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王者在线阅读 - 智勇兼备的徐晃

智勇兼备的徐晃

    徐晃是曹cao的五大良将之一,但一个“徐晃应声而出,战二十余合,败归本阵”让他已趋完美的形象蒙上了一层很难抹去的阴影。

    徐晃和张辽同为曹cao手下外姓武将中最有能为的大将,但不知道为什么三国游戏里徐晃各项数值都比张辽稍低一点,难道张辽真样样比徐晃强?至少三国里徐晃对曹cao献策大大多于张辽,在武将之中我也未发现谁比徐晃的智谋记载更多。

    而徐晃最有争议的恐怕要算他的武力了,演义里他既能跟许楮战50合不分胜负,在樊城大战受了箭伤已快痊愈的关羽80合还站了上风,然而他在颜良手下只走了20回合,这让他似乎判若两人。

    三国志里的徐晃,自从投靠曹cao后,履立战功,以勇猛和治军严厉著称,在官渡之战前从军破颜良,率军击杀河北名将之首文丑。

    文丑在演义里不到十合就击败公孙攒,是三国里有数的猛将之一,就是他碰到的对手是智计过人的曹cao,中计后被徐晃率部击杀于乱军之中。至于徐晃和颜良交手的情况,除了一句“从军破颜良”以外并未发现更多的记载,当时颜良率领袁绍大军数万做先锋,而徐晃也参加了白马之战,徐晃和他对阵是很有可能的,颜良是河北名将,他打仗勇冠三军,徐晃是不是被颜良击败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可以肯定的是他协同关羽斩了颜良并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当然武力是小说里用来吸引读者兴趣的,和正史关系不是很大,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但就依据三国演义来看徐晃仍然是曹cao阵营中最勇猛的将领之一。徐晃的出场是很有气势的:奉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手持大斧,飞骤骅骝,只一合,斩催勇于马下;随后的李乐同样被一合斩于马下。三国里被写一合斩将的将领不多,除了赵云张飞以外就很少有这印象了,甚至包括吕布关羽在内,后来救驾天子又和曹cao的虎将许诸战50回合,看到这里当时我的心里就认为徐晃以后一定会战无不胜,可是后来他在颜良手下20合就败了,再后来看到赵云胆战心惊,不敢迎敌,成了他武力上难以抹去的污点,直到解樊城之围时作者终于为徐晃恢复了一流猛将的本色,和武圣关羽大战80合。

    再看看徐晃的对手,关羽,张飞,赵云,许诸,颜良,文丑,几乎包含了大部分三国名将,交手名将之多仅次于许诸,而真正的败仗也只有一次:“徐晃为什么会20合败于颜良”?徐晃武力太弱,和颜良相差很远?

    这明显不成立,至少50合平许诸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而徐晃败后的一句诸将栗然更否定了这一点,还有可能就是颜良很强,甚至比吕布还强,但是这种可能没有机会证明了,颜良对关羽偷袭毫无防备,成全了三国里不可一世的武圣关羽。

    演义里关羽是神话最大的人物,什么温酒斩华雄,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魂追吕蒙等全是虚构的,为了反衬关羽简直不遗余力。在那一战里他帮曹cao解白马之围,是铁定的主角,这自然就需要陪衬的配角,而宋宪,魏续这俩个人明显不够分量,需要一位名将,很不幸作者选中了参加了那一战的徐晃,那次许诸没有出战也是出于同一原因,对比一下许楮与颜良,我想很多人都不会认为颜良强过虎痴,毕竟许楮是他笔下的虎将,怎么也不能写许诸败于颜良吧.

    而徐晃曾经平过许楮,这自然就该关羽出场了,罗先生就为让关羽出采,斩颜良,诛文丑,造就了他几竟天下无敌的神话。三国演义里的大将的勇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的意思,他对徐晃的武力定位也许不在超一流之列,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出于情节的发展,在这个环节上让徐晃败。

    就这样徐晃与武力超一流大将之间拉下了差距。三国志里徐晃没有象关,张,吕,马那样“雄烈过人,号为飞将”之类的评价,所以徐晃的武力在这些虎将之下是应该的,我一直都认为徐晃的武力在曹营中是仅次于典许庞,他的勇猛应该在张辽张合之上:他是演义里极少能一合斩将的人物,在大宴铜雀台时表明他的箭法冠绝曹营时,作者对他武力的安排从曹营众将出场的顺序可以见到一点端倪,文聘,曹洪,张合,夏侯渊,然后是徐晃,最后许楮。

    徐晃的出场就很威风:奉回顾阵中曰“公明何在?”一将手持大斧,飞骤骅骝,只一合,斩催勇于马下。满宠招降他之前,写他战平虎痴,威风凛凛,曹cao起了爱才之心;而满宠到达杨奉帐时,晃正秉烛披甲而坐(委婉表明他勤奋好学,熟读兵书;答应相丛曹cao,与赵云类似,有良臣择主而事之意,当叫他杀杨奉时的一翻话“以臣拭主,大不义也,此等之事,吾决不为”

    可以看出了他为人重情重义)一句“公之勇略,世所罕有”大约也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评价。请注意是“勇略”,三国里徐晃用智的时候不少:李傕、郭汜之乱长安也,晃说奉,令与天子还洛阳,奉从其计。天子渡河至安邑,封晃都亭侯。及到洛阳,韩暹、董承日争斗,晃说奉令归太祖;奉欲从之,后悔。这可是一些战略性的建议,表明了他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他也看出跟随杨奉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就建议投靠曹cao.

    可惜杨奉并未听从他的建议,后来在袁术手下不得重用,而他在曹cao招降时毫不犹豫地投靠了心目中的明主。武将之中只有赵云有过类似的经历和建议,这证明他有一定的政治能力。

    出征河北时,曹cao攻邺郡,破邯郸,易阳令韩范伪以城降而拒守,曹cao调徐晃进攻,他用攻心的策略,箭射招降书进城招降成功。当时曹cao欲屠城,徐晃就进言曹cao“二袁未破,诸城未下者倾耳而听,今日灭易阳,明日皆以死守,恐河北无定时也。愿公降易阳以示诸城,则莫不望风。太祖善之。潼关战马超时,曹cao至潼关,恐不得渡,召问晃。晃曰:“公盛兵于此,而贼不复别守蒲阪,知其无谋也。今假臣精兵蒲渡坂津,为军先置,以截其里,贼可擒也。

    太祖曰:“善。”使晃以步骑四千人渡津。作堑栅未成,贼梁兴夜将步骑五千余人攻晃,晃击走之,太祖军得渡。遂破超等。在阳平刘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太祖遂自至阳平,引出汉中诸军。随后曹cao调遣徐晃助曹仁征讨关羽,屯兵于宛城。徐晃深通兵法,治军严谨,智勇兼备,在人才济济的曹营中依然是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

    徐晃最闪光的一战,无疑是解樊城之危。

    关羽击败于禁后,声威大震,加上投降的七军,估计荆州军力大约有4到5万左右,这无论对曹魏还是东吴都有足够的威胁性,如果指挥得当,完全可以北征曹魏,固守荆州。

    诸葛亮的计划就可以完成,但是他却骄傲自得,强夺东吴军粮,而后又不充分准备让吕蒙袭了荆州。

    但是他的军力强大是不争的事实,曹仁只能固守,希望有援军解围,曹cao几欲迁都避其锋芒。而徐晃当时屯于宛城,军力不足,虽然曹cao调了12营归他调遣,也不过2万余人,并且多为新兵,战斗力不高。

    曹cao都没有料到他能解危,自己亲统大军在后,并调回了张辽等名将,说明了当时形势关羽zhan有很大的优势,如果指挥得当还可以收复荆州。

    可曹cao军还未至,樊城之危就被徐晃解了。晃扬声当攻围头屯,而密攻四冢。羽见四冢欲坏,自将步骑五千出战,晃击之,退走,遂追陷与俱入围,破之,或自投沔水死。这可是一场苦战,并不象演义里关羽受伤里他乘虚而入那么简单,看看曹cao的评价就知道了:“荆州兵围崭鹿角数重,徐公明深如其中,竟获全功,孤用兵30余年,未尝敢长驱竟如敌围,公明真乃胆识兼优者也”。(这战不亚于张辽的逍遥之战。逍遥之战是以奇,八百猛冲,数千在外围杀。而此战是硬战,徐晃处处都在劣势,凭的就是指挥,没有一点虚假。)

    三国志里曹cao如此评价:“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余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于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晃振旅还摩陂,太祖迎晃七里,置酒大会。太祖举卮酒劝晃,且劳之曰:“全樊、襄阳,将军之功也。”时诸军皆集,太祖案行诸营,士卒咸离陈观,而晃军营整齐,将士驻陈不动。太祖叹曰:“徐将军可谓有周亚夫之风矣。”这一仗让曹cao都如此叹服,我们可以预见其过程的不易。

    逍遥之战曹cao可以预测。而樊城之危曹cao都说自己用兵三十余年都不知道战还可以向徐晃这么打的,最后更是将他的功劳盖过,孙武、穰苴。

    孙武、穰苴是谁就不用我说了吧。

    在将领中,得到曹cao评价最高的人就是徐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