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血沃轩辕在线阅读 - 第三部大地风云 三百零八 班师

第三部大地风云 三百零八 班师

    景平元年九月十七,北京。

    这一天从一大早开始,在离京师十七里远的地方,便站满了朝廷的文武官员。

    十七对于景平王朝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数字。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入京师,崇祯帝壮烈殉国。同样是在这一年,山海关大战爆发,江南军大败闯逆和清兵两部,巩固边关,收复京师。

    还是在这一年,朱由斌定南京,复蜀地,废伪帝,迎新君,不世之功,日月昭昭!

    崇祯十七年,大明王朝经历了一个大悲大喜的过程。短短的几个月时间,这个庞大,但却衰老的帝国,从流寇横行,京师实现,行将灭国,却一眨眼便神奇的凤凰涅盘,完成了一次中兴的伟业,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想像的。

    而这一切,只因为一个人:

    ----义烈忠勇护国武英王朱由斌!

    这是一个被渲染了太多神奇传说的人。他是建文帝的后人,那个柔弱的君主,却有着一个如此勇武的后人。当年没有人认识他,没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他却如晴空惊雷一般出现在所有人的面前。

    十七岁出任浙江巡抚,提督四府军务。惩贪官,罢恶吏,一手缔造了强大的江南军。定贼乱,败海贼,一个富裕稳定的江南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可就在他声望逐步走向顶峰的时候,他却与一手提拔他起来,情同兄弟的崇祯帝撕破了脸皮。甚至几乎就要刀戈相向!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崇祯和朱由斌这对君主,从此后就这么变成死对头地时候。在闯贼攻破京师的那一天,他却毅然决然地出现在了紫禁城外,血染京师,与崇祯这个大明的君主一同赶死!

    他究竟是大明第一个忠臣,还是一个最大地jian臣?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了……

    一面血红色的大明战旗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那是崇祯帝留下的战旗。用这位勇敢的大明皇帝,用忠诚地太监王承恩,用无数将士鲜血染红的大旗!

    这已经成为了武英王的象征,成为了江南军的象征,成为了大明朝廷的象征!所有人的心里都很清楚这面大旗意味着什么:

    ----血旗一出,三军死战!

    这面血旗,指引着江南军十余万将士,打赢了山海关之战。这面血旗,指引着江南军十余万将士,恢复了中原大地。这面血旗。指引着江南军十余万将士,鼎定了巴蜀局势!

    而在这面血旗的后面,就是天下精锐之师江南军,和他们的领袖忠勇武英王朱由斌!

    “朱由斌接旨!”

    就当那穿着金色盔甲的朱由斌出现的时候,岳谨元大声说道。

    “臣朱由斌接旨!”

    “义烈忠勇护国武英王朱由斌,追剿贼张献忠,身先士卒。于贼决战于巴蜀之地,大破贼百万之众。斩贼张献忠之首,忠勇可嘉,是为朝廷官员楷模,特加护国军神,钦此!”

    “臣朱由斌谢恩!”

    朱由斌接过了圣旨。揉了揉鼻子。护国军神?自己算什么护国军神!也不知自己是小皇帝地主意,还是那些个大臣为了讨好自己想出的名……

    “义烈忠勇护国武英王朱由斌千岁。千岁,千千岁!”

    听着那些大臣的山呼,朱由斌苦笑不止,这千岁在他的印象里,好像都是些jian臣才用的,现在用到自己身上,也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岳谨元这时笑道:“圣上还有旨意,命文渊阁大学士岳谨元,武英殿大学士史可法为武英王牵马。命宫秉笔监太监马登初为武英王开路,圣上和众百姓,亲在京师迎接武英王和江南军,以嘉王爷不世之功!”

    朱斌却被吓了一跳:“这,这万万不可!”

    岳谨元和史可法却哪里容他推却,将朱斌硬推上了马,一左一右牵起了缰绳,那马登初却挺胸凸肚,在前开路。就听史可法边走边神色郑重地说道:

    “王爷,说实话,早先我和并不服你,而且总认为你是大明天字第一号的jian臣,竟敢以江南之地与朝廷抗衡,魏忠贤之流亦做不到这点。可后来自打到了江南,来到京师,又去了蜀地,亲眼看到了你的所作所为,这才知道错怪了王爷,打心眼里佩服王爷和江南军……”

    朱斌心里终于有了几分得意,要得到史可法这等人物地佩服,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朝中政局任何?朱斌问道。

    岳谨元很快答道:“一切平稳,南京那闹事地官员斩了,潞王也被押到了京师,就等王爷归来后处置了。只是前几天金虏那派来了使者,请求赎回他们的英王阿济格。朝中有的赞成坚决杀,以树大明天威;有的却说为了边关稳定,还是放了的好,可与清朝交好……”

    朱斌冷哼了一声,什么清朝,自己虽然早准备放了阿济格,以为日后长久计谋,但朝廷里总有那么一些人,胆小怯弱,稍稍过上了几天太平地日子,便不思进取,能守着这一亩三分地便很知足了。

    “我是赞成杀地。”史可法毫不犹豫地道:“金虏在山海关大败,杀了他们的亲王,可立我天朝赫赫之威,而后正可趁势直取盛京,一举奠定我大明万世之业!”

    这话倒让朱斌想起了一个问题。自己向来是以对满清强硬地姿态闻名的,若是就这么轻易地放了阿济格,未免有损自己的形象。得想个办法出来,如何巧妙地把阿济格放了回去……

    边走边聊。不多时已近京师,就看到无数的百姓正在门口等候,远远地看到江南军出现。那些百姓一齐跪下,黑压压地一片,齐声道:

    “武英王英名昭昭,江南军战功赫赫,铁军一出。百战百胜,千岁,千岁,千千岁!”

    “全都起来!”朱斌大声道:“朱由斌和江南军能有今日之胜,全赖我大明上下一体同心,朱由斌安敢把功劳全揽在自己身上。我江南军亦是朝廷之军,从此后废江南军之称,皆以朝廷之军相称之!”

    “大明皇帝到!”

    随着一声长呼,九岁的大明皇帝景平帝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那些百姓文武官员又都重新跪到了地上。

    朱斌翻身下马。马鞭想后一挥,只听身后江南军一片山呼:

    “万岁!万岁!万岁!”

    “平身!”

    景平帝只简单地说了两个字,对周围地人不管不顾,径直走到朱斌面前,一把就抓住了朱斌的手:“叔父,我,我想你!”

    朱斌新潮翻滚。只觉得景平帝那双小手微微颤抖,他微笑着说道:“陛下。臣回来了,臣在前方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陛下……”

    “捷报,捷报!定南伯大捷!”

    还没有来得及更多的说话,就听后面迭声大喊,三匹快马飞奔而来。马上骑士冲到朱斌和景平帝面前。就在马上,大声呼道:

    “捷报!定南伯急报。巴蜀大捷!”

    朱斌接了过来,不敢先看,交给了景平帝。景平帝打开匆匆看了几眼,脸上露出喜色,将战报重新交还给了朱斌,轻声道:“叔父,你和他们说吧!”

    朱斌略略浏览一番,脸上也是抑制不住狂喜,他尽量定了定神,慢慢地说道:

    “景平元年九月,定南伯追剿李定国残部,屡战屡胜,此后决战于鬼磨峡,大胜,贼李定国仅只八骑突围!”

    所有的人一下都怔在了那里,似乎还没有从这巨大的喜讯中反应过来!

    忽然就听朱斌厉声吼道:

    “李定国平了!巴蜀之地平了!贼寇平了!我大明地江山太平了!从此后,大明江山,再无贼寇!”

    “万岁!万岁!万岁!”

    一瞬间,官员们沸腾了,百姓们沸腾了,整个京师都沸腾了!

    万岁的欢呼声响彻了京师,朱斌悄悄把身子向后缩了缩,让景平帝在自己的身前,接受所有臣民们最热烈的欢呼……

    景平帝却兴奋的一张小脸都红了,他忽然小手一挥,臣民们这才安静下来,只听景平帝说道大明中兴,皆武英王一人之功劳。朕以武英王留驻京师,辅佐朝政。江南之地永为武英王封地。以次子世袭......”

    大臣们百姓们都怔在了那里,从来都是长子世袭,怎么现在弄成次子了?

    就听景平帝兴奋地道:“朕封武英王长子朱顺煜为郑王,山东全省皆为郑王封地。朱顺煜十六岁前,封地由武英王暂理!”

    这一来所有的人都惊呆了。一门两王?而且一给就是一个省,江南与山东连成一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这等于把大明的半壁江山,全都给了武英王一家!

    这就连朱斌也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这孩子虽然对自己便如同父亲一般依恋,可这样的封法也实在是......

    史可法赶紧低声说道:“陛下待武英王厚,武英王功昭日月,这些臣都知道,可这件事,这事还请陛下三思,或者和大臣们商量一下……

    “朕还没有说完呢。”正在兴头上的景平帝不耐烦地说道:“再赐武英王全套天子仪仗。入宫不必下马,上朝不必解剑。武英王一脉,九代之内,任何大罪皆免。包括,十恶大罪!”

    “陛下,不可啊!”这下朱斌也再忍耐不住了,再让这孩子这么赏下去,只怕他兴头上来,连皇帝都让给了自己也未必:“陛下,你这么封,想过天下人会怎么说臣吗?”

    “有敢胡乱议论武英王地,杀!”景平帝哪管这些,兴致勃勃地说道。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那些江南军的将士们可不管这些,一个个直着嗓子嚷道。景平帝是大明江山的皇帝,可江南军的将士却把朱斌看成自己的君主。景平帝赏赐一出,江南军顿时欢声雷动。

    “看到我大明将士的心声没有。”景平帝小脸通红:“朕是天子,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焉有收回去地道理,武英王接旨吧!”

    “朱斌仪仗这条,朱斌死不敢领圣命。”朱斌无奈地道。

    岳谨元上前轻声道:“陛下,这点请不必难为王爷了。若是王爷用了天子仪仗,百姓们倒没有什么的,可那些士子们地口水都会把王爷淹没……”

    景平帝歪着小脑袋想了会,这才不甘心地说道:“好吧,那这一条去掉,可其它的,武英王不许再推辞了!”

    朱斌苦笑着应了下来,景平帝他是和自己亲热才如此,可有些读书人就未必会这么想了,只怕用不了多少时候,胁迫圣上,大jian臣乱政等等的流言就又会出来了……

    那景平帝忽然又对朱斌的战马产生了好奇:“叔父,骑着这马一定很威风吧?”

    “请陛下上马,臣为陛下牵缰。”朱斌赶紧说道。

    景平帝也不客气,在内监的帮助下上了战马,朱斌在前为他牵着缰绳,那小皇帝左顾右盼,接着臣民欢呼,百胜名将又为他牵马,这一刻,倒颇有点马上天子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