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帝国风云录在线阅读 - 第351章 死而复生

第351章 死而复生

    第351章死而复生

    宝鼎详细了解了中原局势,又询问了东南战场的最新战况。

    中原局势极度糟糕。陈郡就剩下首府陈城,余者皆被楚国占据。砀郡几乎全境丢失,就剩下大梁一座坚城。东郡丢掉了一半,秦军目前死守于濮阳和济阳一线。颍川郡也丢掉一半,秦军现在死守在郑和颍阳一线。

    中原五郡,除了三川郡完好无缺,陈郡和砀郡就剩下各自的首府,而东郡和颍川郡却丢掉了一半。秦军前几年所攻占的韩魏楚三国之地,基本上尽数沦陷,其局面之严峻可想而知。

    东南战场上,东南军队受阻于夏,遭到楚国水师的顽强阻击,但江南军队攻击顺利,一路上攻城拔寨,战无不克,已经拿下了九江重镇彭泽,对楚国水师形成了夹击之势,就此控制了东南战场的主动权。

    “叔父,何策可解中原之危?”公子扶苏急切问道。

    这句话说到了中原军政官长们的心坎上。他们早就想询问武烈侯的中原对策了,但他们不好意思开口。中原五个郡,有四个郡是武烈侯打下来的,但他们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全部丢失了,虽然丢失的原因很复杂,不过以今日败局来面对武烈侯,实在是愧疚难安。

    宝鼎正在翻看文卷,听到公子扶苏的询问,不禁微微一笑,目光从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在了蒙武身上,“大庶长可有良策?”

    蒙武尴尬苦笑。他就一棋子,名义上是中原军统率,但中原主力根本不在他手上,而中原各郡官长不是来自老秦人就是出自宗室,对他的命令阳奉阴违。虽然咸阳曾想把这些人全部换掉,但还没来得及动手,齐国就开始攻击中原了,导致咸阳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地方军被这些官长们牢牢控制,蒙武所能调用的军队实在有限。中原陷入危局,不是他蒙武无能,而是他蒙武被人捆住了手脚,空有一身本事无法施展啊。

    宝鼎询问他的意见,看上去是尊重他,但实际上是想通过他来了解咸阳宫的态度。蒙武不能不答,这是双方之间的默契,既然宝鼎在公开场合开口问了,他就必须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咸阳宫的机密透漏出来。

    “从目前形势来看,即便杨端和、章邯率中原主力返回中原战场也难以扭转危局。”蒙武叹道,“咸阳无力支撑三个战场,所以解决中原危局的最好办法就是马上议和,但因为我们丢掉了大片土地和城池,如果主动议和必将陷入极度被动,最终不得不割地赔城,这实际上等同于失败投降,这是咸阳绝对不能接受的事。”

    言下之意,议和是肯定的,但议和就要割让失去的土地,这就是战败,需要人出来承担责任。蒙氏首当其冲,其次就是隗藏、王昕和公子庄这些中原军政官长,也就是说老秦人和宗室也要因此受到打击,但损失最大的无疑是咸阳宫。所以,中原局势发展到今天,在议和成为唯一的解决之策的情况下,在咸阳宫不得不接受中原郡县丢失大半的情况下,公子扶苏和公子宝鼎先后来到中原,其作用就是做中原战败的“替罪羊”。

    当然了,如果武烈侯有办法力挽狂澜之策,顺利化解这场危机,他和扶苏不但不用做“替罪羊”,还能建下赫赫功勋。

    这就是咸阳宫在政治上做出妥协的条件。

    宝鼎笑着点点头,问道,“可曾与齐楚暗中接触?”

    蒙武坚决摇头。蒙氏岌岌可危了,他可不想在这个时候让人抓住把柄,遭人诬陷。

    “齐楚可曾派人与我们接触?”宝鼎又问道。

    众皆摇头。

    宝鼎迟疑了一下,再问道,“魏人、韩人可曾与我们接触?”

    “魏国的宁陵君公子咎,韩国的横阳君公子越曾写信来讹诈我们。”蒙武冷笑道,“他们妄图复国,说可以出面斡旋,让齐楚联军停止攻击,但条件是要归还他们的国土和大王。”蒙武嗤之以鼻,发出一声鄙夷的冷哼,“痴人说梦。”

    宝鼎笑了起来,与坐在身边的赵高和荆轲低声说了两句。赵高和荆轲连连颔首,面露轻松笑容,眼里更是露出几分拜服之色。

    扶苏、蒙武和隗藏等人不免疑惑。自从见到武烈侯开始,就没有看到他有心情沉重愁眉不展的时候,似乎成竹在胸。长史赵高也是一样。赵高在蓼园位高权重,如果说武烈侯为了稳定人心故意装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那赵高的轻松写意就完全不同了。从赵高的言行中可以看出,武烈侯的确有力挽狂澜之策。

    赵高看到众人的目光都盯着他,不禁抚须而笑,“你们忽略了韩人和魏人,也忽略了中土大势和中原局势之间的利害关系,所以你们始终没有找到解决中原危机的办法。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武烈侯远在代北,遥看中原,反而一眼看穿了中原局势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被你们忽略的地方。”

    众人更是疑惑不解。

    “武烈侯的计策正是要重建韩魏两国,就此破开死局。”

    赵高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震惊四座。重建韩魏两国?这怎么可能?

    “齐楚两国接纳和帮助韩魏两国的逃亡贵族,其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什么?”赵高问道。

    “帮助他们重建王国。”扶苏迫不及待地说道。他有些激动,他预感到叔父又要在中原翻云覆雨了。叔父果然是天纵之才,这世上就没有他解决不了的事。

    当初齐楚两国为了利用韩魏残军不断地侵扰中原,阻碍秦国控制和稳定中原的速度,不遗余力地予以帮助,而为了激励韩人和魏人的士气,齐楚两国拿出了最为冠冕堂皇的借口,那就是帮助他们复国。

    这个站在“大义”之上的借口一旦说出来了,再想改口就难了,所以这次齐楚两国攻打中原,不管他们真实想法是什么,高举的始终是这杆“大义”之旗,而这杆大旗的确给他们带来了很多便利。韩魏故土上的士人和庶民看到齐楚两国的军队杀进来了,纷纷夹道欢迎,鼎力相助。

    复国当然是韩人和魏人的梦想。虽然秦人在吞并韩魏两国之后,并没有血腥屠杀,也没有肆意盘剥,甚至与他们一起对抗天灾,但秦人和他们之间的仇恨太深了,他们对自己的故国还是有相当的感情,如果复国有望,他们当然会选择复国。

    然而,韩魏两国的逃亡贵族都知道,“大义”不过是强者掩盖“贪婪”的遮羞布,在利益面前“大义”这块遮羞布随时随地都会被强者扯下,露出他们凶恶狞狰的嘴脸。

    假如齐楚两国占据了中原,秦军撤回到函谷关以西,齐楚两国还会重建韩魏诸侯吗?当然不会,他们当然会置“大义”于不顾,瓜分中原土地,平分中原利益,至于他们的承诺,早就选择性地遗忘了。

    命运要靠自己主宰,指望齐楚两国帮他们“复国”根本不切实际。

    韩魏两国逃亡贵族不得不为生存而努力。就今日中原形势来说,是他们复国的最佳机会,但前提是,秦国不能败走中原,否则他们连生存空间都没了。

    秦齐楚三国对峙于中原,必须要缓冲,否则随时都会爆发大战,但三国目前都没有决战的条件,谁都不敢打,谁也打不起,所以必须重新构建屏障,最好的屏障无疑就是重建韩魏两国。

    这就是复国的机会,不过这个机会要靠他们自己去把握,靠他们自己去努力争取,利用当前中土大势的发展趋势和秦齐楚三国的困境,把秦齐楚三国拉到谈判桌上,从而给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魏国宁陵君和韩国横阳君暗中与秦国接触,就是在主动争取,试图把握住这个机会。

    韩魏两国逃亡贵族的想法在秦人眼里就是“痴心妄想”,根本不予理睬,在齐楚两国的眼里也是一样。

    齐国攻打中原,楚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与其合纵攻击,说白了就是想瓜分中原。武烈侯重返中原的消息一传开,齐楚两国就知道这一仗基本结束了,不能打了,再打就会把秦人逼急了,武烈侯很疯狂,假如他一怒之下鱼死网破,那齐楚两国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他们等待秦人坐到谈判桌上,三家共议瓜分中原。至于“大义”,帮助韩魏复国的事,根本不在他们的谋划之中。

    秦国不愿意承认失败,咸阳更不能接受割地赔城的耻辱。中原一旦因此被齐楚两国各自抢去一块,对咸阳来说不仅仅是耻辱,还关系到秦王政和咸阳宫的权威,关系到咸阳的政局发展,关系到朝堂博弈双方的胜负。

    现在秦国在中原战场上只有三个选择,一是放弃代北力保中原,二是重建韩魏两国,断绝齐楚两国瓜分中原的心思,三是承认失败,以割地来换取暂时的和平。

    显然,只有第二个选择符合秦国的利益,符合秦王政和咸阳宫的需要。

    秦国退一步,齐楚两国也退一步。秦国被迫重建韩魏两国,重建中原屏障,这是策略性上的后撤,虽然利益损失了,但可以保全颜面,可以为自己赢得恢复元气的时间,可以为北方战场确定胜局创造机会,可以为下一步吞并齐楚两国打下基础。齐楚两国重建韩魏,重建屏障,赢得了“大义”,也赢得了蓄积实力的时间,短时间内算是确立了三足鼎立之局。

    至于韩魏两国,回光返照而已,不堪一击,他们的复国不过是中土诸侯强国的战略需要,是秦齐楚三大诸侯国的战略缓冲,其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秦齐楚三国谁也不会天真地以为这道屏障可以永保鼎立之势。

    策略好定,实施难度却非常大,谈判过程中的利益争夺太过激烈,最终能否实现此策,还是要看实力,也就是在谈判过程中,秦军能否在北方战场连战连捷。假如秦军在最短时间内吞灭了燕国,镇慑了齐楚,此策肯定可以成功,而这将给中原至少带来两三年的和平,让河北顺利地恢复元气愈合伤口,同时还可以给秦国带来击败匈奴稳定北疆的充足时间,甚至可以让秦国完成西南策略。

    赵高滔滔不绝,详细分析和推衍了中原战场上各方的利益需求,完整阐述了中原策略。

    “我们在中原战场上以土地换和平,把秦军从三线作战的困境中摆脱出来,继而一心一意经略北方战场,并想方设法完成南岭大渠的开凿,为实现西南策略打下坚实基础。”

    赵高说到最后,非常兴奋,挥舞着手臂,意气风发,“代北策略一旦完成,整个北部疆域稳固之后,我大军即可进入中原决战。中原决战结束后,我大军南下攻楚,同时深入西南作战,最终完成中土的统一。”

    帐内气氛高涨,将率官长们热烈讨论,对中原策略、代北策略、西南策略和统一大业之间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赵高当即拟写奏章,以统一大业为基础,以三大策略为核心,把吞灭赵国之后的统一进程做了全面阐述,这实际上就是一份统一进程图,而中原策略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它的重要性在于让秦军始终在一个战场作战,由此让秦国牢牢控制了整个中土大势的发展。

    站在统一的高度,再回头看今日中原危机,它就不是危机了,而是大秦大踏步迈向统一的转折点,是大秦就此走向强盛的天赐机缘。为了抓住这个机遇,大秦什么代价不能付出?

    公子扶苏和蒙武、隗藏等中原军政官长喜笑颜开,心里的阴霾一扫而空,几个月来的重压烟消云散。

    天近黎明之刻,这份奏章在众人的努力下终于完成。所有人都相信,咸阳在读完这份奏章后,肯定会不遗余力地支持实施中原策略。

    “我在中原的时间很短暂,最多只有一个月。”宝鼎对众人说道,“我到中原来,主要是威慑齐楚两国,逼迫他们坐下来谈判,至于怎么谈,用什么办法才能达到最终目的,那是你们的事。”

    接着他冲着公子扶苏、蒙武等人躬身致礼,“扭转代北战局的关键是屯田,屯田需要咸阳的财赋支持,更需要时间,而这一切都需要中原策略的成功实施。在此我恳请诸位以大秦为重,以统一大业为重,精诚团结,齐心协力。”

    扶苏等人齐齐还礼,轰然应诺。

    武烈侯的心在代北,中原策略说到底还是为了扭转代北局面。众人在感谢武烈侯拯救中原危难的同时,也看到到了他和咸阳之间越来越激烈的博弈,但武烈侯太厉害了,他志在天下,胸怀**,始终把握着局势发展的脉络,料敌于先机,运筹于帷幄,致使咸阳屡屡处于下风,由此可以预见到咸阳政局的动荡会越来越剧烈。

    “在未来一个月时间里,我们一起打下中原策略的基础,然后我就会离开,接下来就要靠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众人再度躬身致礼。武烈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虽然拿出了一个策略,但策略的实施却都交给了中原人,算是把功劳全部送给了他们,不过,若想把功劳拿到手可不容易,这其中不仅要大智慧,更要阴谋诡计,各种手段一起上,无所不用其极。

    “我去颍川和项燕谈判。大庶长去和齐人交锋。”宝鼎手指公子扶苏,“你是王子,身份地位不一样,所以你去和魏人、韩人商谈复国的事。此计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能否说服他们,让他们利用我秦国的支持从齐楚两国的威逼下争取到自己的最大利益,如果他们没有虎口夺食的勇气和决心,这场谈判将比我们想像的要艰难。”

    宝鼎飞驰新郑,书约项燕。

    项燕没有直接回复,而是派范增以私人身份连夜赶到秦军大营拜会武烈侯。

    宝鼎出帐相迎,把臂言欢。闲聊了一会儿中山大战和代北的战事后,范增首先忍不住了,恭敬问道,“武烈侯打算弃守代北?”

    “我当然不会弃守代北。”宝鼎笑道,“所以我才日夜兼程赶到中原,我希望秦楚两国能够继续维持盟约。”

    范增连连摇头,“武烈侯,这种话就不要说了。直说吧,我们的条件是,东南战场上,秦军撤回江南,而中原战场上,我们收回陈。”

    宝鼎皱皱眉,问道,“齐国那边呢?”

    “吃到嘴的东西,临淄不会吐出来。”范增说道,“秦楚议和,齐国独木难支,这样武烈侯才有机会虎口夺食。”

    宝鼎淡淡一笑,又问道,“魏人和韩人呢?”

    范增不屑挥手,根本不予考虑。

    宝鼎笑了起来,“我在中原不能久待,所以我想把大家请到一起,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范增略感惊讶,急忙问道,“武烈侯何时离开中原?”

    “一个月。”宝鼎停了片刻,摇摇手,“还有二十六天。”

    范增脸色不变,眼里却掠过一丝惊慌。这是什么意思?秦军主力正在飞赴中原?武烈侯就给我们二十六天的谈判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