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全军练习
“臣家中实在是堆积不下这么多鸭毛呀!” 每日都有百姓送鸭毛来,他的后院早就堆积如山了,根本就来不及清洗,已经散发出难闻的异味了,家里两位夫人怨声载道,叫他赶紧处理掉。 但是皇命难违,他怎敢乱来呢! 看着蓝玉痛苦的表情,朱元璋心里很是畅快。 也不再为难他了,毕竟这个被子是自己要用的。 “行了,咱给你个院子,你把新收来的鸭毛都堆那儿去,记住,务必要在七天之内给我做出几十床被子,咱要将这个鸭毛被推广至全国,让百姓们在寒冬都有暖和的被子可盖。” 比起厚重的棉被,羽绒的杯被子盖在身上更加暖和,轻薄,且造价不高,都是用废弃的羽毛制作而成,只是这羽毛数量不多,百姓家中不可能天天宰鸭吃。 景东说过。 温度较高的地方盖薄薄的棉被就可以了,要说到御寒还是羽绒最好。 这些羽绒还可以制成衣服,这样一来,戍守边防的将士们就不会冻死了。 虽说做不到人人一份,但至少给将士们缝制一个小马甲,还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这样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几十万将士,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臣多谢陛下,臣这就回家赶制,一定在七天之内完成陛下所要的数量。” 蓝玉马不停蹄的赶回家中,一刻都不敢停歇。 这种小事本来让别人做就可以了,不需要他这个皇亲国戚做,但是制作的方法只有他知道,朱元璋并不希望这被商人得了去牟利。 大明一年几百万两银子的税收,要是想让边防的士兵们人人都有御寒之物,就必须让百姓们心甘情愿的上缴鸭毛。 想到那样的场面,朱元璋的眼眶湿润了。 他当过乞丐,当过和尚,明白寒冬有多难熬,他不敢想象人人都有御寒之物会是怎样的场面。 明朝处于小冰河时期,每年的冬天温度都低得吓人,几乎达到了零下20多度。 守边防的几十万将士们,每年都有不计其数会被冻死冻伤。 减少损失之后,明朝的兵马只会越来越强大。 “来人!咱要拟旨!”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离冬季还有几个月,现在时间正好。 北平大帐内。 朱标几兄弟连夜画好的两套拳法已经被加急送到了徐达的手上。 “徐将军,这是陛下派来的人。” 见京师来人,副将一刻不敢耽搁马上带他来到了徐达的营帐。 要是耽误了军情,他可担待不起。 “参见徐将军,这是陛下的秘旨。” 徐达接过密使手中的盒子。 他在这里戊守将近三年,朱元璋都从未给他秘旨。 他的心立马提到了嗓子眼! 本以为是北方战事再起,没想到打开之后,里面是画起来的拳法。 朱元璋在秘旨中再三叮嘱,一定要勤加练习。 见徐达久久不说话,李文忠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 “徐将军,可是又有人胆敢犯我大明!” “妙啊!妙啊!文忠,你快看看这两套拳法!” “可这是陛下给徐将军的秘旨。” 李文忠不敢接,毕竟密使说了这是给徐达的。 “反正三军都要知道的,你只管拿去看就是了。” 听到这话,他就放心了。 “徐将军这......” “这是京中一位高人所研制的两套拳法,一套名为强身拳,一套名为致胜拳!” “没想到我大明还有这样的高人,为何之前从未听说过?” 他们都是开国功臣,朱元璋身边的大将,有什么军事人才他们应该是第一时间知道的才对。 “此人武艺高强,这些招式看似简单,却招招致胜,要是他愿意来军中,建功立业那是不在话下啊!” 仅仅是三十二个招式,徐达就有了爱才之心。 “立刻召集三军将士到校场集合!” “是!” 军营顿时鼓声大作,将士们已经很久没听到这样的声音。 瞬间热血沸腾,以最快的速度来到了校场。 哪个参军的男儿不希望自己建功立业,血撒战场!
徐达整装之后也来到了校场。 “你们给我听好了,陛下有旨,所有人都必须学习强身拳和致胜拳!要是谁胆敢偷懒,立即军法处置! “是!将军!” 将士们的声音让大地都为之一颤。 区区两套拳法,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朱元璋要亲自下旨到北平。 虽然心中有疑问,但是徐达作为三军统帅,其威严无人敢质疑。 “三天后,全军将士,这两套拳法必须给我练熟了,本将军要亲自检阅!” 他把将领们全都叫到了营帐之内。 朱元璋只送了一份拳法来,必须要将领们先学会,才能去教自己的部下。 “你们看完之后就回去马上带自己的兵练习,不可耽搁。” 朱元璋叮嘱他必须要马上开始训练,以他对朱元璋的了解,一定是要大动作了。 众人走后,徐达便在自己的营帐内开始钻研景东的这三十二招。 越练越觉得招式妙不可言,对他这样的大将来说,这些招式看一遍就会了,极为简单,但是威力却不可小觑。 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回京师去,同这位高人见上一面了。 在此地守了三年,算算时间,也应该差不多回去了,等边防这边安排妥当之后,他便可回京了。 而且他的长女徐氏跟燕王朱棣早有婚约在身,也差不多是时候成婚了,出征之前,徐氏就被召进宫中侍奉马皇后,深得马皇后的喜爱。 这段时间景东出现之后,徐氏跟朱棣见面的时间甚少,几乎好几天才见到一回。 朱棣上了景东的课之后,谈不上性情大变,但是也改变了许多。 以往玩世不恭的形象全无,变得成熟稳重。 从学堂回来之后就闷在书房消化景东课堂所教的东西。 徐氏侍奉在马皇后的身边,就算没有见到面,每日听马皇后讲诸王学到的东西也很是好奇。 尤其是朱元璋从景东那里带回来的东西,都是她从未见识过的。 她知道大明的各方大儒,从未听说过有景东这号人物,朝中姓景的官员几乎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