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铜柱焦尸
袁庭值听清远说出了自己的疑问,看了看三足大鼎上空的盖子说道:“秦始皇焚书坑儒在前,徐福东渡蓬莱在后,其实都跟长生不老有关系”。 原来当年的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想让自己的皇权永固,并且永远享受荣华富贵,所以便听信当时的一个叫做云中子的道士帮助自己修炼永生秘法,而这个三足大鼎就是云中子让秦始皇派人铸造的,而这个鼎的名字叫做聚源鼎,意思就是将人的寿源聚在这个鼎中,所以秦始皇便听从云中子的安排不断的将征战抓获的俘虏送到云中子这里让云中子将其灵魂抽出,并且打入聚源鼎中炼化成长生不老药,结果没想到云中子是一只已经化形了的蛤蟆精,就是利用秦始皇的权利替自己抓来大量的活人供蛤蟆精炼长生不老药,据说蛤蟆精把长生不老药炼成以后自己却给吃了,并且逃之夭夭,秦始皇觉得自己受了术士云中子的坑蒙拐骗,大怒,便把当时京城的术士抓起来,他们互相牵连,互相诬陷,秦始皇重怒之下也不一一查清楚,一气之下就将这些术士全部坑杀,因为当时的术士和儒生都同城为儒,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焚书坑儒。 所以之后秦始皇为了能长生不老,尤其是晚年更是希望自己能长生不老,所以才派徐福东渡蓬莱寻求长生不老药,而黄皮子精之所以把这聚源鼎找到,就是因为徐福出海之后一去不回,所以黄皮子精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聚源鼎上,想学习蛤蟆精云中子的方法炼制长生不老药后与天同寿,甚至连搜集鬼魂的方法都跟云中子如出一辙。 当年的黄皮子精利用宋仁宗赵恒的权利终于找到聚源鼎,之后选择了这里以修建转生xue的名义将此地建成了一个眼前规模的七十二座疑冢长生冢用来炼化灵魂,并藏尸在这七十二座疑冢中。而且还将炼制失败的灵魂,尸体和王文卿的九大弟子炼成各种守护墓xue重要出口的鬼物。 而聚源鼎的作用其实就相当于天赐的噬灵大法,是把阳寿未尽的人的阳寿通过聚源鼎提炼出来,然后再凝炼成可以使修为增长的药水,就像噬灵大法吞噬灵魂后自己的神识和灵魂都会增强一样,只不过这种方法是需要聚源鼎作为媒介来达到的,当然这也只是一个传说,当年的蛤蟆精云中子到底有没有成功谁也不知道。 然后天赐再次跳上聚源鼎看了看里边除了袁庭值的尸骨之外没有任何东西,所以天赐猜测当年的黄皮子精应该是把聚源鼎之中提炼的东西吃了,或者是其他原因让聚源鼎之中的东西没有了,反正现在的聚源鼎之中是除了袁庭值的尸骨什么都没有了。 而关乎于其他的问题袁庭值也并不清楚,而当年师傅王文卿就给袁庭值的字是“府”字,和就给平敬宗的地字正好相通,或许王文卿给他九大弟子安排的命运跟地府有关,可能是让兄弟九人再入地府投胎,或者是别的。到底是什么样的命运也只能凑齐王文卿给师兄弟九人的八个字才能知道。 既然其他的团都没有解开,天赐几人也早已经习惯了,虽然整个事件特别的吊人胃口,但是如果想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也只有到了最后的冢殿才能揭晓一切的迷。 几人稍微休息了一下后就再次向下一个冢殿深处走去,到了通道尽头即将进入冢殿的地方后,天赐抬头看了看上方,果然上方又雕刻着一个醒目的“离”字,离在八卦之中代表景门,方位属火,天赐猜测这里的鬼物必然是跟火有关联,而火鬼一般由于死状惨烈,鬼气和怨气就会更浓郁,所以火鬼一般属于鬼物之中比较难对付的,如果这次真的是跟火鬼又关系的话,就证明天赐的猜测十有八九是准确的,并且之后的冢殿也会跟八卦之中相对应的属性来安排鬼物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黄皮子精为了能让自己超脱天道惩罚,能在人间与天地同寿还真是废了不少的心思啊!
进入冢殿后,这个八卦方位为离,属性为火的冢殿更是灯火通明,除了四周墙壁上用于照明的夜明珠外,还有一根根的火把将冢殿照的透亮,冢殿之中的地上一条条的沟壑,沟壑中还隐约可见一些没有燃烧过的碳,冢殿的正中间则是一根巨大的铜柱,铜柱上还用铁链拴着一具烧焦了的尸骨,尸骨上有的地方甚至还连着血rou,虽然尸骨上还连着不少的血rou,但是身体上胸口和头骨的地方早已经露出了森森的白骨,张着老大的嘴巴和狰狞的面孔显示着尸骨主人死之前曾经经受过多么大的痛苦。 几人再往冢殿中心走了几步后,才发现地上的沟壑是以铜柱为中心的,看样子铜柱中间似乎是空的,沟壑中的碳距离铜柱越近碳就越多,而且沟壑中不仅仅只有碳,还依稀可见零零散散的骨头,骨头也以头骨居多,并且全都是焦黑的。 几人再次迈过沟壑径直向正中间的铜柱走去,看样子被拴在铜柱上的那具尸骨应该就是王文卿九大弟子之中的一个了,可是就在几人迈过脚下的沟壑的时候,沟壑之中的一个骷髅头突然着火了,火焰并不是幽兰色的鬼魂,而是火红的火焰,又由于冢殿之中本来就灯火通明,又有可能是冢殿正中铜柱上的尸体吸引了几人的注意力,所以几人并没有发现身后的异样,甚至连火光都没有觉察到。 就在几人走到一半多的距离时沟壑之中原本没有任何反应的碳居然燃烧了起来,而且燃烧的碳火还迅速的将其他沟壑里面的碳火引燃了,几人同时也被包围在一片火海之中,一股股热浪炽烤着几人,让几人感觉自己几乎快要被火焰给烤焦了,再之后所有沟壑之中的火焰开始向铜柱的方向汇聚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