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大航海在线阅读 - 第三卷 海盗帝国 第十九章 送终

第三卷 海盗帝国 第十九章 送终

    父子俩平静而不失亲热的聊完了家常,孙登再次祈祷孙权早日康复,这才退了出来,出了门,回到自己的住处,看着打扫得干干净净的房间,看着恭恭敬敬的奴婢和肃立在一旁的诸葛恪和谢景,孙登总算找到了一点旧时的感觉。

    王子,如何诸葛恪小声的问道。

    什么如何孙登挑了挑嘴角:还好,休养几日应该便好了,只是这儿他指了指自己的心窝,看了诸葛恪一眼:不太容易痊愈。

    诸葛恪会意的点点头,脸上露出一丝为难。

    孙权不相信孙登,孙登又何尝相信孙权且不说孙绍有意无意下的那些药,仅仅孙权选择孙虑而放弃了孙绍的儿子,间接的把孙登推到了死亡线上,这一点就足以让孙登对孙权产生排斥。这个时候,孙登固然不会全盘相信孙绍,但肯定不会相信孙权。父子相疑的局面已经形成,孙登虽然回到了建邺,但是他离太子之位并没有变近,相反却是更远了。

    剩下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依靠孙绍和孙绍背后的力量,利用眼前这个困局压制孙权,让他不得不立孙登为太子,正如不得不立徐夫人为王后一样。这条路是个不归路,一旦踏上,就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踏上之前,他们必须慎重又慎重,不仅要考虑成功的可能性,还要评估孙绍可能开出的条件,以免他们又成了孙绍手中的猎物,被孙绍无限制的讹诈。

    孙登要孙绍允诺互不为敌,就是其中的一环。

    王子,你该到几个夫人那里请安了。谢景提醒道。

    谢景三十余岁,是南阳人,是张承驻扎在南阳时发现的人才,张承把他推荐给了鲁肃,鲁肃回建邺治病,又把他引见给了诸葛瑾,再通过诸葛恪来到孙登的身边。孙登不在建邺的这段时间,建邺的情况就是由他汇总报告,定期的送到孙登的手中。路途遥远,好多消息无法及时,他起的作用有限,但是他对建邺的情况很熟悉,对吴王宫里的明争暗斗也清楚,这个时候正是他发挥作用的时候。

    夫人们的情况怎么样

    不太好。谢景露出担忧的神色:徐夫人怨气太重,一到宫里,便树敌不少。王夫人固然是敌意甚重,很难相处,就是步夫人袁夫人也有些排斥,她她说大公主骄横无礼。

    孙登皱起了眉头。一进门的时候,他就发现徐夫人的举止不太对劲,现在听谢承这么一说,他知道他这个平辈的养母在吴县呆了十来年,除了积累了很多的怨气,并没有吸取多少教训。

    我知道了。孙登思索片刻:走,我先去给步夫人请安。

    谢景松了一口气,连忙带着已经准备好的礼物跟上。孙登走了两步,又转了回来,取出孙绍送他的战刀,惋惜的看了一眼,毅然放进锦盒上,塞到谢景的怀中。

    大虎一边撅着嘴巴,一边恨恨的绣手帕,手帕上的描好的凤鸟图样愣是被她绣成了一只怪模怪样的丑鸟,步夫人沉着脸坐在一旁生闷气。听到侍女来报,孙登求见,大虎气呼呼的一甩手:不见

    胡闹步夫人喝了一声,指着绣架:坐好,继续绣,什么时候绣出个样子来,什么时候结束。

    大虎喘着粗气,瞪着步夫人,两人僵持了片刻,大虎败下阵来,只得又老老实实的坐下。

    孙登走了进来,瞟了一眼背对着他的大虎,无声的一笑,先对步夫人行了礼,送上精致的临淄产上等丝绸,然后才走到大虎的对面,自已拉过一张席坐下,全神贯注的看大虎刺绣。大虎哪里是在刺绣,她是装的,故意不理孙登,希望孙登赶紧走,免得让他生气,没想到孙登赖着不走了。她瞪了孙登一眼,啪的一声推开绣架,没好气的说道:看什么看,要看自己回去绣去

    咕咕咕孙登捂着嘴乐了起来,他拉过绣架看了看,连连点头:如果大兄看到你还会绣这个,一定会很意外。

    他他有什么意外的。一提到孙绍,大虎的怒气消了一半,她咬着嘴唇想了想,又忍不住好奇的问道:大兄现在怎么样

    他孙登眉毛一挑,露出与他原本的性格不相符的俏皮神情:他是堂堂的越王,你说他怎么样

    我就知道。大虎撅起嘴,失望的说道:他做了越王了,就忘了我们。

    你这可就说得不对了。孙登微微一笑,从谢景的手中拿过锦盒,推到大虎的面前:这是大兄托我带给你的礼物,其他meimei都没有的。

    什么东西,我不稀罕嘴里虽然说着不稀罕,可是大虎还是打开了锦盒,一看到里面精致的环刀,大虎顿时眼睛一亮。这把刀太漂亮了,黑色皮质刀鞘,黄铜吞口,雕成虎头的刀环栩栩如生,水晶制成的饰件晶莹剔透。大虎一见就爱不释手,拿在手中抚摸着,奇怪的说道:这是什么皮,手感这么怪怪的

    鲨鱼皮。孙登笑道:大兄说,鲨鱼是海中霸王,只有用这样的皮装饰的刀,才配得上meimei。

    哈哈哈只有他了解我。大虎放声大笑,一跃而起,先将刀插到腰带里,然后挥手拔出长刀,凌空而斩,刀光如匹练,绣架应声而断。大虎两眼放光,用指肚试了试刀刃:好锋利的刀

    孙登眼神一紧,差点跳起来,随即又放松了身体,从容的笑道:给meimei的,当然是好刀。

    嗯,我喜欢,我喜欢。大虎小心翼翼的还刀入鞘,重新坐下,向孙登凑近了一些:你跟我说说,大兄现在怎么样

    大兄不好。孙登瞟了一眼外面,小心的说道:他现在很伤心。

    哦。大虎脸上的笑容立刻黯淡下去,自责的说道:都是我没用,没把阿猘看好,害得他被人劫走了。哼,要是让我逮到那个该死的劫匪,我一定砍他一万刀。

    关家嫂嫂听说劫匪向东去了,便带着人到海里去搜。孙登叹了一口气:大虎,你不知道,这两个多月,关家嫂嫂可受苦了。因为大兄愿意和解,关家嫂嫂说大兄见利忘义,两人还大吵了一顿。

    茫茫大海,能找得到吗大虎冷笑了一声,眼睛瞟了一眼外面:哼,他以为大兄一定会杀了你,他就是吴国的太子了,你这一回来,恐怕他的梦要落空了。

    唉孙登叹了一口气,起身道:我也不妄想太多了,只是回来和阿母在一起,能经常看到meimei,我也就心满意足了。meimei,我那阿母一个人呆得太久了,性情难免有些古怪,你就看在我的面子上,不要计较她,好吗

    一提到徐夫人,大虎有些不快,但是碍着孙登的面子,她还是勉为其难的点了点头。孙登趁热打铁,以徐夫人的名义办了一场家宴,邀请步夫人袁夫人王夫人等一起参加。王夫人当然没去,但是这阻碍不了孙登顺利的成为宫里的焦点。徐夫人在孙登的劝说下,也放低了姿态,用心结交步夫人和袁夫人等人。孙登将一千匹战马献给了孙权,孙权只收下了一半,又还给他五百匹,孙登也没留着,借着各种由头,将这五百匹辽东来的上等战马送给了几位将军。战马在江东是难得之物,更何况是这种好马,一时之间,孙登仁厚之名之外,又加上了能征惯战指挥若定等长处,由大汉公报描绘过的孟梁津之战成了孙登的处女战只有诸葛恪等有限的几个人知道,这一战根本就没打起来。

    在此期间,孙权一直不动声色的看着,王夫人到他面前抱怨也好,哭诉也好,他都不做任何表态,象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孙登,一阵喧闹之后,建邺的又慢慢的平静下来。

    就在此时,孙绍派了孙松赶到建邺,向孙权通报了一个好消息,上天保佑,他的儿子阿猘果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了。关凤带人搜山寻海,终于在一个无名海岛上发现了劫匪的踪迹,经过一番九死一生的恶斗,关凤击毙了劫匪,夺回了孩子,天幸阿猘安然无恙。

    孙松带了一千匹战马来,对孙权说,孙绍对此感到很不好意思,因为儿子的事一时冲动,和吴王翻了脸,还强讨了会稽郡和南海郡,这两个地方现在是不能还了,一千匹战马算是陪罪,希望能和吴王尽释前嫌,恢复友好的合作关系。另外他还特地给吴范备了一份厚礼,夸吴范真是神算。

    听到这个消息,孙权呆若木鸡,连孙松是怎么出去的都不知道。他现在百分之百的肯定这是孙绍的诡计,那两个劫匪就是他派来的,不然的话哪有这么巧,孩子都被劫走三个月了,居然还安全无恙那是劫匪还是保姆

    看着那一千匹战马,孙权最终还是没忍住,一口鲜血喷涌而出,这次是真的病倒了。

    孙绍曾经要用两千匹战马来交换大桥和阿猘,孙权没答应,现在倒好,大桥和阿猘还是被孙绍接走了,两千匹战马成了一千,另外孙权还付出了两个郡的代郡,顺带一个王后之位。

    这个哑巴亏吃大了,比上次苏粗腿搞死蒋钦还恶劣对了,这个苏粗腿现在是东海督,是孙绍手下第一个重将,这已经可以说明,那件事同样和孙绍脱离不了干系。

    孙权是明白了,可是明白了又能如何你能向别人哭诉吗别人也只会说你不识抬举,当时收下两千匹战马,送回人质不就完了吗,非得搞成这样,被人耍了不算,还吃了一个大闷亏。

    越想越窝火的孙权一病不起,吴国的事情理所当然的由孙登代理了。孙登虽然只有十四岁,可是经历了一年的磨炼,他表现得很沉稳,先是向孙绍表示祝贺,然后接受了孙绍重归于好的美意,再然后以孙权的名义上书天子,谴责曹cao刘备在吴越发生误会的时候没有出面调停,反而准备趁火打劫,置来之不易的太平局面于不顾,试图扩大事态,再次将大汉推入战火的深渊。

    一切都显得有条不紊,有理有据。

    经过这一场事故,孙登的太子之位已经坚不可摧,随即有大臣上书,孙权病重,当早立太子之位,以安民心。孙权明知这是孙绍一手策划的阴谋,却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只得顺从民意,立孙登为太子。

    得到消息的越王孙绍派人来祝贺,同时探望孙权的病情,他送来了一件贵重的礼物,一架精致的时钟。这架时钟是越国最新的产品,比以前计时用的沙漏啊漏壶啊之类的更准确,也更漂亮,钟体是南海的沉香木,钟面是上等的琉璃,通体装饰着黄金和各种西域来的玉石,富贵堂皇,漂亮极了。孙绍说,这种新式时钟是费时一年多才研制出来的,这种规格的只有两架,一架在年初献给天子了,一架献给吴王,以表示一片慰问之意。

    孙权看着金光闪闪嘀嘀嗒嗒的时钟,看着来回晃个不停的钟摆,眼前一阵阵的发黑。送钟,送钟,这竖子不是来送钟,他是给我送终,他这是咒我死呢。你起什么名字不好,偏偏叫钟钟有这样的吗钟是乐器好不好。

    孙权病重期间,孙登除了处理国事就是服侍孙权,他寸步不离,身不解带,孙权吃的药,他都要亲口尝了之后才喂给孙权,孙权要小解,他亲手端虎子汉代溺器,孙权要吐痰,他亲手端唾壶,反正让你找不到一星半点毛病。徐夫人也时刻侍候在一旁,吁寒问暖,极尽关怀。

    孙登的孝名,再一次得到了验证,所有人都说,吴国有一个忠孝仁义的太子,有福气。

    然后孙权的病体却是越发的沉重了。孙登越是孝顺,他越是生气,心里有了那个结,孙登的表现就变了味,一切都成了作伪,一切都成了心机。就和那个时钟一样,装饰再漂亮,再贵重,归根到底也不过是一个诅咒。

    这时,有人提议,孙权的病这么重,是不是该冲个喜孙登和周玉的婚事都定好几年了,现在孙登已经十四岁了,立了太子,又开始亲理国事,周玉也已经十九岁,在权贵之家,这十九岁的女子可就是大龄了,万一孙权有所不讳,孙登三年之内不能娶亲,岂不是要把周玉拖到二十多

    孙权这时其实非常不愿意,他对周循非常有看法,身为负责吴王府的偏将军,居然让劫匪闯进宫,劫走了两个孩子,直接把他推到了左右为难的绝境,他现在病成这样,周循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考虑到吴国暗流涌动的国内情势,孙权左思右想,决定还是接受这个建议,不管怎么说,孙登继位已经是不可挽回了,周家和孙绍有极密切的关系,孙登能和周玉成亲,多少也能对他以后获得孙绍的支持有帮助。

    既然要办,干脆一起办了吧,孙权下诏,为太子孙登迎娶周玉,同时把公主孙鲁班下嫁给周循。

    诏书下到周府,闭门思过的周循接诏,然后拿着诏书和小桥周玉对座而语。周玉明显消瘦了,瘦得下巴都尖了,眼睛显得更大。小桥也瘦了不少,大桥离开了建邺,去了钱唐,而且走的时候又是奄奄一息,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她既是后悔,又是愧疚,心理压力太大了。

    meimei,你别急,我去钱唐找大兄。周胤一跃而起,转身就要出门。

    你去干什么小桥喝住了他,周胤不服气的站在门口,扭头看着周玉,眼中满是怜惜:我不能让妹子就这样嫁给孙登那个毛孩子,她根本不喜欢他。

    你住嘴一直紧咬着嘴唇不说话的周玉忽然暴怒起来,有些苍白的脸憋得通红:我周家的男子也好,女子也好,什么时候婚姻把感情放在第一步了权利权利你懂不懂孙登已经是太子了,孙鲁班是公主,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你以为都象你,整天就知道胡闹,也不知道为家里考虑考虑。

    周胤愣住了,他被周玉这一通责备搞得一头雾水,难道meimei真是为了权和利才斩断了和孙绍的情丝他撇了撇嘴,有些不屑,当初孙绍被封为越王,她和母亲都以为孙绍这次死定了,谁曾想孙绍不仅冲破了重围,而且风生水起,一年之内攻破辽东,并且又从孙权这儿讹走了整个会稽和南海。孙权被孙绍搞得灰头土脸的也就罢了,连周循也被牵连了,孙权虽然没撤他的职,却让他在家思过,等于是把周家的所有权利都剥夺了。为了权利,如果他们不答应这门婚事,就只有出逃一条路,然而他们能逃到哪里去他们在孙绍最需要人帮忙的时候抛弃了孙绍,孙绍还会再帮他们吗

    哼,你们的事我不管了。周胤手一甩,大步出了门:你们的权利我不要,我走了。

    竖子,你去哪儿小桥气得直发抖,冲出门来大声斥责道。

    我凭本事去挣我的功名富贵。周胤大声说道:父亲当年怎么做的,我就怎么做。

    小桥还待去追,周玉出来拉住了她:让兄长去吧,多一条路,总是多一份保障。说着,她的泪水忍不住落了下来,我们已经选错了,不能再让他选错。

    那怎么行。小桥着急道:他如果去了钱唐,你们怎么办

    周玉强笑了一声,用手帕抹去眼泪,抽抽噎噎的说道:没关系的。顾裕顾谭在钱唐为官,顾家不还是一样安稳陆绩在越国做御史大夫,陆家也没事。孙登要想稳住阵脚,也需要他的帮忙,有兄长在钱唐,我们也许更好过一些。

    只是小桥后悔莫迭,早知道孙绍有这样神鬼莫测的手段,当初何至于做出那个选择呢。她揽着周玉的肩膀,沉默半晌:阿母误了你。

    周玉再也忍不住了,伏在小桥的肩上,放声大哭。

    当天,周胤简单的收拾了行装,带着几个家丁,星夜赶往钱唐。

    钱唐变了模样,城池倒还好,只是经过简单的修整而已,但是人口却增长了许多,达官贵人的到来,让原本人口并不算很多的钱唐城变得稠密起来。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人群中,不乏科头跣足的山越人,他们挑着挑子或箩筐,匆匆的在城门口进出。原本只有一个门洞的城门现在变成了三个门洞,中间一个紧闭着,左边的门洞出城,右边的门洞进城,井井有条。负责检查的士卒也只是稍微检查一下就放行了,态度也非常好,打骂之类司空见惯的事情在这里几乎看不到影子。

    周循风尘仆仆的样子引起了城门司马的注意。

    外地来的城门司马按着刀站在周循的马前,十几个士卒将周循等人围住,城头的强弩也调整了方向,不动声色的对准了周循,但是旁边进出城门的人却没有什么诧异的,他们只是投来一个好奇的眼神,然后继续赶他们的路。

    你凭什么说我是外地的周循示意手下不要动,伏在马背上,咧嘴一笑。

    你口音虽然差得不多,但是看人的眼光不对。城门司马淡淡一笑,钱唐附近百里的人,不会象你这样好奇,他们也不会象你这样在城门口停留,不管是进城还是出城,都是一走而过。

    周循打量了旁边的行人一眼,的确正如城门司马所说,他们都行色匆匆,没有一个停下来看的。

    我姓周,来请见越王殿下的。周循笑嘻嘻的说。

    见越王殿下城门司马打量他一下,也笑了:你是故大都督府上的

    你认识我周循很好奇,上下打量了他半天:我好象没见过你啊。

    在下钱唐丁谞。丁谞笑笑,拱了拱手,把周循让进城:在吴县的时候,我见过足下一面,只是时间久了,有些不太记得清楚。你一说是姓周,我这才想起来,真是得罪。

    钱唐丁谞丁文达周循忽然叫了一声,一拍脑袋,他想起来了。丁谞原来是个役夫,后来被顾邵提携,进入士林,但是顾邵后来死了,他就没能再进一步提升,没想到现在在钱唐做了城门司马。他有些奇怪,按说丁谞和孙绍也算是有关联的,怎么才做了一个城门司马,就算钱唐是国都,但城门司马只不过是六百石的小官,论实际好处,还不如同待级别的县令呢。

    我越国不按资历,全凭考核。丁谞笑笑,将周循引进了城,指明了方向,拱手道别:周君在钱唐呆一阵子就知道了,我还有公务在身,就不多陪了,有时间再和周君叙谈。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