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言情小说 - 文卫纪事在线阅读 - 荆州驻防资料 及旗人学校住宅

荆州驻防资料 及旗人学校住宅

    [[[CP|W:480|H:360|A:L|U:http://file2.qidian/chapters/20104/26/1551839634078806229127266699498.jpg]]]清代驻防,是指入关后清朝统治者派遣八旗兵到各地要塞安营扎寨的建制。按防线分为长城线、运河线、黄河线及海防线。

    清代在全国扼要守险的驻防点共有九十七处,这种八旗驻防制在清代有长达二百六十八年的历史。最初驻防八旗三年一换防,康熙中期后改为携眷长驻,直至辛亥革命。至今,原清代八旗驻防地还不同程度地聚集着驻防八旗官兵的后裔,如今分布在湖北省荆州市城区的满族同胞在万人以下千人以上,蒙古族同胞在百人以上。

    鉴于荆州地处长江上游,是滇、黔、巴、蜀往来必经之地,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子信、靖南王耿精忠"三孽"起兵叛清。吴三桂起兵云南,挥师北上,湖湘沦陷,举国震动。康熙首命都统巴尔布、前锋统领硕岱率满洲精骑三千,日夜兼程,赶往荆州扼要守险。使吴三桂叛军不能过长江一步,最后将叛军消灭。康熙二十二年三藩之乱平定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云南已经恢复,其湖广荆州、陕西汉中应设兵驻防。荆州应设满洲将军一员,副都统二员"。康熙帝从其议。于是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二月,荆州驻防正式设立。

    八旗驻防的荆州这个孤悬于中华腹地的满洲堡垒,"隐然有虎豹在山之势"。"无事则控扼形势,可以销jian宄之萌芽;有事而提兵应援,可据水陆之胜。"

    荆州驻防八旗有以下特点:

    一是驻防八旗实行旗民分治的原则。荆州城周长2470丈,计17里3分,城高2丈6尺余。驻防伊始,"虑兵民之杂厕也,因中画其城"。这就是说,搞城中城,在荆州城里筑一道贯通南北的城墙,将荆州城分隔为东、西两个部分,分城而居,异族不通婚。东城为驻防官兵居之,迁原东城之民西城居之,兵民各属其地不相混杂。在中间隔开,只开了两门以供行走,南部的门称南新门,北部的门称北新门。

    东城驻防之地,八旗又分而居之,为镶黄旗大街、正黄旗大街、正白旗大街、正红旗大街、镶白旗大街、镶蓝旗大街。满营内,五脏俱全,内有各级官署衙门、兵房、仓库,还有各类旗人学校、宫观庙宇。驻防长官,大自将军、都统,下至佐领、防守御,既管旗兵,又管旗民。各佐领下还有族长之设,负责各族之事务。所以说,驻防满城不仅是一个大军营,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小旗人社会。

    二是荆州战略地位独特待遇显赫。清廷从三个方面对荆州驻防满蒙八旗厚爱有加。被规定为满蒙合驻;驻防兵额4000人,为直省驻军人数之冠;广州、福州、成都、西安等直省,都是"督抚同城",惟有荆州特殊,是将军、都统为帅。

    三是调兵遣将的中转站。清廷从荆州驻防八旗调兵遣将,参加了平定蒙古准噶尔部叛乱的军事行动;康熙中期,朝廷紧急调兵参加了四川少数民族发动的起义。

    四是顺应了满汉同化的大趋势。荆州驻防满蒙八旗这个满营,是一个孤岛似的小小移民社会,它被包围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除了文化包围外,随着人丁增加,军饷不够,要解决旗民的生计,不走出围城,就无有立足之地,只有绝路一条。因此,满汉同化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告别了"国语骑射"的训诫,汉文化已经成为驻防八旗人员知识的主体。在清代荆州驻防子弟中,考中进士的13人,举人108人,贡生7人,武举192人。

    以下的资料是详说荆州满城的:

    东城驻防之地,八旗又分而居之,为镶黄旗大街、正黄旗大街、正白旗大街、正红旗大街、镶白旗大街、镶红旗大街、正蓝旗大街、镶蓝旗大街。

    东城八旗驻防设官署、公所,为驻防官员办公之处,计设有:将军署139,间,左翼副都统署65间,右翼副都统署59间,八旗协领署每旗16间共128间,佐领46员各衙署12间,防御56员各衙署8间,骁骑校56员各衙署6间,笔帖式3员各衙署6间,领催、前锋、甲兵房屋各2间,小甲房屋各1间。(此处我有不明,此处说的是官署公所,一个马兵有两间办公场所?于是我的理解是这些当官的都是办公与住宿一体化的。就如同县太爷的衙门一样。我另有查过资料说是二间半房,也有说是三房的,荆州当时很富庶,地也够用,并且荆州驻防级别高过其他地方,旗人好面子,旗人的将军亦应如是,于是荆州旗人没理由比其他地方的驻防的物质条件差,所以,就当是两间半吧。旗人既然都用炕,那么三间同两间半没得啥区别,反正那半间或是一间是灶与水缸啥的,荆州城的面积同圆明园没得比。园明园可以一户占一亩三分地,那是郊区。算起来荆州旗营一户算八十平左右吧。占地实用面积。)

    此外,还建有演武厅、箭亭等习武之处,有存放武器的武器库,收藏银两的银库,守卫城区的值班处即堆拨房及堆卡房,救火的汲桶房等等,一应俱全无一漏少。

    驻防官兵的经济来源主要是俸饷银两。将军岁领俸银180两,养廉银1500两,白中米石共折银144两9钱,四季津贴银1700两,每年共可支领银3524两9钱。副都统岁支俸银155两,养廉银600两,白中米石折银126两5钱1分,四季津贴银500两,马乾折银152两2钱8分,米豆草折银t74两,每年共可支领银1707两7钱9分。协领岁支俸银130两,白中米石折银108两1钱5分,马乾折银121两8钱2分4厘,每年共支领银359两9钱7分4厘。佐领岁支俸银105两,白中米石折银1两4钱,马乾折银81两2钱1分6厘,年共银257两6钱1分6厘。防御岁支俸、米、马乾等银共180两1钱1分。骁骑校年支领俸、米、马乾等银共142两6钱8厘。笔帖式因出身不同,岁支银115两6钱8厘或103两2钱5分8厘或80两9钱厘不等。领催岁支饷银、米、马乾等银共96两3钱3分。甲兵岁支饷银、米、马乾等银共84两3钱3分。世职者-另按规定领取俸银及米折银,轻车都尉岁支银255两2钱8分7厘;5丝,骑都尉兼一云骑尉215两有奇,骑都尉174两有奇,云骑尉134两有奇,恩骑尉76两有奇。

    驻防官兵遇有出差又有借银,借银于24个月依限扣还的规定。例如,官员出差可借银40两,兵丁可借银20两。赴京引见者,协领可借银50两,轻车都尉40两,佐领、骑都尉、防御、云骑尉各可借银40两,骁骑校、恩骑尉、荫生、笔帖式可借银30两,领催、前锋可借银20两。凡借银只扣还本金而无利息。

    又规定,凡官员遇有祖父母、父母、本身妻室白事及娶妻、娶媳、嫁女红事,凡兵丁红白事件均可借银。.规定协领可借40两,佐领、骑都尉30两,防御、云骑尉25两,骁骑校、恩骑尉、荫生、笔帖式20两,领催、前锋8两,兵丁6两。驻防八旗亦开办教育,培养八旗子弟练武习文,为国家提拔人才,文武并进,亦广八旗子弟进取之阶。荆州驻防八旗曾设有每旗满汉宫学及义学各一所,八旗翻译义学一所,牛录官学56所。

    为今后的生活计,养育兵从5岁开始,每天早晚练习拉弓、蹲档,在6岁时练习射箭,必须达到5枝箭均能命中的水平,才能去比试。各旗都设一个公共场所,叫作“弓房”,是练武的场所,内中备有石锁、砂袋、铁球、千斤杠、滑车、铁杠。每个人都自备有弓、箭、刀、矛、大刀等习武兵器。弓房有教师专门教弓箭技术,每天卯时集聚练武,辰时散回各自家中料理家务,或做小生意,或作手工业。到晚饭后旗人子弟又集中在一起比试武艺,此时纯属自发性的聚会。这些人在比试武艺后,集钱到酒铺喝酒,酒醉后就在街上打人。

    旗营中练武的多,习文的少的主要原因是:马甲有银四两二,武甲有二两五,不能练好弓箭的就得不到钱粮,而且,旗营中只有武官,没有文官,因而旗人认为习文没有前途。习武当兵成了每一个旗人子弟的唯一前途。有人不愿下苦功,到老还是白丁,一辈子没有粮饷,只能当小商贩糊口。当时旗营中少数青壮年漂洋出海,到南洋各岛去谋生,这些人在旗营户口档案中报“死亡”二字,以作应付。按旗营规则,旗民不能越出旗营周围八十里(?我好象有查过,京旗不得离城二十公里,驻防不得离城十公里,但此处资料是说八十公里,疑有错),一经查出要责罚四十军棍。

    以下是关于这个的资料,百度的,未必准确,仅供参考:

    驻防不过出差之所,京师乃其乡土,所以这些驻防兵丁原则上他还是属于八旗各都统衙门来管理的,因此,这些驻防旗人他们在当地不可以置产,也就是说,不可以置产业,不可以买房子,

    ·而且兵丁故后,家口必须还京,这个兵丁故后,家口必须还京是一个非常劳民伤财的规定,对于这个兵丁本人还有家眷都造成不少的纷扰,对于当地的驻防将领,当地的官员,其实这个人们早就有怨言了,尤其的就是这个驻防兵丁死去之后,这个寡妇必须归旗,

    ·拿着丈夫的灵柩归旗,或者就是子弟们也都要跟随着回来,这一路上包括要照料他们,还要负责他们的食宿,然后回旗还要安置,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在当时,就有人提出这问题是不是寡妇要是在当地能够再嫁人是不是就好一些呢?所以也都有很多的这种要求,所以在雍正朝的时候开始

    ·这些规定已经有所松动了,有些变通了。尤其像这个寡妇的问题就是,当时,比如在雍正元年户部左侍郎常寿曾经就提过,他说:例定驻省城的官兵身故,将其尸解送京城,尸体要解送京城,所以拨给沿途所需的船车口粮,派官兵随护至京城。因京城无田无房,生活无赖,

    ·寡妇孤子将尸体于京城安置之后,即返省城以谋生路。虽然孝子节妇,因为隔省,不得适时以尽孝心,伏乞皇帝明鉴,饬下户部,除京城置有家产,自愿携尸移户前来者外,凡无业之人,停止尸解京城,如此则孤寡得以适时尽其孝心,

    ·且无官兵随护之累,驿站钱粮也不致糜费。这个要说一点儿题外话了就是这个解尸的问题,刚才,我有时候说得不是特别准确,有的时候说抚他的灵柩,有的时候又说他运送骨灰,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清朝,它在早期,也就是女真人的习俗里边它是火化的,而不是土葬,这个是满族早期的习俗,实际清朝早期的皇帝

    ·也都是火化,这个是从女真的时候就开始。后来,到了入关之后,按照汉族人的习俗,就是把长辈的尸体给火化了,认为是一种特别大不敬的做法,认为是一种非常野蛮的做法,所以旗人在皇帝的赐令下,才逐渐地改变了这种方式,

    以下是抄的说的荆州方面的:

    清代荆州满城的总体人口增长情况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荆州八旗驻防江陵,占据江陵城东半部,约占城区面积的2/5。荆州满城最初的作用是军事要塞,驻防官兵在初期不到4000人。按《荆州驻防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驻防荆州八旗满蒙兵员合计3543名,满城总人数约15,000名。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八月始补足4,000兵额,加上官员132人,官兵总数4132。因清制满汉不通婚,故旗兵多带家眷。而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增补驻防兵额,补充青壮年旗人。

    居多,随军妇女人数应该有限,总人口数应仍稳定在1.5万人左右。其后因荆州政治军事局势基本稳定,并没有因为战争而造成大规模人口减少;同时洪水、瘟疫等造成的人口数量下降也极其有限,所以荆州八旗人口始终处在稳定增长之中。其大规模人口减少只有几次人口外调至其他驻防八旗: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将1600官兵,5000余口分拨至成都;同治十年(1871年)将500余户,2638名旗人分拨至江宁;光绪元年(1875年)将300余户,1933名旗人分拨至杭州;光绪二年(1876年)分拨300余户,1421名旗人到江宁。在这4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同治十年(1871年)到光绪二年(1876年)短短5年间的3次人口迁移,其实基本可视作1次。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荆州八旗人数增长较多,而杭州、江宁等地八旗驻防在咸丰、同治年间的太平天国战争中遭到了沉重打击,清廷也被迫采取措施“损有余而补不足”。

    至清末宣统三年(1911年)10月荆州反正时,满城中有男女老幼约2.5万人,其中驻防旗兵实际兵力约5000人。如果考虑到同治、光绪年间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晚清荆州满城的人口总数应超过3万人,在荆州满城建成后228年间应该是比较平稳地增长着。

    荆州满城家庭结构与传统中国大型家庭相比出现了小型化的趋势,这与荆州满城特殊的社会保障体制有关。张国刚先生认为传统的大型家庭是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的一部分,官府甚至以减免税收等手段鼓励社会建立一种以大型家庭为核心的生活保障制度。而荆州满城的社会保障体制较为特殊,国家财政提供了其生活保障,大家庭不具备经济上的必要性。同时由于满族早期游牧的传统生活方式中有分拆家庭自立门户的传统,因此“五口之家”的小家庭应该是荆州满城中的典型家庭结构。(此处我有异议,有许多人没娶亲的呢。这个搞研究的人有些很奇怪。早期与晚期的人口都不同的啊。就象新中国成立后,五几年六几年与九几年的人口结构还不同,只是拿来参考而已)

    二晚清荆州满城典型居住模式推测

    考察荆州驻防八旗典型的家庭人口结构,对于了解当时荆州满城的住宅使用情况有直接帮助。荆州满城的典型家庭结构也应有与其相适应的居住模式。清末驻防八旗中男丁中人数最多的是领催、前锋和马甲一级的兵士,达4,000之众,占5,000名旗兵的绝大多数。研究荆州满城中的典型家庭,也应该以这一级兵士的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对荆州满城典型民居形式的推测

    按照清初的八旗驻防中相关的营房定制,每一名马甲以上军士有房2间。到晚清时,对于一个5口之家而言,2间房虽勉强可用,但显然已嫌局促,增建与扩建房屋是必然的选择。

    清代八旗是一个亦兵亦民的独特组织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八旗与清代国家组织有着一体性。荆州八旗作为国家力量的体现,其军营建设与其他各地八旗具有相当的同质与同构特征。因此尽管荆州满城的八旗兵房已经没有实例,根据其余各地现存八旗兵房形式仍然可以推测其形式。

    根据《圆明园附近清代营房的调查分析》一文中对于京师八旗兵房的记载:圆明园附近的八旗兵房是一组成“算盘营”式的集中营区,但每一“基本单位是一所一住宅的院落,每所约为1亩3分地。其中是3间坐北朝南木构架有脊瓦房。”

    圆明园护军营是京师的御林军部队,待遇较高。但荆州八旗驻扎在素称富饶的鱼米之乡,不乏积存,且有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洪水后加内帑修建营房的先例,可见其同样备受清廷重视,因此其住房条件也不会与圆明园护军营相差太远。而圆明园护军营的住宅形式也比较适合荆州满城驻防八旗军士的家庭结构。

    有记载表明民国初年有许多满人拆除自己的房屋到沙市出售砖木瓦石谋,这也表明其住房应该是单独一户而非单的联排营房,且在结构上较为讲究。

    荆州满城的民居形式与东北传统满族民居的渊源

    荆州满城驻防八旗是满族传统政治制度的守护者,在政治及文化上也被要求保留其传统,因此旗兵住房在形式上应该保留了较多满族特色,与今日仍可见的东北传统满族民居类似。

    东北传统满族民居有“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的特点在西面,而东面则仍保留了厨房。对于荆州满城典型的5口之家而言,本溪车宅正房所体现的民居形式也是一种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居住形式。,晚清荆州满城中的民居平面的基本形式很可能与之类似。

    荆州一带与北方气候不同:四季分明,夏天湿热,对通风要求较高。某些适应于东北严寒气候的做法,也不一定会被荆州满城民居所采用,但那些体现了满族传统民族文化特征的内容则很可能会得以保留。

    早期3间房多在最东梢间南侧开门,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做“口袋房”。开门的东面一间称“外屋”、“堂屋”,通常也是烧火的灶台所在;西面屋又称“上屋”,中间连接“上屋”与外屋的一间则是小辈住房。

    上屋里南、西、北三面筑有“∏”字形大土坯炕,称为“万字炕”,火炕是满族人家住房主要的取暖设备,人们的室内生活主要是在炕上。东北满族传统民居的室内陈设也与万字炕格局相应。南北炕靠山墙的一端摆放炕柜,上叠放被褥枕头等寝具卧具,俗称“被格”。西炕为满族人家放置“祖宗匣子”的地方,不许坐人。通常放与炕长相等的“堂箱”,装粮食和衣物。箱盖上摆放香炉、烛台等供器以及掸瓶、帽筒、座钟等日用陈设。

    满族多将烟囱坐落在房西或房后地上,以一段横烟道与烟囱相连,这也叫“跨海式烟囱”。

    以下说的是学校:

    八旗各有各的学房,只收本旗子女来学房读书,有的文章讲,满族妇女是不读书的,这是错误的。满族妇女幼时不但要读书,稍大后便要学女工,否则长大后无论是入宫或嫁人总不能什么都不会,否则老家就会让人看不起,说这孩子小时没教养。

    (以下是北京香山健锐营的旗学,不过到处都大同小异。如果到荆州的话,估计也是大同小异的说,不过加入荆州当地的风俗而已。

    各旗学堂大小、设置、室内结构、资金拨用基本是大同小异。学堂多为二间或三间,学堂外屋搭着一个自南而东、而西的三面大土炕,土炕上摆放着一排排的长炕桌子,桌子旁边就是些本旗的学生,这些孩子盘腿而坐,口中念念有词,初学者为老三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里屋是先生工作的地点,他一天到晚都盘在炕上抽着长杆大烟袋,烟袋锅是黄铜的,呈亮。因为全旗的孩子都在一个学房里上课,所以,学生年龄大小不等,学识不一。一般初学的启蒙老三篇由大师兄、大师姐来教,而年纪大一些的学生才由先生来教。

    学堂里十分重视毛笔字,炕八仙上放着红模子和笔墨,有好事的在旁边给学生示范,这些帮忙的先生多是本旗或本营的笔帖式,字写的极漂亮。

    那时候上学不用书包,都在旗营子里,上下学用不了三五分钟,一块方青包布着放在胳肢窝下就行了。

    旗营里的学房中的老师除教书外,还讲对联故事、诗词故事。在旗营里的学堂学习五、六年后,老师会把学习好的学生推荐到健锐营的小学房。健锐八旗仅有两所,分别设在健锐营的左右两翼,这些学生是从八旗的旗学堂中选拔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左翼小学堂在镶黄旗南营,右翼小学堂在正红旗下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