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上帝指使自传在线阅读 - 二千九百八十九章 表态

二千九百八十九章 表态

    这时小西笑嘻嘻的走进来,看来之前去茅坑还是有效果的,至少不像之前那般愁眉苦脸了,现在的他喜笑颜开的,看样子挺不错的。罗县丞看了眼唐县令,小西的进来他没怎么在意,他想,杨小西是徐有、周圆圆一手提拔重用的干部,现任茶叶商行、棉布商行的总负责人,管着二个商行的资产呢。按理说来他这样的人规格太低了,要不是开会的话,他连见自己的机会都没有,这样一个人在这里到底是谁的主意。

    不过,罗县丞还是对他的印象挺好的,刚才开会的时候别人有没有认真听他不知道,他是有认真听的,就这点他给人的印象是不错的,他也不去纠结他的事。

    杨小西刚进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现在说的是王有力要是被长安方面带走了,这位唐县令记情何以堪?

    周圆圆眼珠子一转,他就有想法了,他小心地提出了个建议:既然这样,唐县令、罗县丞,你们考虑一下,是不是先让田保长把他规起来呢?我派人协助执行!

    这是一个折中的意见。其实,还是交给监察御史来处理王有力,一来我们不知道他有没有参与他哥的事,如果他没有参与我们岂不是抓错了人,我们会很麻烦的。二来如果他真的参与了,这也得由监察御史来查,我们先把人给抓了,上面会怎么看我们。唐县令也是这个意思,也不想没事找事,上面要做什么人,我们配合就行了,可不能先行动,有的人有的事不是他们在坐的这些人可以处理的。

    大部分的人支持周圆圆的提议,都说要以不变应万万,此人在场的各位脸上好看些,以后也有回旋的余地。

    徐月没有明确的表达,他是共亏集团的老大,他明白周圆圆冷处理的心思。别看王有光下台了,王大力也退下去了,可是他们二人的心腹都还在,真是跟他们翻脸了,只怕得不偿失。这位田保长要上台阶,眼睛瞄着罗县尉,恩师徐月已经向唐县令推荐了,罗县令的一票很关键,田保长当然要顺着周圆圆的意思来。

    果然,唐县令立即表态:哎,圆圆这个意见好,我们也就静观其变吧!那口气似乎已经代表大家做了决定,也没去征求一下罗县丞的意见。徐月怎么想的不知道,只见周圆圆下意识地用指节轻击着桌面,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杨小西:这个,大家还有没有别的意见。

    圆圆的心思徐月很清楚,朝廷的事按理说来共亏集团是不应该发表意见的,可是王大力在共亏集团主持过工作,以前难免是照顾过他们。他们能走到现在这个位子,要是没有王大力的照顾,他们是不可能当上共亏集团的领导。说起来王大力对二人有恩,倘若真的查到王大力的身上,难免会查到他们的头上,他们就算是再清白,也不希望背后有人查自己。谁也不傻,能糊弄就糊弄,应付上面大家还是挺在行的。

    抓捕王大力,就违背了长安方面的意见,也许上面只是让下面走一个过场,谁拍板谁负责任。好在在场的几位并没有明显的矛盾,大家一致对外,既要敷衍上面又不想得罪王家。但唐县令就是县令,绝不会直接表露自己的意思,便把球传到罗县丞这边来了。而共亏集团的人只能是参与,其实真正做决定的,还是唐县令和罗县丞两位领导。

    长安让我们主动汇报?好,你们的事你们先表个态嘛!你们有什么要反映的问题都可以说出来。

    说到反映问题,众人便默不作声了,这些人都是老狐狸,就算是真有问题,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说出来的。

    杨小西说:周护法,我尊重您和共亏集团的意见!我这边没有什么问题,我也没有什么好反映的。

    唐县令就是要大家表达,哪怕你没有问题反映,你也得说你没问题要反映。大家一一表了态,都表示没有问题,在众人看来王有力就是没有问题的。肖主薄把大家的谈话记录了下来,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

    徐月道:“我觉得老领导是一个好人。”这话把人说得云里雾里,徐月算得上语言大师了。周圆圆这位顶头上司一向中规中矩,他是朝廷派下来的领导,他对以前的领导也不是太了解,他这么说就是什么人也不想得罪。可叫你表态你总得有态度呀,这绕来绕去,还是把唐县令得罪了,唐县令问大家有没有要反映的问题,他却说对方是好人。

    这不是在吐槽唐县令把老领导当成是坏人,他认为他是好人,而唐县令让他们反映问题,这有向老领导问责的意思。周圆圆都说了,应付一下得了,可这唐县令非得一一问到,他心里不满对方派自己下来管理共亏集团。所有的人都说他是自愿的,说共亏集团有油水,要不是为了钱谁会愿意离开朝廷去商行干活,这是别人为什么质疑他的原因。

    可以说共亏集团上上下下就没有人相信他,相信他的人品,这年头不是为了谁还能为什么?再有就是共亏集团看不到起色,这么一个大集团要人有人,要渠道有渠道,要资产也有资产,为什么还会年年亏损,人们质疑的是这个。好在,朝廷管得严,下面的人也不敢乱说话,干完活你能按时给钱就行,大家也就知足了,至于上面给你多少,还得看关系。不过,这年头有钱拿就行了,很多的人还得为了生计去奔波,比起别人共亏集团的人还是感觉挺知足的。

    徐月原本他是可以高升的,县丞的位置本该是他的,可是却被指派到共亏集团来。说是希望他做为朝廷的官员,能带个头下来把集团带领好,做点事情出来,唯有如此才能将他提上来。其实,这只是唐县令给他编的一个美好谎言,这集团亏了这么多年了,就算他徐月是范蠡在世,商圣转世可是面对的是共亏集团的烂摊子,他也没招。

    说起来徐月是很有经商的头脑的人,他以前在朝廷的时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候还是王有光当县令的时候。他和唐县令都只是他手下办事的,两个人表面上是朝廷的官员,其实他们是王有光的心腹,他们负责在本地帮王县令卖酒,唐县令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判断价格的涨落,即“论其(商品)有余和不足,则知(价格)贵贱。”当时酒也是稀缺的资源,几乎被王家垄断了,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古人早就发现“价格涨落有个极限,即贵到极点后就会下落;贱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就很符合现代市场规律的,可惜这不是谁都能弄明白的,因为二人卖酒,手里也囤了大量的酒。本来这二人是好兄弟,好哥们,好同窗的,当时二人就私下约定,不管有一天谁上去了,一定要提携另一位兄弟。当时,唐县令和徐月二人都是王有光的左右手,是他的得意门生,也是朝廷重点的培养对象。

    当时二人的关系太好了,徐月就天真的以为,不管是谁上去了,这炬城都是二人的天下。因为一种商品价格上涨,人们就会更多地生产,供应市场,这就为价格下跌创造了条件。相反,如果价格太低,就打击了积极性,人们就不愿生产,市场的货物也就少了,又为价格上涨创造了条件。故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

    唐县令就深得此道,一开始就找了个暗线将王家的底细是查了个底朝天,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当时大唐的每一个官员,都有认真学习女帝的治国理念,还有她的重要思想,特别是监察御史,他更是将这个部门用得淋漓尽致。垂拱二年(686年)三月,武则天下令制造铜匦(铜制的小箱子),置于洛阳宫城(紫微城)之前,随时接纳臣下表疏。同时,又大开告密之门,规定任何人均可告密。凡属告密之人,国家都要供给驿站车马和饮食。即使是农夫樵人,武则天都亲自接见。

    所告之事,如果符合旨意,就可破格升官。可笑的是她提倡告密,却不分好坏对错,如所告并非事实,亦不会问罪。同时,武则天又先后任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一大批酷吏,掌管制狱,如果被告者一旦被投入此狱,酷吏们则使用各种酷刑审讯,能活着出狱的百无一二。这样,随着告密之风的日益兴起,被酷吏严刑拷打致死的人日渐增多。

    于是在朝廷内外便形成了十分恐怖的政治气氛,以致大臣们每次上朝之前,都要和家人诀别,整天都惶惶不可终日。为奖励告密,武则天对告密者破例授官。是年,武则天下诏杀南安王李颖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李贤的两个儿子,唐朝的宗室被杀戮殆尽,其中幼弱幸存的人也被流放至岭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