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军功章与勋章
第四百二十一章军功章与勋章 女真大营的军情一日三报,永平府的军情一日一报,每天都有大量的军情通过各种各样的情报传递到迁安城中,同时也传递到了遵化城李文博的钦差行辕里,送到了李文博手中。 可以说,从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前锋抵达迁安那一刻开始,李文博最主要的精力就已经放在了迁安方向。迁安前线的一举一动,都紧紧地牵动着李文博的心跳。 在沈君山报捷的公文还没送到遵化,李文博就已经通过哨探队,将迁安城外发生的几次战斗的详细经过了解得一清二楚,甚至还让遵化临时驻军司令部参谋处的参谋人员在沙盘上进行兵棋推演,以推测女真鞑子下一步的军事行动。 “先生,永平府方向鞑子的最新情报送到了。”顾绛走进临时行辕中李文博的书房,躬身对李文博说道。 “哦,快拿上来给我瞧瞧。”李文博放下手中的书卷,抬头说道。 顾绛急忙走上前去,将手中机要文书翻译好后的机密情报递到了李文博面前。李文博伸手接了过去,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敌酋招回济部,派部清理山海关废墟,疑有从山海关出关之意。另,杜部已抵永平府南八十里,不日将抵永平城外。 李文博看完军情,微微皱了皱眉头,抬头瞧着顾绛说道:“藩汉,你们参谋处可看过情报了?” 顾绛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机要文书译出密文后,学生直接就送到先生这来了,学生与参谋处的兄弟们都还没看过。” 李文博微微颔首,将情报递给顾绛说道:“那你看看吧,看过之后,转发给参谋处各参谋,尽快做个预案出来。” “是,学生这就去办。”顾绛急忙躬身应道,转身走出了李文博的书房。 参谋处的预案很快便送到了李文博的书桌上,针对女真鞑子可能的行动,参谋拿出的预案是,抽调迁安遵化两城陆战队老兵八个战斗都,组成一个加强营,紧急往山海关方向机动。 同时命令扫荡了渤海海域内所有海盗势力,占据了蛇岛、猪岛、虎平岛、鸟岛等岛屿后,在山海关附近海面上游荡的钦差水师行营的船队,立即在山海关靠岸,准备就近狙击女真骑兵,解救被掳大明子民。 在陆战队向山海关机动的同时,又命令杜斌所部江南新陆营,对永平府发动牵制性进攻,缠住永平府中的敌军,让其无法对陆战队加强营的后方造成威胁。 李文博检视了一番之后,拿起朱笔,在预案下面写道:“可。着参谋部立即执行,李文博,崇祯三年二月初四。” 批准了参谋部制定的行动预案后,李文博又让阿虎将预案送到了参谋处,交给了顾绛。 随后,遵化迁安两城的陆战队老兵,就被抽调出了八个战斗都,遵化城抽调了五个都,迁安城抽调了三个都,组成一个临时加强营,由遵化临时驻军司令部副参谋长韦洪明率领,星夜兼程,往山海关方向运动。 韦洪明之前一直被李文博留在后勤处,任司务长。只不过韦洪明觉着后勤处的工作太单调了,几次三番地向李文博请战,要求调到作战单位。李文博被烦得没法,最后终于松口,答应将韦洪明调到参谋处,任职参谋,负责遵化城中新兵营的训练工作。 韦洪明做事比较细,新兵营的训练工作被他搞得有声有色的,甚至还成功地组织了一次新兵营与陆战队一个全员战斗都的实兵对抗演习,而且还取得不俗的成绩,虽然最后失败了,但也是虽败犹荣,那个战斗都取得的胜利,也只是惨胜。 为此,那个战斗都还被他们所在营的营长千户狠狠地加训了一个星期,算是对他们连一群新兵蛋子都差点打不过的教训。 也正因为如此,韦洪明算是正式在参谋处站稳了脚跟。这次组建加强营时,他跟顾绛一起,都打了请战报告。李文博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考虑之后,最终批准了韦洪明的请战报告,升任他为遵化临时驻军司令部参谋处副参谋长,并兼任临时加强营营长,负责指挥这个由八个战斗都组成的加强营。 顾绛的请战报告没有获得批准,心中还有好大的一个疙瘩,连着好几天都没有在李文博面前出现过,直到这天,后勤处将依据李文博设计的图纸打造出来的勋章和军功章样章送到参谋处,交给顾绛时,顾绛才不得不又拿着勋章和军功章,走进了李文博的书房。 李文博见了顾绛,笑着说道:“怎么,藩汉还在生我的气么?” “学生不敢。”顾绛行礼说道,但语气中的委屈之意,却是谁都能够听得出来的。 李文博笑了笑,说道:“藩汉糊涂,以后还怕少了你的仗打么?女真鞑子在辽东占据千里之地,大小城池数百座,以后少不了你的仗打的!”停顿了一下,李文博又说道:“再说了,现在只是小打小闹,藩汉难道就不想指挥千军万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么?” 顾绛微微楞了一下,旋即正色行礼说道:“先生教训的是,学生知错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只要藩汉不觉得先生偏心就行了。”李文博笑着拍了拍顾绛的肩膀说道。顾绛和韦洪明,两个都是他极其看重的学生,可要说谁在他心中的分量更重一点,无疑还是眼前这个说出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绛顾炎武。 停顿了一下,李文博又说道:“好了,来看看咱们新造的勋章吧。” 顾绛经李文博提醒,才猛地想起自己来这的主要目的,急忙拿出三枚勋章样章和军功章样章,一起并排放到了李文博面前的书桌上。 顾绛送来的勋章样章,是李文博根据记忆中五五年授勋时授予的独立自由勋章的样式设计的,为五角星和等五边形交错构成,中间是两把交叉在一起的火铳,上方佩戴的铭片处,铭刻着“收复遵化纪念章”七个字。 三枚勋章样章形制一样,只不过材质不同,分别是锡铁铜三种材质,每枚勋章重约一两,拿在手上,沉甸甸的,有一种厚厚的沉淀感。 军功章也一样,也是根据记忆中的军功章样式设计的,只是在奖章上方佩戴的铭牌处,铭刻着“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字样,加以区分。 军功章的材质,同样是锡铁铜三种材质,三等功为白锡铸造,二等功是黑铁,一等功则是黄铜材质。每枚军功章同样是一两重,制作精美,让人爱不释手。 李文博拿起一枚勋章,放到左胸口比划了一下,问道:“怎么样,好看不?” 顾绛楞了一下,微微颔首,旋即问道:“先生,学生有些糊涂,不知先生做此勋章,有何目的?” “此乃勋章,是军人勇敢荣誉的象征,可以增加军队的荣誉感和归属感,你说有何目的?”李文博轻笑着说道。 顾绛听了李文博的话,顿时感觉有些无语。 李文博比划了一下,然后又自顾自地说道:“嗯,不错,后勤处的人没让我失望,这勋章和军功章都做得不错。行了,藩汉,把这样章给后勤处送过去,让他们按照这个样式,根据报上来的名单,把收复迁安和遵化两城的纪念勋章先做出来,然后根据各营都上报的战功名单,把立功人员的军功章也做出来。” 听了李文博的话,顾绛脸色不由得一变,失声说道:“大人,这么多勋章,那得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啊?” “花费再多都是值得的。”李文博意味深长地说道,瞧了顾绛一眼,说道:“藩汉,去做吧,等以后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够用金钱和物质去衡量的。” 顾绛楞了一下,旋即点了点头,说道:“是,学生这就去办。” 样章确定了之后,制作起勋章和军功章来,就容易得多了。三等勋章数量是最多的,授予所有参与了收复迁安和遵化战役的参战人员。外观形状都是一样的,只有铭牌上面铭刻的字不一样,一个是收复迁安,一个是收复遵化。 而迁安临时驻军的参战人员,在收复迁安纪念章之外,还多了一枚保卫迁安纪念章,用以表彰参与保卫迁安战役的参战人员。
而二等纪念勋章则颁发给在战争中表现突出,却又达不到立功要求的普通士兵,这类士兵的数量,也仅仅只次于三等纪念勋章而已。一等纪念勋章则是铜质的,颁发给参与战役的各级指挥人员以及立有三等功二等功的普通战士。 相对于大量派发的纪念勋章,军功章的含金量可就大得多了,即便是最低一级的三等功,普通士兵想要获得,也必须得在战斗中有重大立功表现,并且需要经过都营两级军官署名推荐,才能够获得。 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三等功需要斩获多少个斩首功,但这次评定三等功的标准,基本上是个人取得三个斩首功,才能够获得。也就是说,想要荣立三等功,就必须在战争中斩杀三个以上的女真鞑子! 二等功的评选标准就更高了,需要都营以及驻军司令部三级联名推荐,才能够获得。而普通士兵想要获得一等功,基本上就难如登天了,至少这一次,迁安遵化前后三场战役,评选出的普通士兵荣立一等功的,也就只有区区三个而已! 就连军官中容易一等功的,都是少之又少,三场战役,总共还不到五十人,其中还包括以迁安城外牺牲的新兵营代理营长刘安为首的十几个壮烈牺牲的军官。剩下的不到三十人,也都是像赵成安这样在战斗中身负重伤的指挥官。 后勤处用了十天的时间,终于将三次战役所有的军功章和勋章全部铸造完毕。之后,李文博便直接带着顾绛和警卫连的人,拉着满满的两大车子军功章和勋章,赶往了迁安城。 迁安城外的女真镶蓝旗早就撤走,大营也被济尔哈朗在撤退时一把大火烧了个精光,连同官道旁边的一座小山,差不多都被大火引发的山火给烧光了。 发生在迁安城外的战斗,虽然已经过去了半个多月了,但战争留下的痕迹却依然存在,大量村庄被夷为平地,庄稼被焚毁,平整的官道也被炮弹炸出了一个个或深或浅的坑洼。放眼望去,满目苍夷,让人心惊。 女真骑兵虽然撤走了,但迁安城外的防御工事却依然保留了下来,而且沈君山还下令对防线进行了加固完善,在城门两边,开始挖掘修建永久性地堡防御工事。 李文博带着顾绛和警卫连赶到迁安时,东门外的两处地堡工事已经快要完工了,西门外的防御工事也开始动工修建。 李文博先视察了两处防御工事,又在迁安驻军司令部听取了驻军司令沈君山做的关于迁安保卫战的战情报告后,最后才对沈君山说明了来意。 沈君山听了李文博的话,微微楞了一下,朝李文博拱手说道:“大人,何为授勋?” “授勋,就是授予勋章以及军功章,跟授衔一样。”李文博解释了一句,拿出,递给沈君山说道:“这是勋章及军功章授予的方式方法和授予条件,你可以先看一下。” 沈君山楞了一下,接过李文博手上的小册子,认真地翻看了起来。看完之后,沉思了片刻,沈君山这才又说道:“大人,末将明白了。”停顿了一下,又说道:“大人放心,末将这就去准备。” 李文博点了点头说道:“行,那你下去准备吧,记住,一定要隆重,要让每一个士兵都感受到勋章和军功章带来的荣誉和尊崇。” 沈君山急忙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离开李文博的房间后,沈君山立马就叫来了参谋长张进,让他组织人手在大校场上搭建观礼台,准备军旗军号等等,开始为江南军第一次授勋典礼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