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淘宝大明在线阅读 - 第二章 西洋货物

第二章 西洋货物

    太阳即将落山时,李常越回来了。

    “少爷,您猜老奴卖了多少钱?”

    李常越特别兴奋,难得地跟少爷卖起了关子。

    李川也配合地道:“一千两?”

    李常越脸色一变,立马跪地惶恐道:“少爷明鉴,老奴忠心耿耿,万不敢贪墨。”

    李川干笑,忙道:“我开玩笑呢,快起来吧,到底卖了多少?”

    李常越这才起身,道:“一个打火机卖了二十两,老奴只卖掉了五个!”

    说着,将剩下的五个打火机交给了李川。

    李川问道:“为什么不全卖了?”

    李常越道:“家中尚有些余钱,五个打火机卖了一百两银子,足够还清欠银,剩下的还是少爷收起来,等日后家中急用钱时再卖也不迟。”

    李川欣慰的点头,这个管家很称职,处处考虑的都很周到。

    这时,王桂花凑了过来,好奇的看着他手中的打火机。

    “给你一个,拿去点火。”

    李川扔给她一个打火机,随手就送了出去。

    “谢少爷!”

    王桂花大喜,他早就对这个洋玩意眼热的不行,按一下就能冒出火苗,这可比火石好用的多了,有了这个洋货,以后生火会方便许多,不用再那么费劲了。

    李常越脸皮直抽搐,狠狠瞪着王桂花,恨不得将打火机抢过来。

    二十两银子啊!

    少爷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油盐的贵,随手就把二十两银子送给王桂花点火去了,大方也得有个度,还有王桂花这个娘门,她竟然也敢拿。

    李常越就琢磨,回头就去把李满收拾一顿。

    果然,当晚李满就被李常越狠狠训了一顿。

    李常越不好收拾女人,但收拾李满还是不成问题的。

    晚上没什么娱乐生活,李川就继续研究淘宝。

    脑子里的这个淘宝和他熟悉的淘宝有点不同,不但卖的商品更多,而且买东西只能用淘金币付账,购买能力和人民币一样,不过想获得淘金币,只能通过卖东西获得。

    “要开个店铺?”

    李川仔细研究交易规则,发现除了开店铺,还有另一个渠道也能够得到淘金币,那就是馈赠,不过他对乞讨这个职业有抵触,想想还是算了。

    “卖什么东西能赚到淘金币?”

    李川摸着下巴沉思,想了一阵也没有头绪,只得继续逛淘宝。

    “一根人参能卖三十万?”

    很快,他看到了有人在上面卖人参,眼睛立马就亮了。

    这年头人参产量高,远没有三百多年后那么值钱。

    李大员外不缺银子,经常买了人参进补,记得不久前就买了一根六十年份的老参,还没来得及用,好像藏在书房的暗格里,也不知道被人顺走了没有。

    越想越坐不住,他立刻起来去了李大员外的书房。

    李大员外的书房很气派,打开暗格,里面有一个长条型的盒子。

    李川取出盒子,打开一看就激动了。

    盒子里铺着黄缎子,一根指头粗的老参静静的躺在里面。

    “发财了!”

    李川忍着激动,把那支山参挂上去售卖。

    商品上架后,山参立刻从他的手中消失,出现在了一个虚似的货架上。

    同时脑子里画面一变,多出了一组有关山参的数据。

    年份:六十年,品相:上品……

    数据十分详实,将山参介绍的很详细。

    李川标的售价是三十万,这是他多方参照之后最终定的价。

    之前那根根五十年份的山参,标价是三十万,比他这根要差上不少,标价三十万,李川觉得不算高,就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等上几天看看,要是没人买的话再降价。

    结果才逛了一会淘宝,就有信息提示,山参被人买走了。

    李川连忙看了下账户,就看到三十万淘金币到账。

    三十万!

    够花一阵子了。

    李川看着淘宝上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感觉眼睛都不够用了,在这个物资短缺,连抽水成桶都没有的年代,淘宝上的那些东西强烈的刺激着他的购物欲。

    不过……

    有些东西若是出现在这个年代,绝逼会有麻烦。

    李川考虑再三,最后只买了些日用品,牙膏牙刷和柴米油盐。

    东西还在虚似仓库里没拿出来,怎么合理的拿出来,还得找个借口。

    虽说李常越三人都是忠仆,但有些事情还是别让人猜疑更好。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天上一点云都没有。

    李川起他早,出了庄子,绕着庄子开始跑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管什么时候,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李常越和李满起的也早,看到自家少爷跑步,两人都有些懵,有点搞不清楚状况,自家少爷是读书人,怎么会早起跑步,难道遭逢大变后转了性子?

    李家庄占地不小,能有两亩。

    绕庄一圈,少说也有三百多近四百米。

    李川跑了十几圈,出了身汗,才回庄吃早饭。

    早饭是粥和馒头,小米粥很不错,有股子清香味,比几百年后,科技年代种出来的小米更多了一股子地道的农家味,馒头则因为面粉的原因有些难以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