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武侠小说 - 东厂督公在线阅读 - 第七百九十一章 崇祯的智慧

第七百九十一章 崇祯的智慧

    秦书淮见崇祯一脸憧憬的表情,也动心了。

    就快要离开这里了,再与崇祯一起出去嗨一下也好,以后恐怕就没这机会了。

    另外,旅途上还可以再找机会跟崇祯聊聊后世的施政理念,能影响他多少就影响他多少。

    于是说道,“那行,皇上既然要微服私访体察民情,臣定然护驾左右。只不过据臣所知,那柳烟姑娘似乎是认识了个有才的书生,两人两情相悦,那书生拿钱帮她赎了身,然后就跟他走了。”

    崇祯很是不甘地拍了下大腿,“哎,什么时候的事,朕可一直想见她呢!秦兄怎生不早说!”

    秦书淮呵呵一笑,“这两年大明百废待兴,臣民无不奋发图强,皇上更是日理万机,臣要是跟你说这事让你分心,那岂不是一个诱导皇上荒诞yin逸的佞臣了?要是被孙阁老知道了,他还不拿拐棍来打臣?再说了,臣还想做忠臣流芳百世呢。”

    崇祯笑道,“你可是孙老师的得意之作,比朕这个天子门生还让他得意,他才舍不得打你!你去听听茶馆里那帮说书的说的《安国公传》,第一章第一回说的就是《孙阁老巧遇少年郎,三患说结得忘年交》,里头把孙老师如何与你相遇,又如何邀请你去柳是书院说得头头是道,你说这要不是孙老师自己跟别人说出来的,怎么会传出去?”

    这事儿崇祯倒一点没冤枉孙承宗。

    这两年国泰民安,孙承宗有更多的时间在柳是书院讲学。课余时间,那帮学生最爱问的就是国公爷的事。

    说起来秦书淮可是孙承宗慧眼识珠推荐给朝廷的,所以每次一提起国公爷,孙承宗都是一脸得意之色,然后泡上一壶好茶,给他的学生们娓娓道来。

    这其中他与秦书淮的忘年交友情可是重头戏,他能不讲得详详细细么?

    所以说书的才有那么多材料,才能足足用一回目的篇幅来讲他们相遇。

    说起这本《安国公传》,秦书淮也苦笑了起来。

    也不知道是谁编的,这本书直接就把他描绘成了一个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神人,什么在横岭召唤天火,火烧了八万鞑子兵。在罗文峪神将附身,带领孟虎、孟威、李敬亭斩杀上万鞑子之类的,吹得简直上天了。

    好在这书里把崇祯也描绘成了天上的另一颗星宿下凡,同样英明神武,要不然这书崇祯不禁,秦书淮自己也想禁。

    不禁说道,“皇上也听这些说书的胡诌么?”

    “怎么是胡诌呢?朕倒是觉得此书能让我大明子民知道如今的好日子来得是多么不易,更能让他们知道如今朝廷君明臣贤,他们完全可以安心过他们的小日子,这岂不是妙哉?呵呵,说起来朕有空也在听呢!”

    秦书淮心想,这书特么不是你暗搓搓让人编的吧?

    仔细想想,这个概率确实非常之大。

    为什么呢?

    原本秦书淮的声望就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就算没有这本《安国公传》民间也照样将他当成天神下凡、拯救苍生的人物。

    但是崇祯就不一样了,没有这本《安国公传》之前,民间大都只是认为崇祯是个仁慈的好皇帝,而平定天下全是安国公的功劳。

    而在《安国公传》里,有大量的桥段写崇祯如何英明神武地制定了抗金战略,如何铁骨铮铮地喊出“天子守国门,君子死社稷”,又如何贤明不听谗言地重用秦书淮,甚至将秦书淮当成亲兄弟一般对待。

    Emmm,这么一来崇祯的形象就非常正面和立体了啊。

    百姓对这个皇帝的崇拜和感激就更近一步了啊。

    这么一想,这书要不是崇祯授意别人写的,也实在想不出第二种可能性了啊!

    但秦书淮很高兴,崇祯能懂得利用舆论工具为自己造势,显然是借鉴了自己之前斗东林时编《文jian传》的办法,说明他的政治智慧在日复一日地增加。

    两人就这么东扯西扯地聊了半天,秦书淮果然又成功地蹭了顿御膳,然后乐呵呵地回家了。

    崇祯跟他约定,等手头重要的事情处理完,两人就在今年的某个时候,再去“体察民情”一回。

    这次崇祯的胃口大了,他要沿京杭大运河一直下去,直到杭州,好好体验一下传说中的江南美景。

    说这话的时候,崇祯的眼睛都是冒着光的。

    且说东藩方面,郑芝龙攻下东藩以后,除了在那留下4000步兵和十艘战列舰、二十艘小型快船之外,其余战舰和人马稍稍休整了几天,就再次启程,沿东藩至爪洼黄金航道,不紧不慢地撸下去。

    航线上,但凡遇到荷兰人的船只,不是扣押就是击沉。

    但凡碰到荷兰人的港口,二话不说就攻占。

    荷兰人的主力早在东藩干完了,现在有战舰也是零零散散的,根本无力发动反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又一个港口被明军水师占领。

    南洋水师,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就是远东地区的无敌舰队。

    话说那群甘肃兵就有福了,占领了港口以后,水师又不可能长呆,最终在那里当大佬的还不是他们陆军?

    一个港口顶多也就驻兵数百,他们中很多人一下子就升官了。

    比如安南的会安港,那是一个客商云集的大港,南洋水师从荷兰人手里抢来之后,派了两艘战列舰和500名陆军驻防。

    这500名陆军可就一下子成了这个港口,以及依托这个港口而生的大城会安城的主宰了。

    这里贸易发达,物资丰富,客商云集,简直遍地是黄金。

    虽然说那会儿的明朝人还不知道什么叫“殖民”,但是商船来停靠收税会不会?来补给收钱会不会?跟港口开酒肆、客栈、青楼、赌档之类的收例钱会不会?

    收钱收到手软啊!

    按照秦书淮的指示,但凡在境外港口驻防的弟兄,可以扣下三成的总收入作为补贴。

    乖乖,三成啊!这是什么概念?

    就会安港来说,这么大的港口外加一座城池,一年的纯收入至少有五十万两!

    也就是说他们五百多人,一年就能分了十五万两!

    平均一人三百两银子一年!

    这是什么概念?县太爷一年也才一百多两银子,他们一个大头兵一年的收入比县令还高得多!

    只要他们在这里干满一年,回家置个二进二出大宅,外加娶风风光光娶媳妇的钱都出来了!

    这当然是秦书淮有意为之,他就是要让这些兵对执行海外任务充满激情。

    当然,这也是行情价。

    西方人殖民,也给本国兵极高的待遇。

    不过大明乃是礼仪之邦,当然不能说殖民这么难听了,充其量就是跟当地土著一起开发嘛!

    为了支撑庞大大航海的计划,在秦书淮的建议下,现在大明的船厂和兵器所仍在大规模地建造战舰和大炮。

    除了南洋水师,大明还要组建一支北洋水师。

    这支北洋水师的配置不会比南洋水师低,初步的规划是五十艘战列舰、三十艘戎克船、一百艘各型号小快船。

    北洋水师不仅用来拱卫京畿门户渤海湾,而且还要控制东亚至南亚的上半段航线,从而让大明全面制霸远东洋面。

    这么算下来,不算建造战舰的成本,大明每年光是花在水师人员薪饷、战舰维护、炮弹损耗上的钱,估计就要四百万两。

    大概是以前大明大半年的税收。

    但是秦书淮觉得,就算再翻一倍也是值得的。

    未来大明从海上获得的利益,何止是四百万两?

    而一支强大的海军所保卫的古老帝国,又岂止是金钱能衡量的?

    有钱、有技术、有造船工业,还有强悍的郑芝龙家族,让大明在远东洋面的霸权一天比一天巩固。

    而全国的兵备,也在魔教、江河帮的整顿下,一转以往的颓势,开始蒸蒸日上。

    现在大明的兵,不缺饷,不缺兵器,更不缺系统的训练。

    尤其不缺的是,战无不胜的信仰!

    对各地卫所来说,以前你烂我烂大家烂,当兵的穿得破破烂烂的,出门垂头丧气那都是正常现象,老百姓看见了也见怪不怪。

    都这个鸟德性,谁还好好练兵?

    但是现在舆论风向不同了,当兵的你就得立立整整、精精神神的,垂头丧气、破破烂烂的那是乞丐!

    现在他们有标杆了,练兵你就得练出国公爷手下的那种兵。

    这年头哪个卫所要是还吊儿郎当,出个门连队伍都排不齐,cao个练连阵型都摆不出,不但各地督军要整你,连妇孺就敢直接笑你。

    风气,什么是风气?这就是风气。

    练兵之风就这么刮起来了,各地卫所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练兵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