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岭南名士陈邦彦
王彦在府衙内,正思考之间,听属下之语,心中不禁有些好奇,随让属下将来人引到偏厅相见,他则整理衣冠,先行前往等候。 不多时,那属下却去而复返,禀告道:“侯爷,那举人言侯爷无有思贤之心,转身欲走矣。” 王彦闻语,不禁眉头微皱,谓那下属道:“是本侯考虑不周也。”随连忙起身,让下属引路,追到衙门外,便见一头戴东坡巾,身着儒服的中年男子,正往远处走去。 “先生且慢~”王彦连忙急声呼唤,待其回过身来,便作揖一礼,“适才本侯多有轻慢,未能亲自相迎,还请先生不要见怪。” 那举人见王彦追出,脸上漏出一丝赞许之色,亦长揖一礼。 王彦走上前来,扶其手,待其直起身来,便见他方脸长须,剑眉星目,身上正气凌然,显然深得儒家养气之道。 “敢问先生姓名?”王彦不禁一声赞叹。 “吾岭南,陈邦彦也!”那中年儒者,微笑答道。 王彦进入粤地之后,对两广有名的士人官员,都做了一个了解,他闻陈邦彦之名,发现在脑中还真有这样一位人物,心里不禁一喜,此人并非狂生,而是真有大才也。 这时王彦在脑海中约微回想,便已经想起了陈邦彦的事迹,随连忙笑道:“原来是谏言的令赋先生,本侯失礼矣。” “区区拙见,让侯爷见笑了。”陈邦彦亦笑道。 这陈邦彦自小聪明勤学,天启元年,他十八岁时,便考取秀才,但之后屡次参加乡试均落榜,于是随父在大良设馆授徒,人称岩野先生。 他精通经世致用之学,二十余年来,门生弟子无数,名声闻达于广南。 甲申年间,京师被破,清兵入关,朝廷顿失半壁江山。陈邦彦顿感国难当头,急呼曰:“此时不思报国者,非丈夫也!”随即结束讲学,针对时局,他精心撰写了数万言的,列出了三十二条抗敌救国方略,踌躇满志地只身赴南京进呈弘光帝,但未被接纳。 南京之行,并没有使他心灰意冷,反而让他积极参与当年乡试,居然获得了举人功名。 王彦既然知道陈邦彦的名声,也看过其写的中兴三十二言,自然知晓他的才学,并非一般只知四书五经的腐儒,哪里会容他离去。 两人在府衙外一番客套后,王彦便提出,请陈邦彦入衙相谈,而陈邦彦本就只是试探王彦能否礼贤下士,现在已经得道肯定的答案,自然不会拒绝。 王彦随亲执其手,令属下大开仪门,径直走道书房,又命下人备好茶点,才与陈邦彦分宾主坐下。 “适才,下属告之于彦,言先生有策教吾。”王彦待二人坐定,随开口相问道:“不只可是平乱之策也?” 陈邦彦摇了摇头,“靖江王志大而无谋,不识大势,不值一提,乃插标卖首之辈尔。侯爷既下梧州,平定叛乱,易如反掌也!何须吾教耶?” 王彦闻语,正了正身,“那先生欲教何策耶?” “侯爷以为,如今朝廷局势如何?”陈邦彦不答反问。 王彦不明白他的意思,但还是思索一番后道:“今陛下锐意光复,虽朝中有人掣肘,但朝廷尚有七省之地,局势尚有可为也!” “非也!”陈邦彦却又摇头道:“吾观朝廷,却是危如累卵,倾覆不远矣。” “这是为何?”王彦不禁一声惊呼。 在他看来,朝廷如今虽然困顿不前,但东南有鲁王监国和郑芝龙抵抗清军,而湖南何腾蛟已经同东路大顺军合营,等到他北上湖南,整编顺军余部,不说光复河山,守住西南,却因该不难。 “朝廷明义上有七省之地,但真正听从陛下号令者,唯侯爷与赣南之军也!”陈邦彦接着说道:“东南之地,朝廷与鲁王纷争,互不协作,久之鲁王必败,而郑芝龙非忠义之臣,一旦局势恶化,必起二心也!湖南何腾蛟,虽是陛下南阳旧识,但亦有割据自雄之心,只对朝廷索取官爵,却任用亲信,排除异己,搜刮地方,毫无进取之心,长此以往必使民心背向,兵无战心也。云南沙定州叛乱,沐国公以失昆明,自身难保也。广西瞿式耜,意在拥立永明王,与朝廷貌合神离也。如此种种,朝廷不危呼?朝廷不险呼?今朝廷威令不行,各省之力无法统一部署,而北虏却以兵势之压,使得所占之地,政令通畅,调动自如,相形之下,朝廷之凝聚力,差之太远矣。”
王彦听完,不禁一阵沉默不语,他知陈邦彦之语都是实情,心中不禁对自身的乐观,做出一阵反思。 可能是他孤军守为扬州两月,又大败李率泰八万清军,而今又轻易取得梧州之胜,使他内心开始骄狂,不将北虏放在眼里,从而忽视了一些很容易就能察觉的朝廷将要面临的危机。 这一番反思,不禁使王彦心中一惊,他毕竟太过年轻,加之短短两年间,就封侯爵之位,难免志得意满,轻视敌人,而这种轻视,长久发展下去,就成了轻狂自大,极有可能成为他在战阵上最大的弱点。 半响后,王彦才回过神来,他再看向陈邦彦时,已经两眼放光,于是他突然起身,便向陈邦彦长揖一礼,“先生既然洞察时局,知朝廷之危机,当有策略,救国救民。” 陈邦彦见王彦真诚,连忙起身还礼:“侯爷赤诚之心,吾倍感钦佩,但在吾看来,当今天下,能救国救民者,唯有侯爷也。吾虽洞察时局,却终非救时之才,无力解开朝廷面临的一个个死局,不过吾到是可以为侯爷谋划,助侯爷重整河山。” “先生若能助彦,彦必以上宾待之。”王彦闻语,不禁重握其手。 陈邦傅感受着手上传来的力量,不禁说道:“今投侯爷麾下,当有一策,以解侯爷眼下之忧。” “彦愿洗耳恭听。”王彦真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