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基本要素(一)
对于小说来说,不管是任何类型的,其实都是在讲故事。 故事有5个基本要素:冲突、行动、情感、结局和展示。(这是简易模型) 但是小说毕竟不是生活,而是生活的高度提炼,小说来源于生活。 所谓的冲突可以用渴望加障碍来表示,但是小说追求的不是现实世界中的普通冲突,而是戏剧性冲突。 小说就是不断的制造渴望和障碍,那么怎样才能产生戏剧性冲突呢?只有一个戏剧性的渴望和一个戏剧性的障碍才能合成一个戏剧性的冲突。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请大家思考几个问题,当然几个问题和戏剧性的冲突无关,和创作技艺有关。 1,日本人轰炸珍珠港时,这是属于什么行为?A狂轰滥炸B强盗行径日本人的行为的级别是什么?A一般行动B失常行动C极端行动 2,当一个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庭,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并且还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用一个词来形容,是什么? A泰山压顶B悲惨世界 3一个人物失去了亲人,并且还失恋了,现实世界对她来说是什么样的遭遇?A无情打击B否极泰来 4在武侠剧中,一魔头为了和神级人物PK,把自己部下所有人的能量全部吸收完了,最终和神级人物打成平手,用一个词来概括魔头的行为是什么?A黔驴技穷B浑身解数 5在一个都市异能作品中,一个人物因为得到了最强能源并且处于最佳心态,他变身为最强模式后,把原本不可能战胜的敌人消灭了,请问,人物在他打败敌人的时候,他处于什么状态?A极限状态B无敌状态 想必答案都很明显吧?1AC2A3A4B5A 其实,在写小说的时候,你必须要让你的人物采取极端行动,而且要被迫采取极端行动。如果不是被迫采取极端行动,那么你的小说就会留下人为的cao纵故事痕迹的迹象。 在每一部小说中,都有**点,其实,每一个**点都是人物加大筹码采取必要行动的反映,并且人物极有可能在这样的情节中采取极端行动。 你在一个又一个的**点上要不断的加大筹码,以至于在大结局中会把一些人物推向极限状态。 当人物达到极限状态时,人物的性格就有了认同感也制造出来了,读者会才生最强烈的情感共鸣。 当然人物不可能随时随地都会有极端行动,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平稳期,读者不可能适应一直紧张的情节。 在一些情节中,你可以给人物来个泰山压顶,因为这样人物才能采取极端行动。 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让人物采取极端行动,你可以给人物施以数次的无情打击和狂轰滥炸,这样人物就必然会有激烈的反应,以至于做出极端行动。 在人物达到极限状态时,还有一个附加的条件,那就是人物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应付一切威胁,如果他(她)没有使出浑身解数,那么很遗憾,你的人物还没有达到极限状态,你还得增加﹑加大筹码,让人物使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方法和工具(哪怕是她想到的,而没有试过的)来应付和解决威胁,这样就把人物推向了极限状态。 当然,人物必须要拥有自己的性格,而人物的性格只有通过行动才能得到塑造。 对于什么人有什么性格,我建议大家可以去读读唐理查德里索的九型人格(共有2册),这本书对于人的性格类型以及不同层级的表现及状态有非常系统的阐述,可谓是无所不有。 当然,这只是一个参考,对于你要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类型多少有一些帮助。 从现实和科学的角度来说,人的性格是会发生变化的。没错,引起人物性格变化的是环境和人物的思想。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身处的团队或者集体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物的自我取向并且间接的影响人物的性格。 当然,决定人物性格的主要因素是人物的思想。如果个体的信念足够强大并且十分积极,如果这个人能力出众,就会成为人群当中吸引力和影响力超强的一种人,并且还能像核辐射一样影响小集体甚至大集体。 但是,如果这个人有着强大的信念,却没有很强的能力,即使这个人是一个工作狂,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拼搏着,这个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相比前者也会差得很远。之所以要把这两种类型的人列举出来,那是因为小说中的主角和主要配角很多时候就是用这2种人作为模型加以塑造的。 在人物塑造上,如果是主角,就要选择那种实力不强甚至较弱的一种,因为这样你才能让人物逐渐成长,更加贴近实际,有谁生下来就造就伟业的吗,没有﹑绝对没有。如果这个主角有什么特别之处,可以选择他在某一方面拥有特殊的天赋。当你选择了这样的人物类型,你就可以就人物拥有的天赋和故事背景决定升级体系。 当然,人物确实只有行动才能塑造出他的性格。但是,人物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或者受到了挑战,就不会采取行动。 对于人物的极限状态,他只有受到激励﹑刺激和挑战才能达到那种状态。对于这种挑战,就是所谓的冲突(戏剧性冲突)。 对于一场球赛(或者其他任何比赛),如果要做到让人看得精彩,就必须要让比赛双方势均力敌(这里指的是实力勇气智慧以及技术协调等等)。因此,一个精彩地故事必须具备两股势力,他们须旗鼓相当,奋力对垒,竭尽全力,最终双方筋疲力竭。 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你要让故事里的人物遭受很多的不幸甚至灾难,幸福的生活只会造就糟糕的小说,你不要惧怕变成虐待狂。 对于戏剧性冲突,我在这里还要强调一下,不能推进故事发展的冲突就是冒牌冲突。 对于戏剧性的渴望,必须要满足如下的条件:人物对于目前的形式已经产生强烈的厌烦心理,他已经受够了目前所遭遇到的种种事件,在他的内心必须深信不疑:除非现在的局面有所改观,否则他就无法容忍现在的生活。一旦人物处于这种处境,他就会不顾一切的想要打破现在的局面,因此就会引出行动。但是在这里作者朋友们要注意,如果人物除了必须打破现在的局面外,还有其他的选择,那么这样的渴望就不是戏剧性渴望,人物必须做到只能孤注一掷,不顾一切的为了打破打破现在的局面而努力拼搏着。对于这样的渴望必须压倒一切的渴望,而且必须把人物推向极限状态。 那么什么又是戏剧性的障碍呢?只要这个障碍拥有同样强大的决心,同样强劲的动力,它拼死也要抵挡或者打消这种渴望,就像这个渴望打算征服这个障碍的动力一样强劲。在这里我要说明,即使在实力对比上正义的一方与邪恶的势力不是相差无几,(事实上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那么,在决心上必须是旗鼓相当,并且还要不屈不挠的行动。 前面我说了小说中的人物必须要达到极限状态。我在这里要补充一下,除非一个人的渴望遭到阻碍或挫折,否则他通常是不会突然爆发的(指达到极限状态)。 渴望和障碍是很重要的,这2项在开篇的时候必须出现其中一项,作者要先把一座泰山压到人物的头顶,之后故事情节就开始发生演化;当然,也可以一开始就燃起一团渴望以推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于探险小说),不过,前者比后者更容易一些。
对于一般的行动,小说中也许会有凤毛麟角,但是,小说追求的是戏剧性行动。那么,什么又是戏剧性行动呢,戏剧性行动和一般行动的区别又在哪里呢? 行动要想具有戏剧性,它要么不惜必须针对难题展开直接进攻,要么必须针对难题展开积极防御。 思考问题也可以等同于行动。但是一般的思想活动却不一定是戏剧性的行动,如果任务针对难题展开激烈的思想斗争,或者精心谋划针对难题展开直接进攻或者积极防御,这样的思想活动就是戏剧性的行动。伟大的故事全都涉及了人物内心的思想变化,还有人物内心世界的种种冲突。这也可以理解成人物是在和自己展开搏斗。在思想活动这个层次上,能制造处最深刻﹑最贴心的情感共鸣。但是刻画人物的思想活动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我会另辟一章详细讨论。 障碍是为了渴望而存在,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障碍。 对于结尾,最常见的有胜利河失败两种情况。也可以胜败参半﹑互有妥协﹑吃点儿小亏;但是结局有很多种情况,所以不必拘于一格,千篇一律。 对于小说而言,在一定的场合会出现关于幸福的某种表现形式。其实,这只不过是作者为了放松读者的神经,故意放水﹑埋下伏笔的骗局。 好的故事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故事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章节结束的时候,情势必须雪上加霜才行,这意味着戏剧性因素正在逐渐累积。这不是代表每一个章节必须要那么做,即使你没有那么做,只是代表你的故事没有前进,并且你的场景也不能支持任何目标。这么做的意义就是:每前进一步,都有更多的麻烦、更多的威胁被引进故事里来,直到结局。 要推动故事发展,故事里必须有当面锣、对面鼓地交锋对峙。同时故事里也必须有人站出来解决难题,极力改变现状。 对于小说来说,在大多数时候只有当他们是一丘之貉时才能让他们相处融洽、步调一致,然而即使是这样在有时还是会闹矛盾。 如果是2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你要么去掉一个,要么挑起矛盾,离间2人。这样做是有原因的,每个人物必须服务于一个目标,也就是说他必须跟别人发生摩擦,以便彰显某种对于两人来说都很重要的东西。 人物(以及现实社会中的人)的性格是由人物之间的分歧极其对待分歧的态度决定的。 对于对峙而言,温文尔雅也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是这样的,只有大费周章才可以,这样的做法不过是扮猪吃老虎而已。如若不是这样,就不需要这样的手法。 在故事里,没有什么全然中立的人物和事件。每件事情、每个人物都必须推动故事朝着一个方向或者或者相反方向发展,都必须服务于人物塑造这个目的。 如果故事一直向前发展,那么每一个场景、每一章节的就可以在人物的思想世界里收尾。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我们需要知道人物的内心世界已经被推进到了什么样的深度,这样才能产生共鸣。如果形势一片大好﹑风平浪静,那么故事就会无力泛起波澜、曲折前行。 当然,这些都不要做过头了,否则就显得有些突兀。 至此,渴望、障碍、行动的探讨已经全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