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在线阅读 - 第一百七十八章mdash;mdash;俄国的蜕变(1)

第一百七十八章mdash;mdash;俄国的蜕变(1)

    俄国改革的事,说来话长,我觉得还得从俄国的环境说起。俄国位于欧洲的东部,地处内陆,波罗的海的入海口还是从瑞典人手里夺过来的,在夺得入海口之前,俄国一直没有一个入海口。众所周知,欧洲的发展源自于地理大发现,源自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源自于资产阶级的逐步发展。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庞大的资金,可以说跟俄国一点关系都没有,再加上俄国的主要经济就是农业而非工商业,所以,俄国逐渐落后于欧洲其他地区。其实,当地理大发现之后,经济的重心就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从大西洋沿岸向东方的腹地,经济的发展逐渐缓慢和落后。所以,才会有彼得大帝的改革,使俄国富国强兵,并且夺得了梦寐以求的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但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再加上俄国的环境和俄国自身的特点,使得俄国的封建制度依旧非常牢固,在西欧各国纷纷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的时候,俄国却还在加强自身的封建制度,在与之相邻的中欧德意志地区都开始逐步转向资本主义的时候,俄国依然在坚持着自己固有的制度。但是,在历史的车轮面前,任何强大的国家、任何伟大的人物都微小的微不足道,任何阻挡都将是螳臂当车,无论乐意还是不乐意,都必须顺从历史的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虽然俄国一直顽固,但是最终也敌不过历史的力量。

    俄国之所以会发生1861年改革,首先是因为经济原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改变之后,那么与之相对应的上层建筑也会与之发生改变。最主要的,就是俄国本身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开始繁荣,在原先的荒地上,一座座城市拔地而起,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是个人都得吃东西,因为没有人不吃东西还能活着的,但是城市里的人是没地的,没法种地自己产粮食,所以只能去买粮食。所以,城市的发展导致了对粮食极大需求。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北方联邦政府也是靠着粮食,稳住了各个欧洲列强。而作为坐拥乌克兰、东欧平原等地的俄国,自然就是产量大国。欧洲粮食需求量的大增,可让俄国的地主们非常高兴啊,因为这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啊。但是,欧洲发展的太快了,俄国粮食的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更多、更快、更好地赚银子,越来越多的地主开始采用机器,改良耕作制度和使用雇佣劳力。列宁曾这样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地主为了出卖而生产粮食,而这就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不过,虽然有很多的地主转变了生产方式,但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绝大部分地主是采用增加地租的办法来扩大自己的收入。

    在土地肥沃、工业不怎么发达的各省,当地的地主主要是靠缩减农民的份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经济收入。在这里,十九世纪上半叶,地主的土地增大了2——3倍,但是农民的份地缺平均缩减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随着地主耕地的增加,农奴们的劳动也变强了,因为地主的地也是需要农奴来耕作。

    但是在俄国工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地主们主要是靠代役租来谋利,所谓的代役租指的是农奴们向地主们给钱。地主们为了更大的获利,日益提高了代役租。承受如此重压的农奴,为了交付代役租便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城市或遥远的地区受雇于手工工场或从事手工业和商业,要不然根本付不起。这些农奴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农村,脱离了土地,成为了自由劳动者,这就使得原先的经济制度遭到了破坏。

    这就是当时俄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一方面,城市的兴起,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原先的经济方式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不但一部分地主已经变成了类似于英国的“新贵族”,原本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们也离开了土地,并且因为农奴选择的增多,使得在农奴内部也产生了分化。城市资产阶级和农村的有地主和农民组成的资产阶级构成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社会基础。

    这是俄国内部的变革,新的阶级的出现,导致国内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而外界的刺激,也加速了俄国迈向改革的步伐,这便是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又被称为克里木战争,或者叫第九次俄土战争。这场战争是拿破仑帝国崩溃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国际战争,英国、法国、俄国、奥斯曼帝国等等许多国家都卷入了战争漩涡。

    是这样的,原本悬挂在欧洲头顶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的奥斯曼帝国在十九世纪上半期迅速衰落,曾经两度兵临维也纳城下的、举着弯月旗帜的穆斯林大军,已经腐朽不堪。奥斯曼帝国的中央政权被不断地削弱,被奥斯曼帝国长期统治的广大地区已经四分五裂,奥斯曼在各地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曾经奥斯曼帝国的地盘,成为了欧洲列强眼中的肥rou。

    俄国一直在向奥斯曼一向扩张,而且在神圣同盟建立之后,奥斯曼帝国更成为了俄国扩张的重点。因为神圣同盟的建立是为了稳定欧洲的局势,作为同盟的发起者,实在是不好意思在向欧洲进行扩张。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一世毫不掩饰自己对于奥斯曼帝国的野心,他多次表示:土耳其必须死去,而且一定会死去。

    但是奥斯曼的地盘实在太大,就凭俄国一个人吞不下这么大的地盘,于是俄国找上了已经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大英帝国,商量着怎么瓜分奥斯曼,但是不得不说,俄国的胃口实在是太大,竟然想要奥斯曼帝国的在西亚、北非和东南欧地区的广大的领土和属地乃至藩属国,因此英国一直在小心应对。

    但是俄国在逐步进行自己的计划,在1829年的第八次俄土战争之后,原是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个多瑙河的公国获得了自治,并且由俄国保障两公国的自治,彻底纳入到了俄国的势力范围。但是俄国并不满足,并企图正式吞并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两公国。

    在1831年的第一次埃土战争中,因为俄国对奥斯曼帝国进行了帮助,使得奥斯曼能在战时仅对俄国开放战略意义极为重要的博斯普鲁斯海峡,从此,俄国沙皇成为了奥斯曼的保护者。虽然这是俄国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签订的秘密条约,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条约的内容很快就泄露了出来,这个结果让英国和法国非常不满,决不能让俄国在海峡取得优势。

    机会很快就来了,在1839年,英国怂恿苏丹对藩属地埃及开战,第二次埃土战争爆发。虽然英国怂恿,但是很不幸,苏丹再一次战败,英国等得就是一个这样的结果,英国派兵干涉,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由此,英国巧妙获得了和会的主导权。在1841年《海峡条约》中,奥斯曼禁止一切外国军舰在平时通过海峡,俄国之前和奥斯曼签订的条约无效,从而使得俄国在黑海上的优势化为乌有。俄国对于从中搅屎的英国非常愤怒,英国和俄国之间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在这自后,法国和俄国因为耶路撒冷圣地的保护权问题而对立。当时统治法国的是拿破仑三世,虽然他不具有其伯父的胆略,但是也不害怕与俄国一战。

    而英国出于现实的考虑,认为法国在埃及问题的让步表现出足够的友善,但是更重要的是法国的陆军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可以用来和俄国进行对抗。俄国在近东扩张的势头使得英国十分不安。如果沙皇饮马两海峡,那么英国在地中海的势力将受到严重威胁。英国认为两海峡是决不可以放弃的。在背后支持法国反而有助于实现遏止俄国的目标,因此英国决定和法国站在一起。

    但是,此时的俄国却浑然不知可能发生的巨大灾难,他的眼睛里只能看得见土耳其,而看不见欧洲其他大国的活动。俄国根据以往对奥斯曼战争的经验,觉得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那就动手抢夺来,当你的枪口抵在奥斯曼脑门上的时候,奥斯曼自然就乖乖地把你想要的叫出来了。

    俄国想做变做,在1853年2月,俄国亚历山大亲王作为俄国的全权特使被派往了君士坦丁堡,要求奥斯曼帝国苏丹承认俄国沙皇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具有特别保护权,这些东正教臣民包括保加利亚人、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和希腊人等。俄国的想法能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