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之英雄天舞在线阅读 - 第九十章 窦妙之死

第九十章 窦妙之死

    长乐宫一十四所宫殿,均坐北向南。其中前殿位于南面中部,前殿西侧有长信宫、长秋殿、永寿殿、永昌殿等;前殿北面有大夏殿、临华殿、宣德殿、通光殿、高明殿、建始殿、广阳殿、神仙殿、椒房殿和长亭殿等。现在各个殿中几乎人迹罕至,稍有地位的太监都被当作侯览的余党处决了,只有部分宫女还在每天清理上香。

    一到晚上,长乐太后窦妙居住的临华殿还是灯火辉煌,但是大殿里除了窦妙,一个人都没有。太监、宫女全部站在殿外,窦妙有事一拉响铃,众人便会入内,太监、宫女们早就暗暗约定,非四人同时不入殿,免得被中常侍曹节的手下询问,说不清楚遭无妄之灾。

    晃动的烛光下,窦妙望着青色纱罗帐,绝世苍白的颜容上露出无奈的凄凉,数年的幽禁早已让她失去了所有的希望,早上曹节又特地派人来通知窦妙母亲在日南死去的消息。纱罗帐突然出现一个巨大的阴影,窦妙以为是曹节派来的人,却听到一个曾经熟悉的声音:“你后悔吗?”

    窦妙的身形猛地一震,回过身,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人不知什么时候进来的,憔悴地站在面前;这个人已经不再年轻,面额布满皱纹,一双眼睛充满了忧患,看着窦妙,每一眼都是心痛,也许就是这心痛,才让中年人有了别样的风采,再也看不见年轻时在洛阳街头的不羁。

    窦妙已不是妙龄少女,依旧激动地说不出话,往事如烟,洛水踏春、白马上香,昔日的一幕幕重现眼前,仿佛那芦絮依旧在眼前飞舞。窦妙望着中年人,无助地摇摇头,也不知道是不后悔,还是哀鸣生在窦家,命运早已被家族决定,顿时泪如雨下。

    中年人往前走了两步,低声问:“听说你最近身体不太好?”

    “你和宫中还保持着联系?是谁?”窦妙浑身一震,目光中出现一丝清明,脱口问道:“还有,召明,召公子,这是你的真姓吗?”

    召公子露出一丝苦涩的笑容,轻轻说:“认识我的人都叫我召公子,你不相信我,难道连郭林宗也不相信?我可是他推荐的人。”郭林宗几乎接近圣人,窦妙怎么可能不相信,当年窦武也正是看在这一点上;窦妙的纤纤细手忍不住颤抖,努力睁大眼睛,希望能看透眼前这个男人。

    延熹八年二月,汉桓帝废黜皇后邓猛女。同年,窦妙被选入掖庭,受封为贵人。同年十月二十日,汉桓帝立窦妙为皇后。窦妙虽然贵为皇后,但很少受到汉桓帝的宠幸,汉桓帝最宠幸的是采女田圣等人。好在老天站在窦妙这边,汉桓帝死了,灵柩尚在前殿,窦妙就把田圣杀了;窦妙又想把汉桓帝的所有贵人都杀掉,中常侍管霸、苏康苦苦劝谏,才没有下手。

    这个人曾经来劝过她,就如今夜悄悄进来,却被窦妙骂走,在管霸、苏康死后,这个人就再也没进过宫;曹节动手的晚上,这个人完全失去了消息。窦妙从回忆中醒过来,轻吐红唇问道:“这些年,你去了哪里?”窦妙的美丽无可挑剔,年纪也并不大,病中的言行更添了几分娇弱,楚楚动人。

    召公子的眼神似乎更加痛苦,犹豫良久说:“我不该来的,你一点都没有变,明知道你父亲是因为我而死,却依旧故作不知。你放心,我会杀了曹节,为你们窦家报仇。”召公子说完,转眼就不见了,没有给窦妙任何的机会,好像怕自己再拖延片刻,就会拜倒在窦妙裙下。

    窦妙满面泪水,喃喃道:“你还是不懂我。”

    召公子其实还在窗外,听见这句话满腹惆怅,窦妙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会变成一个多愁善感的女人;从她杀田圣那天开始,窦妙就失去了纯真的想法,完完全全把家族的事情担在肩上,同时也需要发泄心中的不满。召公子明白,窦妙同样把自己看得清清楚楚,所以这些年没有说出自己的一点事迹,也没有让人来找自己,召公子抬头看看月色,皇宫中的月亮和其他地方一样圆,一样不幸。

    六月癸巳,长乐太后窦妙崩,一个在无限懊悔和痛苦中忧思成疾的女人,熬了几年,终于去世,同时带走了和召公子的秘密。可是窦妙的遗体却被悄悄地送到城南的一个宅院里,只有两个小太监、十来个宫女在陪同,谁也猜不出朝廷要干什么。被请来念经的严佛调立即意识到,朝廷对窦太后的后事怎么cao作,还没想好。

    严佛调不愧智者,一猜即中,朝廷正在为此事大费周折。中常侍曹节、王甫一开始想按贵人之礼将窦妙入殡,怎奈汉灵帝刘宏此时已有十六岁,晓得窦顾忌名声,在杨赐等人引导下,坚持按原礼发丧。谁想等到下葬时,曹节等人又打算将窦太后埋葬到别处,而把冯贵人的尸体与桓帝合葬。

    冯贵人原已经下葬多年,但是最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盗贼,挖掘了冯贵人的墓冢,把冯贵人的尸棺暴露于天,陪葬的贵重器物被洗劫一空,尸体暴露在外;河南尹段颎因此获罪,被免职,降为谏议大夫。被盗贼碰过的尸体与先帝合葬,百官无不在议论曹节等人荒唐变态。

    其实曹节之所以如此,倒不是因为窦武要铲除自己的原因,要不是窦妙犹豫,曹节哪有翻身的机会,曹节要的是震慑满朝的效果。汉灵帝刘宏清楚一切,此刻既不愿再得罪曹节,也不愿自己背负非议,下诏召集三公九卿等百官在朝堂上集会议论,命中常侍赵忠监督集议。

    太尉李咸字元卓,汝南郡西平人,已到古稀之年,本来卧病在床,闻讯抱病出门,随身携带了毒药。李咸临走时对妻子说:“倘若皇太后不能随桓帝一同祭祀,我决不活着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