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拳法之咏春拳】
咏春拳,中国拳术中南拳之一。 其起源有3种说法: 一说是福建永春县严三娘创造 一说是由少林寺和尚至善从福建带到广州光孝寺 一说是方永春所创造。 该拳内容主要包括小稔头、标子和寻桥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为基本动作。 身型要求护裆,沉肩,落膊,抱拳,护胸。主要手型有凤眼拳、柳叶掌等。主要手法有挫手、撩手、三搒手、左右破排手、沉桥、黏打。 主要步法有三字马、追马等。 攻防中多采用闪身、贴身、紧迫和紧打,动作敏捷,快速,刚柔相间。 咏春拳拳谱 大闪侧,小俯仰,小闪侧,大俯仰,审势牢记(审势指眼法来讲,它是克敌制胜的前提。审势有两个含义,对自己来说是蓄势,对对方来说是乘势。) 二桥上势,里帘必争。 明动静,知有无,知进退。 一拳一掌,一马一步,步要稳;(打击有三停,一停于肩窝,二停于肘拐,三停于掌根指尖,必须常练“小念头”并要持之以恒,便可水到渠成,气随意发。) 腰胯动,桥不动,桥动腰胯不动。 步法----钩、针、弹、踢。 脚法--寸、拐、撩、杀、踩。 拳法特点 咏春拳是一种十分科学化和人工化的拳术。 其长处在于埋身搏击。 它拳快而防守紧密,马步灵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备及守攻同期,注重刚柔并济,气力消耗量少。 咏春拳就其理论、心法、手法等创有小念头、寻桥和标指等三拳套及木人椿法。 更配合黐手练习以训练及敌桥手双接后的感觉和反应。 咏春拳用一种叫做“寸劲”之发力方法来攻击和防守。 理论和心法方面注重中线、埋踭、朝面追形、左右兼顾、来留去送、甩手直冲等,以最短距离和时间去进攻和防守。 咏春气功 提起气功练习,人们马上就想起意守丹田及打通大小周天诸法度。气功与神秘、未知息息息相关。 然而咏春气功是简单而实效的。 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的养生气功。它由当代咏春拳拳门宗师岑能先生根据“达摩易筋经”的基本原理,结合练功实践而独创。
气功锻炼,是练功者利用特殊的形体和松静方法作用于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经脉xue位,借助空间的物质元素,通过“吐纳”或“导引”的方法强化人体机能,促进气血循环、保持气血兴旺的一种方法,是经过几千年的长期实践,行之有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健身方法。 肾气归元气功崇尚自然。 在功法上是自然呼吸,不别家气功那样把呼吸压抑为腹式的慢、细、悠、长,也无须固守丹田。 此功法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地结合起来,经过回圈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据岑能先生介绍,肾气归元功法是咏春拳的收功法。 在练习完咏春的各套拳法(如小念头、寻桥、标指等)和功法(木人桩、卧虎功、红砂手等)后,均须练习肾气归元功,意在将所练功法的功力纳入体内,为己所藏,所谓功法是也。 故我咏春同门中人不可不察、不可不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