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大汉三不朽
“天子起驾~~~” 文试结束后,手持金制马鞭,刘备高呼一声,拉着龙辇往御宿宫而回。 奉车都尉,秩比二千石,掌御乘舆车,常以皇室外戚为之。 虽然这职位名气响亮,威风十足,还是两千石的大官,然工作真是让刘备泪奔。 平常没事,刘备将天子的龙辇,交给太仆官员管理好即可; 但天子一旦外出,他就需要作为天子的马夫,为天子驾辇,而手里拿着的马鞭,从来不敢抽,只是用来做做样子。 要是真得抽了天子龙辇的六匹马一下,刘备估计可能直接会造成马惊,进而吓到天子,那他接下来便是要接受惩罚了······ 将手中的马鞭别在腰间,刘备叹了口气,老老实实地为天子驾辇。 他现在期待的,便是有一天,天子御兵亲征,那他就能够跟着天子身边作战,立下战功后,他就可以外放为官,就像他二弟一样;或者期望有一天,陛下有更好的奉车都尉人选,将他调离出去。 “吁~~~” 刘备小心地六匹龙马安抚住,让它们停下,因为前方路堵住了。 昨天大雨,山体滑坡,落下的一些石头和泥土,将道路封锁住了,而许褚正在命人清理道路。 拉开辇帘,刘协看了看上上下下忙碌的亲军们,没有多言,将帘子放下后,静静地在龙辇中思考。 这次文试,具体结果怎么样。他暂时不知道。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文试之后。被虐出翔的将官们,肯定会军中刮起读书习字的浪潮。 至于算术的浪潮,军中能不能刮起来,刘协是不知道。 但在这群阅卷的数十位博士,数百位太学生中,肯定会掀起一阵狂潮,而源头便是刘协所出的那第三道题。 这第三道题,乃是刘协从中截出来的。 而。并非是孙武所作,书在四、五世纪方成,也就是五胡乱华↘↘,后的南北朝时期。 而这题目和解法,刘协都很熟悉,原因便是他以前琢磨过,还用c语言编程过······ 汗! 工科男,有时候就是这么无聊······ 刘协将心思从那第三道题中抽出,回到阅卷主官赵岐身上。 此人,虽然年迈,但精神气十足。前天刘协召见他的时候,全身那股廉颇老矣。尚能饭三的刚强,被他表现的淋漓尽致。 在刘协看来,这位老者,身心都很健朗,至少还能活十年以上,所以便大胆地录用他。 而且这还是第一步,接下来还准备外放他为官,至少会是一州刺史。 之所以这样做,刘协也是经过了多方面的考虑。 其一,这位牛人正直刚强,在大汉名望非常高,他是当年党锢之祸少数存活下来的人,名望远比皇甫嵩、卢植还高。 至于他的名望有多高,熟读三国的人都知道,在原来时空,讨董战役结束后,袁绍与曹cao、公孙瓒正在争夺冀州。 而赵岐来了,奉命出使关东,三方便直接停战,袁绍和曹cao更是率军在数百里外迎接他。赵岐说服二人退兵后,又写信给公孙瓒,向他陈说利害关系。 直接一个露面,便能够调停三大军阀,这样一位名望超高的牛人,被刘协重新启用,正好可以博一个爱才之贤名。 其二,还是因为这位牛人刚强正直,而且文武双全,所以刘协准备调一匹年轻的、具有名将之资的将领在他身边,一方面是让这些年轻的将领,辅佐赵岐平定州郡,为大汉建功立业;另一方面便是想让赵岐,代天子管教他们。 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刘协希望赵岐能够调教出一匹能文能武,但又正直不阿的武将来,其中就包括,徐晃、张飞、魏延等人。 其三,刘协便是有补偿成全之意,赵岐一生颠沛流离,多有磨难。 他当年得罪太监而搞得家破人亡,曾平定过乌桓、鲜卑、南匈奴的叛乱,但因为党锢之祸,什么都没有了。 所以刘协想要外放他为一州刺史,让他建立功业,顺势再封他为侯,也算是对他怀才不遇的补偿。 其四,刘协还有一个野望,就是想要从他手里出一个“三不朽”的人物。 所谓三不朽,便是“立德”、“立功”、“立言”。 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就是道德cao守,要冠绝古今;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就是要建功立业,功业卓著而拜侯; 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就是要把真知灼见形诸语言文字,著书立说,传于后世。 而华夏浩荡五千年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孔子、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 刘协自然不会傻到认为他自己,可以成为三不朽的人物。 至少在立德方面,他就已经节cao碎尽;而立功和立言,刘协还是可以争取一下的。 当然,刘协做不到,不代表他手下的人做不到! 就目前而言,立德方面,赵岐勘称完美; 立言方面,写有中的,那赵岐已经完成一半; 接下来,刘协将会改进儒家学说,而这赵岐便是开山人选之一,只要他能够将儒家学说引入到一个新的殿堂,那么立言之事,他便完成。 而立功方面。 赵岐当年任并州刺史时,撰御寇之论,陈用兵之本,有坐运帷幄,暗合孙、吴之道。 可见他是非常知兵的人,奈何却因为党锢之祸,受到牵连,没有用武之地。 若是接下来,他能够立下军功而封侯,那么他真的可以作为当世三不朽的人物之一,名传千古! 当然,赵岐只是大汉三不朽的候选人的第二人选。 在刘协心中,第一个人选,便是当今太傅卢植。 立德方面,虽然卢植没有像赵岐一样的多灾多难,但他依然为大汉树立了道德榜样。 当年董卓意欲废黜皇兄刘辩,拥立刘协为帝时,文武百官当时无人敢言,只有卢植独自一人出来反对;而他临终前,只是让其子挖土xue薄葬,不用棺木,只有贴身单衣而已。 所以立德,卢植是够了; 而立功,他还是够了;
当年他在扬州,两次平定蛮族叛乱;黄巾起义时,他大破张角,将张角包围广宗,虽然后来因为不愿意行贿而被入狱,但平定冀州黄巾军的功劳,当然是属于他的。 卢植被征召为太傅后,刘协便封他为良乡侯,也算是对他一种的补偿。 至于立言方面,他名著海内,学为儒宗,士之楷模,国之桢干,著有、二十卷。 但即使是这样,他也和赵岐一样,只能算完成一半。 如果在接下来儒家学说改进运动中,卢植能够明白刘协的意思,进而开辟出一个新的学派,那么他便可完成立言,而成为大汉三不朽的人物。 而三不朽人物的第三号人选,便是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 郑玄,括囊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说,遍注群经,注释了“三礼”,为、、,还注有,注过,注过,注过与。 只要是经书,他基本都注释过,所以江湖人送外号“郑注”! 他的注释,共百万余言,世称“郑学”,而正是因为这些郑玄的经书注释,除了过去今古、文经学的家法,使经学进入了一统时代。 而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在之后一千多年,一直在元朝之前,都是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历史文化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所以立言、立德方面,郑玄是足够的; 但是立功??? 貌似这位当代第一学霸,对做官不感兴趣,先帝在世时,三府曾先后两次征辟他,但郑玄都借故婉言谢绝了。 所以刘协私下认为,郑玄这一生,只想要扑在儒家学说上,只想要安安静静地做一个学霸。 因为他在病危之时,还在注释······ 正是因为郑玄对于儒家学说的领悟,勘称当世第一人,所以在之后的儒家改进运动,刘协自然会想到,要以这位当代第一学霸为主。 而刘协也不怕他不入翁,不接受征召,因为刘协已经命人交给他一封书信,而这书信上的内容,绝对能够勾起这位学霸的兴趣。 只要他入了瓮中,接受天子征召,那么在接下来的改进儒家学说中,刘协将会轻松不少。 “陛下~~~” 刘备在辇外轻声的呼唤了几声,将刘协唤醒。 拉开辇帘,天子将头探出:“玄德,所谓何事?” “回禀陛下,前方道路多处坍塌,一时间恐怕难以行之,还望陛下稍等些许时间~~~” 顺着刘备所指的方向,刘协极目望去,发现前方果然多处有坍方的痕迹,一直延续到几里路。 “清晨还好好的,怎么中午便成如此模样?” 囔囔自语一番后,刘协忽然想起什么,脸色大变!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