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朱棣的想法
夜色沉沉,一匹快马停在了朱瞻基的王爷府门口,和门口的官家说了一声,马上的骑士便大步冲了进去。 此时的朱瞻基,并没有入睡,北方的一场大雪,早已经通过各种渠道传进了他的耳朵,他明白,这场比往年来的更早一些的大雪,预示着不太安宁的边关。 “小王爷!大同急报!”李年站在门口低声道。 “进来吧!” 李年推开了房门,大步走了进来,将一封信递给了朱瞻基。 由于朱瞻基在摧毁纪刚一党时的出色表现,朱棣也为了培养朱瞻基这个未来的小皇帝,前段时间下令,着锦衣卫将一些有关边关的军情教给朱瞻基事先预览,让朱瞻基自己先思考对策,之后在朝堂上共议。 朱棣这种表现也是无可奈何,他的几个儿子,个个不成材,只好在孙子辈找几个出色的了,现在朱瞻基如此出色,他也大胆的放手锻炼朱瞻基,朱棣的皇权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中,他也并不担心朱瞻基会有什么不轨的企图,何况这皇位迟早都是朱瞻基的,根本就没有理由不轨,何况朱棣也是数百年难得一见的雄主,就算朱瞻基作出了什么错误的判断,有他这个皇爷爷在头顶上坐着,也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就算出事了,朱棣也能以雷霆之势将其消灭。 朱瞻基一看信封上边的印鉴,便知道了这是大同来的,打开一看,顿时大吃一惊,随后哈哈大笑,“真有意思,没想到这家伙一到大同,就干出了这等功绩,当真是天生的战神啊!” 李年见朱瞻基如此兴奋,忍不住道,“小王爷何事如此开心?” 朱瞻基道,“当然是卫英了,前段时间这小子不是说要去大同参军吗?这不,刚到大同就下了大雪,这北蛮子忍不住了,直接过来冬掠,卫英单骑出城,先是杀敌三百,随后与大同千户石亨,两个人大杀四方,杀得巴特尔阵型大乱,指挥使李子云趁机率骑兵掩杀,共杀敌三千五,用鞑子的脑袋在城外筑起了骷髅台,当真是扬眉吐气啊!” 李年一听,心中也是兴奋不已,笑道,“小王爷果然没有看错人,这小子确实是个难得的将才,那李子云和石亨镇守大同怎么说也有四五年了,防守有余,攻击不足,能够守住边关已经是大幸了,要说他们有多大的本事,我还真一点不信,这卫英一到大同就有如此大捷,着实功不可没啊!” 朱瞻基点点头,“不错!李子云手下的那些人让他们痛打落水狗还差不多,力挽狂澜的事情他们可做不到,依我估计,是这卫英打杀四方,让巴特尔的军队没了士气,再加上李子云这雪上加霜,才有此大捷,倒是难为李子云了。” 朱瞻基思索了片刻,“走!连夜进宫!我要向皇爷爷禀报这件事情,这等喜事,怎能等到明天。” 李年当即备马,和朱瞻基一起向着皇城赶去。 朱棣披着被子坐在龙床上,听着朱瞻基的汇报,心中大喜,一脸的疲惫也一扫而空,“好好好!这卫英果然是个人才,没想到你居然找到了如此的少年英雄,真是难为你了,这么厉害的人才,你居然舍得扔到边关,真想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朱瞻基答道,“这卫英是个人才,在孙儿的身边,只能得益于我一人,若是让他去了边关,确能得益于整个边关将士,假以时日,定能造福天下,所以,孙儿觉得还是应该让他到边关历练一番,可没想到,这卫英的捷报居然如此迅速,倒是让我大吃一惊!” 朱棣笑道,“难得一如此有心,这卫英是你的人,你说应该给他什么奖励?” 朱瞻基笑道,“启禀皇爷爷!这卫英确实是个人才,可年纪轻轻,需要雕琢历练一番,而且此人功夫一流,略通兵法,孙儿的意思是,给他五百兵马,让他自行练兵,如果他能够将这五百兵马训练成精锐,我们便可以让他训练更多的兵马,如果他没有练兵的本事,只适合做一个冲锋陷阵的将军,这五百兵马对我们来说,也无关紧要。” 朱棣思索了片刻,点点头,“有道理!年轻人就应该多多历练,如果贸然给他高位,难免心浮气躁,这件事你就去安排吧!”
朱瞻基又道,“启禀皇爷爷!这卫英乃是武当玉衡门下的高徒,上次儿臣岳州和武当弟子相处过一段时间,发现其中翘楚不少,我想召集几个前往边关历练一番,也好让我大明武将后继有人。” 朱棣闻言,心中也是一阵凄凉,他也明白,自从靖难之役以后,他手底下的大将死的死,伤的伤,能够独挡一面的几乎没有几个了,这新一代的将领又是能力不足,要不然,他也不会让郑和这个太监去出海,也不会屡次御驾亲征,可他也是没有办法呀! 朱棣道,“也好!这卫英的实力朕是知道了,但愿其他人的实力也能如此强悍,你也已经长大了,这些事情你就自己去处理吧,何况朕现在年纪大了,越来越赶到力不从心了,以后的天下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对了,这武当为大明培养了一个如此的少年英雄,值得嘉奖,你带些东西去武当奖励一番,顺便将那些少年英雄亲自请下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心的效忠于你,在这些江湖人的眼中,什么忠心大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义气!” 朱瞻基拱手道,“是!儿臣遵命,多谢皇爷爷指点,儿臣明日就出发去武当,还望皇爷爷莫要太过cao劳,多多保重龙体。” 朱棣摆摆手,“好了!去吧!” 朱瞻基当即起身告退,先是和父亲朱高炽商议了一番,随后便让下人准备一些礼品,第二天一早,便带人浩浩荡荡的向着武当山赶去。 …… 大雪纷飞,大战过去已经半个月了,卫英的名字彻底传了起来,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闲谈,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当日有那么多的士卒站在城墙上观看,出城厮杀的骑兵也有不少,清扫战场的士兵也都不是傻子,卫英的凶名便也在大同传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