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太上皇薨!
从一开始,听闻安禄山叛军南下如入无人之境,李亨在愤怒之余,心里就更加惶恐,最好了随时逃离长安城的思想准备。 可是作为皇帝,尤其是一个曾经放下豪言要文治武功超越列祖列宗的新登基的皇帝,李亨纵然心里迫切想逃,但也不能说出口去。 如今见杨国忠主动劝谏,脸上虽然不动声sè,但心里却是大喜。 李亨正要故作姿态,半推半就,突听陈希烈勃然怒斥道,“杨相!长安乃是天子脚下,大唐帝都,朝廷所在,岂能放弃?叛军当前,尔等不思如何抗贼报国,反而蛊huo陛下放弃长安,伤损国体,居心何在?!” 陈希烈怒形于sè,眉毛胡子一起抖颤,非常ji动愤怒。 陈希烈是三朝老臣,一向奉行中庸之道,是出了名的墙头草。李林甫当权的时候,他受李林甫的摆布,杨国忠当权的时候,他又被杨国忠死死地压制住。虽然李亨对陈希烈颇为倚重,但陈希烈却很少公开与杨国忠或者之前的人唱对台戏,习惯了抹稀泥。 但如今,在大唐朝廷的生死存亡关头,这个文士出的老臣终于忍不住暴出他昂扬的风骨。见杨国忠竟然说出撺掇皇帝逃跑的话来,陈希烈当即就顾不上许多,跟杨国忠撕破了脸皮。 杨国忠也是大怒,冷笑着怒视着陈希烈淡淡道,“安禄山叛军势大难敌,颜真卿的河南军马根本就抵挡不住。目前河南已经失守,东都洛阳失陷指可待。洛阳一旦失陷,叛军便可长驱直入关中,长安一座孤城,各镇勤王大军尚未抵达,如何能保得住?” “若是让陛下留在长安,岂不是正中安禄山的下怀?” “本相建议陛下暂时率朝廷离开长安,迁往灵州由陇朔大军护驾,有何不可?长安一座城池而已,与陛下的安危相比,一座城池算得了什么?至于朝廷的面子,朝廷军马节节败退,被安禄山叛军杀得丢盔卸甲,早就颜面无存了,还顾忌什么?掩耳盗铃否?!” “本相倒是要问问陈相,你让陛下置于危险境地之中,到底是居心何在?” 杨国忠地痞流氓出,擅长讲歪理,这么一连串的反击回去,把陈希烈问了一个理屈词穷。 陈希烈涨红了脸,顾不上跟杨国忠叫板,当即跪拜在地慨然道,“陛下,长安事关国体,不可轻废。前线朝廷将士正在浴血奋战抗击安贼,若是陛下放弃长安,消息传了出去,必大涨贼人的气焰,让将士心寒啊!” “陛下,万万不可放弃长安呐!” 陈希烈连连叩首,落地有声,不多时,额头上就叩出斑斑血迹,煞是惊人醒目。 李亨脸sè非常复杂地望着陈希烈,嘴角轻轻一抽。 众臣都默然望着杨国忠和陈希烈,不再开口。 这个时候,建宁王李倓突然出班跪拜在地,慨然道,“父皇,长安乃是大唐帝都,宗庙社稷所在,若是父皇率朝廷放弃长安,奔往陇朔,必寒了天下臣民的心呐!” “若是让安贼攻陷长安,我大唐宗庙不保……万万不可啊,父皇!” 李倓也叩首在地,不起。 杨国忠扫了李亨一眼,突然大声道,“陈相,建宁王,你们不必多言。陛下何曾说过要放弃长安了?陛下不过是要御驾亲征,亲往陇朔勤王大军中坐镇指挥,与叛军决一死战!” “陛下,臣以为,可派人留守长安,同时命颜真卿死守潼关,等待勤王大军来援!若是颜真卿守不住潼关,导致长安失陷,当诛之!” “同时,陛下率满朝文武大臣和大军挥兵北上,与陇朔张瑄的勤王大军汇合。两军合兵一处,再回头来救援长安抗击贼寇不迟!” 李亨的脸sè闪烁良久,缓缓沉声道,“杨相之言有理。颜真卿抵挡不住安禄山,虽然非战之过,但也其罪难逃。若是再守不住潼关,朕当重重治罪!” “至于朕,叛军当前,朕作为大唐皇帝,不可安守长安坐享其成,朕决定亲率满朝文武大臣与金吾卫大军北上,会同张瑄勤王大军共抗叛军!” “就这么定了。尔等不需多言!”李亨说到这里,冷笑一声,环视众人,“朕不是要放弃长安,长安必然还要重兵把守——诸位臣工,谁愿意留下与朕代守长安?” 听李亨竟然从了杨国忠的劝谏,陈希烈大为失望。他有些心灰意冷地望着李亨,默然片刻,突然抱拳道,“老臣愿意留守,请陛下恩准!” 李亨稍稍犹豫了一下,在他心里,留守长安其实就是死路一条,陈希烈偌大一把年纪,他有些不忍心让陈希烈留下。 “陈相,你乃朕边重臣,朕需要你留在边……” 陈希烈就叹息一声道,“陛下由杨相和诸位大人护卫,老臣也就放心了。陛下,老臣年近七旬,早已是半截子入了土。老臣是三朝之臣,食君之禄,累受皇恩,国难当头,老臣当为陛下分忧,为陛下戍守长安!” 陈希烈说着,眼圈涨红,忍不住老泪纵横。 “请陛下放心,老臣当与长安城共存亡!老臣在这里,拜别陛下了,陛下一路保重!” 陈希烈在关键时刻,突然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名臣的烈烈风骨,众臣无不动容。 李亨轻叹一声,摆了摆手,再也没有说什么。 既然陈希烈愿意为国尽忠,他作为皇帝,也不能阻拦。 建宁王李倓脸sè一肃,出人意料地也跪拜在地,凝声道,“父皇,儿臣愿意代替父皇镇守长安,以安军民之心!” 李亨脸sè一变。 他此番放弃长安逃往灵州,不可能带所有人一起离开。但他的皇子皇女后宫嫔妃还是要统统带走的,他不成想,李倓竟然悍不畏死主动提出来要留守长安。 “李倓,你……” “儿臣心意已决,请父皇恩准。儿臣在这里,与陈相一起拜别父皇,父皇一路保重!” 李倓声音铿锵有力,伏地不起。 羽林卫大将军张同也陡然出班跪拜了下去,“陛下,臣亦愿率羽林卫留守长安,保我大唐宗庙社稷不失!只要有臣一口气在,臣绝不让安禄山叛军入长安半步!”
…… …… 皇帝要率满朝文武和一些皇室贵族离开长安去灵州投奔张瑄的消息很快就传出了宫,长安城顿时就乱了。逃往的百姓更加多了,而很多自觉没有资格跟随皇帝北逃的权贵人家,也各自想辙,收拾金银细软,连夜逃离长安。 宫里也乱了。李亨能带走的,仅仅是他的后宫嫔妃和皇子皇女,老皇帝的嫔妃乃至老皇帝的皇子皇女和大唐宗室,都必须要留下。宫里这数千宫女太监,大多数也要留下。 被选中要逃走的人当然是欢天喜地,但铁定要留下来的人心神绝望。 老皇帝居住的冷宫里最终还是得到了这个消息。 听说李亨要放弃长安逃往灵州,老皇帝当场就气得脸sè发白,吐血,背过气去。其实他当初的表现,也比李亨强不了多少。只不过,李亨要逃往灵州,而历史上的李隆基是逃往蜀中罢了。 一番抢救,最终也没有抢救过来,苟延残喘的老皇帝李隆基终于还是去了。 永远地去了。 从此,永远退出了大唐王朝的视野之中。 “父皇啊!父皇!”盛王李琦和咸宜公主等皇子皇女痛哭流涕,跪拜在李隆基的龙榻之下。 “太上皇驾崩!” “太上皇驾崩了——” 宫里哀乐起,钟鼓齐鸣,在这个夏季的黄昏暮中悠扬而又凄惨。 这个惊天的消息从宫里传播到宫外,可惜在这个时候,谁也顾不上老皇帝的死讯了,众人都忙着逃命。 李亨一边命宫里为老皇帝举丧,一边准备出逃。 在这种节骨眼上,举丧的程式和礼仪就欠缺了太多,只能说是有些应付了事。 第三天一早,李亨将老皇帝的举丧大礼交给了李倓、陈希烈和张同三人,下诏命建宁王李倓监国,镇守长安,陈希烈为监朝相国,张同为长安行军大总管,然后带着浩浩dàngdàng的队伍离开长安,向灵州的方向缓缓逃去。 红当头。李倓、陈希烈、张同三人穿着为老皇帝举丧的素服,站在长安城的城门楼上,远望着李亨的仪仗队伍和上万人的护军渐渐远去,脸sè都非常凝重。 陈希烈之所以留下,是因为气节;张同之所以留下,是因为张瑄的重托。张同相信张瑄绝不可能放弃长安,对于安禄山的叛军,既然张瑄谋划应对已久,就不可能想不到颜真卿会挡不住安禄山叛军脚步。 而李倓能留下,虽然有一时血气上涌冲动的成分,但还是骨子里的那份怀使然。李倓其实是一个非常骄傲的人,作为皇子,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李唐皇室放弃长安子民和宗庙社稷,想丧家犬一样离开。 他宁可战死,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名字éng羞。 “下,吾等回宫吧。”陈希烈拱手抱拳道。 李倓凝重地点了点头,转而去。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