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钦差大臣
第十七章钦差大臣 帝国历351年9月4日至9月6日,这三天,在帝国的战争史上是最为吊诡的三天。在帝都大道北边的羊桥驿地区驻扎着的帝国40余万远征军竟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了三日之久。这三天也是远征军最为脆弱的三天,是巴特隆能够一举击败远征军,彻底扭转危局的唯一机会,可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巴特隆竟选择了按兵不动,错失了良机。 到了帝国历351年9月6日中午,星月帝国隆圣皇帝任命魏元忠为钦差大臣,率领五千骑兵,带着大量银钱到羊桥驿来犒赏远征军。当钦差大臣魏元忠一走进远征军大本营时,竟被吓了一跳。他被告知,远征军的主帅和两位资格较老的将军三天前就出去了,到现在也没有回来,走之前也没做任何特殊安排,只发布了一个“各部坚守营寨不得妄自动兵”的命令。魏元忠找来管事的几位将领一问才知道,吴曙天是到一个叫蘑菇屯的地方办事去了,去的时候很神秘,只带了五百名亲兵。 魏元忠立即升帐,并向各个军团的将军们宣布,远征军统帅由钦差大臣魏元忠暂时担任。同时派人去南疆军团的大营通知他们的将领到大本营开会。没想到南疆军团负责留守的铁瑛将军派人回复道:“除了蓝玉将军,他们不接受任何人的命令。”南疆军团竟然不听从大本营的号令,这又把魏元忠吓了一跳。魏元忠在来之前对羽林军和南疆军团之间的矛盾也有所耳闻,但没想到矛盾竟深刻到了这种程度。 魏元忠临来之前,皇帝刘度显然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他对这里的情形看来有所察觉,他一共给了魏元忠两道蜡封的密旨。刘度指着第一道密旨对魏元忠说:“你到了远征军大本营之后,若是发现一切正常,就宣读第一道密旨,然后就回来,不要干涉他们用兵。”刘度又指着第二道密旨说:“你若是发现远征军内部有异常现象,就宣读第二道密旨,然后就任远征军监军,若是有什么问题,可即刻派密使向我汇报。” 当魏元忠得知吴曙天在蘑菇屯时,立即率领骑兵赶往那里。到了蘑菇屯之后,魏元忠差点儿没被气死,帝国远征军的主帅、副帅、前锋将军、羽林军的两位提督、南疆军团的一位提督竟都跑到这么个小山村子里来剑拔弩张地你瞪着我,我瞪着你,掐得跟乌眼鸡似的,谁都不肯让步。 蓝玉看到魏元忠来了,那颗悬了三天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他赶紧把乌海图被劫持的消息告诉了魏元忠,并把成功营救尹川王的希望寄托在这位军务大臣兼钦差大臣的帝国重臣身上。魏元忠听后勃然大怒,远征军的主帅竟劫持副帅做人质,这简直就是闻所未闻的荒唐事。 那被蓝玉围了三天的吴曙天看到魏元忠的仪仗从村外进来的时候,竟高兴得跳了起来。可当他看到魏元忠身后跟着蓝玉将军和桑吉布提督时,那张充满喜悦的脸立刻沉了下来。他在想,蓝玉一定已经恶人先告状了。他赶紧上前一把抓住魏元忠的手,然后痛哭流涕地细数尹川王和南疆军团的无数条罪状。魏元忠既不便得罪这位羽林大将军,也不便对这里面的是非曲直做出评判,便只好敷衍地安慰了他几句。 魏元忠走进王木匠家的院子之后,就命令吴曙天释放尹川王,吴曙天不敢不从,只好照办。 获得自由的尹川王看到他引以为傲的义子蓝玉时微笑着举起了双臂。蓝玉将军走上前来和他的义父紧紧拥抱在一起,两个人都十分激动。尹川王一边抹泪一边说:“好孩子你又救了我一命加上在南疆的两次,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谢你才好了。” 蓝玉脸现愧疚地说:“义父言重了。孩儿无知,未能领悟义父的警告,致使南疆将士身陷险境,也让您受到了惊吓,孩儿心中深感惭愧” 尹川王拍了拍蓝玉的肩膀道:“孩子这不怪你,你还年青,你哪里能想得到这世上有些人的心肠比蛇蝎还毒呢” 吴曙天见乌海图含沙射影地骂他,心虚地看了魏元忠一眼,争辩道:“乌海图有话说在明处你说谁是蛇蝎心肠?” “好了,好了,以和为贵,不要吵了”魏元忠厉声道,“我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命令你们立即回营看看你们闹得像什么样子?四十万大军群龙无首要是巴特隆打过来,我看你们怎么办?” 诸位将军看到这位帝国硕果仅存的军务大臣满面怒容,都不敢再说话了,他们立即收拾东西赶回羊桥驿。 乌海图没有跟蓝玉回南疆军团的大营,而是跟魏元忠和吴曙天一道回到了远征军的大本营里。不过,在临走之前,他命令蓝玉把王木匠一家还有新娘子一起接到南疆军团的大营里去,从此这个叫王慧妹的山里妹子一跃成为大名鼎鼎的尹川王王妃,并依靠尹川王的宠爱,一步步走上政治舞台,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魏元忠回到大本营之后立即升帐。乌海图命令蓝玉和南疆军团的各位提督全都到远征军的中军大帐候命。尹川王的命令他们不敢不听,只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到远征军大本营里来了。 魏元忠看远征军各军团的将领都己聚齐,立即命令随从的内务部官员捧出装圣旨的玉匣。魏元忠拿出身上藏好的钥匙,打开玉匣,他连想都没想就抓起蜡封的第二道谕旨,打了开来。 中军大帐内的所有将领全都跪倒在地。 魏元忠大声念道:“远征军主帅吴曙天贪功冒进指挥失当,致使南疆军团被困安平镇,险遭不测。为究其责,朕决定免去其远征军主帅之职,留任羽林大将军,统率羽林军在军中效力,以观后效。改任尹川王乌海图为远征军主帅,任命军务大臣魏元忠为监军。盼三军戮力同心,奋勇杀敌,早日平叛。钦此” 帝国历351年9月7日,在钦差大臣魏元忠的主持下,星月帝国远征军举行了隆重的换帅仪式。 各个军团列成方阵站在点将台前面,点将台上站着魏元忠和羽林大将军吴曙天,吴曙天捧着帅印恭敬地站在魏元忠身后。 尹川王乌海图穿上了威武的铠甲,头上戴着插有漂亮的雉鸡翎的帽子,身上披着绘有南疆山地民族繁复花纹的锦袍。尹川王的这一身装扮本来应该给人以威武庄严的印象,可是由于他刮掉了那带有标志性的两撇上翘的胡子,所以大家都对尹川王的相貌感到有点儿陌生,也感到有点儿可笑,只是在这庄严的时刻,没有人敢笑出声来罢了。 尹川王神情庄重,缓步走上点将台。 吴曙天捧着帅印递到钦差大臣魏元忠面前。魏元忠接过帅印,然后用期许的目光望着尹川王。 尹川王单膝跪倒举起手掌向星月大纛宣誓效忠。誓毕,魏元忠郑重地将帅印交给尹川王乌海图。与此同时,吴曙天的帅旗被降下,尹川王崭新的帅旗冉冉升起。 乌海图手托着帅印,站起身,面对点将台下那一列列军阵,还有如海的旗帜和林立的刀枪,神情庄严地举起了手臂。 “帝国万岁” 那几十万人一齐高呼的口号声如春雷般在辽阔的河汉平原上炸响 换帅仪式完毕之后,钦差大臣魏元忠开始犒赏三军。由于南疆军团在安平镇挫败了巴特隆的大军,取得了远征以来至关重要的一场胜利,所以魏元忠决定给南疆军团的将士们以重赏,同时给那些阵亡的将士以丰厚的抚恤金。其他军团没有什么战绩可言,自然也就没有什么不满。 星月帝国隆圣皇帝通过果决的换帅和慷慨的赏赐拢住了南疆将士们的心,将一场致命的危机化解于无形,也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南疆军团的将士们对帝国中央军团的抵触情绪也有所降低,尖锐的矛盾得到了化解。 在魏元忠的努力下,这支一度濒临分裂的军队,现在又重新团结起来,准备去执行更加艰巨的任务。
就在乌海图执掌帅印的第三天,突然有探马来报,巴特隆的大军已离开西都城,兵分三路向羊桥驿扑来。前锋军团全都是清一色的铁甲骑兵,行军速度极快,来势十分凶猛。 乌海图很快就做出了反应,他以羊桥驿为中心将四十万大军呈弧型部署。南疆军团居中,左翼是吴曙天的羽林军,右翼是远征军中的其他地方军团。远征军大本营和两个军团的预备队部署在南疆军团的身后。这其中,中路和左翼的地势相对平坦,很适合敌人骑兵的冲杀,不好防御,而右翼则有些丘陵和树林,地势不平,不利于骑兵冲杀,防御起来比较容易。大家对主帅乌海图的这种部署没有什么不满,因为那几个地方军团是公认的战斗力最弱的军队。等部署完毕之后,乌海图开始命令三军将士深挖壕堑,布设拒马桩,准备弓箭,以阻挡敌人骑兵的冲锋。 巴特隆的骑兵避开了居于中路的蓝玉率领的南疆军团,集中十几万骑兵向右翼的羽林军猛扑过来。吴曙天的军队遭到了疾风暴雨般地打击,阵地几度失守,但羽林军毕竟是帝国的精锐,他们又一次次顽强地把阵地夺了回来。羽林大将军吴曙天看到自己的军队在敌人近乎疯狂的冲杀前,像割麦子一样一茬又一茬地倒了下去,心如刀绞。他虽然在心中不停地咒骂乌海图在利用职权公报私仇,可他又不得不用哀求的语气向乌海图发出一封又一封求援信。 乌海图接到吴曙天的信后,并没有立即命令预备队去救援羽林军,因为他担心巴特隆有声东击西的可能。但后来乌海图出于对远征军团结的考虑,又迫于监军将军魏元忠的压力,才不得不下令预备队向羽林军增援。预备队刚刚抵达羽林军的阵地,乌海图就得到了来自右翼各军团的紧急战报。这个战报大大出乎乌海图的预料,防守右翼的各地方军团正在抗击来自正面的敌军时,突然发现侧后方也出现了大批敌军乌海图这才恍然大悟,巴特隆这是在以进为退,右翼各地方军团身后的敌军是从石门关退出来的,敌人已经弃守石门关,并准备从自己阵线的最薄弱处突围。 乌海图紧急派遣铁瑛将军率军支援右翼的地方军团,并命令他们严防死守,一定要拦截住从石门关前撤退下来的敌军。但由于乌海图刚刚上任,对自己统率的军队还不够了解,他没想到这几支地方军团的战斗力竟薄弱到这种程度。当铁瑛将军率军赶到时,敌人通过东西夹击,已经有效突破了右翼防线,并将这几支地方军团打得溃不成军。 乌海图遭遇了参战以来的第一次挫败,他让他的宿敌巴特隆给算计了。 巴特隆看到自己离间南疆军团和羽林军的计策没有得逞,皇帝刘度又在最关键的时刻换上乌海图担任远征军的主帅。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知道如果乌海图和刘度紧密联手,那他自己肯定没有太多胜算。所以他就做出了弃守石门关,收缩防线的战略调整。狡猾的巴特隆充分利用了乌海图刚刚上任的诸多不利因素,成功地将被困在石门关的守军营救了出来。同时,巴特隆指挥大军迅速回撤至西都城,并在城东面构筑起两道坚固的防线,厉兵秣马,准备与帝国的军队进行最后的决战 最近这些天,东都城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刊登着帝国的最新战况: “英勇的帝国远征军击退了巴特隆的大军,取得了羊桥驿大捷” “帝国的虎贲、龙骧两军已成功攻克石门关,不日将在羊桥驿与远征军会师。” “据最新消息,皇帝陛下已决定亲临羊桥驿,指挥百万大军攻打敌巢──西都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