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普天之下在线阅读 - 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八十三章 会盟㈧

第六卷 三朝会盟 第八十三章 会盟㈧

    长乐宫内,秦王妃柳‘玉’儿正陪着王后梁诗若说话。

    自从赵诚将柳‘玉’儿纳为妃子后不久,他仅有的两个‘女’人竟先后有了身孕,这令赵诚感到惊奇,以为多拜拜佛祖确实有点用处。梁诗若虽然对这后宫中增加了一个‘女’人感到有点威胁,但她终究不是一个刻薄专横的‘女’人,何况柳‘玉’儿本就是她安排好的。

    如今,梁诗若已经堵上了宫外大臣们的埋怨之口,省得他们总是在‘私’下拐弯抹角说什么国主子嗣不盛非国家之福之类的话来。

    柳‘玉’儿怀着身子,腹部稍稍隆起,倒并不显怀。她一向与王后梁诗若情同姐妹,宫中人口手,一向冷清,她时不时地过来与梁诗若说话解闷。

    “‘玉’儿meimei有孕在身,应在你的寝宫安歇着,怎能到处‘乱’走?”梁诗若嗔怪道。

    “可是国主说我因有孕在身,不能总坐着,更要多走动走动才合医理。”柳‘玉’儿下意识地抚着腹部,这个动作她越来越娴熟和自然,肚子中的孕育的生命让她的全身上下散发着母‘性’的光辉,少‘女’时代早已离她而去。

    只是她这动作,惹得梁诗若也跟着抚着自己的腹部。梁诗若笑了起来:“他一个大男人,这‘女’人的事情他也管?”

    “呵呵,jiejie还别说。”柳‘玉’儿也咯咯笑道,“国主那可不是寻常的男子,天下事没有他不懂的。”

    “meimei才成了王妃没多少日子,就会替人说话了?不是一家人,不见一家‘门’呐!”梁诗若取笑道。

    正说话间,赵松从殿外闯了进来,一头扎进母亲梁诗若的怀里,一只耳朵紧贴母亲的腹部。^口中却嚷道:

    “母后,孩儿怎听不到弟弟说话呐!”

    “你这孩子!”梁诗若笑骂道,将赵松揪住,“娘可不想给你添一个弟弟,meimei最好。”

    梁诗若最想生一个‘女’儿来。

    “这是为何?”赵松道,“meimei最不好了。孩儿在宫外见到许多丫头,只知哭哭哭啼啼,不讨人喜欢。”

    赵松天真的话令两个‘女’人大笑了起来。

    “松儿何时又出宫去了?”梁诗若收住了笑容。“我吩咐你的功课,都完成了吗?”

    “没……孩儿没有出宫。”赵松感到害怕。乖乖地回答道,“功课都已经完成了,老师都夸我聪明呐。”

    他的老师便是刘翼,刘翼每日来辅导他读一个时辰地书,偶尔也破例给他放一两天假。

    “那殿下你也不能骄傲自满。”柳‘玉’儿打趣道。“你要有超过你父王的勇气,才算得上有志气。”

    柳‘玉’儿这话却不是无的放矢。她腹中的胎儿不知是男还是‘女’,若将来是男婴,无疑就有资格竟争太子的地位,虽然她本人没有这样长远的想法,但她更害怕会引起王后地猜忌,尽管她们目前的感情不错。所以,聪明的她谨言慎行,总是有意识地表现出对赵松这个目前唯一地王子尊重的态度来。

    “柳姨娘这话让孩儿不懂,父王却说孩儿只要高高兴兴就行,不一定非要跟他相比。**赵松却道。“就是母后非要我……我倒想要一个弟弟。我地那些书全让给他读!”

    他正是爱玩耍的年纪,而梁诗若却总是严格要求。让他感到约束。所以,在不得出宫的时候,他总爱跑到父亲处理政务的御书房,在那里他想怎能么玩就怎么玩,两不相扰,赵诚有时还陪他一起玩。

    赵松的话令梁诗若哭笑不得,她意识到自己‘逼’得怕是有些过了。赵松却又忽然像是想到什么大喜事一般问道:

    “母后,父王说孩儿有一个外公,外公就是母后地爹爹,可孩儿为何从没见过啊?”

    殿内的气氛忽然寂静了下来,梁诗若地面‘色’闻言变得冷若冰霜,她始终不能忘怀自己那位自‘私’的父亲曾经带给自己的伤害。赵松感觉到不妙,趁着梁诗若追忆往事不能自持,一溜烟跑了。

    “jiejie还不能忘怀吗?”柳‘玉’儿叹了一口气。

    “他当初为了攀得高位,狠心将我送入宫中,后来又坐视我被夏主送到大漠为奴,可曾想过他对得起我吗?虎毒尚不食子,何况人乎?”梁诗若道,“若非我幸遇夫君可怜,我早就客死他乡,怕是早已尸骨无存了。此等趋炎附势之小人,我岂能认其为父?”

    “jiejie可别忘了,他毕竟是你的父亲,换句话说,jiejie倘若不是因为国丈梁大人,怎会遇到国主。”柳‘玉’儿道,“梁国丈怕已成风烛残年之人,但至少jiejie还有一个父亲在世,meimei我在这世上却再无别的亲人。**

    柳‘玉’儿说着说着,却感怀起自己的身世来,独自垂泪,倒‘弄’得梁诗若有些慌了。

    “‘玉’儿meimei当心身体,咱们还是别说这个令人伤心的事情。”梁诗若连忙劝道。

    “jiejie身为王后,母仪天下,一言一行堪为天下表率。”柳‘玉’儿劝道,“百善孝为先,倘若jiejie不认自己的父亲,那么王子殿下将来岂不是产生误解,以为孝字不过是先生们空谈的道理?”

    梁诗若脸‘色’一懔,不得不承认道:“‘玉’儿meimei说的在理!”

    赵松跑到了御书房,太监和‘女’官们还未通传,他就已经窜了进去。赵诚放下奏折,招呼着儿子,有些疲惫地心思也放松了起来“父王比孩儿还要辛苦啊。”赵松人小鬼大地感叹了起来。

    赵诚笑道:“松儿何出此言?为父当然比你辛苦些。”

    “孩儿每天要都要背书诵诗,又要抄两篇文章,抄错了一字还得另罚一篇。旭日东升时还要练习武艺,那个姓汪地每天盯着,晚上临睡前母后又要检查功课,孩儿做梦都在背书。怎么不比父王辛苦?”赵松抱怨道。

    “确实辛苦、确实辛苦!”赵诚点头称是,又道。“那今日不如就歇息一下?”

    正值夏天,即便在宫中也是闷热无比,赵诚命人送来冰镇的西瓜,父子两人各分一半,坐在铺着凉席地地上惬意地啃着西瓜。^吃完西瓜,父子两人在席上数着瓜子片。探讨起算术问题,不亦乐乎。

    中书令王敬诚来觐见,打断了这父子俩的轻松时刻。方才觉得自己来的真不是时候。他正要退去,却被赵诚叫住了。赵诚猜必是有重要的事情,王敬诚才会亲至这里。

    “父王还是比孩儿要忙些!”赵松扬着小脸认真地说道,感到有些失望。

    “那松儿继续在这里玩耍!”赵诚道,伸伸懒腰从地上站起来。

    “可是宋使地事情?”赵诚问道。

    “回国主,正是此事。”王敬诚道。“苟梦‘玉’虽然口头已松,但他终究不过是一使者。并不能允诺我朝什么好处。礼部猜测,宋帝得了消息,大概会有所意动,只是臣等以为,我朝所提之三百万两不如减去一些。”

    “这个无妨,但不能太少。”赵诚道,“金使到了吧?”

    “已经到了。”王敬诚道,“明日,三国将共同商议,只是据说金人这次怕是想从中分一杯羹。”

    “哼。金人自顾尚且不暇。何敢与孤分享。”赵诚不屑道,“对金人暂不能丝毫让步。待临安方面有了回复,再做计较,否则金人若是惹怒了宋人,令会盟无法成约,咱们就白费力气了。”

    “是!”王敬诚应道,正要退去,又道,“还有,陕西梁大人‘欲’辞官告老,这已经是他第三次上表了。”

    “命他稍安勿躁,一年之内孤会让得偿所愿!”赵诚道。

    泰安三年十一月,秦、宋、金达成草议:宋金两国废除旧约,两不相欠,金从淮东与京湖撤走军队;宋以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代价换取‘蒙’古可汗解至临安府伏法;金支付剩余的一百万五十两,岁币照旧。

    后,宋大臣议在盟文中加一个“赏”字,金主又拟不再向秦称弟。秦国不允,三方又‘交’涉数番,最后宋金同意各加银五十万两,但秦国应允许易马。次年五月,三国换约,盟约正式生效。十月末,‘蒙’古可汗解至临安府,献至太庙,以祭天地社稷。临安府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泰安三年十二月,汪古人余部趁大雪道路阻隔,三千人叛‘乱’,安北军萧不离在牟那山外斩首两千,余部被迁往麟府路实边。

    泰安四年一月,陕西行台梁文告老乞归。秦王诏其回中兴府,拜为太师兼谏议大夫。又诏河东行台吴礼入阁,拜为中书右丞。浑源刘祁、刘郁以文学奉诏,刘祁以翰林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刘郁被拜为翰林学士承旨。

    泰安四年二月,度支使刘中请旨铸币,秦王手书曰:泰安通宝。另铸有金、银两种制钱,同时宋、金制钱尚未禁用。

    当月工学制成活字印刷机器,诸人皆得秦王厚赏,官职级进二等。后经巧匠数次改进后,推行全国,秦国文风骤浓,贫寒之士也易得书籍。

    当年秋七月,贺兰书院发行,中兴府富商耶律文海等筹款刊行,河东中条麻革等名士刊行。后,陕西名士杨奂等人在京兆刊印,揭发陕西十二名官吏贪赃枉法,举国震动,其中稍有不实之处,有司上表请勒令该报停办云。因中书令王敬诚意见,耶律楚材、刘郁、程亮等奉旨修,舆论因而有序。

    泰安四年‘春’三月,安北军、河东军及麟府路古哥共三部人马合攻刘黑马部,太原郝和尚拔都率部助战。不料,刘黑马部将田雄阵前倒戈,杀刘黑马及心腹,秦军不战而胜。诸部各有封赏,李桢以功被任命为枢密院参谋局都承旨,参详军略大事。此战,河东、西京路皆平,太行山以西归入秦国版图,河北诸侯震惊。金人隐有背盟之迹。

    泰安四年秋八月,‘蒙’古人南下,朔方军铁穆部奋勇拼杀,全歼一部,敌余部退却。该年北方‘蒙’古屡屡南下,均被击退。又闻西域兵‘乱’,‘蒙’古各部内斗不断。

    泰安四年十月,畏兀儿王‘玉’古伦赤携重礼亲赴中兴府谢罪,献珠‘玉’、珊瑚、翡翠、象牙、‘乳’香、木香、琥珀、‘花’蕊布、硇沙、龙盐若干。秦王温言劝勉,仍令其为王,安西军一部进驻畏兀儿国夏都,复改别矢八里为北庭。

    泰安五年八月,安北军进驻漠北,萧不离奉命在当地筑城,经略大漠,拖雷之后裔被迫开始西迁。郭侃部经略狼山及西京大同府一带,辽东蒲鲜万奴入踞燕京。擢张士达为陕西军都元帅,擢沈重为禁军统领之一。

    泰安五年八月末,闻于阗闭关锁国,不允商旅通行,秦王命西凉军与安西军一部主动出击,携青唐归附之部族一百多部,于当年九月末包围其国都于阗城。全军自罗志、陈同以下皆跳入于阗城外之白‘玉’、乌‘玉’、绿‘玉’三河,获‘玉’石近万斤。于阗王捧冠冕请降,此于阗王非大宝李氏,乃黑汗之后裔,其国内已无当年佛寺胜地之景,令人嘘唏。

    泰安五年冬,颁布实施;史馆奏云准备妥当,开始编撰,中书左丞高智耀自请主持修史事宜,秦王授其史馆大学士衔。陕西名士杨奂应诏,问对甚合上意,授礼部‘侍’郎之职。初,韩安国污蔑耶律楚材违制,被罢职出知京兆府。王敬诚因治国有大功进太傅,其他,耶律楚材进太保、东丹郡公,高智耀进少师,吴礼进少傅,何进进少保。

    泰安五年,秦国税赋大增,其中仅现钱超一千万贯,商税几于与盐铁相等,以河东织物、陕西瓷器为贸易大宗。又因金、宋两国所欠之银钱‘交’割完毕,府库大增,对外亦无大用兵,国力日强。夏六月,甘肃行省遇蝗灾,朝廷因河西大小灾患不断,奏请一次豁免河西农税、牧税三年,秦王纳之。

    泰安六年二月,农学献,全书分为十‘门’,有典训、耕垦、播种、栽桑、瓜菜、果实、竹木、‘药’草、孳畜、岁用杂事等。秦王钦定刊行全国,命各地教农生产,农学大小职事官皆有封赏。时河西提倡种棉,河东兴农桑,行销东西方,又有试种西域之特‘色’瓜果若干。

    泰安六年五月,金人断绝岁币,又禁潼关外榷场,秦金贸易遂绝,宋人又萌光复中原之意。三国盟约实存仅两年,即告名存实亡,世人皆知兵祸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