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愤怒的两晋南北朝在线阅读 - 第三百八十九章 文成即位

第三百八十九章 文成即位

    北魏朝局非常耐人寻味,尤其当拓跋焘身死,局面更加扑朔迷离。

    拓跋焘生前何其强势暴力,朝臣们对他普遍没什么好感,所以对于他的死,更多感到轻松释然,而没有其他的胡思乱想,更没有深究其死因,所以宗爱得以躲开调查,为后来的变本加厉创造了条件。

    当宗爱派人把拓跋焘的死讯送到中央高官的府邸,以政府左副行政长官兰延为首的一批中央官员,很快就发现了千载难逢的政治机会,封锁了皇帝的死讯,征召秦王拓跋翰入宫,把他安置在一个秘密房间里面,准备拥立他为新皇帝。

    其他官员也不甘示弱,薛提等人就坚持拥护皇长孙拓跋濬。

    但无论拓跋翰还是拓跋濬,都与宗爱的关系不佳,宗爱认为他迟早会遭新皇帝的毒手,那样的话还不如死在拓跋焘手里,省得中间这些复杂环节了。

    既然复杂环节已经存在,那就注定不能坐以待毙。

    宗爱发现似乎没人在乎自己做了什么,大家只对权力感兴趣而已,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他在做出滔天大罪之后,不但可以全身而退,甚至还可以谋点福利。

    南安王拓跋余平时和宗爱相处和谐,宗爱几经思量,终于制定了一个自认天衣无缝的计划,先把拓跋余从中宫便门秘密接到后宫,然后假传赫连皇后的旨意,召见兰延等人。

    兰延等人只顾抢夺迎立新皇帝的先机,丝毫没有质疑这道旨意有何不妥之处,各怀鬼胎地随宗爱入宫。

    宗爱于是模仿起了汉末十常侍的壮举,让事先埋伏好的30多个太监,就在后宫把兰延等多名高级官员逮捕斩首,并把秦王拓跋翰押到宫廷监狱(永巷),当天即行诛杀。

    大功告成之后,南安王拓跋余兴奋又忐忑地坐上皇位,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承平,尊奉赫连皇后为皇太后,任命宗爱为全国武装部队最高指挥官、最高统帅、太师、全国各军区总司令长官,兼主管宫廷机要,封冯翊王。

    宗爱作为一个太监,身居宰相高位,也算是破天荒了,起码在北魏历史上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拓跋余则因为超越长幼次序登上皇位,兴奋的同时,也异常不安,为了收买人心,对文武官员赏赐颇厚,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几乎把国库的资财消耗干净,且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后,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酒色和狩猎方面,唯独不问国家正事。

    这便有了宗爱的用武之地,宗爱主管朝廷机要,掌握禁卫大军,高坐台上,对各级官员呼来喝去,好不威风。

    刚开始拓跋余感激宗爱的迎立之功,对他言听计从,但当皇位稳固,对宗爱的专权越发厌恶,打算剥夺他的权力。

    宗爱也不是省油的灯,提前听到风声,也没了之前的惊恐,而是大怒若狂,于452年10月1日,趁着拓跋余夜间祭祀东庙的机会,让贴身侍从太监贾周,暗中刺死了拓跋余。

    羽林禁卫军初级禁卫官刘尼目睹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向宗爱建议拥立拓跋濬即位,宗爱不耐烦地说:“你简直就是个呆子,皇孙如果登极,岂能忘记他爹是怎么死的?”

    刘尼问:“如若不然,那应该立谁?”

    宗爱说:“先回宫,然后再慢慢挑选合适的人选。”

    刘尼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里忽然很不是滋味,这个太监如此胆大妄为,一言不合就刀剑相向,岂是能长久侍奉的主儿?越想越心烦意乱,便把这一情况秘密告知宫廷警卫行政官源贺。

    源贺和刘尼同时率领禁卫军,负责宫廷安全,是关系不错的同僚。

    二人商量一番,又找到了南部政务行政官陆丽(陆俟的儿子),三人一致决定拥立皇孙拓跋濬。

    10月3日,新一轮的政变展开。

    源贺联合政府行政官长孙渴侯,率军保卫皇宫,刘尼和陆丽,则到上林苑迎接拓跋濬。

    四人有兵有权,且拓跋濬又具有法定继承人的身份,政变进行得非常顺利,拓跋濬很快就在永安殿称帝,改年号为兴安,接着颁布了第一道诏书,使用五刑处死宗爱和贾周,并夷灭其三族。

    首恶虽死,大祸未止。皇帝是确定下来了,但朝廷的权力之争却日趋白热化,先前主张拥立拓跋翰和附和宗爱的那批大臣,甚至与政坛新星的关系不是那么亲密的一些人,先后以各种罪名被杀,拓跋寿乐、长孙渴侯、古弼、张黎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

    政坛新星自然就是陆丽和源贺了。

    陆丽有奉迎新君的功劳,且家底显赫,被拓跋濬引为心腹,获封平原王。

    陆丽不失礼貌地辞让说:“陛下是国家正统,自然应继承帝位,我顺应人心,奉迎陛下,本是臣属的职责,不敢贪功接受重赏。”

    拓跋濬再三坚持,陆丽说:“我父事奉先帝,忠心勤恳,享有声誉,而今进入晚年,我愿把我的爵位让给他,唯愿足矣。”

    拓跋濬略感不快:“我是天下的主宰,难道不能让你父子二人都封王爵?”

    12月14日,拓跋濬下诏封建业公陆俟为东平王,又让陆丽的正室为王妃,免除陆丽子孙们的田赋捐税。

    西平公源贺升为征北将军,并晋封王爵,拓跋濬特别对他说:“你想拿什么就拿什么。”

    源贺说:“南北两大敌人,仍未平定,国库不可空虚。”

    拓跋濬非要他拿不可,源贺最后只要了一匹马。

    史书上的这段记载明显是为了吹而吹,也从侧面反映出陆丽和源贺在北魏朝中的影响,毕竟史官都是服务于剩者的,因为抢夺了新皇帝这个天大的资源,二人的地位迅速提高,权势迅速膨胀,从而有史官的奉承和美化,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当然陆源二人绝非十恶不赦之徒,但也绝没有史书上那么正派,说到底只是政客罢了。

    无论如何,北魏朝局总算相对平稳下来,拓跋濬也即文成帝,接下来做了一项影响重大的决定。

    拓跋焘在国内禁佛之后,民间其实一直未停止对佛教的信奉,甚至信徒更多了。因为拓跋焘过于凶猛,他在世时,朝中官员无人敢上疏恢复佛教,但当拓跋濬即位,佛教终于迎来了更上一层楼的契机。

    为了稳定人心,获得支持,拓跋濬顺应大势,下诏各州郡在居民集中的地方,准许建立寺庙一座,人民愿当和尚尼姑的,准许自由出家,但有限制大州50人,小州40人。

    虽然略显很收敛,但佛教凭借在民间的基础,迅速繁荣起来,尤其拓跋濬还亲自给和尚师贤等五人剃发,任命师贤为帝国道士总监,更让佛教浴火重生,逐步力压道教,成了北魏第一教,著名的云冈石窟就是在几年后着手开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