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历史小说 - 十朝代在线阅读 - 第四十五章纵横家~大丈夫张仪

第四十五章纵横家~大丈夫张仪

    张仪(-前310年),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张仪曾与苏秦同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饱读诗书,满腹韬略,连苏秦都自叹才能在张仪之下。张仪曾两次为秦相,前后共11年,亦曾两次为魏国国相,第一次4年,第二次仅一年余即卒于任上,死后葬开封市东郊宴台河村。

    张仪是魏国公族支庶子弟,和苏秦同为鬼谷子的徒弟,在学术方面,“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张仪学业期满,回到魏国,因为家境贫寒,求事于魏惠王不得,远去楚国,投奔在楚相国昭阳门下。昭阳率兵大败魏国,楚威王大喜,把国宝“和氏之璧”奖赏给了昭阳。

    一日,昭阳与其百余名门客出游,饮酒作乐之余,昭阳得意地拿出“和氏之璧”给大家欣赏,传来传去,最后“和氏璧”竟不翼而飞,大家认为,张仪贫困,是他拿走了“和氏璧”。张仪原本没拿,就是不承认,昭阳严刑逼供,张仪被打得遍体鳞伤,始终不承认,昭阳怕出人命,只得放了他。纵横家张仪生平简介历史上的张仪怎么死的?“张仪回到家,问妻子“我的舌头还在吗”,妻子告诉他还在,张仪苦笑着说“只要舌头在,我的本钱就在,我会出人头地的”。半年后,张仪的伤口愈合,他没有回到魏国,而是进入秦国。

    秦惠文王即位后,继续坚持孝公时代“任人唯贤”的方针,许多别国的“士”纷纷投向秦国。公元前329年,张仪来到秦国,被秦惠文王拜为客卿,直接参予谋划讨伐诸侯的大事。公元前328年,张仪与公子华带兵攻打魏国,一举拿下魏国的蒲阳城。

    张仪乘机推自己的连横政策出笼,建议秦王把蒲阳归还魏国,并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做人质,而他将利用护送公子繇入魏的机会与魏王接近,游说魏王投靠秦国。魏王被张仪说动了心,于是把上郡十五县和河西重镇少梁献给了秦国,从此秦魏和好。张仪的连横政策首战告捷。至此,黄河以西地区全部归秦所有。张仪回到秦国,立即被秦王提拔为相,代替了公孙衍的大良造职位。公孙衍因得不到重用遂离秦奔魏。

    公元前326年,惠文王任命张仪为将,率兵攻取魏国的陕,并将魏人赶走,同时在上郡筑关塞。公元前323年,张仪约集齐、楚、魏三国执政大臣在挈桑相会,试图为魏国调停,以讨好和拉拢魏国。魏惠王在此后果然放弃公孙衍的合纵政策,而接受了张仪的联合秦、韩以对付齐、楚的政策。次年,魏太子和韩太子入秦朝见,张仪也被魏王任命为相。为了使魏国进一步臣服于秦国,张仪于公元前322年辞掉秦国相位,前往魏国。

    魏王因其大名,立即用他为相。张仪当上魏相国以后,便寻机为秦国拉拢魏王。张仪在魏国担任了四年相国,于公元前318年又回到秦国,秦惠文王仍然启用他为相。公元前316年,张仪与司马错带兵入蜀,灭蜀为郡,接着又攻灭苴国和巴国。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年),秦惠王卒,其子秦武王即位,武王素与张仪有隙。武王元年(前310年),张仪离开秦国,前往魏国,是年五月卒于魏。孟子的弟子景春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根据《史记》等史料的记载,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并为秦国争取到了许多的利益,于是地位尊崇,被封为“武信君“。但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张仪失去了国君的支持,无奈之下只得远走魏国,并担任了魏国相国,不久去世。那么,《史记》对张仪这样一个人生经历非常丰富的人有何评价呢?

    张仪本是魏国人,“始尝与苏秦俱事鬼谷先生,学术,苏秦自以不及张仪。“年轻时,他和苏秦一起在鬼谷先生那里学习辩论、游说的学问,而苏秦则认为自己比不上张仪。学成之后,二人分头前往各国施展自己的才学。

    张仪先是到了楚国,“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之璧。‘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张仪和楚国的相国饮酒时,相国丢失了一块玉璧,他门下的人都说,张仪又贫穷又品行低劣,一定是他偷了玉璧。于是人们将张仪抓起来,打了数百大板,但张仪一直不承认,众人只好将其释放。

    回到家,张仪的妻子责怪他说:“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意即,要是张仪当年不去学习辩论游说,怎么会受到这种屈辱。但张仪不以为然,反而开玩笑地问妻子:“视吾舌尚在不?“妻子给出肯定的答复后,张仪云淡风轻地回答道:“足矣。“

    张仪出师不利,苏秦则虽然一开始不顺利,但渐渐得到了燕文公的赏识,奉命出使赵国。但苏秦害怕秦国会趁着他商谈合纵大事时贸然出兵,坏了好事,便想到让张仪前往秦国,稳住秦君。于是苏秦派人引诱张仪前往赵国见自己,又故意闭门不见,激怒张仪。

    苏秦的计策果然成功,张仪被激怒后,想要找到一个能够痛击赵国的国家投奔,秦国作为西边的“虎狼之国“,成为了张仪的首选。苏秦见张仪去往秦国,对手下说道:“张仪,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今吾幸先用,而能用秦柄者,独张仪可耳。然贫,无因以进。吾恐其乐小利而不遂,故召辱之,以激其意。子为我阴奉之。“

    于是在苏秦派去的人一路隐藏身份护送和帮助之下,张仪得以面见秦惠王,“惠王以为客卿,与谋伐诸侯。“张仪安顿好后,苏秦派去的人向他辞别,这才说出是苏秦“忧秦伐赵败从约,以为非君莫能得秦柄,故感怒君,使臣阴奉给君资,尽苏君之计谋。“

    张仪在秦国做了相后,便写了一道檄文给当年羞辱他的楚相道:“始吾从若饮,我不盗而璧,若笞我。若善守汝国,我顾且盗而城!“这番气势汹汹的豪言,可谓张仪向曾经结下仇怨的楚相的一次正式宣战,不久,张仪便得到了机会。

    秦国想要征讨齐国,但齐国和楚国联盟,双方合力的话秦国占不到便宜,于是秦王派出张仪面见楚王。见到楚王后,张仪说道:“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於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贪图小利,听说和齐绝交就能换来六百里土地,便欣然接受,并将楚国相印赏赐给张仪。为了向秦国表示自己与齐国断交的决心,楚王甚至派人前去辱骂齐王。

    然而,楚国与齐国绝交后,秦国马上就和齐国组成了联盟,楚国则被孤立。楚王派出使者索要土地时,张仪则装傻道:“臣有奉邑六里,愿以献大王左右。“原本的六百里变成了六里,楚王当然是勃然大怒,发兵攻打秦国,但没了齐国作为盟友,楚军被秦军痛击而大败。

    这之后,张仪又四处奔走,将各国的合纵破坏,改为各自和秦国交好的连横。然而,在张仪成功游说诸国,准备回到秦国的途中,秦惠王去世了,新登基的秦武王听从大臣们对张仪“无信,左右卖国以取容。秦必复用之,恐为天下笑。“的评论,不愿重用他。

    张仪害怕重蹈商鞅的覆辙,只好回到祖国魏国,并于一年后去世。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张仪:“三晋多权变之士,夫言从衡强秦者大抵皆三晋之人也。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要之,此两人真倾危之士哉!“他认为张仪所作所为超过苏秦,实在称得上是阴险狡诈。

    他是魏国贵族的后裔。谋略才智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他是什么水平,毕竟古代能成为纵横家的人物,没有几个,个个都能拿出响当当的经历吓死你。虽然纵横家的历史很短,但是还是具有不可磨灭的光辉,到现在他们的政治外交手段也在被现代人学习着。

    在司马迁的史记中给了张仪很高的评价,让山东诸侯连横亲秦,化解六国合纵联盟。不少人都佩服他的谋略,确实,他的确算的一代英才。但是咱们今天说点不一样的,张仪这个人智商高论智商高,但是为人确实损了的,这个评价不褒不贬,只是让各位更好理解。

    无论是挤走公孙衍,还是中伤陈轸,亦或者暗害樗里疾,他没有多少事是光明磊落的。但是大家也不能完全去否定他,毕竟当时时局混乱,人人自保,为了自己的地位利益,使些小计谋,耍点小手段,也都算不得什么。

    最要命的一件损事,估计就是忽悠楚王吧。当时张仪要实行连横,就必须把齐楚联盟分开,于是就一肚子坏水跑到楚国了,到了楚王面前就是一通忽悠,明面希望秦国结盟,实际上就是要齐楚联盟解散,不仅如此,还忽悠楚王说秦王要拿秦国要拿六百里给楚国当谢礼,这糖衣炮弹的谁架得住,楚王美滋滋的就同意了。

    楚王傻了吧唧就和齐国断了交,失去了强大的保护伞,还美美的叫逢侯丑跟着张仪去接收土地。到了秦国,张嘴就变了卦,六百里地生生变成六里,可以说是,相当损了,可以说张仪这种cao作,间接导致了楚国的灭亡。

    无论是张仪,还是司马错的建议

    目的都是想让秦国称王天下

    张仪的意见成效快,能直接挟天子以令诸侯,但不利于稳固,会四面树敌

    司马错的建议是悄咪咪的多得些实惠壮大自己,先不要把自己弄成众矢之的,王业徐缓图之。朱元璋的“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怕是从这里学的。

    张仪与司马错的建议都非常有见地,只是两相比较,司马错考虑的更加全面,不仅考虑了如何得天下、也考虑到了如何守天下。因此才会成为更优解。

    随着近来荧屏上战国题材电视剧的热播,那理不清关系的时代也渐渐被世人识得,特别是在《大秦帝国》和《芈月传》中,众多风云人物也从故纸堆中立体了起来,其中,张仪的形象尤为突出。

    《大秦帝国》中扮演张仪的是喻恩泰,一位我很喜欢演员,他的出名好像是缘自于《武林外传》,他在里面扮演了一个书生,对这类搞笑的剧作我是不会看的,我认识他是在《中华好诗词》的综艺节目,他的博学和睿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张仪的传奇加上喻恩泰的演绎,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鲜活,不仅将那个时代的风云展现在人们面前,还将张仪在那个变幻莫测的年代中,以七国为舞台,腾挪跳跃,长袖善舞,将他的人生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张仪作为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为历代所追捧,他们的嬉笑怒骂,无时无刻不牵动着七国的神经,“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有此等人物cao控朝局,左右天下,使战国时代精彩纷呈,好戏连台。

    对张仪的评价,秦相李斯是相当高的,言“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但是,历代对他也是异音多多,唐代诗人徐夤就曾写诗表述了他对张仪的看法:

    “荆楚南来又北归,分明舌在不应违。

    怀王本是无心者,笼得苍蝇却放飞。”

    对其逞口舌之能,冒天下之大不韪,行骗天下的言行很是不齿,直接将他比作令人恶心的苍蝇,这也代表着很大一部分人对张仪的看法。

    张仪据说是魏国的贵族之后,家族早年也富贵过,但到了张仪之时,早已败落,居家耕读为计,很是贫困。

    他肯定是个聪颖之人,且异常刻苦,在典故中有着一则故事,名为“张仪折竹”,说他年轻时替人抄书,看见好词妙句便写在大腿上,回家后折竹刻写,久而成册,所以,这个典故反映了早年张仪的困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是鬼谷子的学生,从其学纵横捭阖之术,但这鬼谷子是个谜一般的人物,几同神人无异,战国时的精英们似乎都出其门下,这个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但正史或野史都从其说,尽管我很是怀疑,苦无证据反驳,只能权信之。

    张仪的事迹主要是司马迁的《史记》,但从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马王堆遗址中发现的帛书中,其中反映的很多事实同《史记》相悖,从司马迁采信的《战国策》中的记述来看,无疑是有着很多的漏洞及矛盾之处,所以,《史记》中对张仪的描写,可信度不是很高的。

    七国之争,乱象丛生,而合纵连横是其主旋律,诸侯间为生存和发展的争斗,为张仪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其才华的舞台。

    战国贵族多养士,张仪作为一位有才之人,可能首先被楚国的相国赏识,他遂投其门下,但其他人对他并不买账,很瞧不起他,于是在一次宴席上,污蔑他偷了东西,并将其暴打一顿后赶了出来。

    于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被人抬回家的他顾不得其他,昏昏的只是问其妻,自己的舌头还在不在,得知完好后,便放心了,对他来说,舌头在,富贵便在,作为一超级辩士,这是最为关键之处。

    屡败屡战,不弃不馁,后来的他果然为秦王所赏识,一路升迁,他对秦国也是投桃报李,忠心耿耿,建言献计,以“连横”计迫韩魏来朝,并不失时机的对楚国施压,大棒和胡萝卜交替上阵,使楚国吃尽了苦头。

    后世对张仪的不齿缘自于对楚国的欺骗,以六百里地的小利,引诱楚国君放弃“合纵”,后来是连这也赖掉,最后竟然还骗得楚王入秦,身死异乡。

    就这点来看,张仪实在是小人作为,勾引、无赖、利诱一通的组合拳令人眼花缭乱,但俱是让人瞧不起的“阴招”,极尽无耻之能,这也难怪后世将其赶出君子之列。

    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口齿之能以及睿智之极,而且他还有敢于担当及勇赴死地的大无畏精神,在将楚国一通地欺骗和耍弄之后,还能自告奋勇的去楚国,同他相比,那后世诸葛亮去东吴哭周瑜,实在只能算作小巫了。

    后世瞧不起张仪其实还有一个因素,这便是同屈原的对决,屈原作为中华历史上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所作《楚辞》被万人膜拜,其行吟荒泽畔,自沉汨罗江的壮举,历代都被歌颂和景仰。

    屈原的口才也是极品,他曾作为楚国的使臣,去齐国游说,但是,在那个只图利益的时代,如他这样一身充满了文学的忧郁气质,正色立庙堂的君子,又岂是如张仪这般狡诈之人的对手。

    张仪和屈原没有直接面对面的对决,张仪两次来楚国玩弄楚君时,屈原都恰好出使齐国去了,他明知张仪是一个为达目的而全无道德可讲之人,竭力劝说楚君不要听信张仪的蛊惑,但无奈,在楚君的昏庸和一帮佞臣的夹击下而落败。

    战国是张仪这类辩士纵横的世界,而不是屈原这样君子正色君子的舞台,楚国的贵族政治体制,人才匮乏,注定了其眼光短浅,没有大格局,最终将一把好牌打得个稀烂。

    对于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孟子》中的评价较为中肯,说他们“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这个评价也适用于张仪。

    纵横家心怀机诈权谋,口含巧舌如簧,活动于政治舞台,他们的主张一旦被采纳,各国的关系就可能发生变动,往大了说,确实事关一国兴衰。

    苏秦和张仪都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但人们对苏秦的评价往往要好过于张仪。实际从本质上讲,他们所从事的工作性质都是一样的,无非在实现的手法上各有千秋,张仪的手法在人们看来过于“小人”做法。这一点,与李斯有点相像,以至于他们的口碑都打了折扣。

    张仪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他与苏秦都是鬼谷的学生,两人之间的关系还不错。苏秦学成后,便开始周游列国,以图发展,最后在燕国谋到了职位,他说服燕昭王听从了他的合纵战略,之后游说六国,成功实现合纵抗秦,并且他还被委任为“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一时间,八面威风。

    苏秦的战略也相当成功,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但当时苏秦也怕秦国反击,为了守住他的合纵计划,他需要有个人来入秦,并能为他所用,以此阻止秦国的反击。

    苏秦想到的这个人就是张仪,在苏秦的眼中,张仪的才智远高于他。如果让张仪入秦,他的合纵计划一定能守得住。

    但是,他比较了解张仪,如果正面说,张仪未必去,所以,苏秦用了激将法,迫使张仪入秦,自己只要暗中帮助即可。

    主意一定,苏秦就先找了个人去劝导张仪,让他主动来投自己。张仪混得并不如意,于是,便到赵国去见苏秦。

    苏秦又故意摆架子,不仅推迟出来见张仪,而且在见到他后还故意奚落他,说他如此穷困落魄,此处也不能留你。

    张仪自感受辱,于是就想报复苏秦,而要报复苏秦,最好的办法就是使赵国陷入困境,因为当时苏秦在赵国封侯,名声显赫。

    张仪在苏秦的暗中帮助下,经过一番上下打点,终于见到了秦惠王,他凭借自己出众的才智被拜为客卿,参与筹划谋略攻伐之事。

    苏秦的舍人看到张仪大功告成,于是便把苏秦的激将之法,以及暗中帮助他的事都告诉了张仪。张仪恍然大悟,并保证说,苏君在位时,他绝不敢破坏合纵。

    对于以上《史记》中的记载也有争议,根据1973年马王堆出土的文物资料推测,苏秦被车裂于公元前284年,而张仪则死于公元前310年,苏秦比张仪要晚死25年左右。所以,他们两不可能形成对手,张仪当时的对手主要是公孙衍和陈轸。

    但不管苏秦与张仪的关系到底如何?张仪的确是进入了秦国,也见到秦王,并得到了秦惠王的重用,也向秦王提出了他的连横策略,以此攻破六国的“合纵”联盟。

    说到合纵与连横,只是相对于当时六国而言的。战国七雄,楚在南,赵在北,燕在东北,秦在西,齐在东,韩魏居中。

    马凌之战后,齐国代替魏国成了中原霸主,而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也站起来了。这样,秦、齐都有了扩大地盘的需求,图谋向中原地区扩张。

    处于东西二强夹击之下的韩、赵、魏三国,再加上北燕、南楚,为了自存,联合起来,东向抗齐或西向抗秦,称之为合纵,也就是“合众弱以攻一强”;如果弱国被齐国或秦国拉拢联合,从而进攻其他弱国,就被称之为连横,也就是“事一强以攻众弱”。

    但是形势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战国晚期,乐毅破齐后,齐国便一蹶不振;赵国经长平之战后,也被严重削弱。这样一来,秦国就取得了对东方六国的绝对优势权。

    所以,合纵连横政策也有了新的含义,即东方六国并力抗秦,被称为合纵;若秦联合东方一国攻打其他诸侯国,则称为连横。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批对当时各国形势了如指掌,且善于辞令和权谋之术,还能从中获取巨大利益的说客,就应时而生了,这一批说客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纵横家”,其中苏秦和张仪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张仪最大的功绩是在对天下大势透彻了解的基础上,以天才之辩才及大无畏的勇气,在国与国之间腾挪,纵横捭阖,刀锋上跳舞,为秦国营造出一个最佳的“国际环境”,帮助秦国实现了“东进”之梦想。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张仪可以说是优秀外交家的鼻祖,更是一位心理学家的先驱,虽然他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作为被后世诟病,但如果放在那个弱rou强食,道德沦丧的时代来看,倒也无甚可指责之处。

    在《战国策》中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张仪司马错论伐蜀》,张仪虽然对天下大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但却也有失误,最为明显的是在伐蜀还是攻韩的决策上,他是败给了司马迁的八世祖司马错,他是主张攻韩,但在一番争论后,秦惠文王最终决定是伐蜀,历史证明,司马错是正确的。

    秦惠文王也是敢用人,明知司马错和张仪二人在决策上不同,却让二人一起,乘巴蜀两国互攻之际,借着当时苴国的国君请其相助之机,一举将巴蜀灭国,当然,那苴国也不复存在,这为秦国提供了稳固的大后方,也使后来长平之战的胜利,有了最为重要的军需保障。

    就这点来看,张仪还是个心胸开阔之人,他没有像后世很多文士不同,与自己不同方略之人共事时,极尽牵制肘掣之事;相反,他作为副手,全力协助主将司马错,走金牛,战葭萌,最终将巴蜀之地尽收于泰国。

    在战国这个“有奶就是娘”,纲常败坏,国家概念很是模糊的时代,很多人都是奔走四方,朝秦暮楚,全无为哪个国家效忠的意识,有的只是“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唯有张仪,至始至终地对秦国忠心耿耿,一以贯之。

    张仪最后是死在了魏国,当时的秦武王一心崇尚武力,对凭口才横行天下的张仪很看不起,而那些对张仪受宠心怀不满的大臣们也趁机进谗言,于是,张仪的地位一落千丈,他也知道,是到了应该离开的时候了。

    但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抱着效忠秦国的初心,亦是为了自保,主动要求去自己的母国,去魏国为相,行离间之计,将诈术进行到底。

    如张仪这时已失势之人,各国对他已是恨之入骨,特别是齐国,直欲寝其皮,食其rou;唯有魏国还对他有些好感,而他在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必定会遭到攻打。

    而张仪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使齐魏两国相互撕扯,抽身不得之时,让秦国乘机攻打韩国,猎取了巨大的利益;但是,天不假年,他在为相魏国一年后便离世了。

    在秦统一全国的漫长过程中,文人中有三位贡献最大,商鞅的改革变法,范睢的远交近攻,而中间夹着的便是这张仪,他用自己的智慧,搅得天下大乱,每一次出使都完成任务,每一次出策,都使秦国获得利益,而天下大局在他的掌控下,向着有利于秦国的方向不断地向前。

    文能玩各国诸侯于股掌,武能开疆拓土收巴蜀,虽然张仪因中伤争宠,不讲信义,狡诈阴毒,哄瞒欺骗等而为人所不齿,但他为秦国一统天下可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其智慧和勇气后世几无人能出其右,就这点来说,他不失为一代之英杰。

    而秦武王为何会讨厌张仪,要将他赶出秦国呢?这还是跟张仪的作风问题有关。在秦国被六国联盟压迫得厉害的时候,像张仪那样不要脸的外交办法确实卓有成效。

    但是现在秦国局势好转,张仪的作风就有问题了。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试想上层官员全在耍滑头,不讲信用,下层百姓怎么去执行商鞅定下来的秦法呢。张仪伤害到了秦国的立国根基,所以他必须走。

    好聚好散吧,张仪和秦国相识一场,在彼此最困难的时候,相互扶持走了过来,但是该散了呀。

    不是卸磨杀驴,不是见异思迁,只是我们的关系到此为止了。

    点到为止,一切刚好。

    张仪明白这些,所以率性地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安安稳稳地度过了余生。

    最好的相伴就是在彼此需要的时候相遇,在彼此为难的时候再见。

    离别不要闹得那么难看,我们都会变得更好的。

    秦国会一直记得张仪,民间巷陌还会偶尔说起张仪的逸闻趣事。

    而张仪又未尝不会,在白发垂落酒杯的一个下午,想起了自己在秦国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日子。

    那不就够了。

    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张仪的母国是魏国,生长在一个叫做安邑张仪村的地方,他的家族曾经是魏国的贵族,他算是魏国贵族的后裔,但是家族没落之后,张仪的生活过得十分贫穷。为了在那个形势混乱的时代活下去,也为了自己的梦想,张仪拜鬼谷子为师,学习了纵横捭阖之术。和他是师兄弟的人就是苏秦。

    张仪出师后就求见了魏惠王,希望他能够给自己一个职位,可是魏惠王听了张仪的游说后并不心动。张仪求职不成,十分苦恼。此时却收到了苏秦的人的劝说,让张仪去投奔苏秦,苏秦看在同门情谊上,一定会重用你的。张仪觉得有道理,就开始赶往赵国去见苏秦。其实这完全就是苏秦的计策,他在赵肃侯的手下做事,为赵肃侯提出了合纵抗秦的策略。但是秦国会如何行动他也料不准,需要一个有能力得到秦惠王重视的人在秦国去。想来想去也只有师门的张仪最合适,于是就派人劝说张仪归顺自己。

    张仪来到赵国却受到苏秦的故意侮辱,于是生气的前往秦国去谋职,想借助秦国消灭赵国,报苏秦的侮辱之恨。可是后来张仪的恩人告诉他,苏秦是故意激怒张仪,好让张仪下定决心干一番事业的。张仪于是对苏秦的能力感到十分佩服。

    苏秦虽然厉害,但是张仪也不弱。到了秦国,张仪很快就得到了秦惠王的赏识,成为秦国客卿。秦惠王愿意和张仪一起商讨统一六国的计策,显然是很信任和器重张仪的。张仪为秦国的统一大业提出了“连横”的观点,他认为秦国地处战国七雄中的最西边,虽然居于关中四塞之地,有易守难攻的天然优势,但是秦国人口不足却是一个明显的劣势。要知道人口可是决定一个国家强大与否的关键所在。商鞅变法后,秦国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就让自己国家的人口激增。而其他六国看着秦国强大起来,都忌惮秦国的发展,于是合成了“合纵”之势,南北纵横的联合起来,准备一起对抗秦国,这对秦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坏的消息。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张仪是一位周旋在六国之中“拆台”的高手,他有着明确的政治目的,那就是逐步瓦解六国的政治军事实力,帮助秦国一统天下。为此,他就要破坏和瓦解这种合纵联盟,因而提出了联合秦国以东的各国,对抗南北的合纵。

    在《史记·张仪列传》中就记载了张仪是如何一步步瓦解合纵联盟,而促成了连横势力的。张仪辅佐秦惠王,受到秦惠王的重用,逐渐掌握了秦国的军政大权。出使各国后,先是拉来了魏王这个大头,然后又欺骗楚王和齐国绝交,使得齐国、赵国、燕国三个国家叛出合纵转而连横亲秦。张仪为秦国谋得的这些连横势力,在一定程度上拉拢了秦国和各国的关系,也粉碎了一部分秦国的敌人。

    在纵观天下大势的时候,张仪根据各国的情况判断出秦惠王就是战国众诸侯国王中最具雄才大略的皇帝,张仪才愿意紧跟这位最具实力的君主。从一开始,张仪就站队明确,看清了天下的局势,也看到了几百年后秦国的强大统一的局面。

    秦惠王死后,张仪的命运就发生了改变,这位君主一点也不喜欢张仪,于是张仪只能回到魏国寻求庇护。张仪曾两次为秦相,前后共11年,也曾两次为魏国国相,第一次4年,第二次只有一年有余就死在了任上,死后葬开封市东郊宴台河村。

    秦惠王去世后,张仪在秦国失去了政治舞台。他为人不好,也没有人为他说话。比如,在当时与他共事的秦国名臣有陈轸、公孙衍、樗里疾和甘茂等人。

    张仪为了排挤陈轸,说他暗中通楚,诬陷陈轸出卖国情,最终逼走了陈轸。张仪和公孙衍是老乡,但也同样以卑劣的手段将其逼走。樗里疾和甘茂也一样对他没好感。

    司马迁说他是“倾危之士”,评价也没什么不对。所以,在秦武王即位后,他受到了群臣群起而攻之,说他没有诚信可言,左右卖国,如果仍留用他为相国,秦王就会被天下人耻笑了。

    在秦国众臣诋毁他的同时,齐国也落井下石,特派使者来责备张仪。内攻外扰,大有不杀张仪誓不罢休之势。张仪顿感恐惧,于是,他想了一个脱身之计,就跑到魏国去了。

    结果,他一到魏国,齐国就来攻打魏国。这也是张仪意料之中的事,他出走时对秦武王也是这么说的。

    他说只要齐、魏两国一开战,秦国就乘机讨伐韩国,然后进入三川,出兵函谷关不用进攻其国家,只要逼近周京,周天子肯定吓得都会把所有祭哭交给秦王,到那时,秦武王就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了,帝王之业也就成了。秦武王居然信了,还出动了三十辆兵车,特意把张仪送到了魏国。不得不说,张仪的嘴的确厉害。

    魏襄王看到齐国来攻,十分害怕。张仪和他说不用怕,他有退兵之策。他让自己的门客先到楚国,然后借用楚国的使臣前往齐国做说客。

    使臣到了齐国,便把张仪和秦武王所说的计谋,也就是上面所述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和齐王说了,齐王听了恍然大悟,故撤兵。

    张仪用了一个连环计脱身,也再现了他的连横之策,的确是很有智慧。难怪他早年在楚国被鞭笞后,回去问妻子,问他的舌头还在不在,妻曰在,他说,只要舌头在,这就够了。

    他的一生,最大的资本就是“喉舌”,这也是所有纵横家们的资本。公元前309年,张仪在魏国为相一年后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