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城市生活在线阅读 - 1543.通威股份

1543.通威股份

      学习一个链接。

      【高管面对面】这家公司跨界农业与光伏,上市14年净利润增近30倍,董事长给出光伏平价上网时间表!

      唐强数据宝今天

      数据是个宝

      数据宝

      炒股少烦恼

      题记:

      发迹于眉山,成长于成都,壮大于全国,放眼于世界。起源于探索,扎根于实干,发展于产业,领先于时代。

      从1982年到2018年,通威三十余载发展壮大历程,可谓一部浓缩的中国民营企业乃至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史。

      在董事长刘汉元带领之下,通威开始了创新发展之路,从养鱼到专做水产饲料,再到进军光伏产业,技术与创新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

      登陆A股市场之初,通威股份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商,立志做安全食品供应商。

      而立之年后,通威股份又进军光伏新能源行业,现已成为多晶硅及电池片龙头企业,致力于对外输出绿色清洁能源。

      绿色时代的到来,给站在转型升级十字路口的通威股份一针强心剂,聚势聚焦、扬长砍短,坚持将发展农业水产和光伏新能源是通威的核心战略。

      目前,通威股份已成为国内唯一已构建了“多晶硅-电池片-光伏电站”产业链上下游全面布局的企业,形成了“光伏 饲料”双业务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日前,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采访团走进通威股份,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面对面对话通威股份董事长刘汉元。

      问题列表:

      1、自2004年上市以来,通威股份营业收入从26亿增长到260亿,增长了10倍;净利润、净资产、总资产,增长了20倍以上。但在整个公司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时点,通威做得比较好,抓住了机会,最终成长壮大起来?

      2、您正式离开公职下海办企业是哪一年?

      3、通威旗下光伏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4、2013年,在收购当时的合肥赛维后,通威对这个企业都做了哪些事情,在技术方面、资金方面做了哪些投入?

      5、作为多晶硅生产主体,永祥股份曾经进入过通威股份上市公司,但后来又被剥离出去,直到2016年又重新注入上市公司。在这期间,永祥股份的价格变化较大,您是怎么解释这件事情?

      6、目前,通威股份在光伏行业里面,已经走在前面了,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方面、管理方面、成本方面,都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7、通威股份现在已经是农业 新能源的双主业格局,目前这两个板块的结构、比重,在股份公司里面是什么样的情况,今后双主业发展有无侧重?

      8、您对光伏行业前景怎么看?在新能源发电平价上网以后,官方补贴是否就可以取消,这个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学以致用解决缺鱼难题

      采访:证券时报副总编辑成孝海(图左)

      嘉宾:通威股份董事长刘汉元

      成孝海:自2004年上市以来,通威股份营业收入从26亿增长到260亿,增长了10倍;净利润、净资产、总资产,增长了20倍以上。但在整个公司发展过程中,有哪些关键时点,通威做得比较好,抓住了机会,最终成长壮大起来?

      刘汉元: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刚好进入学校学习,198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眉山水电局。俗话说,四川为鱼米之乡、天府之国,但是由于一直处于较长时间的短缺经济时期。因此四川当时仍然和全国一样,吃鱼很困难,每年每人平均只有半斤鱼都不到。

      在此背景之下,我每当下班后总是思考,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所学技术投入到实际研究和生活应用当中。1983年,我们开始做渠道网箱式流水养鱼的创新试验,期间经历了小试、中试。1984年,“网箱养鱼”第一年收获就打破了四川历史上水产养殖的最高单产记录;1985年中试,再一次刷新记录,提高单产量1倍多。

      当时,刚好遇到“丰收计划”、“星火计划”,国家科委、农业部把“网箱养鱼”等技术成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1986年及1987年,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万人,涌入“网箱养鱼”试验示范参观、学习、交流。

      当时宏观背景鼓励大家下海、创业,随着这些技术大量推广和应用,我们逐渐把这种研究和试验商业化,进而开办了一个小型饲料工厂。

      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们创办了这样一个企业。经过差不多十几年的时间,又成为了中国最大、全世界最大的水产饲料生产集团。与此同时,中国鱼、虾、蟹等水产品的总量,也从1978年前后的400万吨左右,一路增加到6000万吨,水产品的产量增加了15倍,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产品生产国,全国人民整个菜篮子量的问题已经完全解决。

      成孝海:您正式离开公职下海办企业是哪一年?

      刘汉元:真正离开是1992年元月1日,在那时候下海了以后,开始创办第一家饲料工厂,即四川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当年1月初开始动工建设,到9月20日便正式投产,而投产的前后,恰逢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下海以后,整个宏观环境、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为通威的成长壮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客观条件。

      通威农业产业链沙盘

      兼并收购发力光伏产业

      成孝海:通威旗下光伏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刘汉元:2004年,在通威股份上市以后,通威集团需要避免与股份公司的同业竞争问题。事实上,通威是被动的在了解一些潜在机会,而多晶硅和太阳能光伏方面的产业引起了我们深度的思考。

      2006年,我开始对各种清洁能源进行比较研究,并思考中国能源战略选择。通过各种研究分析对比,我认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确实有可能成为未来清洁能源当中主角,替代、部分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可能会使社会和经济更好的持续发展。

      因此,在得出这样的研究结论后,就有了2007年通威投资1000吨的多晶硅项目。一年的建设时间不到,取得了初步成就,并成为了国内排名前列的多晶硅企业之一。

      不过,当时多晶硅生产成本很高、消耗很多,生产成本好几十万一吨。当然价格卖得也很高,曾经最好的时候卖到330万/吨,这就逐渐促使各家企业进行技改、提高工艺水平,降低制造过程当中的成本。

      可喜的是,通威成为保留下来的具有竞争能力的多晶硅企业,目前已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有足够的技术领先优势和成本领先优势。

      成孝海:2013年,在收购当时的合肥赛维后,通威对这个企业都做了哪些事情,在技术方面、资金方面做了哪些投入?

      刘汉元:合肥赛维是LDK投资的较大规模工厂,全厂大概有2000兆瓦的生产能力,占地超过1000亩,整个投资规模当时超过40亿元。在投入以后,由于行情变化和经营管理方面的诸多原因,合肥赛维在2012年、2011年全部停产。

      2013年,通威收购了这座合肥赛维电池片工厂,接手时只有70个左右的留守人员。通威派遣人员入驻后,将各项管理、培训、机制落实到位,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便重启恢复生产。

      2014年上半年,合肥赛维恢复了一半的产能,同年下半年开起全部产能。在行业中,设备产能利用率普遍在60%~70%,而通威员工把它提高到110%、120%,并连续稳定安全的生产运行,降低了设备固定费用,使得产出的成本更低、品质更加稳定。

      通过一系列努力,合肥赛维从原来每年亏损将约10亿元,到2014年实现盈利超过1亿,2015年盈利超过5亿,逐渐走上健康发展的状态,通威也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片工厂。

      永祥进与出保护投资者

      成孝海:作为多晶硅生产主体,永祥股份曾经进入过通威股份上市公司,但后来又被剥离出去,直到2016年又重新注入上市公司。在这期间,永祥股份的价格变化较大,您是怎么解释这件事情?

      刘汉元:其实,这刚好是说明通威集团对投资者是负责任的,2007年集团把底永祥股份放入上市公司,那时候多晶硅产能和整个行业正所处热点高峰,投资者在其中有很多回报。

      但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产业出现了低谷,加之整个经济低迷的大背景叠加,使整个太阳能、多晶硅行业发展受到一些挫折。2010年开始,光伏新能源全行业出现亏损,尚德、LDK等龙头相继破产。基于上述现实情况,多晶硅业务再放到通威股份里,会拖累上市公司业绩,投资者可能也会亏损。

      在此背景下,通威股份把永祥果断地剥离出上市公司,这是保护了上市公司原有的主营业务,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这也是我们当时的初衷。

      光伏产业是没错的!它经过培育,度过了行业里寒冷的冬季,永祥又变得比原来更强,其多晶硅产能从1000吨到后来的15000吨,产能扩大15倍,盈利能力扩大了几倍,从原来的亏损变成了盈利状态。

      同时,光伏也是朝阳性产业,我们这个时候再把永祥股份放到上市公司,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再次注入上市公司,永祥股份的价格虽然比2008年退出时更高,那是因为集团和PE增加了投资,永祥整个产能扩大那么多倍,进和出都是按照公允价格去交易的,经专业机构评估确认以后的价格。

      因此,我们认为,投资者在研究的时候应该理解,通威股份此举是一个保护中小投资者,尤其是保护小投资者的一个经典案例,正面的典型。

      分子公司分布图

      全盘掌握光伏核心技术

      成孝海:目前,通威股份在光伏行业里面,已经走在前面了,那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技术方面、管理方面、成本方面,都是一个什么样的表现?

      刘汉元:光伏行业原来的技术基本上是德国、日本、美国、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掌握,他们曾垄断了全球多晶硅80%以上的份额。此外,仅中国台湾地区已在过去几年,实现了当时太阳能电池片行业占有率的30%、甚至50%。

      巅峰时期,中国台湾地区形成了超过15GW的电池片的生产能力,这也得益于台湾台积电以及富士康等领先的半导体和制造企业,他们在人力、财力、技术上面的积淀,获得了应有的发展条件。

      此前,光伏产业核心技术、关键设备和工艺均西方国家垄断,我国是三头在外,即市场在外、核心材料在外、核心设备在外。

      经过十年,中国一大批企业进入光伏领域,在逐渐的技术迭代过程中,中国企业更替的速度、提升的节奏大大超过外界预期。

      在此过程中,中国光伏企业实现了整个技术的全盘掌握,并且在原有技术上进行更新和突破。到目前为止,德国瓦克公司还是最大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但在技术的先进性、材料消耗和综合成本等方面,中国一些优势企业已经明显的走在前面。

      以永祥股份为例,我们的生产成本大概只有德国瓦克公司的60%,因此,他们不会再有推光伏投资的冲动和热情。以它现在的成本,瓦克公司过去五年只在美国新建了一个工厂,新工厂用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设备之于美国的这种资源条件,仍然没有办法参与和中国企业的竞争。

      2016年,中国生产的多晶硅第一次突破自身需求量的50%,2017年有望达到55%,今、明两年可能会超过60%或65%。到目前为止,德国、美国、日本、韩国的多晶硅企业,在未来三到五年没有任何一家有扩展产能的计划。

      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五年左右时间,中国所需的80%多晶硅将由国内企业生产配套,实现进口产品的大部分替代。

      由此,这个机会基本上就全部留给中国有竞争能力和未来投资能力的企业,这也是通威太阳能为何能以每年50%、100%速度快速成长。

      根据我们目前的判断,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大陆将形成三五家有持续参与和竞争能力的光伏企业。

      目前,国外看不到新增的光伏骨干企业,因此这三五家中国的骨干企业未来形成的产能,将在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占全球总量的50%到65%。实际上,这比50家光伏企业无序竞争好多了,这也是这个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标志。

      多晶硅电池片产能翻倍

      成孝海:通威股份现在已经是农业 新能源的双主业格局,目前这两个板块的结构、比重,在股份公司里面是什么样的情况,今后双主业发展有无侧重?

      刘汉元:从销售收入来讲,农牧板块还是占大头;但就盈利能力来讲,2017年农牧板块大概占三分之一,新能源板块约占三分之二。

      农牧和新能源两个产业,为什么通威要把它们放在一个上市公司里面呢?我们认为,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光伏发电和水产养殖具有重叠的空间。

      从现实来看,清洁能源发展过程当中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和建设,东部地区经济发达需要能源,但其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相对又有限。因此,通威股份创造性的推出水下有效高密度、安全的水产养殖,同时水面又能充分把空间复合利用起来进行光伏发电,这就是通威独有的“渔光一体”模式。

      利用简单的空间,使得阳光资源复用,每年让每亩水域除水下养殖产出数吨水产品外,还能够输出5万度电、10万度电。用个形象的比喻,相当于每亩水域每年大约输出10到20吨石油。

      通威股份希望,通过“渔光一体”的建设,使设施设备智能化、复联化运用的养殖过程中,实现全程可追溯的自动记录、自动管理、自动控制和数据中心的共享。此举,既能同时支撑通威股份原有的水产饲料的销售、服务业务,又能让优质而清洁的光伏电力源源不断地惠及千家万户。

      目前,全国有精养水面4500万亩,非精养水面8000万亩。如果,通威股份把精养水面全部做成“渔光一体”光伏发电站,可以建成与17亿千瓦发电装机容量相当的清洁发电系统。

      对通威股份而言,这不仅仅是双主业,而是相关、协同、互利发展。目前来讲,通威股份会在很长时间同时发展农牧和新能源,而当前主要的重心之一,是继续把通威已经有优势的制造环节做强、做大。2019年,两大主要营收可能持平,2020年新能源业务收入可能超过农牧业。

      因此,近两年通威股份投资两大多晶硅项目建设,规模是2.5万吨 2.5万吨,还有两个2.5万吨是2期工程。其中,第一期5万吨多晶硅工程将在今年9月份到12月份投产,届时通威股份多晶硅产能将从2万吨提升到7万吨以上,进入全球前三甲行列。

      在电池片环节,2017年底和2018年初,通威股份紧锣密鼓的开展合肥和成都新一期工程建设,两边将分别建设3.2GW的产能,将现有已投运产能和产量提升1倍以上,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电池片最大供应商的地位。

      新能源产业布局

      2020年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成孝海:您对光伏行业前景怎么看?在新能源发电平价上网以后,官方补贴是否就可以取消,这个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刘汉元:接下来,通威“鱼光一体”模式可能更加成熟,随着国家补贴逐渐淡出,我们的成本将进一步降低,“鱼光一体”和主要的分布式发电都能够实现平价上网。

      我们预期,在2020年底,能够实现发电的平价上网。这就意味着,包括通威“鱼光一体”在内,发电成本将小于或者等于煤炭发电成本。目前,我国煤炭发电的比例占整个电力供应的60%以上,如果清洁能源发电成本能够等于或者低于煤炭发电成本,那就是清洁能源真正良性大规模应用的开始。

      今年3到5月,通威在国内东部到北部地区,领跑者计划里招标中标电价最低可低至0.31元/度,这个价格与所在地区煤炭的脱硫电价大致相当。

      回看过去十年,相比2007年、2008年期间,现在光伏发电的系统成本已经降低了90%,大约每年还在下降10%。未来三年的时间,系统成本有望降到4000元以下,通威内部要求做到3000元/千瓦,基本上没有太大问题。

      到那个时候,东部地区光伏发电成本大部分都在每度0.3元~0.4元,西部光照好的地方发电成本降至0.2元~0.3元。

      近几年里,虽然光伏行业发展速度和规模都还不小,但是我们都仍然认为这是序幕的开始。进入这样的时期以后,未来70%或更多的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可能会由光伏发电来提供,有望在十年左右时间,使我国增量能源消费由清洁能源来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