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汉血丹心在线阅读 - 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

第九百四十六章 雨打风吹去

    三天之后,长途跋涉胜利凯旋的三万多西征军将士,在陆续经过西域都护府所统辖的酒泉四郡之后,终于抵达了大汉帝国最重要的西部边陲咽喉,玉门关。

    这支英雄队伍的到来,得到了全体留守将士庄严肃穆而又烈无比的欢迎。

    不管是留守西域和玉门关的人,还是远征西方大陆的全部人,他们都是大汉的英勇战士。在过去的这二十多年时间里,为了大汉帝国的强盛崛起,并肩作战,同仇敌忾,才终于取得今天的伟大胜利。

    数以几万计的忠烈之士,在此过程中舍赴死,慷慨逆战,不幸壮烈殉国,青山埋忠骨,马革裹尸还。而经百战有幸活下来的这些人,再次重新看到昔的同袍,回首那些峥嵘岁月,没有人会再忍得住内心的激动。

    而在出城迎接的阵列中,元召没有看到卫青的影。这让他心中的担忧又加重了几分。不过,处在万众瞩目中心的帝国统帅,脸上自然不会表现出任何异常。他不动声色地挥手致意,对全体将士表达心中的敬意。

    时至今,刚刚进入三十岁年纪的元召,除了在天下人心目中无与伦比的巨大威望之外,在整个的大汉军中,他更是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神话传说。

    没有人比这些军中将士们更崇拜英雄。自秋战国开始,大地上风起云涌,英雄辈出。无数的名将英才在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心动神摇的大剧。

    金戈铁马,壮怀激烈。雄兵百万,逐鹿天下……在那些发黄的历史卷册上,留下的是一个个光芒万丈的英雄形象。所有的这些天纵之才,都是被后来者顶礼膜拜的对象。

    然而,数风流人物,俱往矣!如果要说起现在军中对元召的崇拜,那绝对是超越从前的任何人物,甚至已经达到了一种狂的程度。

    那些在以前岁月中曾经听命于他麾下的将士,就不用说了。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亲眼目睹过元召的雄姿英发。这位年轻的统帅,从第一次正式踏上战场开始,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只要有他影所在,就是胜利的象征。不管在怎样艰难的条件下,他总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最终取得圆满的胜利。

    而一些进入军中不久的年轻后辈,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听着这个人的传奇故事成长起来的。也许,在他们的心中,之所以要做一个大汉军队的战士,很大的目的就是为了想要有一天真正的见到元召。如果能和他说一句话,或者是当面致敬一个军礼,得其鼓励,那就是最大的满足了。

    这样的英雄结,存在于所有人心中。而在今天的玉门关前,当他们终于见到策马而来的元召时,那种内心的血沸腾可想而知。

    “元公归,入玉门。诸将士皆束甲以迎,山河肃穆。公从容挥手,万众感泣,为之折腰……。”

    元召入玉门关的场景,在太史令司马迁笔下只留下了简短的几句话。然而,从中已经可以想象当时的场面。

    当是时,西域的万丈黄沙,无边瀚海,都静止了下来。所有蒙受大汉帝国恩惠的西域民众,都对着那个影望尘而拜。他们心中都非常明白,当西洲和大汉疆域在不久的将来联合在一起的时候,位于黄金通道周围的西域所有地方,在这其中所得到的益处,也许将会是无法估量的。

    到了那个时候,经过西域连接东西方的这条路上通道,必定会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通道”!这是任何人都可以预见的事实。

    以天地为棋局,以月做棋子。山海纵横,从容布局。一个人的怀可以宽广到如此地步,也许已经不能用任何的世俗词语来形容他了。

    不管是汉人、西域人、匈奴人、夷人、还是其他各种份的人,都盯着那个背影。他们都坚定不移的相信,回到大汉帝国之后的元召,必定会有令整个天下都震动的新举措。

    四海平定,举世无敌。大汉帝国的掌舵者,接下来究竟会引领着这个时代走到一个怎样的地步,没有任何人能够想象的到。

    只是,不会有人知道,走进玉门关雄伟城门的元召,跳下马来,脚踏在故国土地上的时候,竟然感觉到了异常的沉重。

    他的手中紧紧地握着一张便签。那上面只写了短短的一句话。

    “元哥儿,我在这座城里等你太久了。”

    这张没有任何署名的便签,是带领着诸将士来迎接他的公孙敖转交的。已经成为军中宿将的公孙敖什么话都没有多说,在引领着元召进城之后,就做了简短的布置,把一切都安排妥当。然后单独和元召穿越城中通道,往大将军府的方向而来。

    如果从头说起来,已经封侯拜将多年的公孙敖,也算得上是元召最早认识的故人了。而作为追随长平侯卫青时间最久的部将,他更是很早就知道元召厉害的人之一。

    只不过,脚步匆匆头前引路的公孙敖,虽然对元召的态度恭敬异常,但脸上带着的不安绪,却很容易就可以看出来。

    “大将军近来饮食如何?”

    走进将军府的门口时,元召终于低声问了一句。公孙敖连忙侧回答道。

    “饮食减,只食清淡……自三年前咳血,已经不能饮酒。”

    他并不知道元召只是随口一问,还是想从这其中查知一些什么。所以只是回答他所知道的,而语气中深藏的忧虑却显而易见。

    元召心下一紧。虽然说以他和卫青的交,并不需要对方亲自出城迎接。但他却很明白,如果不是体状况真的已经不许可,素来注重义的卫青是绝对不会不来的。而他从几年之前,就亲自配置了许多膳食材料的搭配方子,派人送回玉门关。为的就是想办法从饮食上替他调理根本,以求收到效果。那种特制的药酒,更是他用西洲独有的珍贵药材所泡制,然后万里迢迢送来的。

    却没想到,卫青不仅饮食大减,就连这些滋补药酒也不能喝了。西域之地,朔风侵袭,苦寒入骨。如果缺少这些温养之物,恐怕他的体更没有能力抵御伤病的折磨啊!

    公孙敖悄悄看了一眼元召,见他剑眉星目,丰神俊朗。虽然脸上有风尘之色,但行走之间那种令人心折的光芒,自内而外,却无法掩饰。不心中又喜又伤,他想要再多说些什么时,却终究闭上了嘴。有些话还是留给他们两个人自己去说的好。

    元召和卫青被世人并称为大汉帝国双璧。他们同心协力征战四方,才有了如今这广阔无极的疆域。然而,上苍终究还是有所偏啊。一个风华正茂,如同朝阳笼照四野。而一个却是暮色西垂,只留下最后的一缕光芒了……。

    不久之后,斜阳落下了西域的沙漠,天际的霞光逐渐隐没。元召停下脚步,他终于看到了在等候他的大汉长平侯、大将军卫青。

    自古美人与名将,不使人间见白头!

    就在这一个暮色黄昏中,元召终于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

    他没有想到,只不过几年时间没见,那个怀宽广气宇非凡的卫青已经再也看不到昔的影子。出现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伤病满的迟暮之人。在几个侍从的护卫中,名震当世的这位最优秀将军,半躺在胡上,用平静的目光看着走到跟前的元召,眼中闪现出奇异的光芒。秋风乍起,落叶飘零,两鬓染霜,已经半白。

    “你来了……呵呵!你们都退下吧。”

    就像是在等待一个久未蒙面的老朋友,卫青的语气中无悲无喜。旁的心腹侍从俯首听命,然后一起对元召恭敬行礼之后,就在公孙敖的带领下全部退了出去。

    这一处庭院安静下来。元召走上台阶儿,半蹲下子,握住卫青的手,没有感受到昔的宽厚和温度,只有枯瘦和冰冷。

    “青哥……我回来的迟了些。你……。”

    想要说抱歉的话哽咽在了喉中,不知道为什么,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悲伤忽然就涌上心头。即便是他有着一颗坚硬如铁的心,在此时此刻,也忍不住垂下头,泪湿眼角。

    已经许久没有再穿戎装和铠甲的卫青,只穿着一洗得半旧的青布衣衫。他的膝盖上盖着厚厚的毛毯,因为行动不便,最近这几个月,已经很少再出去。他仔细的打量着元召的模样,用另一只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忽然就笑了起来。

    “想要看到你落泪,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呵呵!不过,我想看到的却不是这种儿女长呢!”

    元召深吸了一口气,压抑下心中的所有绪。他也笑了起来。

    “说吧,青哥,你想要有什么愿望,我上天入海也要去给你做到!”

    卫青的眼睛忽然就亮了起来。他握着元召的手,抬头看着东面方向逐渐升起的半阙明月。似乎是在想起了什么陈年往事,神色中充满了无限的怀念。

    “说实话,在玉门关替你守后路的这几年里,我曾经有过无数的愿望,想着等你回来的时候啊,去一件一件的向你讨还……呵呵!可是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却又都渐渐的遗忘了。”

    元召没有去看那月光,他重新低下头,怕自己眼角忍不住又流出来的泪光打断卫青的思路。然后,他听到他在他耳边忽然像孩子气的说道。

    “秋风又起了。现在想起来,第一次见你的时候,那个大螃蟹的味道,却真是令人回味呢……怎么样?再做一次,陪我喝一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