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整点好的
一声枪响最终为战斗画上了句号。 杨谦靠着半履带车的残骸坐着,他面前三米的地方,那个扛着中尉衔,手里握着一把刺刀的美军军官踉跄了两下,最终倒在了地上。 手中的1911手枪滑落到地上,杨谦忍受着腿上插着的那把刀带来的钻心疼痛,转头向左右两边看去。 刚刚喊杀声震天的战场此时寂静无声,风吹散了硝烟,蓝天重现在头顶。 杨谦几乎以为战场上已经只剩他一个了,直到尸堆里爬起了一个人。 是张泽武。 不仅是他,还有别的人影也相继爬了起来。最终,战场上还有五个人站着。 这五个人都是苏军。 “打的真不容易哈。” 张泽武情况比杨谦还好点,至少能走路,腿上也没插着把刀。 此时他走到杨谦旁边,靠着半履带车的残骸,跟他并排坐下。 “是啊,让刀捅了真疼。” 杨谦嘴里直吸凉气。 “等下就好了。” 张泽武见怪不怪。 “话说,我们为啥还没出去?” 杨谦看着自己的大腿,问道。 “哦,还差一点工作。” 张泽武向前弯腰,从地上捡起那把1911,对着大概五米开外一个在地上打滚的人扣动了扳机。 枪响过后,那个滚来滚去的人不再动弹,杨谦眼前也出现了白光。 白光消散时,杨谦在椅子上睁开了眼睛。下午四点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并不刺眼。 好像一场梦一样,不过不是啥好梦。 确认了一下自己腿上没插着那把刀,杨谦伸手解脱了安全带。 旁边的俩人也苏醒过来,把自己从椅子上面放了出来。 这场战斗持续时间真的不长,连一小时都不到。但这不到一小时的战斗属实是给一众张泽武的同学开了眼。 平时,他们虽然知晓有这么个东西,但从来没有见识过真正的战斗,顶多是某些赛事的精彩时刻或者集锦,而且大多数是载具战,比如坦克间生死一刻的对射,飞机间比拼技术的各种机动等等。 如果不是今天,他们这些没有踏上这条路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见识到战场的残酷。 一个小组带着炸药包悍不畏死地冲锋,只为炸毁一辆坦克。 在火药面前,碳基生物的生命不足挂齿。 在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短兵相接中,士兵们要做的只是尽可能地杀死对方。以及在必要的时候,让自己的牺牲变得有意义,比如引爆光荣弹。 走到沙盘旁边,杨谦看着里面的布景。四十多分钟前他看到的宁静不复存在,几乎四分之一个村子都变成了焦土和废墟,大团的硝烟正被沙盘的通风系统吸走。 向张泽武发出挑战的人率先开口: “你们是可敬的对手。我决定送给你们两个更多的获胜补偿,翻一倍,就当作是对你们的魄力与素养的尊敬。” 杨谦很是惊讶于这人现在的态度,不过他脸上没有什么波动,只是象征性地点头示意,并接过了那人递来的一个小铁制公文箱。 那人显然还没有电子储存标准币的手段,所以他带来的是实体货币。 杨谦当面开箱检验,确认数量无误后,扣上了箱盖。 “半年后,我还会找两位再来一场切磋。不过那时我也要找几个朋友来,希望那时候两位的实力还像今天这么令人难忘。” 杨谦冷冷地回了一句:“希望那时候您不要输的太惨。” 随后,他跟旁边一直在看笑话的张泽武收拢了部队,一起离开了教室。 一直到走出了教学楼,两人脸上的喜悦之色才露了出来。 “1000标准币啊,直接翻了一倍。” 杨谦是相当开心的,原本500标准币的预定报酬,虽然他能拿到大头的300币,但是这一场恶战下来的装备维护和弹药补充费估计至少要50标准币,考虑到爆炸物消耗非常多,恐怕要100标准币才能补齐。补充完弹药之后,手里剩下的200标准币恐怕也就只能买几挺重机枪。 现在,1000标准币,按原来的六四分成,杨谦能拿到600标准币,去掉100块的弹药补充和维护费,剩下还有500标准币。 即使现在重叠世界的物价相当高,比如一个不携带弹药只带一把莫辛纳甘步枪的列兵就需要10标准币,而一挺不携带弹药的重机枪则需要30标准币,这些标准币也足够杨谦稍微补足一下自己的队列,然后还能存下一点。 两人先是直奔最近的重叠世界银行,在银行里办理了存卡手续,将1000标准币分别存入两人的卡里。 随后,两人又去了一间重叠世界商店,在里面挑选兵员装备。 杨谦先是补充了一波弹药,100标准币不仅补充了消耗和维护,而且还捎带了几个铁制的方形炸药包,这玩意投掷起来比自带的炸药包顺手,适合把简易的工事和坦克送上天。
剩下是买装备的环节。杨谦看了一下几个他比较有意向的东西。 一挺DP-28连带三个弹盘是10标准币,相当于一个步枪兵炮灰(划掉)。 一把狙击型莫辛纳甘甚至比轻机枪都贵,20标准币,而且只有四倍放大瞄准镜。 一辆GAZ-AA是100标准币,按杨谦的使用经验这小车塞一个步兵班还算可以,虽然稍微有点吃力。 更大些的GAZ-AAA则是150,这辆卡车大概跟CCKW和Blitz是一个级别的,塞一个班完全没有问题,还有空间塞下点弹药啥的。 至于杨谦手里有的BA-64,这玩意值400标准币,而且不算车组和弹药。一个合格的车组加上足够一次战斗的弹药,500标准币恐怕都有点少。 目前来说,杨谦迫切地需要增加的是运力和自动火力。现在的运力虽然勉强够载下一个排的人,但相当拥挤,还是很影响车辆的速度的,还会间接地增加维护费。 另外,自动火力方面杨谦也是很缺失的。重机枪再怎么样也是需要好几个人扛着慢慢跑的,在汽车班不能到达的交战区域中,一旦需要步行进攻的距离过长,重机枪和步兵就很有可能脱节。 那时候,一帮抱着大栓顶多有两三把半自动步枪的轻步兵就是纯挨打。 说实话,重叠世界现在1940年水平的军备对使用苏械的步兵不是很友好。 这个年头,德军有能随步兵班甚至是步兵小组快速前进的MG34,单兵上还有MP40。 美军则有M3和不少的加兰德,另外在重机枪上还有相对于其它机枪更武德充沛的M2。 即使是存在感不高的英法等部队,也还有射速堪比半自动的李恩菲尔德用。 总之苏械现在唯一能被称得上优势的估计也就是相对其它部队超额携带的各类爆炸物和装甲部队。T-34以及少量的KV-1在别人还在用七兄弟棺材和早期型三号的时代相当吃香。 不过这俩玩意的价格都四位数起步,杨谦记得没错的话一辆搭载L-11坦克炮的T-34大概要三四千标准币一辆。 在货架上来来回回看了十几分钟,杨谦终于做出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