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军事小说 - 苏联英雄在线阅读 - 第六十二章 难产的重型坦克

第六十二章 难产的重型坦克

    科京,不像科什金那样是一位有潜力的天才设计师,他只是在恰当的时间与恰当的人一起进入了恰当的学校。科京就读于列宁格勒的捷尔任斯基汽车军事技术学院,他在那里受到基洛夫、伏罗希洛夫、布柳赫尔、图哈切夫斯基等党的杰出领导人的主意,最后甚至还与伏罗希洛夫的女儿结了婚。科京虽不是一名出色的工程师,但也算是一位有能力的工程师,而且他更擅长于政治斗争。他得到有权势的人物的嘉许,升迁很快——这是林俊对朱佐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早期经历的的了解,但不可否认,科京还是一位优秀的坦克设计师。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还真不是个名副其实的“拖拉机厂”,生产的产品起码有三分之一是坦克。现在它主要在坦克方面是在生产刚刚改进完毕的T-26S1937型轻型坦克,而拖拉机的生产主要是S-65型和大名鼎鼎的STZ-3型农用履带式拖拉机,当然这些履带式拖拉机起码有一半是提供给军队作为火炮牵引车使用。还有少量的产品是T-20“共青团员”45毫米反坦克炮专用牵引车。(为什么说STZ-3型农用履带式拖拉机大名鼎鼎?应为我们在一些反应五十年代新中国农业建设的纪录片上就常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上面的这些都是林俊在和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同志们的座谈上了解到的。“据我所知,ZIS-3型和S-65型农用履带式拖拉机作为红军部队专用牵引车辆不足的替代措施,大批装备一线部队,造成了这些非专用牵引车辆的超负荷作业,对这些拖拉机的维修和保养工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听了林俊的话,科京开口了,“安德烈同志,这个情况我们也知道。现在红军一线部队里装备的按照军事用途的专用牵引车辆还不到牵引车辆总数的百分之二十,而全军需要中等程度修理和全面翻修的牵引车辆达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上,一线部队的牵引车装备数量根本不足,特别是重型专用牵引车的数量严重不足。”

    “这个问题也不是我们能够解决的,因为各个工厂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指标都有限制。”林俊也知道问题的严重,但工农红军军械部和中型机器制造局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座谈会上的人更是没有办法。

    “为了解决重型牵引车数量和质量的问题,我们厂即将上马从哈尔科夫引进的“共产国际”牵引车生产线,这也是科京同志向中型机器制造局争取来的生产计划。”格尔卡说,“听说哈尔科夫方面正在设计一款比共产国际”性能更加优异的重型牵引车。”

    “是的,沃农科夫特同志(哈尔科夫方面的设计师,主要设计履带式牵引车辆)正带领设计小组在进行最后的测试,但估计还要几个月才能大批量生产。原型车他们已经拿出来了,而且已经报到军械部,上面想用我们科京同志的岳父、尊敬的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名字来命名这种最新式的牵引车,命名为“伏罗希洛夫战士”型。”

    林俊这边说,眼睛却是看着那边的科京。从他有些惊奇的表情看,科京还不知道这款牵引车会用他岳父的名字命名。

    虽然历史就就是这样,但车辆型号命名是上面的事,和设计局和生产单位没什么关系。但这次倒真是哈尔科夫方面向上面这样要求的,当然是林俊出的主意。

    “既然本来就会这样,那还不如卖个面子给伏罗希洛夫。”这是林俊当时得知这款新式牵引车时的想法。对于林俊的提议,哈尔科夫方面的同志当然是举双手赞成:谁都知道竞争对手科京和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关系,这样至少那位元帅同志会对哈尔科夫方面“宽容”些。

    “科京同志,新式重型坦克的研制情况怎么样了?这是斯大林同志非常关心的。”林俊把斯大林“抬”了出来,因为他知道科京在去年已经有两个保守的设计被“枪毙”,而现在的最新设计还停留在纸面上,估计要到列宁格勒才能出产品了。

    果然,听到林俊问起坦克的设计情况,科京显得有些尴尬。

    “安德烈同志,说实话,新式重型坦克的研制遇到了很多困难,短时间内还无法拿出样车,现在还停留在图纸的阶段。”

    “斯大林同志也知道重型坦克的研制困难重重,所以科京同志不要着急。不知道现在最大的困难在什么地方?”林俊也知道这重型坦克的出世没这么容易。

    “我们已经完成了总体设计,但按1935年底的设计指标,我们根本就没有能用的大口径坦克炮,现在唯一的选择就是L11(Model36)76.2mm加农炮,但它根本不符合设计指标的要求。当时的设计指标是要求新式重型坦克装备85毫米或100毫米的坦克炮,但火炮研制单位根本就没有,而且那边的同志一时也无法研制出符合要求的大口径坦克炮。”

    和哈尔科夫的科什金一样,科京也是苦水一大桶,甚至比科什金还要多,因为科京从他岳父那已经知道,这设计指标的制定最大的原因就是眼前这个安德烈的建议。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合适的发动机,现在能用的发动机不是动力不足就是可靠性太差,根本无法满足设计要求。”

    听了科京的话,林俊知道是自己的一些原因造成了某些设计指标过于超前,要知道就连L11(Model36)76.2mm加农炮原来在1941年都是“无敌”的,更不用说设计目标里的85毫米和100毫米坦克炮。在哈尔科夫时林俊已经有了将新式坦克的坦克炮设计指标稍微降低一些的想法,要是新式坦克因为坦克炮的问题而“难产”,那自己的责任就大了。

    而这边的科京还有一个他自己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发动机。因为后来他设计的KV-1重型坦克用的是哈尔科夫方面设计的B-2柴油机改进型,而现在B-2还在最后定型阶段,科京根本就无从所知,也难怪他发愁。

    “具我所知,哈尔科夫方面正在设计一种新式的柴油机,已经快定型,可靠性非常好,功率达到了368千瓦(500马力)/1800r/min,而具那边同志的介绍,它的改进余地非常大,只需要稍作改进,设计出600马力左右的重型坦克用柴油机应该没有问题。”林俊知道,KV-1原来用的就是装备T34-76坦克的B2-34柴油机的改进型B2-K,功率达到了441千瓦(600马力)/2000r/min,而且两者的区别不大。

    “那太好了,这样就可以解决新式坦克研制最大的问题,其实我的原有设计里只要500马力的稳定动力输出就够了,能有600马力那是更好,可以大大加强新式坦克的机动性。”听到林俊的介绍,科京欣喜若狂,他已经快被这发动机的问题给折磨疯了。要知道坦克炮还能从海军和高炮部队方面得到技术支持,但这发动机可不是一两年功夫就能设计出来的。

    “呵呵,但这也急不得,这需要哈尔科夫方面最后定型了才可以在各厂大规模投产,估计再过几个月就能有结果。”

    林俊是在给科京“提个醒”:要是现在你就去那“插”一腿,到最后很有可能谁都没有好的发动机用。

    科京是个聪明人,当然明白林俊的意思。能有现成的发动机那是最好,10秒钟前他倒是有通过岳父去取得这款发动机生产技术的想法,但听这么一说,还是等一段时间的好。“安德烈同志不是说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定型,到时候大家都能用现成的,何乐不为呢!”他想。

    “当然要等哈尔科夫方面的同志拿出最终的定型设计后才能进行改进,这里就要麻烦安德烈同志衔接一下了,呵呵。”

    “这个没问题,我会和斯大林同志和上级单位汇报的,科京同志尽管放心。”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心,林俊顿了一下,“科京同志,对于坦克我是个外行,有个问题能不能向你请教一下?”

    “安德烈同志这么客气干嘛,你尽管问,我知道的一定不会藏着当宝。”

    科京满口答应,“别人连发动机的问题都帮自己大包大揽了,还有什么事不能说的。”

    “是这样,我想和斯大林同志反应一下,现在我们不是没有设计指标要求的大口径坦克炮吗,而目前有一种长身管的76.2毫米坦克用加农炮正在设计中,估计最晚到今年中旬就能定型,而威力会比L11型大得多。要是在坦克设计完毕前还没有合适的武器,在火炮研制部门设计大口径的坦克炮的同时,我们能不能先在新式的重型坦克上安装长身管的76.2毫米坦克炮。但是如果以后口径和威力更大的坦克炮生产出来后,我们是否能快速的转产装备大口径坦克炮的重型坦克,这在技术上是否行得通?而且工厂的转型生产难度是否很大?”

    “安德烈同志,你的想法我们也考虑过。这在技术上问题倒不是很大,如果以后是安装85毫米的坦克炮,我只要在新式坦克的设计上留有余地就可以,到时候坦克军一级的维修厂就可以进行坦克炮的换装和辅助设施的改进。如果是100毫米的新式火炮,那就需要重新设计炮塔部分,但这也不是问题,我可以在再设计一个全新的炮塔作为技术储备。从实际生产来说问题也不大,当然会有一些问题,但和能够得到的成果来比较,坦克生产厂的困难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听到林俊的这个“问题”后,科京也是心中有底:这位“高指标”的“制造者”一定发现目前的现实情况下,一时间是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的。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设计指标是克里姆林宫直接制定的,我们设计师和生产厂根本无权修改。”

    “我去和克里姆林宫说说,不知道能不能修改一下。总不能出现车等炮的情况。”这是林俊一周内第二次说这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