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军器局
杨靖见众人都低着头,绷着脸,大气也不敢出一声,知道他们心里害怕,毕竟自己掌握着他们的生杀大权。如果易地而处,自己肯定做的还不如他们呢。笑道:“诸位,不必太过紧张,我只是来看一看,见识一下世面。”环顾四周,见工匠们都穿的破破烂烂的,还不如自己手下那些土匪。知道大明工匠地位卑微,与奴隶无异,叹了一口气,问道:“你们的主事人呢?他在哪里?我要见他。”众工匠听到杨靖问话,都面面相觑,无人接话。杨靖的亲兵队长周和等的不耐烦,厉声喝道:“我家大人问话呢。你们是聋子还是瞎子。”一个年老的工匠“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说道:“大人,当官的都逃了,我们这些都是本地的,逃不走,才不得不留了下来。” 杨靖一看,一个满头白发,脸上褶子纵横的老汉跪在地上,连忙把他扶起来说道:“大爷,既然你们已经没有主事人了,那我就问你吧。”“大人请问,老朽知无不言。”那老工匠连忙说道。 杨靖笑着问道:“你们军器局都能制造些什么东西?一个月能够制造多少?”“除了二百人制造长矛以外,其余的都在制造火统。一个月如果全天生产的话,怎么也能制造一千多支长矛,五百多支火统。”说到这里,老工匠不由有些得意,躬着的身子也好像直了。 杨靖听了却有点失望,皱眉道:“怎么才这么点?如果照这样的速度,破寇军什么时候才能全部用上火统?”那老工匠见杨靖有些不满意,急道:“这火统工艺复杂,制造太慢,一个月一个工匠能够生产出一支,这已经是算快的了。”说着赶忙把一支火统样品递上去。杨靖接过来,这火统确实不错,便说道:“既然工艺复杂难做。为什么不把每道工序分解开来,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最后组装起来。这样岂不是快多了?” 那老人先是一呆,然后苦笑道:“大人说笑了,这怎么能成?大人,您可能不了解制造之术。人与人是不同的,制造出来的东西当然也有差异,大小不一,怎么可能组装起来?”杨靖诧异道:“既然大小不一,那就让他们制造成一样的,不就成了?这有何难?”众多工匠都茫然不知所措。那个老工匠小心翼翼地看了杨靖一眼,连忙跪下说道:“大人,不是我们不做,您说的,我们确实难以做到啊。”其余工匠也纷纷小声的附和。 “怎么会做不到,只要量好尺寸不就成了吗?”杨靖也有点奇怪。那老工匠也急了,声音也不由大起来:“怎么量?我做了这么多年东西,就没有见过这种量具。” 杨靖终于明白了症结所在,笑道:“既然没有这种量具,咱们就不能自己做吗?”扶起跪在地上的老人道:“大爷,不要发急。只要能做出来量具,不就什么事情都解决了吗?”众人豁然开朗,只觉的一扇通向未知的大门就在自己的眼前开了。是啊,既然没有,何不自己做呢? 那老工匠拱手道:“大人英明,小的茅塞顿开。”杨靖笑道:“老人家,不知尊驾高姓大名?在军器局做了多少年工匠?” “小的不敢欺瞒大人,小人名叫万全。我家世代工匠,从太祖年间就开始做这一行。不说先祖,就说我,已经在军器局做了将近五十年。” 杨靖看着万全,说道:“万大爷,如果我让你做我们破寇军军器局的主事人,你看如何?”万全吃了一惊,诺诺道:“大人,您不是开玩笑吧。小的可做不了官。”杨靖道:“怎么做不了,我觉得你行。你对这里的情况比较了解,没有比你更合适的了。”万全哭丧着脸道:“大人,您饶了我吧,您还是让我做一个小工匠吧!”杨靖一愣,竟没有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不愿意当领导的。不过稍微一想,他就明白了:这些人是不相信破寇军,怕等到官军打回来,找他们秋后算账。心中叹了一口气,笑道:“你是怕破寇军在忻州坚持不了多长时间?”见万全不说话,说道:“这你放心,如果破寇军守不住忻州,也会把你带走,我们会保障你的安全的。” 万全见杨靖不收回成命,只好答应。杨靖拿出几张纸,递给万全,说道:“这是我自己想的几种火器和火yao配方,你看是否可以制造?”万全接过纸张,见纸上写着燧发枪、手雷、地雷和火yao什么的,甚至还有炼钢的小火炉,仔细看了一看,禀道:“手雷和地雷咱大明都有相似的,好做。至于这个燧发枪、钢炉和火yao配方是否好用,还得试试才知道。” 杨靖点头道:“当然需要先试一试。你们尽管试,越快越好。特别是这个炼钢炉,争取早日炼出好钢。还有,你再多招些人,想办法造火炮,我会给你们一个红衣大炮的样品的。”万全连连答是。杨靖对这些火器的性能也不是很清楚,只是脑子中知道这些火器比暂时大明军队用的要好的的多。他也没什么实际的办法,只能让这些造火器的工匠多多试验。 看了看四周衣衫褴褛的工匠,杨靖大声说道:“从这个月开始,你们每个月的饷银全部增加一倍,每个月三两银子。另外,凡是对改造武器有贡献的,我破寇军都不吝重赏。”众多工匠都不由得低声欢呼一声,就是那些对破寇军有着敌意的工匠也不禁眉开眼笑,觉得为反贼做事也不错,最起码生活上可以宽裕一点。
万全躬身道:“谢大人,我老汉能够为破寇军做事,那是我的福分。”杨靖见众人高兴,自己心里也很是高兴,继续说道:“不仅如此,从今天开始,你们就不再是匠籍了,而是我破寇军中的一员。如果有人再欺辱你们,那就是欺辱我破寇军,你们可以来跟我说,我给你们做主。只要我破寇军在忻州一天,我这句话就永远奏效,你们大可放心。” 明朝工匠地位低下,属于贱藉,不能读书做官,不能穿绫罗绸缎。杨靖这句话等于把工匠的社会地位提高了一大截,一下子从贱民提升到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众多工匠都欢呼起来,有的甚至泪流满面。破寇军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也从反贼,提升到了自己人。 亲兵队长周和刚才被杨靖的话吓住了,这时终于醒悟过来,连忙拉了拉杨靖的衣袖,小声说道:“大人,你要三思啊!你这样做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会受到天下人耻笑的。”周和自认为说话声音小,但他的嗓门太大,即使小声说,还是让在场地绝大部分人都听到了。现场顿时一片安静,都看着杨靖,看杨靖怎么说。 杨靖狠狠的瞪了周和一眼,这家伙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又看了看四周安静的众多工匠,指着周和,大声说道:“周和,你想想,咱们当时为什么要起兵?是为了荣华富贵吗,是为了烧杀抢掠吗,是为了造反争夺天下吗?”没等周和回答,杨靖又说道:“都不是。我们起兵只是为了吃口饱饭,为了堂堂正正的做人。你看!这些工匠,哪个不是和我们一样,受尽欺凌,忍饥挨冻?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受苦的人,难道我们不应该帮助他们吗?即使是真的冒天下之大不韪,即使是身死头断,我们破寇军也应该解救他们,为天下百姓做主,为天下苍生做主。” 周和不是笨蛋,话一说完,就知道自己闯了祸。听到杨靖如此斥责,哪里敢还口,只得一个劲儿的认错,道歉。 随后,杨靖在众多工匠的簇拥下,挨个看了看军器局各作坊的武器制造流程,看到不满意的办法,就指出来让他们改进。就这样,一直到了天黑,才把军器局逛了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