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还看今朝在线阅读 - 第二卷 第一百零一节 招商引资(为汪旺顺打赏加更!)

第二卷 第一百零一节 招商引资(为汪旺顺打赏加更!)

    雷霆大伯那个电子厂也有意向内陆转移,但是其生产的电子表、计时器和电动玩具更愿意转移到深圳那边。

    毕竟靠香港更近,而且许多内陆无法提供电子元器件也可以就近采购。

    不过这个意向不是不可以改变。

    毕竟资本家是谋利的,比起南粤那边,无论如何这边的劳动力、土地价格还要便宜一大截,如果经开区能够开出更好的土地、税收政策,不排除能把这家企业吸引到这边来。

    当然也还需要一些感情上联络,毕竟雷霆大伯还是银台人,对家乡还是有些感情。

    当然在利益面前这不重要,可如果几方面因素结合起来与南粤那边相差无几时,那么这层感情就显得举足轻重了。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汉川地处内陆腹地,正好位于西北、西南与中原地区的结合部。

    汉川向西北是青、陇,向北是陕,向东北是豫省,向东是鄂省,向东南是湘省,向南则是巴蜀,可以说地处咽喉,通达八方。

    目前像电子表这一类的电子产品在海外乃至南粤这些地方已经不是很时兴了,但是在内陆地区却仍然是个新鲜紧俏玩意儿。

    转移到南粤进行生产的话,主打海外市场,除非你能紧跟时代进行调整,或者加大投入进行设计开发,否则很难重演七八十年代那样的风光了。

    奥迪斯和时运达这样在香港电子表行业中的翘楚都在面临艰难转型,更不用说像雷霆大伯那种名不见经传的普通电子厂了。

    事实上香港的电子产业在七八十年代也曾经红火过一些年头,但是随着劳动力成本和地价的快速攀升,转口贸易日益兴盛,制造业成本越来越高,风险越来越大。

    要么向内陆转移,要么就直接关门解散,几年光景这个产业就会迅速消失无踪。

    所以处于这个时代中,香港电子产业就像几年以后的台湾电子产业一样,很快就会转进大陆,只不过香港电子产业的规模和层次远不及台湾,所以很快就湮没在大陆迅猛发展的制造业大潮中悄无声息。

    沙正阳也不知道雷霆大伯这家厂子在前世中最终结果如何,但是他觉得如果转移到深圳,除非走时运达这样的品牌之路,否则也是迟早关门的命,而进入内陆地区或许还能多坚持几年。

    所以沙正阳打算去和雷霆的大伯见一面,相信在饮水机这个项目上能够达成一致,对方也不吝和自己在这个电子厂的去留上探讨一番。

    这只是一方面。

    沙正阳还考虑如果可以的话,是否可以通过雷霆大伯的牵线搭桥,与其他有意到大陆来投资发展的香港企业家们联络一番,通过这种渠道邀请他们到银台来考察投资。

    不过沙正阳也很清楚,实际上在这个年代,港资也好,台资也好,更多的还是接欧美日本那边的单,主要是为出口。

    而在内陆地区在运输和报关成本上的劣势却是是不言而喻的,哪怕是在工资、土地和税收上能获得更大的优惠,但考虑到这些港商、台商对内陆地区的不了解,所以98年以前内陆地区的外资和港台企业并不算多,能够有几家装点门面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所以沙正阳对这一点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真正局面好转还是要等到好几年后去了,等到大陆的民营企业开始崛起,电脑乃至半导体产业的迅猛发展引来台资的大举进入内陆,加上汽车、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日益兴盛,才真正给整个大陆市场经济带来蓬勃的动力。

    现在只能说是死马当作活马医,试一试,能行最好,不行也算是探探路。

    不过在和香港那边接触之前,肯定要获得一些授权,比如在税收的三免两减、土地出让金的减免甚至财政补贴等等上都要有一些政策出来,否则根本就没法去谈。

    自己单枪匹马肯定不行,所以需要一个助手,现在看来这卢雅就是一个很合适的人选。

    “卢雅,这样,你先去做一个方案构想出来,我看看,然后我去找桑主任商量,敲定如何来运作。”沙正阳下了决心,就不在绕圈子,“我有些资源,一个朋友在香港,他的伯父是个港商,在香港那边有几个厂,有意要回内地投资,我觉得可以去接触接触。”

    “啊?真的?”卢雅又惊又喜。

    做个方案简单,关键还是在于资源,现在各地都在争抢投资的情况下,想要引进几家像样的企业和项目有多难不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