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mdash;mdash;北极熊的咆哮(3)
在彼得挫败了索菲亚的叛乱,坐实了沙皇这个位置之后,按照一般的逻辑,彼得在隐忍了这么多年之后,终于扳倒了一直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山,这一朝权在手,还不得便把令来行。就在所有人做好了迎接年轻的沙皇亲政的时候,宫廷中却传出来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消息,沙皇把国事交给自己的母亲和舅父等人代为处理,他自己仍然专心cao练他的“少年军”,这一下还玩上瘾了。不过彼得的决定可能并不是全为了自己的爱好,应该还有其他的因素包含其中。首先,在他取得实权之前,俄国的大权是掌握在以索菲亚为首的家族手中,等到他掌权之后,他可能是为了提升自己母亲家族的地位,从而安排他们管理政事。其二,他可能是为了检测这些人中是否还有野心家想要独揽大权,自己在位时那些人可能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暗中行动,不容易察觉,而自己从台前走到幕后,就可以在朝堂之外仔细、冷静地观察他们,把他们揪出来。 时间又过去了6年,到了1695年,也就是彼得二十三岁的时候,他开始展现自己的獠牙:同年,他亲自率领三万远征军远征奥斯曼土耳其的亚速,但是亚速这个地方靠近大海,位于顿河河口,这个顿河就是著名文学作品《静静的顿河》的那个,他就像一把锁,牢牢地锁死了俄国进入亚速海和黑海之路,在俄国向西方夺取出海口的行动失败之后,彼得把剑指向了南方,打算先从南方夺取一个出海口。 彼得带着远征军就过来了,但是到了之后却发现这游戏有点没法玩了,因为亚速临海,如果没有海军的话根本不可能完成包围,即使陆上通道被掐断,敌人也可以选择从海上进行补给,就好比一个水池,彼得在向外抽水,另一边就在往里倒水,结果战争失败。这倒不是彼得托大不想把海军调过来,觉得凭借陆军就可以攻克亚速,彼得不用海军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的俄罗斯压根儿就没有海军……俄国以莫斯科公国起家,虽然之后就一直在扩张,但是莫斯科离海的距离貌似有些遥远,迟迟都没有看到海的影子,到了伊凡雷帝的时候,终于到海边了,想抢一个出海口,结果还被人家合起伙给打回来了,不但出海口没捞着,还把自己的地盘儿赔进去了。因为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自然也就不会劳心费力的去健,结果这次就把彼得给坑了,因为没有舰队,没能打下亚速,也没能获得一个出海口。 虽然失败了,但是彼得是铁了心要把这个亚速拿下来,不是没舰队吗,那我就建一个,很快,一支小型的江河舰队就出现了,虽然这支舰队跟西班牙、葡萄牙、威尼斯、荷兰、法国这些老牌海军没法比,但是它毕竟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支舰队。第二年,彼得又带着部队出发了,与上次不同的是,刚刚组建的帝国舰队也随同出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支新成立的江河舰队居然打败了奥斯曼帝国的舰队,要知道之前奥斯曼的海军可是在地中海上能和西班牙、威尼斯、法国等基督教舰队分庭抗礼的,结果在这居然败在了这支名不见经传的新小舰队,也让人不知道该说啥好了。这一次,在海军的帮助下,亚速四面被围,最终城破,彼得如愿以偿地获得了通往亚速海和黑海的入海口。 两次远征亚速的经历,让彼得大帝认识到如果将来想要夺取入海口、争霸大洋,一支卓越强悍的舰队是必不可少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等彼得装过头看到自己国内这群“旱鸭子”的时候,不由得苦笑地摇了摇头,让这群人制造战舰、指挥舰队作战,还不如指望对面的都是战五渣。而且彼得不是国内那些没见过世面的人,他小时候可是通过外国人的嘴听说过外面的世界,知道西欧国家科技发达,经济繁荣。为了验证从小根植于心底的关于西欧国家的那种尊崇的心理,再加上战争中表现出来的迫切需求,在1797年,彼得借着派遣外交使团的机会,跟着外交使团就去了西欧。 在一个国王成为国王之前,没事到别的国家溜达溜达就溜达溜达,毕竟只是个候选,那么多人盯着呢,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好多国王的儿子都到别的国家当过质子,说白了就是个保险,你看我把我亲生儿子都放在你那了,我是相当有诚意阿,可是历史上因为自己国家反目导致扣留在别国的质子被杀的可是不少。可是一旦当上了国王,这可就老母鸡变成凤凰,身价一下就上去了,那可就是万金之躯,怎么能随随便便就去别的国家呢。据我所知,在咱们中国的历史上,好像只发生过两次一个国家的国王跑另一个国家去的,这两次还都发生在战国时期,而且都还是去的同一个国家,一个是楚怀王明目张胆地去秦国武关,另一个是赵武灵王,他的做法跟彼得差不多,也是跟随在使团中秘密前往亲国都城咸阳。两个人用不同的方式去干同一件事,结果截然相反,楚怀王被秦国扣留,最终死在了咸阳,而赵武灵王平安回到了赵国,顺便还侦察了一下秦国的国情,对秦国有了更深地了解。作为之后的大帝,彼得一世肯定不会犯和楚怀王一样的错误,给自己弄一个假身份那是小菜一碟,毕竟谁去谁不去还不是他说了算,最后,他给自己弄了个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的身份,把自己从高高在上的沙皇,变成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下士,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彼得是真的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下士来对待的,而不是像某些影视剧中,说是微服私访,结果前呼后拥、扭捏作态,就差在脑门上写上“我是大人物”这五个大字了。在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彼得的使团出发了。 这次出使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并扩大反土同盟,因为就在前一年彼得从土耳其人手中夺取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亚瑟,并且俄罗斯已经扩张到奥斯曼土耳其的家门口了,两者之间必定剑拔弩张。虽然这个任务很重要,但是实施起来倒并不是很难,因为信奉伊斯兰的奥斯曼土耳其已经来来回回已经打了几百年的“圣战”,彼此之间水火不容,有这个基础在,结成统一战线没有多大问题。在解决主要问题的同时,彼得把目光投向了前所未见的西欧社会。 这是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蓬勃向上的社会,与死气沉沉的俄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西欧先进的科学技术,繁盛的工商业贸易,驰骋于大洋上的船队,林立的大学,精锐的军队,强悍的船队,这一切的一切,都给彼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到现在终于知道了小时候那些外国人所说的话,并没有夸大其词,反而描绘的不足这鲜活现实的万一!
因为当时的俄罗斯急切需要一个波罗的海的出海口,急于冲出去,冲到大海边,让蔚蓝的大海也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可是要想获得出海口从两次远征亚速就知道,如果想干这活,没有海军是不行的。而且当时波罗的海的霸主是站在古斯塔夫基础上的瑞典,没有强大的海军即使占据了出海口也会被封锁,所以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就成了彼得一世最迫切实现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彼得甚至亲自去学造船和航海技术,而且还不止去了一个地方,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英国的伦敦等地都留下了彼得的身影。在彼得学习期间,彼得留下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在荷兰的萨尔丹,当地人没见过俄国人来到自己的地盘上,出于好奇,不少萨尔丹人跟彼得开玩笑,彼得不以为意,并没有因为这些人冒犯了自己而大发雷霆,反而有的时候挥拳相报,在别人向自己扔东西的时候,有时也会扔两个空瓶子“回敬”过去。可是他的下属看不下去了,就把这件事跟市长说了,结果萨尔丹人就听见公差这样的喊话:“本市市长获悉,有些顽童竟敢向外国要人扔掷石头和秽物,殊感遗憾。现特严令禁止,如再发生类似事件,定予严惩不贷。”这里所说的“要人”就是彼得。还有一个更逗的,不过感觉这件事可信度就比较低了,权且当做茶前饭后的一些谈资,话说彼得在伦敦访问英国议会的时候,断然拒绝到会议厅里边去,结果不进就不进吧,反倒学了把蜘蛛侠,跑到了英国议会大厦的房顶上,隔着天窗观看议会开户的情景。如果这真是真事的话,我也不知道该说啥好了,可能大帝就是大帝,如果能让我等凡人猜出其想法,那还叫什么大帝。 就在彼得在西欧增长见闻、学习技艺、广挖墙脚(聘请了大量的科技人员到俄国来上班)的时候,国内却让人不省心了,射击军又出来挑事了。在1689年平定索菲亚叛乱之后,彼得就对屡次干涉朝政的射击军下手了,虽然射击军并没有被裁撤,但是已经名存实亡了,射击军不甘心就这样离开历史舞台,决定趁着彼得不在国内的时候孤注一掷,搏一把前程,但是最终失败了,这次射击军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因这次叛乱回国的彼得就一个:杀!有差不多两千人最终丧命,这还不算完,彼得还下令遣散射击军。不过射击军并没有就此消失,大北方战争又救了他们一次。 这次回国之后,面对与西欧两个世界的俄国,彼得最终实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历史上有名的彼得一世改革正式登上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