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1906铁血新华在线阅读 - 第九十四章 黄陂守战

第九十四章 黄陂守战

    五百多人被强征来的民夫用二百多条骑兵携带的钩索在整个县城南城展开登城的时候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大多数人很轻易的就登上了县城的城头,这才发现城头上似乎多少守军。有的只是一些似乎早丢弃的破木板之类的东西。

    “原来不过是诸葛亮的空城计啊!”一些陆续登上城头的民夫终于安慰下来。

    可就在这时候,几片城头上的“破木板”被撬了起来。至少两个方向上的二十支后膛洋枪展开了火力,在很短时间内就把一百多发枪弹打了出去。

    刚刚登上城头近百人人在这样的打击之下,在很短时间内就有三十多人被彻底打倒。

    突如起来的猛烈打击让人们再也顾不上什么城下是否有人督战,逃不出去的也下意识而本能的向城下逃去。

    好在两丈左右的高度还不至于致死,很多人也仅仅是被摔伤而已。这个时候刚刚打算要翻跃城垛的民夫们再也顾不上什么纷纷向城下顺着钩索的绳子退了回去。

    对手可能强征当地民夫来攻城这一点,张泽华早有预料。因此驻守黄陂县县城的力量是黄安县战斗力比较强的城关镇赤卫队大概一个营的人,加上一个分队的步兵还有退入黄安县县城大概一分队左右的骑兵。这以四十名野战主力再加上五百名左右的赤卫军构成了黄陂县县城的主要防备力量了。这样就不用顾虑本地人面临乡里乡亲被挟持做变相的人质可能给士气带来的影响。

    至于毫无顾虑的向被敌人用做攻城的炮灰会有什么负面效果,张泽华并不担心。最多日后给在作战后死去的民众恰当的补偿就好了。外地军队强征当地平民攻城,守军虽然在战场上不留情但事后给予必要补偿,任谁也挑不出理来。

    黄陂县城有无防守的必要,张泽华也不是没有过思考:从战史经验的角度,没有多少强有力炮火和攻坚准备的情况下,防守相比进攻就算在热兵器时代也至少拥有两倍优势。而要在一天交战日内短时间歼灭性打击,特别还是攻坚战,那至少要拥有八倍于防守方的整体力量。

    如果自己出动二十分之一的洋枪与火器等综合力量资源还是不能哪怕起到短时间内迟滞敌人的作用,那就说明:眼前的敌人是很难轻易战胜的,就算战胜也会代价太大得不偿失。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唯一选择就只能是转战他乡积累资本了。

    就是麻城县可以放弃,黄陂也是如同顺河镇、黄安县城、七里坪一样不能放弃的地方。如果黄陂完全沦陷、北上的清军主力就可以没有顾虑的通过二程镇以西的大道绕到七里坪的上游展开包抄攻击。这可能也是20世纪革命年代几次有关鄂豫皖的大战都发生在黄陂的重要原因之一。

    张泽华的最初选择,也是方案一,那就是敌军大部队当然最有可能在攻城的时候暴露主力所在的位置并且停留一阵时间给己方以机会。己方可以选择的作战地点,并不像20世纪的革命军队那样灵活多变,而只能围绕几个重要县城和城镇的攻防展开反击准备。很显然的原因是:黄安、麻城、黄陂几个县的民众并没有真正的被自己组织利用起来并消化掉。根据地的巩固程度完全没有20世纪的那种水平。更别说在这个时代还没有无线电。要采取诱敌深入和埋伏的办法,局限实际上是很多的。同时,敌我力量的对比不同、差距没有20世纪内战时那样悬殊,也是张泽华可以用县城做为吸引敌军主力所在的依托的原因。

    部署在黄陂县的人民军教导旅兵力只有四五十人左右,可这些人却全面配备洋枪、每个人都配备了无后座力散弹炮。防守中的火力远远强于人数比例。在新时代的防守作战经验上,张泽华通过张小石所负责的参谋机构的对抗性研究也得出结论:现代条件下的守城战,面对威力不小的洋炮与大量后膛枪的时候,依托城垛进行对射已经成为不智的选择。进攻的敌军最薄弱的时候已不再是登城的时候,而是刚刚攻上城头的时候。以蜿蜒曲折能够对抗各个方向的壕沟做为城头工事体系并加以被覆、兵力尽可能的集中部署、灵活变动、是这个时代最稳妥的选择。

    刚刚动员起来的赤卫队当然也可以参加战斗,可是在猛烈的火力压制下有效发挥作用的唯一手段也是运用那些长龙炮进行火器射击,而是与敌人面对面的接战。如果同敌人的精锐陷入城头rou搏战,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打退了第一轮又强征来的炮灰组成的试探性的攻城退伍后,从沿着城墙的方向上、叶志超手下的骑兵马队的就以劈头盖脸的火力从一里以外的距离上打了过来。持续了足有一顿饭的火力至少有上几万发后膛枪子弹以一定的弹道角度射向城头。

    从武备学堂的洋人教官那里,很多淮军官兵都知道洋枪在远距离射击的时候弹道是有一定弧度的,并且还可以通过标尺来掌握这种弧度。而炮火攻城的时候沿着城墙展开曲射侧射打击也是多年的战争经历所积累的经验。

    这样的火力运用方式虽然说有些浪费,但在通常的情况下往往可以压制的凭坚据守的敌人很难抬头,这时候就给了利用西法黑火药的爆破队以机会。新式技术悄然间已经对传统的攻城方式以改变,针对国内的敌军、往往就是马队也可以执行一定程度的独立攻坚任务了,这也是叶志超的信心所在。

    战前的防守设想总是百密一疏、张泽华及负责南方方向防御的三营营长陈安等人设想过对手的各种攻城方式,却还是小瞧了技术的进步给战术带来的影响。没有人想到在这短暂不过一顿饭左右的时间里,就有人于火力的掩护之下于城角的方向上埋好了早已准备好的机制黑火药,并点燃了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