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一品儒商在线阅读 - 第356章 后勤

第356章 后勤

    “这次多亏了李兄,不然的话……”廉韶华说着无奈的摇了摇头。

    “廉兄客气的了。”李齐道,“我看这寺庙里整日吃素恐怕对你的身体恢复也有影响,我回去安排一下,到时候让人送一些rou食过来……”

    廉韶华摆手道:“李兄不用麻烦,我觉得吃斋饭挺好的,而且佛门重地,怎么能为我破坏了规矩呢。”

    “那行吧……我今天过来找你,是有事情要和你说。”李齐道。

    “李兄要出征了?”廉韶华问。

    李齐点头:“后天出发。”

    “李兄已经准备好了?”

    “都差不多了。”

    廉韶华点点头:“那李兄需要我做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大事,我的情况你也知道了,前些日子我都和说的很清楚了……”

    李齐顿了顿道:“我身为太子的人,如今首要目的自然是要帮太子登基为王。我这次出征飞烟寨,一去估计就得一两年,在这段时间里,三皇子很有可能会对太子下手……”

    “可是我和太子并非君臣,我能做什么呢?”廉韶华问。

    李齐道:“廉兄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样。”

    “什么?”

    “笼络人心。”

    “笼络人心?”廉韶华眉头微皱。

    “不错,我希望廉兄在京都给我建立一张庞大的信息网,上到朝廷,下到市井,任何信息都不能放过……我还需要廉兄帮我培养一批死士。”李齐道。

    廉韶华沉思了片刻道:“李兄说的这两件事,恐怕都不那么容易……”

    “廉兄觉得什么有什么困难?”

    廉韶华道:“这两件事想要cao作并不难,可是需要庞大的银钱去做……”

    李齐笑道:“我还以为廉兄担心什么呢,这个事情我已经安排好了。”

    李齐掏出一块玉佩递给他道:“这是我府上的令牌,需要钱,你尽管去找我府中管家即可,我已经和他说过了,我不在,所有的一切都听你的。”

    廉韶华不知道李齐有多少银子,不过看着他一脸有所准备的模样,廉韶华想了想,点头道:“李兄还有什么差遣?”

    “其他也没什么事了……你这次死里逃生,少不了公主的帮忙,不管怎么样吧,等日后回到公主府,虚情假意也罢,你应该稳住公主。”李齐拍了拍廉韶华的肩膀道,“我知道你心里已经有了心仪的女子,但是现在去找她显然不是好时机……如果你相信我的话,日后我会帮你想办法,让你们团聚。”

    廉韶华微微一愣,看着李齐,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能说的也就这些了……其他的事情你看着办吧。”李齐站起身道,“走了,你好好照顾好自己,如果遇到什么棘手的事情,千万别冒险,量力而为便可。”

    看着李齐离开的背影,廉韶华握着手里的玉佩,心里一阵感叹。

    当初李齐救廉韶华的时候,他就想好了,不管他是什么人,自己既然答应了效忠他,就不会食言。

    ……

    行军打仗,大夏有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李齐这次过来做的是后勤,或许是看在“兄弟”情面上,黄进把押运粮草的事情交给了他。

    押运粮草是个肥差,一路下去经过各个城池乡镇,都能搜刮一笔。

    而且还不用你动手,每到一个地方,当地的地方官就会老老实实地过来拜访,需要的粮草不仅准备好了,而且还会奉上一些金银珠宝。

    之所以那些地方官会这么做,主要也和大夏的风气有关。

    大夏当官的人,每个月的俸禄都少得可怜,如果不贪,或许连自己都养不活。

    这也就导致了大夏官场形成了一种潜规则,在皇帝颁布的税收之中还会额外多出一些税。

    而那些税就进了当地官员的口袋,从地方到京都,几乎每个层级的官员都拿过那些银子。

    想想看,大夏一个县太爷一个月的俸禄,换算成李齐那个时代的工资,也就一千多块钱。

    一千多块钱一年也就一万多一些,还得养家糊口。

    遇到上面下来人,还得拿钱出来招待,送礼。

    就比如李齐他们,奉旨出征,这就是皇命,到了地方上,那些官员要是不好好招待,回头不仅乌纱帽保不住。

    再随便扣他们一个不配合征收粮草之罪,当场砍头都是很有可能的。

    在大夏地方上的官员最怕两种人,一是钦差,二便是军队。

    李齐不是从基层官员坐上去的,自然对这些事情不是很理解。

    他之前还奇怪,怎么自己押运粮草每到一个地方,就能收到不少礼,后来唐云和他解释了才知道。

    “公子有所不知,在大夏官场之中有着很多不成文的规矩,升官有升官费,比如你升官了,你得给上面交一笔银子……还有进京拜访、出行、每年的送礼……”

    李齐忍不住唏嘘道:“照你这么说,这大夏就没有什么不贪的官了?”

    唐云道:“到如今,我也没有见过不贪的官……只不过是多少而已。”

    “这些皇帝就不管吗?”李齐问。

    唐云苦笑道:“皇帝身在京都,很多事情都是听下面的人汇报上去的,而且只要不出现造反,天灾之类的事情,一般都不会过问。”

    “这大夏老百姓也真够苦的……”李齐叹了口气道。

    唐云沉默了片刻道:“当年儒家尝试过改革,也让百姓们过上了一段好日子……只可惜后来朝中大儒全都隐居山林,这大夏又变成了这副模样……”

    “那些大儒为什么要隐居山林?”李齐问。

    “听说是因为大儒们和皇帝达成了一个约定。”

    “什么约定?”

    “这个我就不清楚了,民间传闻很多,有人说是因为皇帝觉得大儒们影响力太大,找了个借口,逼得他们退隐,也有人说是因为大儒们被皇帝软禁起来了……反正说什么的都有,这十几年来,儒家已经彻底的消声灭迹……”

    “那如今朝中就没有儒家的人了?”李齐问。

    唐云道:“应该是没有了,不过一些大儒们的弟子都在朝中官居要职。”

    李齐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这大夏还真是百孔千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