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清末英雄在线阅读 - 戊卷 第十五章 架构

戊卷 第十五章 架构

    衢州这边鏖战的时候,杨锐这边正和杨度碰了面,畅谈国是。()()已经是辛亥年了,虽然已经做出彻底剿灭满清的计划,但是中国那么大,局势又是叵测,还是有很多事情是不太有准备,或者根本就没有准备的。一个国家内政外交,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更有着林林总总的部门,没有在北京坐过那个位子的人,根本不明白这其中的玄妙。

    章太炎对于如何有效的管理一个国家虽然平时言语侃侃,但是真等到复兴会坐天下了,他却有些傻眼了,毕竟,没有做过官,没有外交内政干过几年,这完全是后世的键盘政治局成员,怎么能明白如何治国。前几日和杨锐的谈话中,他讲的更多的是惜民御辱节财清吏这四条,并且认为国会不应该开,强调说国会一开,那些代议士(国会议员)将变成了新的官僚,这样就等于又给百姓请了几百个爷爷。

    章太炎对于议员的本质是看得透彻,但是现在满清开了国会,你更优秀的复兴会就得接着开国会,这就像后世太祖一般,得了天下,政治协商会议蝇民代表大会还是是要开的,但是这些会议只走个过场就好,不必当真。既然国会都只是演戏,那那些国会议员难道能成为新的爷爷?一切权力只归复兴会代表大会而已。章太炎的长篇大论,杨锐只听进去一条,那就是教育和行政**,互不同属。经费也将有国家财政拨付,其他的都是说过就忘记了。

    章太炎不可待,那杨锐想来想去只能召唤杨度了。此君虽然在后世辅助袁世凯不成,那也是袁世凯命短,时运所致。杨锐不想当皇帝,更自信自己才三十四岁,不会重蹈覆辙。

    在一个多月前,光绪下诏关闭国会并确定明年重选,那些被解散的国会议员。都在京城窝着遛门子,想打听下一届国会是个怎么样的章程,而杨度却感觉满清大势已去。在北京没呆多久,就轻轻快快的从天津南下沪上。他到了沪上的第一件事,便是火速而坚定的加入了复兴会。杨锐得此消息,不由笑骂。只觉得此人真是玲珑心窍。见风使舵的功夫真是厉害。

    杨锐笑骂过就忘,但是杨度似乎知道自己有投机取巧之嫌,花了大半个月的时候,就在沪上客栈写了一份洋洋洒洒的建国方略,不过,他明显会错了意,只弄了一个君主立宪方案。因为后世的教育,杨锐对皇帝本无好感。也不想再立一个什么皇帝,更有那不可获知的时空管理局。自己这边辛亥之后再立皇帝,那不是老寿星上吊吗?是以只把这建国方略的上半部分撕掉,再看下半部分,不过杨度也是一个留过洋的人,又对近代中国的走势很不明了,弄得还是西化的那一套,他看了几页就看并不下去了。

    越来越了解这个时代,杨锐就越明白这个时代完全是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转型。即是转型,那就一定凶险艰难。小农经济不断瓦解,列强外侵之下现代化又难以建立。那些该死的白皮倾销商品赚到银子,只交百分之四的关税,百分之二点五的子口税就跑路了,剩下的一地鸡毛只能自己收拾,天灾**也只有自己担着,因为对外还要委曲求全,被愤青唾骂那也只有自己受着。

    如此的局面只能是有步骤的瓦解小农经济,并有计划的建立现代化。有计划的建立,那就是尽量多一些准备的时间,多些人多些钱多些技术以接手小农经济崩盘后留下的市场;而有步骤的瓦解,那就是尚古,即是提倡民族文化,更是让那些土纱土布丝绸还有无数手艺人慢慢失业,在他们最后没饭吃之前,政府会给他们一个扶持政策的,但他们要是不选这条最后的道路,那就饿死拉倒。

    杨锐的治国大略就只有这两条,至于其他的东西,有是有,但是凌乱的很,特别是政府架构很是迷糊,所以最后无计之下只把一直停留在沪上的杨度拉来了。

    被特科的人再次带到杨锐这边,杨度有些兴奋,利落的行礼之后他又利落的坐下,只等着杨锐问策。而杨锐虽然有不少事情要说,但是话到嘴边却不好怎么开口了,只等喝了口茶,这才很是笼统说道:“皙子,你说这治国什么是最重要的?”

    杨度闻言只是一愣,他不知道杨锐根本没看他建国方略的前半部分,更不知道这问题只是杨锐不知道如何开口,笼统的一问。不过他一愣之后,又正色道:“竟成先生,这治国当文治第一,武治为末。”他说完又怕太泛,解释道:“说到底,还是要有一套惑人之术,或是伦常,或是民主,或是爱国,或是其他什么,只要能说的有理,大家都相信,那国就好治了。”

    因为知道杨锐是个不读圣贤书的,杨度只把话语解释的很直白。杨锐完全明白他意思,这确实是治国最要紧的,换成现代的话语,这就叫做意识形态,是温多死系统,电脑少了没法跑。他感觉很有意思的笑问道:“那要是有人不信当如何?”

    “若是有人不信,那我们就要千遍百遍的重复,正所谓三人成虎曾子杀人,假话说多了大家也就信了;不过即使是这样,也还是会有人不上这个当的,但这样的人极少,对他们未必要自己动手,群起而攻之即可。便如前些年国会争辩女子未婚通jian之罪,不要朝廷动手,让各处的士绅围攻我等便可,到时候舆论一起名声已臭,就是跳到黄河也是洗不清的。”杨度说着说着不知道怎么居然说到了他早前的经历,那一次,他们这些蓝票党可是吃了劳乃宣的大亏。

    杨锐只觉得他说的有趣,只是这是自己早知的套路。换在后世不就是扣帽子吗,网络上帽子满天飞,他是不但见识而且领教过的。

    “皙子。那你看复兴会的惑人之术如何?”杨锐忍着笑,以示亲近的借用他造的词语,再次问道。

    或许知道杨锐会问这个,话音未落杨度便一个劲的摇头,道:“国粹和爱国为复兴会所倡。太炎先生学问太深了,他说的国粹,不要说百姓。便是像我们这些读过圣贤书的书生,也未必能看得懂他的文章。而竟成先生说的爱国,虽然大家都看得懂。也很赞同,但是现在百姓大多不识字,爱国爱国,国为何物。百姓根本不知。他们知道的只有朝廷,只有皇上。”

    杨度又拐着弯把话题绕到了君主立宪上,虽然他已经入会,但会中机密杨锐还是不便细说的,对此只是淡淡的道:“君宪民宪不都是宪吗?就是选了个总统,那百姓还不是以为这这是皇上的另一个叫法,真有必要要个皇上?”

    “非要不可!”杨度很是郑重的点头,“国既不为百姓所知。那便无处爱起,而伦常之道用了两千。虽已腐朽,但余势还在,只要借用,还是能用上几十年的,等这几十年过了,那便可更弦易辙,宣扬爱国主义了。”

    “可几十年之后,那皇帝怎么办,当神仙供起来么?”杨锐问道,他只觉得杨度的思路和他的比较相近,但是做法却又不同。

    “这……”杨度明显会错了意,结巴着道:“只要大权归于……归于政府,皇上有没有其实是无关紧要的。竟成先生,名利难以两全,再说现在前明宗室之事已经天下皆知,影响甚大,若是再……那总是不好吧。”

    杨度只是觉得竟成先生有问鼎之心,他虽有帝王之学,但是现在这么个形势,还是希望杨锐不要有此野望。杨锐听他的话就知道他是误会了,本不想挑明自己的想法,只是喝茶,但到最后还是想听听他的意见,于是道:“难道就非得要登基为皇才能借用伦常之道的余势?古时的皇帝登基之前不都是先称王,而后一再劝进,这才推辞不过,勉强登基的吗?你也说百姓什么不懂,假的说多了也就变成了真的,他们怕没皇上,那我们就宣传有皇上不就成了吗。”

    听杨锐要把没皇上宣传成有皇上,只把杨度吓了一跳,他急道:“竟成先生,这万万使不得的。一当有人故意挑唆,说复兴会钳制皇上,那就有人要清君侧了。”

    “不宣传成皇上,如何借伦常之余势?他们要是乱,那便乱好了。”杨锐很无所谓的说道,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是在玩多头领导,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人借皇权之力把自己打翻,但他并未畏惧这种风险,并自信自己活着的时候一定出不了问题。至于他死后……那既然是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杨度很不明白什么样的人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不是自己找罪受吗。他再次说道:“竟成先生,这样做对国家不稳啊,一旦有变,那就要出大事的。”

    “什么是稳?什么是不稳?”杨锐问道,“我看皇帝登基,国家才会不稳!现在光绪那般,也算是大权在握了吧,可依然是不稳,他倒现在都还不明白自己败在哪里。历史是有大势的,英雄只能顺势而行借势而为,万不可逆势而上。现在历史的大势,便是皇帝将一去不复返,现在说要宣传它,不过是要发挥它的余热哄哄无知百姓罢了。等大家都读了书,明了理,也就知道那只不过是前明的皇室而已。

    这样既借了余势,又顺了大势,要付的代价无非是要警惕有人乘机捣乱而已。复兴会骨干俱在,三十年之内不起乱子,那之后局势就会彻底的顺过来。这三十年,诸人都健在,还怕翻了天不成?反倒是立了皇帝,三十年之后等大家都懂事明理,孙汶之流开始猖獗,民主共和之说人人信奉,那乱子可就要起来了。前三十年辛苦些提防不怕,就怕后三十年辛苦,到时候大家都老了,还能打得动么?”

    杨锐行的瞒天过海之计,复兴会可以把所有人打服。但没办法在一开始就让所有人信服。可现在到二战只有三十年不到,时间紧迫,他不想浪费时间。重新编一套东西不知效果的东西给亿万民众洗脑,于是顺手拿皇权先用着。

    向着杨度大致的交了底,现在就看他是不是一路人了,若他不是,他今天晚上就别想回到客栈,黄浦江底自然是他的埋骨之处。不知道自己生死只在一念之间的杨度,闻言一直仰头深思。只等杨锐把一盏茶喝完,他才道:“竟成先生,刚才所言。度有些明白有些不明白。但细想之下,这瞒天过海确实是好计谋,就是风险大些。还有我还担心土地一旦国有,那士绅可就要借机挑唆百姓闹事。”

    土地国有是复兴会放出去的风。士绅闻之大乱。但复兴会并没有承认这是以后的既有政策,是以有些人信有些人不信。杨度这一年来常常关注复兴会的报纸,对这事情百分百是相信的,所以才有此一说。换皇帝不要紧,换天下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但要是自己的地给国有了,那帮士绅可就要翻脸了。

    见他如此深研复兴会政策,杨锐笑道:“皙子还是很关注会中的报纸吗。土地是要国有的。但国有也是有好多种,士绅的利益或是大损。或是他们鼓动百姓闹事,我看是闹不成的。实在不行,土地国有可以下圣旨吗,百姓得了好处,一定是不会闹的,而且这是皇上的意思,率土之滨,莫非皇土,他们敢闹麻?”

    杨度只觉得‘率土之滨,莫非皇土’的这个理由太过牵强,只道:“可这是强夺民财啊,他们怕是不会服的,一定会上京请愿闹事。”

    “什么叫强夺民财,皇上只是把有钱人的粮食分了些给没钱的人。当然,我知那些士绅很多也都不富,顿顿吃红薯的也不少,可也总比吃野菜的人强吧。按照伦常之道,不尊圣旨的人可是目无君父,毫无尊卑,这样的人,炒家杀头也不过分吧?”杨锐道。他很想看到那些士绅从士绅手里接到没收土地的圣旨是什么反应,敢抗旨吗?

    说完土改,杨锐再道:“新的国家一定是民宪而非君宪;新的国家一定会通过土改改善最底层百姓的生计;再有新的国家,不会去穿什么西装,戴什么礼帽,摆弄什么文明棍,老祖宗怎么样的,那新的国家便是什么样子,但不是这说我们排外,只是现在洋货盛行,每年逆差外流白银高达两亿多两,而这逆差的缺口还在不断扩大,故而我们必定要让国人爱国货用国货,这国货不就是土货么,所以,新的国家将和以往的朝代在外表上不会有什么两样。皙子,我能想到就这么多了,你说说,这朝廷当是怎么个架构的好?”

    新的政府架构,杨锐脑子里只有发改委国防部教育部信息产业部……都些后世的东西,章太炎那边给了一份明代三省六部的方案,但这不对杨锐的意思,行政权可以让出部分,但是军权他是不想分出去的。只是他不能明着弄一个中泱军委,这玩意古代没有,便只好来杨度这边想办法了。这个人虽然初入复兴会,但却只进自己的门,也算是幕僚吧。

    既然要和以往的朝代没有什么两样,又连夜召自己相问,杨度想着应该是传统的三省六部制不满意,这才来找自己。他只细想片刻,便道:“竟成先生,度以为实行三公制便好。此为上古先秦的官职,和复兴会崇尚先秦是切合的。”

    “三公制?”杨锐没有听过这个东西,好奇道:“你细细说说。”

    “这三公制商朝西周便有了,一直从春秋战国延续到汉末三国方才被三省六部所替代。虽然数千年三公名称不同,但大致的权责却是一样的。一为丞相,总领朝政;再为太傅,执掌军政,最后是御史,监督百官,此为行政军政法政三分立。”杨度说到军政的时候,只看了杨锐一眼,而后道:“现在审判都讲究真凭实据,御史怕是不能列为三公了,倒是廷尉和法官一职有些牵连,所以,御史还是改成廷尉的好。”

    杨度补充了廷尉,杨锐却问道:“既然有了太傅。那兵部怎么办?不归在行政那边?”

    杨度早就猜到杨锐要独揽军权,这才弄了一个三公制出来,他微微沉吟道:“既然有了太傅府。那兵部自然是太傅所辖。这样丞相府下,有吏部户部礼部工部民部商部鸿胪寺司农寺太医院,正好九部。整个朝廷架构,就是三公九部制了。”

    杨度说了一大堆部门,有些杨锐知道,有些他不知道,只好问道:“那个司农寺是管什么的。难道是农业部?”

    杨度从话里面听到高兴的意思,便笑道:“正是农业部,如果要方便。也可以将他改成农部,还有鸿胪寺改成外务部,太医院则可以改成医部。”

    杨度这边因为猜中了心思只高兴,杨锐则想着这个古怪的三公九部制。这就算政府机构了。再往上还有一个牌匾一般的国会和一个假皇帝。套在后世,那丞相就是国务院总理,而太尉,就是中泱军委主席,假皇帝,那就是国家主席,当然最后还有一个复兴会中泱总书记。军委主席在手,总书记也在手。国务院总理再拿下,九个部里。可以安插不少自己的人。如此,即便不是国家主席,但权力也还是完全在手的。

    杨锐思索半响,忽然想到还有个廷尉,便再问道:“那个廷尉是干什么的?也是一个府么?”

    “是的,竟成先生。”杨锐在想,杨度也在想,他见闻立马便道:”刑部大理寺督察院都应该归在廷尉府。不过他们只有执法权,立法权应该归在国会那边才对。“

    “嗯。是这个道理。”杨锐妆模作样的说道,脑子里又在想这个廷尉应该谁来做好,还有蔡元培王季同虞自勋钟光观徐华封这几个应该是放在那个位置上,还有第一任国务院总理应该是谁,自己吗,任期完了怎么办?

    杨锐想着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旁边的杨度献策完毕,只好在一边喝茶。他觉得经此一次,自己便算做是杨竟成的人了,以后自己能做到什么位置还未可知。不过作为半路来投的人,除了帮复兴会办了国会那一件事情之外,就别无功劳了。天下以何被复兴会打出来,自己要想有个好前程,还是得要有拿得出手的功绩才行。

    他想到此,见杨锐正好回过神来,便说道:“竟成先生,现在光绪关闭国会,正是我们大造舆论的好机会。虽说国会将再选重开,但这第二届国会怕和第一届国怕是天壤之别了。若是趁此鼓动国会议员闹事,全国士绅失望之下,复兴军就可趁机北伐,如果将速开国会作为号召,定能深获民心所向披靡。度在国会当中还是有些旧识的,等年后去各处联络一番,事情不出意外,当有所成。”

    杨度不好问北伐的详情,只能是出策给光绪以及满清朝廷捣乱,杨锐闻言笑道:“不要着急。北伐也不会这么快的。你可知道,现在满清重开国会,可以有什么章程?”

    “只听说要把第一届国会里的那几个……”说到这里,杨度有些脸红了,“说是要把第一届那些爱捣乱的国会议员清出去,度就在此列。再有即是整个国会的权力将大大的变小,和各省的咨议局差别不大,只有建议权,没有决定权,基本上只是个摆设。”

    杨度说的这些,军情局那边早就向杨锐汇报过了,这光绪还真是上了复兴会的当,在那些王爷贝勒的怂恿苦恼下,为了大清的江山,只把那些恼人刺头的国会议员都开刷了,还有国会的权力也基本收了。

    “还是等满清把新的国会章程公布出来之后,你再发起各地士绅请愿吧。”杨锐安排杨度去做他后世最擅长做的事情,“不过请愿结果一定要失败,期中要是能再出些大事情那就更好了,如此才能让士绅对光绪失望。至于经费,会中提供的,你只要拉人凑数就行。”(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