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满清军制的致命缺陷
在场的人,谁不知道,大清历年来最大的灾害便是水患。水患不仅仅是淹没一切生灵,还淹没了水患之地的未来。 这真的将黄河决口,就算不是彻底决口,也是难以抵挡的泼天大水。不但淮安府城,半个淮安府,还有临近的扬州府北部,也要被淹没。 水患过后的土地,成为一片洪泽,不但重新耕种庄稼难以有好收成,还极容易生瘟疫。 因此,谁都是盼着黄河永不决口,没想到穆荫竟然为了反击粤贼,打起了决黄河河堤的主意。 一时间,在场的众人都沉默起来。谁也不敢接口,毕竟,这一决口,死伤的百姓,可就不死一两万之数了。这得缺多大的阴德,才会出这样的主意! 见众人不语,穆荫有些慌了。他意识到,自己出的主意有些过头了。 刚想解释,却听咸丰道:“好!只要能灭掉那些粤贼,哪怕不能全歼,能灭半数,也是好的。朕同意此法。清轩爱卿,便由你主持决堤灭贼一事。其他人,也都说说,如今的形势,我大清该当如何?” 穆荫一脸惊喜,忙领命退至一旁。 众人见咸丰竟然同意了穆荫如此阴毒的主意,均是倒吸一口冷气:看来,皇上是真的逼到了尽头了,竟然连这种有损阴德和圣君仁明的主意都采纳了。 怡亲王载垣看看左右无人接话,只得出列,奏道:“禀皇上,奴才有个想法。听闻那粤贼贼酋是从长毛贼兵中分出,如今更是与那长毛贼酋闹翻,不断吞并长毛贼兵的地盘。不如由朝廷出面,对长毛贼酋进行招安,就算不招安,也可暂时不与之交战,派人与其密谈,商议一起对付粤贼。” 一旁的肃顺不由苦笑:又是一个出鬼主意的,不过,这等主意,看似为了大局,却根本是荒谬。 咸丰无意见却看见了肃顺不经意流露的嘲讽,当下问道:“雨亭,你对怡亲王的主意有不同看法?说来听听。” 肃顺一惊,这都被皇上察觉了?他可不敢将心中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就算讨好了皇上,却也大大得罪了怡亲王,这样的傻事,他可不会干。 于是,想了想,他谦卑地回禀道:“万岁爷,奴才很是赞同怡亲王的提议。不过,对方毕竟是长毛贼兵,与朝廷作对多年,若是朝廷出面,与之谈和,势必有损朝廷的颜面。因此,微臣觉得,还是让与之最近的安幑巡抚福济出面,派人与之秘密商定,合击粤贼之事。” 他的一番话,倒是四平八稳,老成谋算之举。载垣听了,很是满意。 咸丰虽然觉得与长毛贼酋谈和,有损他的颜面,但如今大清兵力实在紧张,只能不作声,表示默认了。 肃顺见咸丰竟然没有出言反对,哪能想不到是皇上默认了?于是,他又提出一个主意:“皇上,奴才还有个主意。奴才听闻这淮北一带,有股反贼势力,取名叫捻军的,势力不小,人数众多。奴才想,这些都是吃不饱饭的淮北乡勇,被人挑唆煽动,这才动了歪心思。不如也命安幑巡抚福济,一同安抚,将之招安到朝廷,许诺些虚职,让其归顺朝廷。即便是对方不愿归顺,也可想办法让其与粤贼产生矛盾,争夺地盘,让他们狗咬狗去。” 咸丰点点头,道:“雨亭所言有理!不过,朕担心的就是这些反贼也都投靠粤贼,那对大清,可就雪上加霜了。” 肃顺一笑,道:“皇上,奴才有些主意,可派一些死士假扮粤贼的细作,刺杀那些捻军头领,这样便能挑起两贼的矛盾,到时再由安幑巡抚福济出面,便自然能有一番效果。” 咸丰嘉许地看了下肃顺,道:“雨亭不错。众卿都亦当如此。”他想了下,谈起了具体兵力调派的问题:“众位军机大臣都在,便议议从哪里调筹兵力。” 咸丰其实心里明白,他如今能调的兵力,也就是直隶一带的京师卫戎兵力了。 并不是说其他地区没有多余的兵力,而是有兵,但不多,而且太分散,要集结起来,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最关键的是,这些兵谁都知道,没什么战力,上了战场,莫说克敌,不添乱溃营已经算不错了。 军机大臣杜翰开口言道:“皇上,微臣在军机行走,已经近年余,我大清军力弊端,主要在于军队部署过于分散。我大清朝廷自从平定三藩之后,好像从未一次性调集过二十万以上的大军过,不但绿营兵分散各地驻守,严格监视防御地方,指挥零落散离,互不统率,互相牵制,不能集中起来;连八旗兵都是四处分开驻防,军队数量有限,面对如此多的反贼,如之奈何?” 杜翰的一番话,可谓字字诛心了,一下说道了满清的骨子里的痛处。 众人听得暗自点头,但明面上,又不好开口附和。肃顺看了杜翰一眼,心中暗自冷笑,杜翰所说这些弊端,其实他早清楚,而且,他相信,其他人也早就清楚,但却始终没有人提出来。也就杜翰有个好爹杜受田,皇上最为敬重的恩师,否则单单刚才说的这番话,足以让他下狱。 可笑这杜翰身为汉人,有些不清楚旗人的想法。其实,大清朝的军队布置之所以这样,身为满人的肃顺很清楚。
根本原因,就在于大清的是满旗贵族的大清,最多再加上蒙古贵族,大清的核心力量满蒙人口太少,能组建的军队数量十分有限,大清历代以来,都不敢让完全的汉人武装——绿营兵——数量过于庞大,这对大清来说太过危险,因此,绿营的数量受到严格限制。 而偏偏是八旗兵又武备松弛,毫无战力,这样一来,整个大清,虽然有近十六七万的旗兵,五十万的绿营兵,但如今却陷入无兵可用的境地。 哦,对了,已经没有这么多了,南方几省的八旗兵和绿营兵,已经前前后后被粤贼击溃十余万,加上这两年与长毛贼兵厮杀消耗的十余万,整个大清,只有十万余八旗兵,绿营兵也只剩下三十来万了。 肃顺不由心中一阵咯噔,难道,大清真的要无力回天了么? 这边,咸丰听着杜翰的一番话,也是心中暗怒,不过,看在已故恩师的面上,强自忍住,没有呵斥对方。但听完了,心中一怔,自己这师兄说的,还真是大清的致命弊端啊。 但咸丰心中却是苦笑,登基四年了,四处反贼战乱,朝廷用兵捉襟见肘,他岂能不知道这个弊端?但身为大清的皇帝,自然要维护满族的利益,先帝传位的时候,便特别交代说起过,满蒙旗兵总共才2o万的情况下,汉人的兵力,不能过8o万,这是铁律,否则,势必会出现汉兵尾大难掉、无力掌控的局面。 因此,就算是长毛叛乱,自己四处调兵,也只能调集数万兵力前去围剿。一方面,钱粮难以筹集,另一方面,实在是无兵可派啊! 后来,自己也意识到这个局面,但又不能彻底改变祖制,便下了诏令,命各地兴办团练,对抗长毛贼兵。本来,糊南一地的曾国藩办得还可以,但没想到,打跑长毛,又迎来粤贼,曾国藩更是三下五除二地被粤贼给击溃了,身死武昌。 看来,这团练也不是好办法啊,各自为战,解决不了大清缺兵的根本问题。 不过,杜爱卿的话,虽然难听,却说中了朝廷的实际。 既然如此,不如趁着今天军机大臣们都在,议一议这改变祖制,扩兵的问题! 想到这,咸丰拿定主意,朗声道:“杜爱卿所言,虽然有些诛心,但却说到了朝廷用兵的根本。朕细细思虑,正是朝中无兵可派!因此,朕决定,全力扩兵,大清生死存亡,朕要搏上一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