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mdash;mdash;钢铁炼狱:一战(28)
就在美国那边的电报事件持续发酵,美国磨刀霍霍就要参战的时候,俄国这边出了大事,沙俄帝国崩溃了。 在协约国三大中心国英国、法国和沙皇俄国中,虽然俄国的地盘最大、人口最多,但是工业能力最弱,说白了就是我们常说的“虚胖”,虽然体格子看着很壮,但是虚。在经过两年多的大规模流血之后,实在是撑不住了,爆发了二月革命。 战争使得俄国孱弱的工业不堪重负,1914~1916年,俄国机器工业虽有所增长,但其产品绝大部分都被战争消耗掉。据统计,这期间123个大机器制造业的产品从20030万卢布增加到95460万卢布。平均军工生产每年增长13倍多,而民用生产只增长长40%。1916年,农业机器产品只有战前的1/5,机车、车厢的生产明显减少,机车减少16%,车厢减少14%。机器、车床严重不足,又影响矿石、煤炭、石油开采量的下降。由于缺乏燃料、原料,高炉停火,许多工厂不得不关闭。战前靠进口棉花生产的纺织厂停产。1916年,彼得格勒有20%的织机不能开工。在前线,武器、弹药严重不足。每月需要6万支步枪,而1914年8~12月只造出13万4千支步枪。每月需要机枪800支,而1914年下半年总共才制造机枪860支。交通、运输严重阻塞。铁路承担不了急剧增长的运输任务。 工业不足还是好的,更为严重的是连吃的都没有。1916年最后5个月,铁路为军队运送的粮食只能满足需要量的61%。到1917年,粮食运输量又下降,1月为50%,2月为42%。有的伤兵几天领不到食物和纱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业城市粮食匮缺。 大战爆发后,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应征入伍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达1,500万,主要来自农村。据1917年调查,在欧俄50个省份内,农村男劳动力减少47.4%。耕地面积减少1千万俄亩。耕畜从1914年的1800万头减少到1917年的1300万头。粮食收获量减少1/4。运输的困难又使城乡联系实际中断。 地主、富农和商人却掌握着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粮食往往从商店消失,却又在黑市上以高价出售。1916年夏,彼得格勒粮食价格比战前提高1.5~3倍。 在各交战国中,俄国的战线最长。战争在5万平方公里的俄国领土上进行。3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战争中断送生命、受伤致残和死于瘟疫。 为了维持战争,沙俄政府的军费开支与日俱增,到1917年3月,达300亿卢布以上。其中1/3靠借外债支付,其余靠借内债和滥发纸币支付。1917年,卢布的官方牌价降到55戈比,购买力降到27戈比。国债从1914年的88亿卢布增加到1917年1月的336亿卢布。沙俄政府的财政面临崩溃的境地。沙俄政府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在1915年成立了国防、粮食、燃料和运输4个专门会议,来调节国内的经济生活。但并没有能够挽救经济的破产,却对劳动人民实行无比残酷的掠夺。 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动员兵力155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在无数的村庄里至少已占壮丁的半数,又征用民间马匹200万。自开战至1917,死伤用被俘人数在600-800万之间,单是1915年加拉西一战,就死伤141万人,被俘近百万。这对社会是一个极大的扰动。俄国的工业基础与交通运输不能负担这样的军事行动和负担这样的损耗,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战时俄国驱赶徒手赤足士兵上阵,均已数见不鲜。這些激起人民極大的不满。 人民民不聊生,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1915年5月,发生了伊凡诺沃-沃慈涅先斯克工人罢工,要求降低物价、提高工资。接着,科斯特罗马工人罢工。1915年,爆发了波罗的海“汉古特”号主力舰水兵的起义。1916年初,彼得格勒10万工人罢工。1916年6月,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的起义。抗捐、反对征调粮食和马匹的农民运动遍及各地,部队也开始不稳。 在统治阶级内部,政权危机趋于表面化。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阿历山德拉面对着日渐糜烂的国内局势,国内反抗呼声不断,国外的战争接连失利。这两个人没招了,当一个人走投无路的时候,要么是自杀,要么就是找一个精神上的寄托自欺欺人了。而沙皇和皇后选择了第二条路,他们选择了精神寄托,这个寄托,就是宗教。格·叶·拉斯普廷(1872~1916年)曾冒充“仙长”、“先知”,被引进宫廷。他以迷信填补沙皇和皇后心灵上的空虚,取得他们的信任,在宫廷日渐得势,终于cao纵了皇室部分的权力。1914~1916年,在拉斯普廷的策划下,更换了4个内阁总理、6个内务大臣、4个陆军大臣、3个外交大臣、4个农业大臣、4个司法大臣。 1916年,统治集团又分裂为以大臣会议主席(内阁总理)斯提尤尔美尔为首的亲德派和以外交大臣萨松诺夫为代表的亲英派,互相攻讦。资产阶级对沙俄政府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和防止革命的发生表示愤懑。阿历山德拉甚至被怀疑是德国的间谍,因为她出生在德国,重用亲德派。在贵族中间,对沙皇的昏聩无道亦痛心疾首。1916年12月,拉斯普廷在彼得格勒被尤苏波夫公爵等保皇派集团刺杀。保皇派妄图以此来拯救罗曼诺夫王朝,阻止革命的爆发。但在拉斯普廷被杀后,便传出一种政变的风声,说一小撮阴谋分子正准备集结于彼得格勒,企图在皇村和彼得格勒之间潜入沙皇的列车,逮捕沙皇并立即把他送到国外去。 这些,都表明着,沙皇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大厦将倾,诺曼诺夫王朝即将终结,革命即将爆发。 当大战来到了第三个年头的时候,人民真的是过不下去了,而且政府内部也也表明不满。从前线回来的克里木夫将军对杜马议员说:“假如你们采取极端手段,我们会支持你们。”十月党人希特洛夫斯基嚷嚷着:“不必怜悯和姑息,他正在毁灭俄罗斯。”博罗西洛夫说:“假使让我们在沙皇与俄国中间挑一个,那我们就追随俄国。”立宪民主党人盛加略夫说:“将军说的对,政变已不能避免。” 1917年1月22日,彼得格勒工人在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下举行罢工。参加罢工的达14万5千人。在莫斯科、哈尔科夫、巴库等城市也举行群众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当时彼得格勒警察局局长在给内务大臣的报告中说:“总罢工的思想一天一天地获得新的支持者。”在这个时候,感到恐慌的人民向沙皇呼吁,希望沙皇让他们参加政权。但是,沙皇根本不予理睬,并以解散国家杜马进行威胁。 1917年2月下旬,国家杜马主席罗将柯向沙皇直谏:“陛下,我们正处于伟大事件前夕,结果难以预料。看来您选择了解散杜马这条最危险的道路。我确信,不出三个星期,就会爆发推翻陛下的革命;那时,陛下将不能再继续统治了”。在2月27日,有9万人参加罢工。 在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俄罗斯局的领导下,群众进一步发动起来。3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厂冲压车间工人举行罢工,要求提高计件工资和召回被解雇的工人。厂方无理拒绝,且以高压手段进行威胁,宣布不定期歇业。在这个厂的工人中已有重大影响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立即领导工人同厂方针锋相对地斗争。罢工扩大到整个普梯洛夫厂,3万人开始罢工。
3月8日(俄历2月23日),有50个企业的9万人举行罢工,沙皇政府派出军警现场阻擾;但很快罢工的规模超出了警察控制的范围;接着,沙皇的哥萨克近卫部队(即御林军)被派去增援警察。沙皇近卫军的负责人波扎尔斯基将军曾经向下属交代:即使是伊万诺夫下令,甚至是沙皇亲自下令,我们也决不向人民开枪。当哥萨克的巡逻马队遇到游行队伍时,他们除了友好的微笑和善意地眨眼之外,什么都不做。当示威群众与警察发生冲突,而警察被人们压迫的狼狈不堪、甚至遭到攻击时,哥萨克队伍仍然静静地观看而无动于衷,有的士兵还捧腹大笑。 3月9日,人数达到了20万人。人民群众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声势浩大,“打倒沙皇!要面包!要和平!”的口号震撼全城。 3月10日,沙皇政府发布公告:一切经过征兵登记如果在28日前还不上工的话,那你们就要被派往战场,当炮灰。而这一天,彼得格勒爆发了全市总罢工。示威群众和前来弹压的骑警发生了冲突,当时在场的哥萨克小分队的一名士兵开枪把带队的骑兵警长克雷洛夫击毙。这样一来,警察不干了,开始向哥萨克和人群开枪,并且造成了十多人的伤亡。虽然冲突不大,流血不多,但是这是二月革命的第一枪。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在一个特殊时期,榜样所起的作用。当社会的中的各个因素,已经累积到一定程度,达到了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的时候,这时候整个群体都非常不稳,只要一点火星,就能引起剧烈的动荡。虽然彼得格勒的哥萨克只有区区4000人,但是哥萨克的行为使得工人们大受鼓舞,并且也对彼得格勒的20万驻军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民众更趋激烈,军队愈发不稳。 3月10当天晚上,警察逮捕了各个革命团体骨干分子100多人。3月11日,冲突更加激烈,当罢工的工人们再一次游行的时候,沙皇政府挥动了屠刀。警察和士兵开始向民众开枪,宪兵的骑警则用锋利的战刀砍杀示威者。这一天,总共有200多人死于非命,伤者无算。但是士兵们开始部分起义。沙皇政府的行为和士兵们态度的转变,使得无产阶级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要发动起来,推翻沙皇的暴政。 1917年3月12日,也是俄历的2月27日,革命开始了。成千上万的工人向彼得格勒市中心行进。由于布尔什维克的宣传、组织工作,军队中的大批士兵转到革命方面,以工人为主体的革命群众解除了一些警官和宪兵的武装,夺取了武器库,缴获了几万枝长短枪支。法院、内务部大楼、秘密警察总部及警察局,到处浓烟滚滚,火光四射。愤怒的人们攻占彼得-保罗要塞及各个监狱,释放了政治犯,8千名刑事犯也跟着一哄而散。夜晚,革命群众与起义士兵占领了彼得格勒所有的火车站、电报局、印刷厂。军队参加起义的在3月11日晚还只有600人,12日早晨增加到10200人,中午增加到25700人,晚上达66700人。 当天晚上,沙皇的大臣们在玛丽亚宫开了最后一次会,但很快就被逮捕了。尼古拉二世企图从前线调回军队来彼得格勒镇压起义。但是,彼得格勒附近的军队已经起义。沙皇的讨伐队被阻拦在半路。整个首都掌握在起义人民手中。 在彼得格勒取得胜利之后,俄国各地纷纷响应,沙皇的统治在全国迅速土崩瓦解。二月革命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