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蒙古回归梦在线阅读 - 第16章 万米高空:云端经济学

第16章 万米高空:云端经济学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是内蒙古第一大航空枢纽,位于市区东面15公里处。

    机场航线基本覆盖全国各大省会城市及一些旅游资源丰富的中小城市;区内形成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为中心辐射全区临河、东胜、赤峰、通辽、锡林浩特、乌兰浩特、海拉尔、满洲里等区内除包头外所有城市航线。

    同时开通了包括乌兰巴托在内的多条国际航线。

    白塔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E级,有一条长3600米,宽45米的跑道,5万平方米的候机楼可以满足高峰时刻900人次/小时,2014年旅客吞吐量为800万人次。

    无论是呼和浩特机场,还是无锡机场,包括石家庄机场,都是这几年中国航空业快速发展的缩影,这从侧面,也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中。

    中国的航空市场在世界的航空市场中那是表现最为亮眼的。

    不过,在李北进这个外行看来,中国的廉价航空还是没有很好地发展。如果廉价航空快速发展,那么航空市场就会进一步的快速壮大。

    廉价航空肯定是有市场的,只要看一下中国人的收入构成即可明白。

    还有一点,就是边疆地区和大山等地形复杂的地区,修建机场完全可以取代高铁。

    高铁那造价成本太高了,中国的高铁,除了京沪、广深、京津外,基本上都是亏损的,从财务的角度来看,是不可持续的。

    不是说不要高铁,主要是分步、分区域实施,同时大力发展航空业。

    金教授和朴韶延教授、乌去格日乐与李北进一一握手告别,满都拉图却一定要与李北进来了个蒙古式的拥别。

    这次飞机倒是难得的准点。

    李北进在飞机上坐下的时候,发现他的前排左边靠窗口的地方,又是蒙牛的那个年轻的营销经理--那木斯来。

    “人生何处不相逢”,俩人都哈哈笑起来。

    李北旁边的旁边是一个上了年纪的人,这个人也很开朗健谈,自我介绍叫麦长青,引起了李北进的兴趣,原来他是一个退休的民航机长,这次是要去无锡看女儿。

    李北进乘座的这架波音737是架单通道的飞机,经济舱绝大部分都是每排六个座位,中间有通道隔开,与高铁差不多;只有在中间对着舱门的地方,有一排是二二、四个座位。

    (登机完毕,广播响起…)

    美丽的空姐:“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乘坐本次航班,我们的飞机马上就要起飞了,请您坐在跑道上,系好安全带……”

    乘客暴寒……李北进也是要醉了。

    空姐不好意思了,忙说不好意思更正:“请您坐在坐位上,系好安全带……”

    飞机按时起飞了。

    一开始地面的景物很大、非常地清晰,慢慢地开始变小。

    飞机起飞后并没有立刻向南飞去,而是在机场上空盘旋了三圈。

    麦机长说:“估计是机上有个重要人物,想要空中看一下呼市。我以前当机长的时候,也这样做过。”

    不过倒是让李北进等乘客也有了机会从空中仔细地看了一下呼和浩特。

    那木斯来说:“这类事在中国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湖南长沙机场曾经有一次为了等一个大领导,航班上的200多名乘客,硬是一直等了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后来,那个领导说不乘这个航班了,飞机才起飞。”

    那木斯来指点着李北进从空中看:“那是内蒙古博物馆”、“乌兰夫纪念馆”、“***大街”、李北进还看到了内蒙大学,景物从眼前不断地掠过。

    随着高度的上升,大青山也露出了它雄壮的气势,就像上一组军事地形沙盘,青黛与褐黄相间。

    不久看到一弯曲水,不用说,那就是伟大的黄河了。

    驾驶舱的窗户外,太阳正在南方,把云天交汇处映照得霞光纵横。

    向上看,天上的颜色却是暗红色,这让李北进觉得很奇怪。

    麦机长说:“我们白天看到的天空的颜色,是太阳光经大气层折射而产生的。飞机现在飞到了一万米高空,就空气稀薄,没大气层了。在10000米高空,真实的天空是暗红色的。”

    那木斯来也有问题问机长:“在10000米高空,氧气从哪来?”

    “飞行在5000米以上就必须给乘客提供氧气。10000米高空,目前客机都是增压舱,从外部吸收空气,挤压到机舱里,飞机外部只有0.3大气压,而机舱里要有0.7大气压,才足够保证乘客呼吸。飞机在下降时会逐步增压到1.0个大气压,与地面持平,所以下降时耳膜会有不舒服的感觉。”

    “那在空中为什么不保持1.0个大气压呢,这样大家不是更舒服些吗?”那木斯来问。

    麦机长说:“如果在10000米高空,机舱也保持1.0个大气压,那么飞机内部与外部气压差会达到0.7,机体就会承受不了。”

    那木斯来说:“看来,飞机结构还要加强。”

    麦机长:“加强的话,飞机的采购成本就会加大,因为增加了重量,运行成本也会大增。目前的情况,是综合成本比较好。”

    麦机长:“空气经过压缩进入机舱,但被压缩的空气会升温,很热,所以即使在1万米高空,外面零下50度,空调系统也吹的是冷气。”

    李北进问:“飞机为什么一定要在10000米高空飞呢?不可以飞低一些吗?”

    麦机长说:“现今,大型的民航客机还只能在一万米左右高空飞行,主要是飞机发动机和大气压力的原因。一万三以上由于空气变得相当稀薄发动机推力会变小,而且与此同时,外部压力也会变的相当的小,而机体内部要维持人体必要的生存需要,就会加压,这样,机体内外就有了气压差。如果要飞的更高的话,气压差就会变得更大,飞机机体就会承受不了的,但这些仅限于民航客机。军用飞机是加强型的。”

    “所以,去年的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事,也有人分折,是飞机内外的压力造成飞机在空中解体了。”

    麦机长:“简单地说,飞机一般飞一万米的高度,主要原因还是安全和效率两个原因。”

    ”在10000米这个高度上,基本上是平流层的底部、对流层的顶部,能见度那是出奇地好,一般的气象现象比如雷、电、云雾、暴雨、中高空风、乱流等都在该高度之下,适合长途飞行。”

    飞机在一万米高空“巡航”阶段时,失事率只占所有的事故中的5%左右。

    飞机在整个飞航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分别是飞机起飞、拉升和降落,坠机事件也最可能在上述阶段发生。

    第二个就是效率的问题,发动机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工作,最基本的都是一个热机,通过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动能。

    而4000米以下,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下降4度;4000米以上至对流层顶部以下,温度呈非线性变化。对流层顶的温度最低,一般可以到达-60度左右,发动机的效率自然最高。

    同时空气密度大大降低,,使飞机在空速相同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地速,“就是说飞得更快更省劲”。

    “当然,并不是都要飞的那么高,如果距离近的话,高空飞行的优点就不能体现了,所以短途航班一般都飞到4000米左右的高度,甚至更低。”

    不过,大家基本上很少飞4000-10000米之间这个空域,这个空相对没有那么安全。

    这时,那木斯来惊异地在飞机外发现了飞鸟。

    他问机长:“这些飞行在万米高空的鸟类如何呼吸呢不会冻僵吗?”

    麦机长和李北进也看到了飞鸟。

    麦机长说:“这种鸟是棕头雁。棕头雁能飞上10000米的高空,被动物学家喻为鸟界的超级战斗机。棕头雁在此高度飞行,它1秒呼吸1次,心跳一分钟400次,这样全身上下的血小板才能吸收最稀薄的极少氧气,同时必须急速运动,才能保持身体不被冻僵。”

    那木斯来是年轻人的个性,立即按1秒一次进行呼吸试验,只一小会下就受不了了,看得麦机长直笑:“人要是心跳一分钟400次,那是立马玩蛋的。”

    麦机长说,鸟的呼吸与一般的动物不同。

    鸟的体腔有许多由薄膜构成的气囊,与肺相通。吸气时,一部分空气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后进入前气囊,另一部分空气经过支气管直接进入后气囊。呼气时,前气囊中的空气直接呼出,后气囊中的空气经肺呼出,又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在一次呼吸过程中,肺内进行了两次气体交换,因此叫做双重呼吸。

    气囊的存在和“双重呼吸”,是鸟类对飞翔生活的重要适应,保证了飞翔时剧烈呼吸作用的顺利进行。

    在高空,人的视野是极大地扩展。

    “胸怀全球,指点江山”,这时使用,那是更恰如其分。

    经常飞行的人,与不经常飞行的人,视野可能都不太一样。

    比如陆军指挥员和空军指挥员,作战思路就有很大的不同。

    那木斯来说:“空军指挥员对战场的宏观把握,应该比陆军和海军要好的多。”

    麦机长说:“我同意你的看法,中国的军改,要大量增加空军指挥员在最高层的比例。在这方面,美国人做的最好。”

    美国人为什么有那么宽的战略视野、国际视野?

    以前李北进理解美国是移民国家,社会文化经济交流广泛。现在觉得,与他们的航空业发达肯定是有一定的关系的,人经常在10000米的云端,远离局促的地面,心胸肯定是会有变化的。

    你看,空姐经常在空中飞翔来飞翔去的,所以很多人都觉得空姐的仪态,像鸟儿一样,是那样的飘逸而轻盈。

    慢慢地,李北进就看到了远方的下面有云出现,飞机飞行到了云层之上。

    一开始,云是不连续的,很薄。从云层中向下看,还可以依稀看到绿青色的大地。

    不大一会儿,云层厚起来,铺满了飞机下面的天空。

    白色的云在阳光的照射下,洁白如羽,一直向前延伸出去,直到天际线,与远处的湛蓝和头上的暗红形成的美妙的对比。

    飞机在平流层飞行平稳之后,空姐就开始推着饮料车过来了。

    空姐到了李北进他们的前一排,有个10来岁的小朋友。

    空姐问他说:“小朋友,‘有苹果汁和橙汁你要哪一种?’”

    小朋友睁着圆圆的大眼说:“你们这的橙汁有苹果味的吗?”

    这一下可把李北进给逗得不行,其它人也都哈哈大笑起来,。

    空姐也是给逗乐了,说:“有的啊。”

    然后就用她修长而白皙的手,先倒了一杯橙汁,然后在橙汁中给加了一些苹果汁。

    小朋友认真地喝了一口,说:“漂亮jiejie,你们这苹果味的橙汁真的很捧。”

    连孩子的父母都忍禁不俊。

    李北进要了一杯速融咖啡,这让他一下想起了小寒来,不知道小寒现在在做什么?偶然总会莫名其妙地想起她。

    麦机长要了一杯热茶。

    一个空姐没有问那木斯来,而是直接给了他一杯可乐,那木斯来有说谢谢,声音很轻,但他双眼却温柔地像是要把空姐融化了一样。

    空姐美丽的脸孔在那木斯来的注视下,是红了又红。

    李北进想,肯定会有什么故事要发生。

    国内的飞机波音737这种机型,一架飞机上少说有150名乘客,而服务的空姐定员只有三人。

    她们一般先发一次全部人员的饮料,接着,是发全部的快餐,之后再发一次饮料。当然,中间如果有客人再要饮料,还要再发。再就是收餐具。

    航空公司为了控制成本,现在工作超过负荷,是经常的。

    像是天津航空,一名空姐每天要连续飞4到6趟2小时左右这样的飞行,最多的时候连续飞四天。

    麦机长说:“空姐也是很辛苦的。”

    到石家庄时间很短,所以机上没有发餐。

    到了石家庄,那木斯来就告别下了飞机。

    之后上来了一个新乘客,留着一个小平头,给人感觉很精悍。

    李北进坐在窗边,麦机长坐中间,小平头坐在了通道边。

    从石家庄起飞不久,空姐就开始发餐。

    大部分人是吃完了的,也有人不吃扔掉的。

    之后是发饮料。

    然后就开始有人上厕所。

    麦机长说:“机票降价,其实还是很有空间的。”

    于是与李北进聊起了关于飞行的一些话题。

    麦机长说:“你知道在飞机上‘方便’一次,与在地面上相比,要消耗的能源会多出多少吗?”

    李北进当然是不知道的。

    麦机长说:“同样是使用抽水马桶,按照抽水马桶冲厕一次耗水5升计算,乘客在飞机上每上一次厕所就要用掉一升油,而一升油足以让一辆经济型汽车跑10公里。”

    麦机长说:“如果大家仔细算算能源账和环保账,飞行员改变驾驶习惯,乘客改变乘机习惯,飞机其实是可以飞得更节约,更环保。”

    麦机长说:“大部分人上飞机前,都是可以先上一次厕所的。”

    “根据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后勤保障部测算,飞机每飞行一小时,其负载的每公斤物品就需要消耗约0.2公斤燃油。乘客在飞机上看的杂志,喝的饮料,吃的食物,用的毛毯,都需要额外耗费燃油。一个每月飞行3万架次航班的航空公司,为了运载枕头和毛毯平均每天耗费的燃油就有60吨;要是每个座位都有三本450克重的杂志,每天额外耗费的燃油也有近60吨。这120吨燃油足以让一架波音777在北京-巴黎间飞个来回了。

    所以,现在包括南航在内,很多航空公司都很抠门,连少装一升水、少放一本杂志的经济账都算得这么清楚。

    麦机长说,燃油成本在我国航空公司总运营成本中占35%-40%,在保证飞机正常运行和乘客正常需要的前提下节约每一升燃油,不仅是在为航空公司创造效益,也是在保护环境。

    通过给飞机“瘦身”,节省的能源十分可观。

    中国南方航空管理部门还发现,水箱里的水总是用不完,经过估算,要求所有航班只给水箱加六成水。今年7月南航大型客机共执行34000多次飞行,累计减少载水90万加仑,仅此一项就节约燃油649.6吨,一年可节约成本4700多万元。

    驾驶经验和航线安排也十分重要。

    假如上飞机前先上厕所先在机场“方便”一次,清洁用水的装载量就可以大大削减。

    长期以来坐飞机出行总被标上“贵族消费”的标签,旅客也习惯了在飞机上得到无微不至的服务。在能源环保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中国乘客的航空消费也应该以环保、节俭为荣,让旅客转变消费观念,是节约燃油的重要一步。

    “除了习惯外,中国的飞机和航材进口税,也是可以下调的。目前,国家把飞机和航材是当成奢侈品进口来对待的,其实,现在应该改成普通交通品材,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加大的中国民航公司的成本。”

    “还有燃油,是国有航空公司专营的,比国外的航空燃油是贵出不少,这其实也应该放开,毕竟,中国的航空公司已经很多了,市场也很成熟了,不要再进行管制。航空业的产业链的发展,是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去做。”

    李北进说:“对。其实我们完全可从廉价航空的节约成本方面学习。”

    “民以食为天”,一句话道明了吃的重要性。

    在飞机上也不例外。

    空姐发完饮料之后不大会,就开始了发放机餐。

    而在云端上,吃,并不仅仅是填饱肚子而已,餐食有时候都可能成为旅客选择航空公司的重要指标。

    所以,航空公司的机餐,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那个被那木斯来看得脸红的空姐,给李北进送上了机餐。

    空姐介绍说,天津航空推出了独具特色的空中餐膳。根据航班时刻不同,天津航空为旅客提供了正餐、简餐等不同餐种服务。

    说到天津特色,就让人有了期待。

    李北进打开餐盒,第一眼看到的,是天津名吃“狗不理”包子,竟然还有天津麻花。

    麦机长说:“看来津航空在机餐上是用了功夫的了,以前是出了名的差。”

    资料上说,目前的天津航空航班上提供的餐食,每一味食材在挑选、清洗、烹饪等环节受到严格把关。热食做好后,放入速冻冷库中进行打冷,打冷时间控制在4小时以内,使其中心温度降至0-5℃,然后放入各个加工间的冷藏库中进行冷藏。

    根据相应的航班人数,将餐食装入餐车配发上机。

    说到了机餐,大家就一边吃一边聊天。

    从石家庄上来的小平头说:“国内航空机餐差不多,印象深刻的是海航的鸡饭。虽然只有一堆水煮鸡rou条吧,但是酱油和黄辣椒酱好评。厦航榨菜炒rou丝里放香菜不好。东航餐盒里面有四颗红烧淀粉圆子对着你笑,可真是要让你哭出来的节奏。”

    麦机长说:“国航的早餐的香菇玉米瘦rou粥好喝,正餐的酸甜rou饭能吃到空盘,坐下午航班有中式点心和海鲜面选择,里面的鱼rou真的好大块啊。”

    李北进说:“讨论航餐好不好吃,首先要设置妥当的对照组。例如,你不能拿新航新加坡-曼谷的经济舱餐食去和Qantas的悉尼-香港头等舱餐食比,这没有任何可比性。一般要经济舱和经济舱比,公务舱和公务舱比,头等舱和头等舱比。短途对短途,中长途对中长途。”

    麦机长说,很对。”

    大家共同的感觉,就是国内航空的机餐与国外的航班,是没有办法比的,差距有点比较大,恐怕不是半天一天可赶上的。

    李北进坐过一次去桃园的长荣航空,对机上的机餐那是记忆犹新。

    先说餐食的包装,都是猫喵人的包装,很童话很颜色很可爱。

    里面的餐食是有着明显的台湾特点,色、香、味俱佳。

    李北进说:“中国是个美食大国,中国人又食不厌精,可是飞机餐和高铁餐与国外一比,差距是那个大。不过两个行业的餐饮又是壁垒最多,如果能够开放机餐和高铁餐,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同时也可以发展现代化的中国美食文化。”

    一个外国人,如果来中国,最先接触的,恐怕就是中国的民航飞机、空姐和机餐;如果他在中国旅行,那火车上的车餐,就又是另一个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窗口。

    所以,一个机餐,一个车餐,看似很小,其实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