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明鹿鼎记在线阅读 - 【0928 恩格德尔】

【0928 恩格德尔】

    当时这个消息被皇太极知道后,立刻派多尔衮、岳托、萨哈廉、豪格领兵一万,第三次远征察哈尔,趁着大雾将额哲的营帐团团包围。

    最后额哲抵抗不住,带着传国玉玺向八旗兵投降,蒙古帝国正式宣告灭亡,漠南蒙古也全部被后金降服。

    皇太极得到传国玉玺后,被以额哲为首的漠南蒙古十九个封建主一同尊奉为博格达彻辰汗,也就是说,漠南蒙古人堕落到给自己找了一个满洲人当大汗。

    皇太极成为蒙古大汗后,于第二年将国号从金改为大清,建立了大清帝国。

    后来皇太极将察哈尔蒙古诸部分化,分设左右翼察哈尔八旗,封额哲为亲王,并将皇女马喀塔格格嫁给他。

    三藩之乱的时候,察哈尔部的首领布尔尼举兵反清,遭到清军镇压,于是林丹汗的后裔被杀净。

    漠南蒙古也就再没有与清军开战了。

    纵观漠南蒙古被清朝征服的过程,完全就是蒙古人自己不争气造成的。

    自从明朝将蒙古人赶出中原后,蒙古内部就四分五裂,如仇人一般相互攻击,结果给了清朝分化蒙古各部,孤立林丹汗的本部的机会。

    最终清朝杀绝了正根的黄金家族,蒙古的正统汗权被满人攫取,蒙古人也就没有自己民族的大汗了。

    比较搞笑的是,蒙古人虽然打不赢满清,但是在嫁女儿这方面很成功。

    清朝前三任皇后都是科尔沁部落的郡主,最有名的就是孝庄皇太后了。

    而当八旗子弟堕落之后,漠南蒙古的骑兵部队就成了满清统治的绝对中坚力量。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僧格林沁与英法联军在八里桥血战的部队,就是科尔沁的蒙古骑兵。

    喀尔喀蒙古被瓜分,属于漠西蒙古一脉的准噶尔汗国与清朝打了70年,历经康雍乾三朝,清朝人终于征服准噶尔汗国。

    漠南蒙古是真正贯彻了清朝“满蒙一体”政策的蒙古人,属于满洲人的合作伙伴。

    喀尔喀蒙古和清朝的关系就要差一些了。

    漠西蒙古,这一支蒙古人也分为三股势力。

    其中土尔扈特部被准噶尔挤走,流落到了伏尔加河下游定居,后来受到沙俄欺压,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到清朝,还有一部分土尔扈特人留在了沙俄。

    这一支漠西蒙古人与清朝没有恩怨,关系比较好。

    另外一部分就是和硕特部,青海蒙古和硕特部的罗布臧丹津曾在雍正年间叛乱。

    关外的历史,其实就是蒙古人在元朝灭亡后,窝里斗完,又被满清剿杀的历史。

    满蒙一家当中,蒙古人的范围其实是很有限的。

    明朝末年的实际情况是在晚期的嘉靖、隆庆到万历三朝时期、大明内阁,还有辽东、蓟州边镇的军政主官,都长期把蒙古视为最有威胁的敌人。

    而明朝开始注意到建州努尔哈赤的威胁,是迟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才出现的。

    在这年,努尔哈赤杀死海西哈达的末代首领孟格布录,哈达老部长王台的第五子。

    孟格布录虽然昏聩无能,但是他从父亲那里袭承了明朝封赐的龙虎将军与都督等爵职。

    虽然明朝对政治能力低下的孟格布录也很不满,但孟格布录统治哈达时期,同样坚持王忠、王台等先辈与明朝积极搞好关系的一贯路线。

    明末海西女真四部,哈达曾强盛一时,现在居然成为第一个被灭亡者。

    努尔哈赤杀孟格布录后,建州女真的势力发展到开原南关。

    建州女真与海西女真的均势平衡被打破,这才引起了明朝的警觉。

    万历二十九年正月,明朝遣使到建州,就此事诘责努尔哈赤,扬言要关闭抚顺马市,削去他的龙虎将军之衔。

    努尔哈赤只好选择退却,向明朝悔过。

    明朝趁机表示,要立孟格布录之子乌尔古岱为哈达新首领。

    努尔哈赤立即表示同意。

    当年七月,在明朝的主持下,努尔哈赤在抚顺关外盟誓,将扣押在建州的乌尔古岱送到明军手里,由明军护送到哈达城,继承首领。但当年哈达遇到饥荒,又遭到叶赫的侵吞,乌尔古岱年幼,无力控制局势,一个多月后,自己主动回到建州。

    此时,海西女真叶赫,内喀尔喀蒙古炒花—宰塞等,都表现的桀骜不驯,或时常侵边犯境,或频频侵吞邻部。

    明朝即便对努尔哈赤已经产生了一些警觉,但也只是把他当作辽东地区诸多不安定因素的之一。

    明朝从嘉靖时期开始,北方塞外地区的主要边患对象仍然是蒙古人。

    明朝嘉靖年间,因漠南蒙古右翼土默特势力强大,“虏患”主要是土默特的俺达汗。

    俺达汗的核心地区,是大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威胁宣大延绥宁夏等西北边镇。

    但是土默特的势力发展的太快,排挤左翼察哈尔,导致察哈尔东迁。

    从嘉靖朝中期开始,逐渐向东侵蚀的土默特,已经频频从西峰口等处入塞,侵入京师以东的蓟镇防区。

    土默特骑兵还多次威胁山海关和永平、丰润等地。

    而察哈尔东迁后,形成一种连锁效应,也对辽西、蓟镇产生威胁。

    因此,嘉靖时期的“虏患”是最严重的。

    而同一时期内,明朝积极扶植哈达王忠王台,实现以哈达制约海西、建州女真,因此此时女真当时虽然也有几股“骜酋”,但不成气候。

    隆庆五年,隆庆和议、俺达封贡等一系列事件达成后,右翼蒙古的入塞活动停息,宣大延绥宁夏等西北边镇的边患基本结束。

    而此前察哈尔东迁、内喀尔喀五部南下,导致活动在蓟州到辽西边墙外的蒙古各部势力过多,草场资源无法承载过多的人口。

    察哈尔和内喀尔喀不仅蚕食原兀良哈三卫的领地,更频频侵入边墙。

    此时,明朝正是隆万改革时期,通过开海禁、整顿官吏、推行新税法,任命一批少壮武将等方式,戚继光守蓟镇、李成梁镇辽,明军与察哈尔土门汗等势力采取硬碰硬式的对抗。

    在同一时期内,哈达王台作为可以号令海西、建州各部的女真大酋盟主,继续为明朝发挥作用。虽然有叶赫、王杲等,但在王台的协助下,都能轻松压制或抓捕。

    万历十年夏天,张居正和哈达王台接连去世。叶赫开始抬头。

    辽东地区在李成梁的主持下,通过扶植努尔哈赤,使建州女真逐渐统一,与海西女真势力相当,达成一种均势,以此保证女真各部依然不成边患。

    万历十九年,李成梁遭弹劾下野;次年,丰臣秀吉侵朝。

    因援朝战争突发,明朝辽军被大批抽调到朝鲜参战。

    辽西边墙外的蒙古各部,不仅趁机在马市上哄抬马价,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明军如朝参战后,对马匹的需求剧增,而且重新掀起对辽东地区持续侵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