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在线阅读 - 第九十一章锦衣卫

第九十一章锦衣卫

    嘉靖皇帝最信任的锦衣卫指挥陆炳,为了皇帝宠妃钱贵妃而一下子抓捕了70家药店老板和诊所医生。为了让皇帝和贵妃满意,这些人都被送往了大明新开辟的领土外蒙古。

    皇帝是满意了,可是那些市井知识分子却不满起来,不过他们不满也没用。百姓们对此时赞成的,谁不知道嘉靖皇帝任用了何无敌、左义贵和郭勋等人呀!皇帝任用了他们。大明的国土一下子拓展了数万里。

    更重要的是,皇帝为百姓祈福,皇帝为百姓创造了许多新行业。以前,听都没听说过的大规模钢铁产业,机床制造业,自行车产业,现在都出现了。

    嘉靖皇帝的锦衣卫指挥使更迭很快,朱宸、骆安、王佐、陈寅都是嘉靖在安陆兴王府的旧部,他们短暂任职之后,取代他们的就是陆炳。陆炳是嘉靖奶娘的儿子,但他对士大夫折节有礼,深受满朝文武欢迎。用何无敌的话说,就是连看大门的都说陆炳这人不错。

    这时,朝廷有人告广东地方官纵容民营钢铁生产。原来,明代钢铁的生产一直分官营和民营两条线。远在2000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原百姓就有了冶铁炼钢的技术。到了明代,这种冶铁炼钢的生产就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其规模之大,产量之多,技术之高,不仅超过了我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而且居世界各国的前列。

    钢铁工业是基础工业,有了钢铁就能够有机器,而有了钢铁和机器,也就能够有整个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元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元朝的统冶,促进了明代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明太祖,明成祖重视钢铁工业。

    明代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和开采的铁矿产地已有232个州县。河北直隶6个,南直隶5个,山西19个,山东14个,河南l2个,陕西16个,浙江14个,江西2个,湖广33个,四川19个,福建28个,广东23个,广西2个,云南17个,贵州2个。

    在众多铁矿产地的基础上,大明建立了许多官营铁冶所和民营铁冶场。明初官营铁冶厂全国即有15所。其中以河北遵化铁冶厂的规模最大,役使工匠达2560人。

    全国官营的铁产量为:成化十九年产生铁30万斤,正德四产生铁48.6万斤,熟铁28.8万斤,钢铁6.2万斤钢铁。

    至于民营铁冶场则比比皆是,仅福建就有68处,广东的惠州有43处。民营冶铁场的规模也相当大,就其使用劳动力而言,广东南海县的炼铁厂已达到“三、五千人”。安徽芜湖的“苏钢”坊也有数十家,每日工作有数百人。

    有些地方的民营铁冶场已出现了较细的分工,如福建政和县的采矿冶炼,“每炉一座,做工者必数十百人。有凿矿者,有烧炭者,有煽者,其余巡炉、运炭、运矿、贩酒等亦各数十人,是以一炉常聚数百人”。

    嘉靖元年,广东一布政司的铁课数推算,年产铁量6127500斤,已相当于永乐初年全国铁产量的三分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明代的铁产量,当时是占世界第一位的。

    根据记载,当时世界其他各国根本没有钢铁产量的统计。年铁产量最多的莫斯科大公国也只有2400吨。而明永乐初年,我国的铁产量已经是9700吨了。嘉靖元年,仅广东的铁产量就达到了3l08吨。钢的产量徽芜湖已有数百人从事生产的数十家钢坊炼出“苏钢”,以及广东、广西炼出“合金钢”的情况看,产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锦衣卫指挥使接到报告,气得笑了,他说:“狗奴才尸位素餐,不思量如何提高钢铁产量,相反打压民营企业,着实该杀。”

    听到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汇报的嘉靖皇帝,马上安排工部官员推广新的炼钢技术,并将诬告广东官员的官营产业负责人撤职拿办。为了推动技术进步,嘉靖皇帝设立了大明钢铁研究院。大明钢铁研究院设在武昌府的汉阳县,那里有大明和西洋最好的钢铁以及金属冶炼专家和技术工人。

    当时,大明的民营工厂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冶铁炼钢技术。从宋应星卷十四和方以智卷七记述的冶铁炼钢方法来看,当时已有几种先进的技术:一是炼铁炉和炒铁炉的串联使用,即从炼铁炉流出的铁水直接流进炒铁炉炒成熟铁。这个方法减少了一步再熔化的过程,是现代冶金技术上的一个重要起点。二是炼铁炉C作的半连续性,即出铁后用泥堵住出铁口,鼓风再炼。而欧洲早期炼铁则是等炉冷却后才把铁取出来,然后再熔化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