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在线阅读 - 【1006 高第要撤回关外兵马】

【1006 高第要撤回关外兵马】

    “怎么了?你很为难吗?”聪古伦格格的俏脸上立刻略过忧郁。

    “我们之间夹着的是两大势力集团,太沉重了,如果我们只是民间的普通人,就不会有这么多困难。我向金人要银子,不是为我个人要的,而是为天地会,为宝军,为了天地会治下的老百姓要的。而且,你们拿出了大笔银子,势必被削弱,以后就不会频繁发动战争了,这也可以说是为了辽东的局势稳定好,你明白吗?”韦宝道。

    聪古伦格格叹口气:“明白是明白的,可这就要苦了我们金国的老百姓了,他们真的过的很苦的。”

    “你不该对我说这些,应该对你父汗说,让他带着老百姓安居乐业,鼓励农耕,别老想着通过战争劫掠。”韦宝道。

    聪古伦格格沉默不语。

    韦宝劝慰道:“你也不用这么不高兴,如果你父汗真的能拿出一千二百万两纹银的话,之后如果金人的生活真的过不下去,我天地会一定会提供一定的援助,否则,他们若是被迫需要靠劫掠生活,也会引起辽东局势不稳定!如果他们再要劫掠,被削弱之后,将更加不是宝军的对手。况且,一千二百万两纹银,对于金人来说绝对不算多,这几十年里面,你们哪一年不对大明大肆劫掠,哪一个达官贵人家里没有几十万两,就是让金人拿五千万两纹银出来,你们也未必拿不出来!据我估算,我要的只是你们的五分之一。”

    聪古伦格格闻言有些紧张,“你不会想出尔反尔,增加索要吧?”

    “不会。”韦宝微微一笑,“怎么了?你开始担心了是不是?不高兴了是不是?所以说,我们两个人的这门婚事是很痛苦的,在我们之间牵扯了两大势力集团,两大势力集团之间稍微动一动,就会影响我们的感情。”

    “也许是这样的,但有我的关系,你对我们大金国有什么决策的时候,只要想到我一点点,就应该会手下留情一点的吧?我父汗应该也一样,总之,我既喜欢你,我嫁给你也能为两家交好提供基础,还是好处多一些的。”聪古伦格格柔声道。

    韦宝看着虽然才十三岁,却和自己差不多高的聪古伦格格,忍不住在聪古伦格格的秀发上轻轻地抚了抚,这是一个懂事和可爱的女孩子。

    在见过了聪古伦格格之后,并且将聪古伦格格带在了身边,韦宝就想尽快离开京城,返回辽东,或者去河间府也好,总之要离开京城,赶紧去发展势力。

    京城是美好的地方,但京城还不是自己的地盘,有太多无法掌控的因素。

    对于现在的韦宝来说,只要那个地方没有自己的绝对武力,韦宝就不安心。

    魏忠贤要是强杀自己,在京城,天地会的力量还远不是对手,只有天地会统计署的几百特工和藏匿于郊区的几百随行总裁卫队。

    不算老丈人英国公张维贤的京营,光是魏忠贤手里能够直接调动的武装太监上万人,锦衣卫、东厂、以及顺天府衙门的衙役、五城兵马司的人马,合计起来,接近三万,这是很庞大的一个数字。

    拉出去可能没用,用于战略守城和对京城,以及京城周边进行控制是绰绰有余的。

    缩编和统一管理大明水师,以及开放通商口岸的事情如韦宝预料的一样,非常的顺利。

    在皇帝发了圣旨,让各个衙门以及各地如果反对海防总督衙门募捐六百万两纹银,就让他们摊派六百万纹银的赋税的提案出来以后。

    各地衙门和各地的士绅大户反对的声浪立刻小了很多,尤其是沿海省份之外的反对声瞬间瓦解。

    他们觉得海防总督衙门搞这么多事情,韦宝搞这么多事情,实际上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之前不过是眼红韦宝赚钱,不过是怕海贸影响他们赚钱,仔细想想没有多少牵扯。

    另外,沿海省份的各个衙门和士绅大户们的反对声浪也小了不少,一方面因为势单力薄,另一方面因为他们发觉,再反对下去,很有可能面对来自皇帝的压力,以及沿海之外的省份的士绅大户和衙门,会向他们施压。

    他们意识到是皇帝在支持韦宝,靠上奏本弹劾,靠各种抗议书的方式,是奈何不了韦宝的。

    若是要反对,也只能等到韦宝推行海贸的时候,设法阻挠。

    其实这也还不是主要原因。

    沿海省份的衙门和士绅大户知道海贸会对他们有影响,可并不能断定就一定是坏的影响,至少有的在祖辈,或者接触过海贸的人,知道海贸的利润是很大的,知道如果弄得好,与官府勾结,是能赚大钱的。

    并不一定亏钱啊。

    所以,一场来的很快,去的也很快的反对,越来越淡薄。

    在大年来临之际,京城的大户人家们都开始张灯结彩,贴春联,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让韦宝意想不到的事情,大明的党争又趋于激烈了。

    起因是高第突然下令,要放弃整个关外,全线退守山海关。

    这一点其实早就有人提出来,在王在晋时代就有人提出来了。

    这不是第一次来。

    高第是魏忠贤搞到辽东去的人,但并不属于阉党,顶多算一个墙头草。

    东林党本来都被魏忠贤打压的偃旗息鼓,匍匐着,就剩下能活一天算一天了。

    明亡主要是整个官场如商场,传统的忠君报国思想改成了忠钱报党派利益。

    晚明整个民风“商业思潮”过浓,整个国家“畸形经济”发展明显。

    再加上,税收制度不合理、一条鞭法导致流民大增。

    对于这些,明朝从皇帝到内阁再到官员,不思改变反而觉得很正常。

    这些才是关键,导致明朝的实力挺大,但问题却越来越多。

    这里面也有很多韦宝的因素。

    晋商当中虽然没有韦宝这么出挑的人才,但实力仍然是大明最强大的。

    从经济这块来说,发展了两年的天地会,即便加上控制的辽南、韦家庄、朝鲜,天地会的经济总量与晋商也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两边的差距没法计算,韦宝估摸差距至少是三十倍以上,甚至可能达到五十倍!

    因为晋商集团在很大程度上能代表整个大明的财力!

    千万别说商人没那么大的本领,老晋商在明末能起到什么作用。

    韦宝认为是决定性的作用,最关键的是持“晋商通敌导致明朝灭亡”观点的人根本不知道明朝的晋商是什么人。

    所谓八大皇商主要是贸易商人,在晋商中根本不是什么“大人物”“大商人”,根本接触不到“朝廷大事儿”。

    包括被许多人惦记的李自成起义,商人能鼓噪起来吗。

    崇祯杀袁崇焕,是商人鼓动的吗。

    杀魏忠贤,是商人鼓动的吗。

    同样,“八大皇商”主要是通过商贸给后金带去了粮食和武器。

    问题是这些起多大作用。

    就好比火器,明朝火器很牛,被人认为是灭明的重要原因,所谓的“八大皇商”运去多少门。

    明朝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清捡了一个便宜而已。

    就是南明的灭亡,都是因为内部不合导致,是自己不争气。

    商人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晋商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没有一个像韦宝这样的人,但这帮人搞破坏绝对是好手。

    晋商的主流是官僚商人,真正的商人根本不入流。

    明朝晋商和清朝晋商完全不同,明朝晋商主要是盐商家族是权力家族,利用权力垄断盐业,例如张四维、王崇古家族。

    清朝晋商则是贸易商、银号等。

    明朝的晋商靠的是权力、垄断,清朝的晋商则靠的是巴结权力并通过自己的努力。

    由此,才有老晋商、新晋商区别。

    盐业改革中经几次转变,但总体上,老晋商、徽商成为“盐业主导”。

    老晋商以张四维家族、王崇古家族为代表人物。

    王崇古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陕西总督掌握军事,王崇古的外甥张四维成为内阁首辅。

    张居正依靠的就是张四维家族的经济,张四维的二弟张四教、四弟张四象都是著名的大盐商。

    王崇古的父亲王瑶、哥哥王崇义、从弟王崇勋、伯父王文显、姐夫沈廷珍和外甥沈江均也是大盐商。

    张四维的父亲张允龄、叔父张遐龄、岳父王恩、大舅子王诲等也是大盐商。

    王家、张家在联姻的同时还与内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马自强的马家联姻,三家垄断整个盐业市场。

    御史永郜春对此愤怒地说“盐法之坏,由势要横行大商专利”,指的就是张四维、王崇古两大家族。

    明朝的晋商和清朝的晋商完全不同,明朝的老晋商以官僚商人为主,他们都是明朝的最大既得利益集团。

    然而,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导致明朝经济出现畸形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说,明朝亡于官僚商人倒是可以的。

    韦宝正急于离开京城,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更加着急了。

    因为韦宝知道宁远之战啊。

    韦宝虽然不熟悉历史,但宁远之战这么重要的战争还是知道的,毕竟是半个明粉。

    宁远之战是1626年,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进行的作战。

    明朝方面称之为“宁远大捷”。

    此战明军取得胜利,后金军战败,这也是首次明军打败后金军。

    1621年,明天启元年、后金天命六年,后金军继辽沈之战获捷后,又克广宁等40余城堡,并企图进兵山海关。

    当辽西重镇广宁失陷的消息传到京师,明廷大为震惊,上下一片慌乱,袁崇焕却很镇静,独自单骑出关巡阅形势,回来后抨击那种畏敌言行,并声称:“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面对后金的凌厉攻势,明辽东经略王在晋等人主张退守山海关,而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则主张保关内必守关外,保关外必守宁远,得到前往山海关巡视的明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孙承宗支持。

    不久,明廷任用孙承宗取代王在晋。

    1623年,明天启三年、后金天命八年九月,孙承宗命袁崇焕与副总兵满桂领兵万余驻防宁远。

    袁崇焕抓紧练兵屯田,按照以台护铳、以铳护城、以城护民原则修建城堡,亲定规制,城高3丈2尺,雉高6尺,址广3丈,上广2丈4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