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匠相在线阅读 - 第五六一章 你还有胆子保护她吗?

第五六一章 你还有胆子保护她吗?

    演义中,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一战时,华雄败了孙坚,并挑战关东群雄。袁绍使俞涉、潘凤迎战,二人皆不敌华雄勇武,战不三合被斩杀。

    关羽忍无可忍,欲迎战华雄,袁绍问其出身,当得知其为刘备手下马弓手时,袁术怒喝道:“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

    等关羽出战功成而归,张飞道:“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此时杀上关去活捉董卓更待何时?”袁术怒斥道:“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曹cao道:“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袁术道:“既然公等只重一县令,我当告退!”

    这一段虽然是罗贯中杜撰的故事,可是他把袁术、袁绍和曹cao三人的用人思路思想明白的表现了出来。

    袁术对出身看得极重,他也是个有修养的人,但是他的修养只对有身份有地位有出身的人,他根本不把出身平凡的人当成人看。袁绍要比袁术好一点,他给刘备座位的时候说,“我非敬你官位,乃是敬你出身”,毕竟他是庶子,出身比不得袁术,认证说起来,他没有袁术那种骄傲的资本。

    而曹cao则是这帮人中最不计较出身的人,从他招贤令中所言“但求其才,不求其德,吾皆可得而用之”的话中可以看出。在东汉末年,“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察举制度完全称为世家手中控制官场的武器,所选出的人多数冠于一个“有德”的称号,曹cao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这才两下求贤令。

    如果说刚才田凡是耐着性子听彭老神仙说闲话,那么此时此刻,他是真心服了,人家活了七八十年毕竟不是白活的,这见识自己可没有,甚至他遇到的人都没有这样的见识。反正蕙儿又不会消失不见了,还是先听听彭老神仙说什么吧!

    只听彭老神仙续道:“因为修养的关系,外戚和宦官掌权之后,做事往往没有规矩,卖官鬻爵,贪污受贿,这样的坏事他们没少干。可是皇帝不在乎,卖官鬻爵,卖得的官总好过世家举荐的官,至少他们更加值得信任。贪污受贿……呵呵,这是最可笑的借口,世家子弟就不贪腐?贪腐,从来只是政治斗争失败者身上唯一能打上的肮脏的标签,因为他们真正的错误是没法告诉世人的。皇帝从来不在乎一个官员是否贪腐,只要不做出危害他统治的事,做什么都无所谓。可笑那些无知小民,最不该在乎的贪腐,却成了他们最在乎的罪状!一个人一旦被冠以贪腐的罪名,那么在百姓心中,他的名声就毁了。其实我大汉官场中人,有几个是不贪不腐的?就算不贪不腐,他们用手中的权力为家族牟利大开方便之门,难道这样的害处就比贪腐小吗?”

    彭老神仙长出一口气,道:“不说这些,我们接着说皇帝的事。”

    微微一顿,他喝了口茶,道:“光武帝信重宦官和外戚开了个头,于是我大汉之后的百多年里,不论哪个皇帝,都在做这样的事。可惜呀,宦官和外戚毕竟没有修养,他们做事没有底线,当他们得势的时候,就忘记了他们的权力其实是皇权的延伸,不知道打着皇帝的旗号做事才是安全的,躲在皇帝的影子里偷偷摸摸发财才是最好的,他们总以为自己才是天下间最大的。而且,宦官和外戚之间也矛盾重重。于是,这就出现了问题。

    “和帝刘肇时期,外戚窦氏掌权,和帝联合宦官诛灭窦氏。外戚败了,可从那之后宦官专权又开始了。殇帝刘隆登基为帝,他仅有百余日的年纪,能有什么异处?还不是外戚和宦官为了掌权才扶持起来的?此后,宦官和外戚交互掌权。安帝时,太后邓氏一族掌权,宦官蔡伦和郑众依附邓氏。邓氏死后,安帝亲政,可是安帝的乳母王氏以及中黄门李润、江京为首的宦官集团依旧掌权,他们诬告太后邓氏的弟弟欲谋反,立平原王为帝。安帝本就对邓氏不满,于是顺水推舟将邓氏灭族。

    “邓氏一族说起来是外戚中最温和的异类,他们的死让文官集团心生不忍,所以官僚集团,也就是氏族集团与宦官集团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可是那一次斗争,以官僚集团的大败而终。此后,安帝的皇后阎氏,勾结宦官攀丰等人,杀了太子的乳母王氏等人,并主张废太子刘保,虽然大臣反对,可是刘保还是被废了。

    “安帝死后,阎氏立婴帝刘懿为帝,阎氏把持朝政。可惜,婴帝刘懿登基不过两百日就死了,说是病死,其实啊……他死后,宦官王康、孙程等十九人便发动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将时年十一岁的刘保拥立为帝,改年号为永建,你可以想想,婴帝的死,只怕是另有原因呐!

    “顺帝刘保重用皇后梁氏一族,他死后,梁皇后成为太后,立太子刘炳为帝,是为冲帝。冲帝年幼,梁氏一族掌权,大将军梁冀飞扬跋扈,权势滔天。冲帝在位不过一年,梁氏立勃海王刘鸿的独子,年仅八岁的刘缵入承大统,是为质帝。质帝不满梁冀跋扈,说了一句跋扈将军,于是被梁冀毒杀。

    “之后,梁太后与兄大将军粱冀定策,迎立刘志为帝,时年十五,是为桓帝。延熹二年,桓帝不满梁氏专权,与宦官单超等合谋诛灭梁氏,政权开始落入宦官之手。从那之后,外戚再也不是宦官的对手,宦官掌权的时期终于来了。宦官和外戚互相之间有矛盾,可是他们都依附于皇帝,他们有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氏族集团。当宦官完全打败了外戚之后,他们与氏族集团的矛盾也就更加尖锐了。

    “九年,朝中官员、太学生员与外戚联合反对宦官当权,桓帝本就是依靠宦官对付氏族的,怎么可能自废武功?所以他以此为借口,下诏逮捕李膺等二百余人,禁锢终身,史称“党锢之祸”。刘志一生崇尚佛、道,沉湎女色。信任宦官,察举非人,时人讥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乱,也是氏族集团与宦官的第一次大规模交锋。实际上,桓帝也不满氏族占据天下所有的好处。

    “桓帝死后就是灵帝。灵帝之时制造了第二次党锢之乱,其实是同样的理由。世人都说桓灵二帝重用宦官导致大汉天下江河日下,其实啊,如果不是氏族们不把皇帝当一回儿事,皇帝岂能重要宦官?在他们看来,宦官是他们的家奴,就算卖官鬻爵,就算收受贿赂,可危害的不是自己的皇位,至少天下还是他们的。可是呢,氏族集团根本就不把皇帝当回事,他们控制的地方,皇帝根本插不进手去,他们控制着舆论,控制着官员递升的选拔的通道,控制着天下大多数的财富,甚至可以说,天下间不在他们控制的地方,根本就不存在!这个天下,根本就是氏族的,皇帝说了话管个屁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皇帝,你能受得了吗?”

    见田凡仿佛要说话,他道:“看一个人的品行,你不要听他们说什么,要看他们做什么。对于氏族,你更要看他们做什么!虽然我隐居泰山,可是并不代表我什么都不知道,我知道现在天下间流行的说法,说桓灵二帝昏庸,崇信宦官,禁锢士人,说天下大乱都是宦官搞得。嘿嘿,现今天下大乱,以我估计,大汉差不多气数已尽,不管是什么人一统天下,必然会修史书。你别看这段时间的史书还没有写出来,老夫也不知道会是什么人写,但是,我敢肯定,这段历史会被写成你听说到的样子!皇帝是坏的,宦官是坏的,只有氏族心忧天下,只有他们是好的。呵呵,可怜的后人啊,他们受史书的影响,根本就理不清这段时间的真相……”

    田凡早就听过郑玄、郭嘉等人对现在这个时代的分析,对于彭老神仙的话有所认同,可他不认为史书就不能信。他想了想,道:“师父,写史书的都是些正直的人吧?他们该当不会瞎写吧?”

    彭老神仙笑笑,道:“你能说出这样的话,至少不是人云亦云,老夫还算欣慰。不过,我且问你,写史书的都是什么人?”

    田凡道:“肯定是饱学之士,必须很有学问。”

    彭老神仙点点头,道:“不错!那么我问你,寒门之中,有几个有这种学识的?很少吧?就算有,你认为他们有资格撰写史书吗?所以呀,能撰写史书的,多数都出自世家。你说写史书的都是些正直的人,咱们先不论他正直与否,我们就算他们都很正直。可是,他们正直,写出的史书就会公正吗?

    “是人就会有思想,有思想就会在做事的时候表现出来,你指望这些出身氏族的人写氏族的坏话,你觉得可能吗?我们刚才也说了,一个人幼年时形成的思想,在成年时是很难改变的,会在他做事的时候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他。一个世家子弟,小时候受到的各种教育告诉他,世家做任何事都是对的,世家所作所为都说为了天下苍生,别人危害到世家那就是错的,你认为他长大了会怎么样?难道你指望他长大了会认识到世家做的很多事是错的?是,他是很正直,可是他顶多不谢存在疑问的东西,不会写他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主流的说法,他所接触的人都说对的说法,你认为他会不写?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都说是宦官搞出来的,可是宦官的权力集中在中央,朝廷中的官员全都是地方世家的人,地方上也由他们把持,宦官们提拔官员,还不是受到世家的影响?

    “你以为那些举秀才和举孝廉的人,都是怎么被察举出来的?还不是宦官们与世家大族经过利益交换才察举出来的?你没钱没势,你以为宦官会提拔你?寒门,嘿,就算你有才能又如何?想找宦官行贿,你没钱,想通过察举当官,你没门路!怎么可能出人头地?不能出人头地,你写的史书就叫野史!野史的影响力与正史有法比吗?”

    瞥了田凡一眼,彭老神仙续道:“氏族与氏族天生就会团结在一起,虽然他们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可是在对待其他人的时候,他们是团结的。你的出身不是氏族,你田家的祖宗我调查过,只能追查到你父亲,你父亲之上就没有线索了。所以,你与氏族天生是对立的,现在,你还认为你有能力保护蕙儿吗?你要知道,黄巾起义中,张角得罪最狠的,就是这些氏族,不知多少氏族因为黄巾之乱破家灭门,更是不知有多少损失惨重,他是天下氏族的敌人。想必你知道氏族有多么可怕,现在,你还认为你能保护蕙儿吗?你还有胆子保护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