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属官
没让董卓久等,不一会后,守卫领着一个穿戴整齐,满是书卷儒雅之气的中年人的来到董卓面前。 长的到是配得上书写史书这份职业。董卓脑中对这个天天出席朝会的太史令几乎没什么印象,只知道他的家境还行。 张云的父亲是上任太史令,据说干的还不错。这张云也算是子承父业。 太史令这个官职很有可能会传上几代的,这种事儿在汉朝是很普遍的。做太史令唯一的要求就是要为人清正浩然。什么样的人教出什么样的儿子嘛。 “丞相。”没有刻意的献媚,也没有疏远,对于董卓,张云只是表现出一丝丝的恭顺,只是对上官表示的一种尊重而已。 董卓点了点头,指了个位置让他坐下,这才笑道:“本相想为几位故友立个传记,能否有劳太史令?”对于几乎算是独立于朝政体系之外,冷眼旁观历史变迁的太史令,董卓并不能表现的太强硬。 眉头一皱,张云言道:“不知丞相要为何人立传?”顿了顿,又直言道:“不管是游侠、武将,还是文官列侯皆可立传,但有名望这一道坎儿。” 也就是说名气低的他是不会给予立传的。毕竟经太史令所书的传记已经算是正史了,是要供后人评价的,不是等闲的儿戏。 “丁原、袁傀、荀攸,将来还会有无数无数的人,本相可以保证这些人,都会是各领风sao的当代豪杰。”说道这儿,董卓顿了顿,眼观面色平静的张云,董卓凝声道:“本相要为我的死敌立传,太史令以为如何?” “丞相此言当真?”直到这个时候,张云那平淡如水的面容,终于起了一丝波澜。 一段平淡质朴的历史,永远也比不上波澜壮阔的乱世之史。熟读史书的张云早就从当前的纷乱局面中嗅到了一丝变更的味道。 而董卓是名义上是代表了正统,也就是说,能成为董卓死敌的人,几乎就等于这一段历史了。 能书写这样一段历史。 这如何不让张云心动,但激动过后,有一点却又让他有些犹豫。 “绝无二话。”董卓断然道。 “丞相是否可以全权交给我来书写?”张云咬了咬牙,道。 董卓一愣,抬头见张云那一幅咬牙切齿,但却又有点不舍的神情,董卓呆了半响,才明白过来,哈哈大笑道:“太史令以为本相会刻意贬低这些人?” 张云非常老实干脆的点了点头。 “本相不屑于贬低他们。”董卓盯着张云的脸,一字一句道,铿锵有力。 “丞相,我想辞官专心为丞相编写传记。”张云突然起身,来到董卓面前,跪拜道。 “谁可继任为太史令?”这次董卓到是很干脆。 “我弟张雨。”张云面色坦然道。 “太史令这算是内举不避亲?”董卓闻声一愣,随即似笑非笑道。 “我弟才之高绝不下于我.,请丞…….。”张云以为董卓厌恶,急声辩解。 “好了。”却被董卓打断,董卓有些无奈的看了眼身上带着几丝腐气的张云,笑道:“本相明日就保举令弟为太史令,家传渊源嘛。” “谢丞相。”张云笑的很诚。 随后,董卓郑重的对已经成为他专用史官的张云,详细的讲解了荀攸,以及他为汉室的所作所为。 听的张云肃然起敬,细细的听着董卓讲完,张云举拳问董卓道:“丞相,此三人皆有相似之处,是否同列一传?” 同列一传?这董卓到是没想过,细想一下也确实,历史传记,本来就是有很多条条框框的。 相似之处,都在于他们对汉室的忠诚,汉室衰败但他们的气节犹在。 “就叫汉臣传吧。”董卓想了下,道。 “诺。”张云应声道,或许是身为一名优秀的太史令,永远也不会把自己置身于某个位置吧,张云也刻意的回避了下汉臣传这三个字从董卓口中吐出的意味。 “好了,天色已晚,你暂且回家把今日本相所说的都记录下来,再细细雕琢。还有,明日你就搬到相府来住,以后你就是相府的属官了。“董卓看了眼出门外的天色,打发道,其实是他的兴致也尽的差不多了,全身也有点乏了。想早点歇息。 张云闻言向董卓礼了一礼,告辞而去。 谁又能想到,这本可能会是相当重要的历史传记本意会是为了能让你荀攸在史册上留下一页而立的呢。我的死敌。董卓朝荀攸身死的方向,在心里轻轻的向荀攸说了一句。 董卓回到内院,在碧芽儿欢喜无限的神情中洗了个热水澡,就匆匆的睡下。并没有朝着碧芽儿所期待的方向发展。 身披丝绸所做,很薄有点透明的衣衫,碧芽儿睁着眼睛,有些气鼓鼓的看着睡的像死猪一样的董卓。 低头看了看自己特意为他所穿的衣衫,碧芽儿扑哧一笑,素手轻撩,薄衫缓缓的滑落,一具健康富有光泽的娇媚身躯只裸露了瞬间,就被厚厚的棉被所掩盖。 搂着董卓的虎腰,碧芽儿这一夜睡的很香甜。 编写自己的死敌,连董卓自己也不知道这本传记会写多久,这件事儿,董卓也就暂且的搁在了一边,抽身忙着朝廷大事。 但接下来的几天里,董卓并没有摆出马上出兵攻打雍凉,一副要拼命的架势,所谓大事就是忙着会宴群臣,设宴、歌舞,与群臣套着近乎,谈笑风生,有点泰山本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架势。 似乎完全没有失去了大片土地的恼怒和气愤。 但暗地里,一匹匹的西凉战马,从渭南牛辅的手里流落到洛阳城南的几处牧场里。而董卓回手的是一辆辆载满了粮草和辎重的大车。 洛阳城里的匠坊内,打造兵器的“叮叮”之声也从未停顿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