,看书就比较费劲,因为古代人的著作里是没有标点的,也就是说一大篇文章下来密密麻麻,不吃力才怪,于是子夏就发明了章句,东汉徐防曾曰:《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这个章句虽然可以作为标点符号来解释,但也绝不是现在用的标点,只能说是现在标点的鼻祖,更类似于分割句子的特殊符号,别看这一项小小的发明,却极大地方便了后世人的阅读,影响深远。

    飞鱼说:魏国为何能在战国初期称霸百年有余?魏文侯的老师卜子夏功不可没,正是因为子夏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让魏国蒸蒸日上,此外,子夏还让魏国的政治更加趋于官僚政治。

    也就是说,子夏凭借自己之能让更多的布衣之士,参与到了治理国家中来,这也打破了任人为贵的贵族政治,治理国家选聘人才开始任人唯贤、任人唯能,这也是魏文侯时期的魏国为何能率先强大起来的真正原因。

    如果魏国能把这种清明的政治,一直贯彻落实,那么估计就没有后来秦国一统六国了,只不过历史不能假设,魏国经过两代半的变法改革,随后又回到了贵族政治上去,这已注定了魏国势必无法完成大一统。

    我们把目光转移到秦国,

    秦国自商鞅变法后,其实走的也正是魏文侯时期的老路,用布衣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一定程度而言,秦国能够攻灭六国,就是布衣政治打败了贵族政治。

    段干木,姓段干,名木。战国初年魏国名士。师子夏,友田子方,为孔子再传弟子。因其三人皆出于儒门,又先后为魏文侯师,故被后人称为“河东三贤”。

    公孙丑问道:“不去谒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就不去谒见。〔从前魏文侯去看段干木,〕段干木却跳过墙去躲开他,〔鲁缪公去看泄柳,〕泄柳却紧闭大门不加接纳,这些都做得太过分;迫不得已,也就可以相见了。阳货想要孔子来看望他,又不愿自己失礼,〔径自召唤,便利用了〕大夫对士有所赏赐,当时士如果不在家,不能亲自接受并拜谢,便要亲自去大夫家答谢〔这一礼节〕。阳货远远看到孔子外出的时候,给他送去一只蒸小猪;孔子也远远看到听到阳货不在家,才去答谢。在那时候,阳货若是〔不玩花样,〕先去看望孔子,孔子哪会不去看望他?曾子说:‘肩膀抬得高高,满脸谄媚地笑,比那大热天在菜地浇粪还让人吃不消。’子路说:‘分明不想和这种人谈话,却勉强应付几句,脸上又显出惭愧的表情,我可弄不懂这些。’从这一点来看,君子如何养成自己,就可以晓得了

    虽然段干氏的始祖应为李宗,但更上溯其源流,则有老子李耳。《史记·老子列传》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将问礼於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yin志,是皆无益於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於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於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讲了那么多,老子上溯其祖没有说,甚至连老子是谁也没有说清楚!为后人留下诸多的悬念。老子是名人,唯其是有名,被人利用的机会就愈大,所以老子的生平也就格外的复杂起来;唯其是“以自隐无名为务”的“隐君子”,所以才有了后世道家的“神化”和帝王的“圣化”;以至于为后世造出了一条飘渺于云雾中的“龙”。

    段干木是卜子夏的学生,但他丝毫没有老师的那种学而优则仕的观念。魏文侯数次想拜会他,他听说后,居然翻墙头跑了。对于这些所谓国君,段干木是了解的,大都是杀人不眨眼,窃国者侯之流。

    得不到的总是好的,魏文侯对段干木更加崇拜了。每次经过段干木居住的巷子,他总是扶轼,行注目礼,丝毫不敢马虎。

    后来,由于魏成子的出面,段干木终于见了魏文侯。两人见面,段干木讲了一通大道理,时间很长,魏文侯一直站着听,累了也不敢来个稍息。

    魏文侯对他这样,对别人却不是这样。他接见翟璜时,坐的姿势就不正经了,而是倨坐,像现代人坐在地上,叉开腿,由于古代的内衣还不发达,他毛绒绒的大腿就欲隐欲现。

    翟璜闹情绪了,怎么能玩双规呢?

    魏文侯说:“段干木,我给人家官禄人家都不要。如今你既有高官,又是厚禄,你拿我的工资,又要我有礼貌,这样不好吧。”

    据说秦国要攻打魏国,听说段干木在,吓得不敢了。这就有点夸大其辞了,秦国此时还在半野蛮状态,当然也不会对文化尊重了,不打才怪呢?

    老子的后代就姓段干,不知道他和老子有什么关系。看他的行事作风,颇似老庄。

    首先是老子的姓,老子究竟姓什么?汉应劭撰《风俗通·姓氏篇》中说:“李氏,李伯阳之后。”宋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也说:“老聃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所以有人认为老子不但姓李,还是李姓的始祖。李姓是当今中国第一大姓,据统计总人口已达9500万人,占汉族人口的7.9%,也是世界头号大姓。说他起源于生于公元前571年的李耳,怕是不近常识。说唐代封李耳为李姓始祖,就更为荒唐,始祖本不能由后世来“封”,就像是不能靠“选举”来定一样。

    再说,李唐皇族原为西北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之后,为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唐高祖李渊自称陇西李氏,祖源追溯到李耳,把李耳封为李姓始祖,所以就更不可崇信。唐李延寿的《北史·序传》中说:“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时,即据此说:“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字庭坚,为尧大理。

    生益,益生思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曾见一《中华李氏百世直线世系考》对李氏谱系记录甚为详尽,改理为李氏以下为:李利贞——李昌祖——李彤德——李庆——李承——李硕宗——李显——李爽——李环鼎——李爵——李寅龙——李熙宏——李尧性——李辉——李连顺——李乾(硕宗五世孙)——李耳(李干娶益寿氏女婴敷,生李耳。)——李宗(字尊祖,被封于魏国的城邑段干,以邑为姓,人称干木大夫段干木。)——李同(段干木即李宗生)——李兖——李跻……本世系谱本无瑕疵,但到李耳之世,却出现了意外,李宗记为与段干木同一人,在所有历史古籍中,段干木与李宗均有其人,说成是一人,岂不令人感到惊讶!再说,段干木也是一位名人,其事迹历历在目,并且还在段干氏姓氏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不容抹杀。根据目前的研究,老子生于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卒于周敬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

    段干木,生于公元前473年,说他们是父子关系,岂不是胡乱编造?此前之李乾记为硕宗五世孙,但按表实十世;疑这些误记都与世谱中增加李耳、李宗、李同三人有关?故知起码此三代世系有不实的可能。古文字学家唐兰在《老聃的姓名和时代考》一文中说:“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

    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马叙伦、郭沫若均同此说。历史学家高亨教授在他的《老子正诂·前记》中说:“老子原姓老,后以音同变为李,非有二也。古有老姓而无李姓。”老聃而不称李聃,老子而不称李子,道者连称“老庄”而不称“李庄”,此之谓也。鹿邑太清宫附近有老庄乡,其居民多姓李,问及其故,均曰:“自古如此。”《风俗通义》曰:“老氏,颛顼子老童之后。”《左传》曰:“宋有司马老佐。鲁有司徒老邪。”故知老子姓老而非姓李。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发展中心编的《自然无为者老子》一书,即认为老子姓老。

    其次是老子的籍贯。《史记·老子列传》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故苦县又属楚。一说苦县即今河南省周口鹿邑县,另一说以为苦县应为安徽省亳州涡阳县;涡阳与鹿邑相邻,有这样的争论也非意外,其实春秋时期的老字真迹也许就在鹿邑与涡阳之间,目前所有的遗迹均为后人所为,又能证明些什么呢?《庄子·天运》篇云:“孔子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庄子·寓言》篇也载:“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时老聃“免而归居”回到老家,故知其老家为“沛”地。成玄英《疏》曰:“沛,彭城,今徐州是也。”谭宝刚先生发表在2010年第三期《寻根》上的文章《老子籍贯和归宿地考》中说:“将《论语》《礼记》《郭店楚简·缁衣》四者进行比较,再考之以《庄子·庚桑楚》记载老聃所言,可见,老子(老聃)是宋人,而非楚人,也非陈人。”

    再次是老子的父亲是谁。追溯祖源首先要知道父亲是谁吧!《史记·老子列传》对这个问题回避了,根本没有提,当然连老子是谁都没有讲清楚,又怎么会说清楚他的父亲呢?

    《中华李氏百世直线世系考》排定老子李耳的父亲是李乾。李龙先生在《寻找老子的遗址》译文中说:“老子是李姓人士在正史上立传的第一人,主张老子为李姓的得姓始祖。”奇怪!“得姓始祖”就没有父亲吗?得姓之前是何姓呢?不得而知。就是在鹿邑县老子遗址处也只见到李母庙、李母冢、《先天太后之赞碑》等等,却没有见到有关老子父亲的任何信息。

    中国的社会不是男权社会吗?怎么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呢?河南省灵宝县文物保护管委会的赵来坤先生整理的“故事传说”中,李耳的父亲名李无果,母亲名尹益寿。北京未来新世纪教育科学发展中心编的《自然无为者老子》中老子的父亲名老佐。另据传,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

    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黄李子捞了上来,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81年后生下一个男婴,白眉白发,白白的大胡子,理氏给他取个名子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还有一个传说:春秋时期,苦县有个叫曲仁里的小村庄,村前的赖乡沟水清凌凌,两岸有很多李子树。

    沟边一户人家的闺女,知书识理,爹娘把她看成掌上明珠。由于是独女,她决定终身不嫁,一生侍奉爹娘。一天,这闺女在赖乡沟洗衣裳,忽然看见两个对肚子长在一起的李子从水面漂了过来,她伸手把李子捞起来。只见这李子青里透黄,黄里透红,咬一口尝尝,又甜又酸,几口就吃完了。

    立刻她就感觉心翻难受起来,光想呕吐,又吐不出来,忽听肚子里有人说起话来:“母亲大人,莫要难过,等孩儿坐正了也就好了。”整整过了九九八十一个年头,肚里的孩子就顶断母亲的右肋,拱出来一个白发白眉的白胡子老头,于是取名老子。

    《史记·索隐》云:“葛玄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又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

    关于老子李耳的身世,历来有种种不同的记载和传说,如果有一个统计的话,当不下一二十种版本,但大都是后人伪造的,尤其是唐代以后那些被道教神化了的故事,更是不足凭信。其实他的一生当是十分凄苦的:他是李(理)姓女子不夫而孕的私生子,由于长期隐瞒,或许还采取过什么吃药打胎的办法,导致后来的难产,不得不采用剖腹的办法取出婴儿,得到一个须发皆白俗称“雪里迷”的儿子。他得不到李氏族人的承认,只能说是“指李树以为姓”。他的母亲含着屈辱将他养大,他虽然也很孝顺母亲,但内心恐怕也会多少有些怨恨,所以在他的母亲辞世后,他始而“回忆母亲慈祥容貌、养育之恩,悲痛欲绝,寝食俱废”,继而“如释重负,愁苦消解,顿觉腹饥体倦。于是饱餐一顿,倒头大睡。”而且还振振有词地说出一番道理:“人之生,皆由无而至有也;由无至有,必由有而返无也。无聃之母及聃之时,无母子之情也;有聃之母及聃,始有母子之情也;母去聃留,母已无情而子独有情也;母聃皆无之时,则于情亦无也。人情未有之时与人情返无之后不亦无别乎?无别而沉溺於情、悲不欲生,不亦愚乎?故骨rou之情难断矣,人皆如此,合于情也;难断而不制,则背自然之理也。背自然之理则愚矣!聃思至此,故食欲损而睡可眠矣。”

    老子的一生大概都是在这种屈辱的阴影下生活,他的整个人生、他的人生哲学,无不受着这种阴影的影响。他默默无闻地学习专研各种学问,常常思考一些深奥的理论,他的学问博大精深,以致做到周朝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负责掌管国家文献情报典籍资料的御史。他也想著书立说,有所造诣,但他知道,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要有所为,有所名,他的屈辱也就会在世间传播。他在《道德经》里有一段玄奥的独白,抒发了他痛苦的矛盾心情:“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馀,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所以他要把自己深深地隐蔽起来;他的哲学思想的宗旨即是“无为”,他倡导“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政治状态。他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孔子:“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於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圜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守信也;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物也;以载则浮,以鉴则清,以攻则坚强莫能敌,善用能也;不舍昼夜,盈科后进,善待时也。故圣者随时而行,贤者应事而变;智者无为而治,达者顺天而生。”这当然是正在到处奔波游说想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孔子所不能理解的,只能以说不清来概之。司马迁则评论道:“老子脩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是位“隐君子也”。

    据河南灵宝县文物保护管委会的赵来坤先生在《老子与函谷关》一书中的考证,老子生于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卒于周敬王三十三年(公元前487年),享年八十四岁,终其生都在“以自隐无名为务。”他的《道德经》是在“见周之衰”西出潼关时,被关令尹喜连恭维带挟逼才写出来的,正是这部作品,使老子成了名人,而正是因有了名,才使他不得不“不知所终”了。他大概是想到“强秦”之国去的,但在潼关著书期间,得知秦乃“虎狼之国”,与他是“道不同不相为谋”,于是就另择地隐居了。他究竟“隐居”在哪里?《寻根》杂志2010年第五期载有李龙先生《寻找老子的遗址》一文,其中说老子归隐的地方有三说,其一说:《后汉书·襄楷传》称,“老子入浮屠。”老子到西方教化胡人,后来成了佛。其二说:《汉书·艺文志》指出,老子出关西去,尹喜“去吏而从之”,“俱之游流沙之西”,一直到了甘肃河西的居延地区。经过的大致路线是,出函谷关,过大散关,由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去世。其三说:老子出关之后,并未西行,而是沿虢国古道,经卢氏、栾川,到达栾川与内乡交界处的老君山隐居。

    纵观中国历史2000年来的记载,“老子——李宗——段干生——段干木——段干同”这一世系均为大家所认可,而且又都是历代单传,但对其后裔姓氏的多种并存,李姓、段姓、段干姓、老姓、嬴姓等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定,不免令人感到奇怪!根据本文的所列,不难看出:老子无父姓,母姓李;他的儿子李宗为魏将军,因功被先封于,后封于干,因改姓段干;李宗的孙子段干木为河西名士,他的儿子段干隐如,入关去干而改为段姓;段干木的后裔段干解,因介入汉时七王之乱,其后子嗣散离,改姓段等五姓。其间的关键人物段干木,早年业牙行经纪,晚即埋名隐居,固贫修德,守道不仕,以德望不战而屈人之兵,享誉诸侯,其志、其学、其历、其终,均与段氏先秦两汉多武夫将帅有着天壤之别,倒是传承了老子“无为而治”的家学,是老子“无为”哲学的最高体现。段干氏的历史很短,从老子生年的公元前571年算起,到段干解在胶西王卬任太傅时的公元前l56年为止,总共也不过四百余年,历经20代人,此后史书中再未有段干氏出现过。

    如果不以复姓计之,而按某些人理解的重名制,整体段干氏倒可以算作段姓的一支,予以另列,故大可不必记入《江西鄱阳段氏族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