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徐老六走了
第一百五十章徐老六走了 商会局护卫队的编制是一百人,李文博不想从当地卫所兵中筛选,他打算这一百全部重新招募,一些从渔帮的成员中招募,一些从当地失去土地的破落户中招募,还有一些就从外地流民中招募。 江南经济发达,相应的,失去土地破产的破落户也多,而外地逃荒而来的流民就更多了。要招个百十号人当兵吃饷,想来也不是什么难事。李文博便将招兵的事交代给了韩先儿和王奇两人负责,李文博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必须人高马大,越魁梧壮实越好呢! 刚将同知府里的事情理顺,徐老六却又来请辞。听了徐老六的来意后,李文博楞了好久,才回过神来,失声说道:“徐翁,可是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您尽管说,小子一定知错必改!” 徐老六摇了摇头,说道:“不是因为东家的问题,而是老朽自己的问题。” 李文博皱着眉头瞧着徐老六问道:“徐翁,可是遇上什么困难了,您尽管跟小子说,小子能帮上忙的,绝不推辞。” 徐老六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实不相瞒,老奴是徐阁老的家仆,奉阁老之命前来襄助公子,如今公子一切都已经走上正道,仕途也是平步青云,未来前途不可限量。老奴待在公子身边也帮不上什么忙,再加之上阁老年事已高,行动不便,老奴心中十分挂念,因此才特地来向公子请辞。” 李文博听了徐老六的话,楞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吃惊地说道:“徐翁是恩师府上的人?您为何不早说啊?这些日子失礼怠慢之处,还请徐翁不要见怪才是啊。” 徐老六急忙摆手说道:“公子不要再称呼老奴为徐翁了,老奴承受不起。对了,老奴见公子一直都有撰写《几何原本注疏》,不知现在写得怎么样了?” “已经写好前面两卷了,徐老既然要回京,就烦请徐老一块儿带去京师,请恩师斧正指点一下吧。” 徐老六笑着捋了一下胡须,说道:“公子不说,老奴也正有此意呢。” 李文博点了点头,从柜子里拿出一个木匣子,取出一叠银票,数了一千一百两出来,将一百两递给徐老六,说道:“徐老,这些日子辛苦您了,这点银子算小子的一点心意,徐老留着自个儿零花吧。另外一千两,还请徐老转交给恩师,务必请他保重身子。” 徐老六楞了一下,旋即摆手说道:“公子,这万万不可,万万不可。这银子不仅老奴不敢要,就是阁老也绝对不可能要的。阁老为官,清廉一身,这银子他肯定是不会收的。”停顿了一下,徐老六又说道,“公子,您自己初次为官,也得进退有据,千万不能迷失了本心啊。” 李文博笑了笑,徐老六的话虽然没说明白,但意思却很清楚,就是告诉他不要与那些贪官污吏同流合污,也变成了贪官中的一份子。 笑了笑,李文博又说道:“徐老放心,小子心中有数的。这些钱是小子孝敬恩师的,还请徐老代为转交。” 徐老六还是摇了摇头,说道:“几何原本注疏我可以替你转交给阁老,但这银票却是万万不可,公子您还是收起来吧。” 李文博见徐老六坚持不收,只得将银票重新收了起来,又拿出两锭五两的银子,塞给徐老六说道:“徐老,既然银票你不收,那这点盘缠总该收下吧?” 徐老六笑着接过那十两银子,说道:“既然公子都这么说了,老奴要是再推辞,未免显得有些做作。如此,老奴就却之不恭,多谢公子的厚仪了。” “徐老您这样说可就生分了。”李文博急忙说道,停顿了一下,又问道,“不知徐老打算何时动身?” “实不相瞒,老奴下午便已经请老赵替我去雇了一辆马车,打算明日一早便动身。” 李文博吃了一惊,失声道:“怎么这么急?” 徐老六笑着说道:“现在已经是腊月了,这个时候动身,到京师的时候,差不多也快要过年了。” 李文博点了点头,又说道:“徐老稍等,等我给恩师写封信函,烦请徐老代为转交。”
“公子请随意。” 李文博走到书桌后面,提起笔,略微思索了片刻,便提笔写下了一封信,信中都是些问候之语,却是半点也没提到自己在江南的所作所为。这些东西也不需要李文博在信中提起,徐老六自然会向徐光启如实汇报的。 写好信,李文博用信封装了起来,连同撰写的那两卷《几何原本注疏》,用一大块花布包成一个包裹,送到了徐老六手上,说道:“徐老,这里面就是两卷书稿和一封信函,烦请徐老转交恩师,并替我向恩师问安,预祝他老人家福寿安康,龟鹤延年。” 徐老六点了点头,说道:‘老奴知道,’停顿了一下,徐老六又对李文博说道,“公子您孤身一人在外,也要千万保重身子啊。” 李文博笑着点了点头,“嗯,我会的。” 第二日一早,李文博只带了方圆一人,骑着马,将徐老六雇的马车送出了苏州城北门十里长亭。 “公子,天寒露冻的,公子还是早些回去吧,别送了。”徐老六掀起马车帘子朝李文博挥手说道。 李文博勒住马缰,朝徐老六也挥了挥手,说道:“徐老,一路顺风,千万要保重身体啊!” “嗯。”徐老六朝李文博挥手应道。一直目送着徐老六的马车转过官道的拐弯处,看不见踪影了,李文博才和方圆骑马回城。 重新进了苏州城,李文博却没有回府,而是径直去了吴县县城铁器巷里的张记兵器谱。张记兵器谱大门上,李文博对上的那副楹联:拙工锻铁十年磨一剑,巧手点石百炼成金器,看上去又新了几分,好像是重新上过金粉似的。 不得不说,这张家的人还真的很会来事,李文博之前只是吴县县令,看见他们兵器谱的大门上的楹联只有上半阙,便随手写了个下半阙,没想到张家的人真的就刻在了门框上。而现在李文博已经是苏松商会局提举,张家身为商家,以后少不了跟他打交道的时候,李文博的墨宝,张家自然奉为至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