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冲突
论赞婆知道这个时候若是让对方压住了气势,这场谈判己方将很难获取比付出的代价更多的利益,所以他急忙说道:“我们现在是在谈论议和的事情,请别把主题扯远了,顾左右而言他!” 李斯年心中冷笑,要得就是让你自己把话题拉回到“议和”二字上。他说道:“没错,我们坐在这里的确是为了议和,而不是为了宣战。所以也请吐蕃的各位大人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喊打喊杀的!” 论赞婆听了,心中甚是愤怒,但是也的确是己方挑衅在先,所以自知理亏的论赞婆只好先压住火气,冷声说道:“议和就要拿出议和的态度!吐谷浑的土地已经在我们吐蕃的控制之下了,所以不应该拿到谈判桌上当做利益来分割!” 论赞婆也不愧为论钦陵的弟弟,比起李斯年的咄咄逼人,论赞婆更像是一个合格的外交家。不过,大唐这边也不缺才干出色的外交家。娄师德虽然在开始的时候被论赞婆呛得语结,但是那也是因为论赞婆摆出了一副无赖的姿态才为难住了这个知识分子。 所以说,想快速的制住无赖,就得拿出比对方更无赖的办法。现在论赞婆想要以外交的方式交锋,李斯年自然也不能抢了“主将”娄师德的风头。 只听娄师德反驳道:“此言差矣!这次战争最根本的起因就是因为吐谷浑的领土问题,如果连最根本的问题都不能拿到台面上来商议,那么这场议和的意义何在?如果这种谈判的形式真的可行,那么还请赞婆大人回到国内告诉吐蕃子民,让他们做好即将成为大唐子民的准备。” “岂有此理?!又想以战争来威胁我们吐蕃了是吗?真以为我们吐蕃怕了你们大唐不成?”论赞婆拍案喝道。 娄师德见对方已经被自己激怒,他露出一脸自信的微笑说道:“请赞婆大人稍安勿躁!且听我把话说完!以赞婆大人刚刚的那种谈判逻辑来讲,我们大唐的确是可以在未来的十年内完全吞并了吐蕃。因为只要这次谈判吐蕃国以这样的方式获得了吐谷浑的领土,我们大唐也只需要效仿贵国这次的谈判方式,即先抢下一片贵国的土地,然后马上和贵国议和,并声称这片土地已经被我们大唐所控,不应该拿到谈判桌上当做利益来分割。如此循环往复,不出十年,吐蕃国将名存实亡!” 论赞婆没想到这个一开始就被自己打压得毫无还手之力的中年文官,在外交辞令上反应竟然如此之快。但是作为代表吐蕃的大使,他是不可能轻易就放弃送到嘴边的利益的。 “既然如此,议和还有何用?想要夺得利益,就凭实力说话吧!”论赞婆再次拿出了耍无赖的本事。 不过,娄师德这次没有语结,他也拿出一副巍然不惧的姿态,说道:“既然你们吐蕃如此执迷不悟,那咱们就战场上见吧!不过,娄某要提醒你们吐蕃人一下,十万人的损失对于我大唐来说,不过是六百分之一,但是对于你们吐蕃来说,可能就另当别论了!”说罢,他也不再多言,起身招呼了李斯年等一干人,离开了谈判用的营帐,向己方大营走去。 论赞婆则是一脸阴郁地注视着纷纷起身离开营帐的大唐谈判代表们,一言不发。 在回去的路上,娄师德对李斯年说道:“李司马,看来我们还得在军事上取得一些成果后,再回到谈判桌上和吐蕃人进行较量了!” 李斯年微微一笑,道:“娄大人所言极是,对付吐蕃这样的大国,想要顺利的达成议和肯定不可能一触而就。” 十二月二十这一日,早就做好准备的各部唐军突然从原驻地开拔,一天之内,五万大军突入吐谷浑一百里,李青云的一万神骁军一举越过赤岭进驻了莫离驿,李谨行的积石军则越过黄河来到了莫门镇对岸驻扎下来,与莫离驿的神骁军形成了犄角之势。在上次大战中,没有机会发挥出实力的莫门军也以最快的速度回到了原驻地莫门镇。武宁军则是继续驻守在武宁镇。而一直驻守在QH东岸的神威军也迅速移动到了QH南岸。 一道从QH最南岸开始一直延伸到武宁镇的战线就此形成。 此外,契苾明的赤水军在谈判开始之时,就已经故技重施、化整为零潜伏到了吐蕃大军的后方。准备随时对吐蕃的补给线进行袭扰。
这次在前线负责统筹并指挥唐军的主帅是李青云。李青云虽然没有太多指挥作战的经验,但是博览群书的他在军事方面的能力比李敬玄之高不低。正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段时间以来,李青云重新拿起了《尉缭子》和《鬼谷子》这两本兵书认真地研习了起来。如果问他为什么不先研习《六韬》和《孙子兵法》这两部兵书经典,李青云会十分自信地回答:“我对此籍虽然做不到倒背如流,但是也称得上是烂熟于心。” 这得益于云阳宫的宫学传统,凡是云阳宫的弟子,在修习武功和道法的同时,要在医道、农政、儒学、兵法、炼丹、锻造、墨流这七门学科中任选一门学科自学。等初步掌握了这门学科的基础并通过考核后,云阳弟子可以选择继续学习更深层次的知识或者选择学习另一门学科。 李青云选择的第一门学科就是兵法,不过那时他还比较年轻,所以在兵法这门学科上他只逗留了一年多。此后二十多年里,李青云依次研习了三年医道、三年墨流、三年炼丹、三年锻造,而在剩下的十多年里,李青云专注于道藏,所以并没有继续研修其他学科。 不过,毕竟李青云在兵法上还是有些基础的,因此他很快就将这段时间以来研修兵书时体会到的一些心得应用到了这次实战中。 当初李青云之所以改学其他学科,就是因为研修兵法只能纸上谈兵,没有机会进行实践。而其他学科都是有条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 自从来到了河湟,李青云好不容易找到了实践兵法的条件,他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