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晚唐逆流在线阅读 - 第392章 让人难忘的宴会

第392章 让人难忘的宴会

    王建听说摆宴坝上真的有人在“摆宴”,他根本就不信。怒斥踏白胡说,定是中了敌人的障眼法。盛怒之下就要把那踏白拉下去砍了。众将一齐相劝,这才作罢。踏白屁滚尿流的爬出了大帐。这时王宗弼说道:“末将愿意再去走一遭,定然查探清楚。”王建点头应允。

    王宗弼挑了一艘快船,亲自去摆宴坝查探。二十里水路一会工夫就走完,王宗弼亲自站在船头,瞭望前方。前方白龙江和嘉陵江两江汇合之处,依稀可见一处凸出于河滩的坝子,就是摆宴坝。此时此刻,坝上不见旌旗招展,也不见金戈成排,却只见袅袅炊烟,一副田园景象。

    上午来的那个踏白此时也在船上,一脸委屈地说道:“小的没说错吧?利州军真的正在造饭。”

    眼见为实,王宗弼此时心中也是狐疑不已。本以为庞从的邀约不过是邀战之意,早已在摆宴坝摆下了重兵。谁曾想竟是这般光景。难道,庞从竟然真的只是想请客吃饭?

    “削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作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削藩是以武力为后盾。是忠臣义士打趴下乱臣贼子的暴力的行动。”

    一艘高大的楼船之上,楚王张寻一边试吃新样试做署新开发出来的一款即食泡面,一边对身边的随军记者讲解他最近公开发表的一篇文章——《我为什么支持削藩》。

    身为一个藩王,张寻带头提议朝廷削藩。这本身就是一个轰动性的新闻。一时间朝野议论纷纷,有人为张寻忠于唐室而感动,有人认为张寻不过是虚言假意,只为讨一个好名声。更多的人则认为,张寻此举,不过是在效仿当年的齐桓公、晋文公,打算以“削藩”为名,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实罢了。张寻实际要削弱的,只是他的对手而已。

    “不过这一回,本王可真的是来赴宴吃饭的。”张寻指着前方的炊烟笑道:“那里就是我一个故友设下的宴席。咱们一起上岸边吃边聊吧。”

    随军记者崔少游合上记事本,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眼镜。这人造水晶磨制的眼镜,花了他十八贯铜钱,几乎是他半年的收入。但他觉得十分值得。眼镜不仅改善了他的视力,还是身份的象征。水晶眼镜如今是邓州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人造水晶的配方是忠义军的绝密级情报,其他任何藩镇都无法仿制。

    崔少游毕业于麒麟山书院,供职于《楚国日报》。因文章犀利,观点大胆,被誉为“楚国第一笔杆”。他写的很多文章都受到过楚王的点名称赞,有幸为楚王多次接见。这次更是被楚王点名,成为了随军记者,一路跟踪报道唐军收复山南西道的战事。因为经常能拿到大量一手的新闻资料,《楚国日报》的发行量已经遥遥领先与老对手《大唐朝闻》了。

    《大唐朝闻》本名《忠义早报》,是由忠义军节度府下属的文教司主办,是大唐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份日报。而《楚国日报》起先只是一家由盐业商会牵头,民间资本筹办的都市小报,原名《邓州晚报》。结果,因《楚国日报》改变了运营模式,率先聘用了一大批麒麟山书院的普通学子为一线采写记者,而非像《大唐朝闻》那样皆以在职的文官整理报文,所以发行量急剧增加。一跃成为了忠义军乃至大唐的第一大报。无论其影响力,还是公信力,都已可以媲美大唐朝廷正式刊发的邸报了。

    本来山南西道的战事结束,崔少游就可以返回邓州总社复命了。但他还没启程,就听说利州刺史庞从要同时宴请张寻和王建。新闻敏感度极高的崔少游当即就申请与楚王同行,他十分清楚,这场宴会可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重大事件。事件的意义,甚至能奠定未来数年,甚至更长时间,山南西道和两川地区的政治格局。崔少游暗自得意的想道,如果能把宴会的一手消息传回邓州,怕是《大唐朝闻》的主编崔道融又要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摆宴坝上,庞从早已领着利州的一班官吏恭候张寻了。两人相见,庞从就要下拜,却被张寻一把扶起。

    “这次宴会,我把它定性为是老朋友间的私人聚餐。并非公事,庞兄不必多礼!咱们都随便一些!”

    “好!好!”庞从没想到,九年不见,两人地位已经如此悬殊,张寻给他的感觉却还像当初一样,丝毫没有王爷的架子。早知如此,他何必还要等到今日才见张寻呢。

    两人简单叙了几句旧,张寻问道:“你说,光图他会来吗?”

    庞从叹道:“实话实说,我也不知道。”他摸了摸自己的将军肚,苦笑着说:“时间改变的不仅仅是身形,还有人心。据说,王建可是亲率三万余西川军出的剑门关。如此兴师动众,我不认为他只是为了来利州与我叙旧的。”

    “也许他是来找我叙旧的。”张寻呵呵一笑:“不管怎么样,终于有机会再见面了。说实话,我很期待咱们忠武八都将能再次聚齐。哪怕只是在一起喝一杯酒。”

    “这两年,我与万州张造、忠州李师泰二人,还时常会有书信往来。”

    “哦?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两个竟然还在做万州和忠州的刺史。”张寻点了点头,“这倒也自在。晋晖呢?我记得集州刺史已经不是他了呀。”

    “没错。晋晖于杨守亮坐镇山南时,就已去职投奔了王建。据说前不久刚刚被王建任命为了彭州刺史。”

    “这老哥俩倒是一如既往形影不离。对了,你有鹿晏弘的消息吗?”

    庞从摇了摇头。“前些年他与王建发生了冲突,被赶出了阆州,据说到了巴州。之后就没有音讯了。”

    庞从说的,倒与张寻掌握的情况相符。鹿晏弘的失踪,一直是让忠义军踏白司感到困惑的一件事。

    二十里外的西川军大营。王宗弼的话,终于让王建相信了摆宴坝没有伏兵。有的只是一场丰盛的筵席。这反倒让王建觉得难办了。他可是来与张寻、庞从斗狠的。早就做好了兵戎相见的准备。可人家庞从当真摆了一桌酒席在那,就是想跟他这个老战友叙叙旧情,他又怎能领着数万大军前去赴宴呢?

    “宗弼,这件事,你怎么看?”

    “阿爷恕孩儿直言,我认为,阿爷但去赴宴无妨。”

    “喔?怎么讲,你还是觉得为父不应该打这一仗吗?”

    “古人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果一个矛盾,能通过一场宴会来化解,那自然要比兵戎相见来得好些。”

    王建点了点头,说句实话,他与庞从、张寻不但无冤无仇,反而确曾有过一段值得回忆的峥嵘岁月。人都是有感情的,庞从真心实意要请他喝酒,他也确实心活了,动了想去会一会故人的心思。

    王建此时的野心,还没有大到想要一统天下的地步。他只是认定了蜀地是他的势力范围。之所以想与张寻争锋,也不过是怕张寻会威胁他的“蜀王梦”罢了。如果真像王宗弼说的那样,可以通过一场宴会,就达成某种协议,可以换来张寻对他势力范围的认可,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想通了这些,王建终于决定前去赴宴。他将大军留在了原地,让大将华洪暂时统领全军。自己则带了王宗弼、王宗侃、李简等将及百余侍卫,轻舟赶往摆宴坝。

    青冥寒江渡,架竹为长桥。竿湿烟漠漠,江永风萧萧。

    嘉陵江畔的千年古渡口,鉴证了多少历史,然而却从未像今天这样,让所有观者为之动容。岁月无情,在英雄的两鬓留下霜痕。但老兵不死,只是凋零。楚王与西川君紧紧相拥在一起的那一刻,人们瞬间仿佛回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岁月。那是大唐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岁月,但是也正是那永夜,让英雄的身影更显伟岸。忠武八都将,他们是当世的传奇,活着的传说。十二年前,他们并肩作战,铲除凶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十二年后,他们为了大唐的再次复兴,又一次携起手来,戮力同心,向所有胆敢与朝廷作对的宵小宣战。他们的这次重逢,定将永载大唐的史册,永为后人歌咏流传。——摘自《楚国日报》山南特辑之《一场让人难忘的宴会》

    “王建这个贼王八!”李茂贞气得将手里的《楚国日报》揉成一团,狠狠的丢到了地上。

    这篇现场报道虽然极尽煽情,大有脱离实际之嫌。但是,文章至少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王建和张寻之间的会面是在极为友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虽然报纸里没有提到,但是显然,张王二人之间必定达成了某种秘密的协议。至少短时间内,想让两方兵戎相见,是不太可能了。而这也就意味着,王建不可能帮他登上山南西道节度使之位了。李茂贞不禁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