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文网 - 玄幻小说 - 反清在线阅读 - 第十九章:活路

第十九章:活路

    风势渐起,雨越下越大。

    空中电闪雷鸣,震耳欲聋的动静一个接着一个,雨滴在营帐的顶部汇聚成流,银丝般流淌而下。

    树枝被风吹得喀嚓喀嚓作响,李自敬紧了紧腰间的雁翎刀,再度环视众人。

    台下的一百余名老本兵,都是随营转战多年,同官兵、清军都作战过,每个人手上都有许多人命。

    等了这么一会儿,李自敬便是发现,这些人脸上不耐烦的神情愈发明显。

    李自敬明白,若不是身后站着的刘芳亮,此刻这群人怕早就是对自己破口大骂,群起攻之了。

    想到这里,李自敬心中些许庆幸。

    区区一百来号老本都如此难管,要是直接做了这个前营制将军,两千多的老本还不将自己淹没。

    不能总是依靠刘芳亮带着左营的人给自己站台,没有嫡系,很难控制得住下属。

    大顺军未能脱去流匪的作风,与清军在后紧追不舍有些原因。

    无论攻破京师,还是兵败山海关,这些都来的太过突然,大顺军还没来得及进行转变,就被打回了西北。

    李自敬本部的老本兵足额二百五十六人,到场不过一百余人,但都随营转战多年,是流寇中穷凶极恶的老匪。

    把其中一个人扔在外边,能轻松威慑住几十個流民。

    这些老本兵素质都不低,比清军绿营更强,训练出来足以和正规满洲八旗一拼。

    所欠缺的,就是铁一般的纪律。

    这些人久不受管束惯了,连裹挟女人随营这种陋习都流传至今,需得尽快改变了。

    想起方才那女子死时的眼神,李自敬神情微微一凛。

    时间不多,想使这群旧日的流匪为自己所用,就需让他们的身份彻底转变过来。

    往日的匪寇习气,要彻底杜绝掉!

    乱世用重典,李自敬现在深刻的理解了这五个字。

    “带人犯。”

    那两名在营中被李自敬威慑住的顺军士卒,一左一右将一名顺军老本兵押缚出来。

    见状,周围更是议论纷纷。

    大家都不明白,李自敬大晚上这是在搞什么,就算是刘芳亮在,也压不住了。

    “小闯王,您这闹的是哪一出?”

    “弟兄们白日与清虏作战很是劳累,要是没事,小的就先回去了!”

    看着怨声载道的老本兵,刘芳亮眼神一凝,正欲喊话帮帮场子,却听李自敬的声音传来。

    “此后军中以官职相称,再唤小闯王者,斩!”

    喊出那话的老本兵顿时大吃一惊,脸色涨得通红,憋了半天,也还是退了回去。

    “遵命。”

    “小...部、部总!”

    话到嘴边,刘芳亮没有再继续说出口。

    李自敬环视众人,欲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

    “我带他来,是为严整军纪。”

    “此后本部之中,再有抢掠百姓,裹挟百姓妻女随军者,斩。”

    说着,李自敬将手按在腰间雁翎刀上,轻声询问。

    “尔等有无异议?”

    有异议是肯定的,李自敬之所以这么问,就是在等他们顺着自己的问题跳出来。

    古往今来,抓典型杀鸡儆猴总是最有效的。

    大顺军野战五营的老本兵基本都是西北出身,历史上之所以在畿辅一带掳掠甚重,回到西北却军纪见好,正有这个原因。

    在京师抢掠,谁也不认识他们,自然能抢的放心,杀人也不必担心被熟人看见。

    可回到西北就不一样了,讲究的是一个光宗耀祖、荣返故里。

    甚至于很多大顺军骨子里的想法就是在京师附近抢点弄点,然后回老家置办宅子田地,娶婆娘生孩子。

    根除他们的匪寇习性,需要一步一步来,但李自敬没这个时间,必须直接下猛药。

    多少年来的规矩,连李自成在京师都没有废止,眼下忽然被废了,老本们自然是接受不了。

    百余人的老本兵们,入目所见,尽是忿忿不平。

    一名身着棉甲的老本兵,先是装模作样抱拳,随后凶狠的眼神直射过来。

    “弟兄们跟随陛下转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咱大顺没有定月饷银,一向以拷掠助饷,部总不许抢,叫弟兄们如何过活?”

    他这话说完,余的老本兵们纷纷出言附和。

    “我等追随陛下出生入死,为的就是功名富贵。”

    “陛下不给发,但许我等抢掠,如今部总不许抢掠,便是不给弟兄们的活路!”

    李自敬的神情渐渐凝重,在后世研究毕业论文时,他便已经意识到大顺的主要问题之一,即没有一个完善的赋税饷银体系。

    大顺境内,大部分地区都是以以追赃助饷代替按田亩计征。

    准备毕业论文时,李自敬也根本找不到任何大顺正式收取过赋税的史料记载。

    也就是说,十有八九李自成是根本没收过赋税的。

    权贵富户是有限的,地方州府的权贵富户听见大顺军来了,要么提前举家迁徙,要么便将家产转移到南方去了。

    以至于大顺军越往后越是难以得到粮饷的补充,没有这两样作为基本,军队的秩序就难以维持。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可解一时之困,却不能一直让士卒替你卖命作战,只能允许他们就地补充给养。

    就地补充给养,则要给各级军官放权,允许士卒抢掠地方。

    抢红眼了,抢习惯了,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如此一来,本是由于爱惜百姓而不收取赋税的政策,最后造成的恶果又全都回到百姓头上。

    相较正常收取赋税,这种兵过如匪的影响更甚。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赋税饷银体系,来改变现有这种就地补充饷粮的奇葩状况。

    以定月粮饷佐以严格的军纪,加以管束,将这些大顺老本转变成正规军不难。

    问题的关键是,李自成在去年襄阳建政的时候为了迎合民心,宣布大顺占领区内三年免征。

    这个政策当时看来是好的,但一经下达,更促成如今大顺军没有定月粮饷的境况。

    从占领区内征收粮饷,就打破了三年免征的承诺,若不征收粮饷,便没有一个固定的粮饷来源。

    在入京后,李自成其实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有些改变的苗头,开始拉拢缙绅和前明官员。

    并且在今年四月初八,下令停止大顺境内的追赃助饷行动,将被押官僚缙绅无论完赃与否一律释放。

    只不过,这个苗头在北京才刚刚开始,就被清军入关生生打断进程。

    然后便是一路被追着跑回西北,占领区内风起云涌,争相反叛,再没时间去考虑什么赋税饷银体系。

    默许裹挟妇女随军,也是李自成无法满足士卒粮饷,睁只眼闭只眼的无奈之举。

    想要严整军纪,这道坎是过不去的。

    李自成的措施是一回事,在李自敬看来,自己的队伍就应该有正规军的样子。

    既然已经建立大顺,就不应该再以流寇自视。

    找个稳定的基地建立起赋税饷银制度还是其次,最为主要的,是把班底先培养起来。

    有一支听话的精兵,万事不难。